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3PD)的修饰蛋白 (modifierprotein ,MP)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 ,ARF)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庆大霉素致ARF的动物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MP组 ,在实验第 7天和第 14天 ,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及肾皮质匀浆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 ,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 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 ,同时测定血肌酐 (serumcreatine ,SCr)。结果 :MP组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明显下降 ,SOD明显上升 (P<0 .0 1) ;光镜、电镜示MP组肾脏病理比模型组减轻 ,同时SCr下降 (P<0 .0 1) ;免疫组化显示MP组ICAM 1表达下调 ,灰度值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MP可以缓解氧自由基损伤 ,降低ICAM 1表达 ,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减轻ARF大鼠肾脏病理状况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修饰蛋白(modifier protein,MP)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大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利用庆大霉素致ARF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羟胺法分别测定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和SOD,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同时测定血肌酐(Scr)。结果: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P<0.01。同时Sct下降。光镜、电镜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肾脏病理仅呈灶状改变。比阴性对照组减轻。结论:MP可以缓解氧自由基损伤,减轻ARF时的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MP-2和IV-C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周、第8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MMP-2及IV-C的表达,同时检测蛋白尿及肾功能等。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MMP-2的表达显著减少(第4周P<0.05,第8周P<0.01),IV-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MMP-2及IV-C表达的改变分别与UAER升高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肾组织中的MMP-2及IV-C的表达改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残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CRF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病理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健肾冲剂组、正常组,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残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最弱(P<0.01),病理对照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最明显(P<0.01),健肾冲剂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较保肾康组及洛汀新组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健肾冲剂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而改善CRF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唐灵  张木勋 《华夏医学》2002,15(6):726-72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糖尿病SD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建成链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设正常组(N组,6只,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8只),糖尿病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DG组,8只)。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体重,24h尿蛋白排泄,肾重等生化指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脏TGF-β1,C-fos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DM组相比,DG组肾脏肥大指数及24h尿蛋白排泄量(P<0.01,<0.05),肾组织TGF-β1表达(P<0.01)及C-fos表达(P<0.05)均明显减少,同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亦减轻。结论:GbE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肾炎(CN)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PC-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NF-κB亚基P6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N肾组织NF-κB P65/IκBα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与肾小球内MCP-1蛋白表达,肾脏病理改变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CN肾小球中NF-κB P65与MCP-1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而IκBα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以增殖性肾炎(MsPGN)为最显著(P<0.01),CN肾小球NF-κB,MCP-1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κBα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而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C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核因子(NF-κβ)抑制因子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对氯化汞(HgCl2)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HgCl2所致的ARF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gCl2)、HgCl2+PDTC、PDTC组。在实验第24及48小时分别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观察肾组织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D-1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检测肾组织MDA及GSH含量。结果 HgCl2+PUTC组肾脏病理改变比HgCl2组减轻,同时血肌酐下降(P〈0.01);免疫组化显示PCNA、ED-1在肾间质表达下调,与HgCl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UTC还预防肾组织因HgCl2毒性所致MDA含量升高,GSH下降(P〈0.05)。结论 PDTC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作用.减轻HgCl2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来观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以了解缺血预处理对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心脏缺血/再灌注组(IR,n=20),预处理组(IPC,n=20)及假缺血组(Sham,n=20),术毕抽血5ml,查血清SOD,MDA,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结果:再灌注2hIR组血清MDA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升高(P<0.01),IR组血清SOD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2h后,IR组心肌ICAM-1mRNA表达较IPC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有效的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同时对于心肌ICAM-1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且后者有可能是前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核因子(NF)-κB亚型P65多抗为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氯沙坦(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NF-κB表达与肾小球内粘附分子(ICAM-1)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浸润及肾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NF-κB正常较正常肾组织增高,氯沙坦可显著降低NF-κB的表达。且NF-κB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CAM-1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浸润、肾脏功能和结构损害显著相关。结果提示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NF-κB活化,下调受NF-κB调控的ICAM-1表达,减轻单核细胞浸润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皮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I-1表达亦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PAI-1,减少Ⅳ型胶原积聚,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褪黑索(Mel)在甘油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对肾组织局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L组)双侧后腿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ARF组)双侧后腿肌肉注射甘油;褪黑素组(Mel组)腹腔注射Mel后30min,双侧后腿肌肉注射甘油。分别在1、6、12、24、36、48、72、120h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GF及C—met蛋白在肾脏的表达。结果与ARF组相比,Mel组肾功能(BUN、Cr)明显改善,肾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MDA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HGF/C-met表达增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褪黑素对ARF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能够增强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的肾小管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肾脏COX-2表达和病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D)组[腹腔注射链酶佐菌素(STZ)60mg/kg]和糖尿病阿司匹林治疗(DT)组(先腹腔注射STZ 60mg/kg,第4天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溶解的阿司匹林1mg/kg.d灌胃)。8周后,观察3组肾脏组织在光镜、电镜下的病理表现,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观察COX-2的蛋白表达和COX-2mRNA的表达。结果 C组大鼠肾脏无明显病理变化;D组大鼠肾脏在光镜下可见细胞外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间质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DT组基质轻度增生,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在电镜下D组显示肾小球细胞基底膜不均匀,结构模糊,相邻足突大部分融合或缺失;DT组病理改变较D组减轻。D组大鼠COX-2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上调;DT组较D组显著下调。D组大鼠COX-2mRNA在肾脏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调(P<0.01),DT组较D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表达,改善由COX-2介导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5/6肾切除大鼠模型中p38MAPK磷酸化的动态表达情况。方法:82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5/6肾切除模型组72只,假手术对照组10只。模型组造模完成后,分别于肾切除早期(术后1/2h、1h、3h、6h、12h、1d、2d、4d)相应时间点处死,每组9只,假手术组于术后12h处死,称量各组体重及残余肾重,计算肥大指数;下腔静脉取血留取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皮质磷酸化p38MAPK活性的表达情况;以病理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肾脏呈代偿性肥大,肥大指数增高(P〈0.05),Scr和BUN升高(P均〈0.01)。免疫印迹法显示5/6肾切除术后1/2h、1h、3h、6h、12h磷酸化p38信号呈递增趋势,尤以12h信号最强,之后信号减弱,2d时几乎不可见,4d有较弱的信号,假手术组未见明显信号。光镜下,发现肾小球有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宽不明显,肾小管偶有轻度变性,间质偶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偶见足突局灶融合。结论:5/6肾切除大鼠在造模完成后12h时磷酸化p38MAPK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0mg/kg制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72小时后空腹血糖>16.7mmol/L为糖尿病模型标志。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杏丁组。第12周末分别测定尿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尿素氮和肌酐,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肾脏肥大指数。结果:(1)DM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白蛋白、BUN、Scr明显升高,肾脏肥大指数增加;肾组织GSH-Px、SOD和NO、NOS活性降低(P<0.01);光镜和电镜下肾组织可见相应的病理改变。(2)杏丁组与DM模型组相比,大鼠24h尿白蛋白量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GSH-Px、SOD、NO、NOS活性增加(P<0.05),肾脏肥大指数降低(P<0.01),同时肾脏病理改变亦减轻。结论:杏丁注射液能改善和调节DM大鼠肾组织过氧化反应指标,对DM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的不同原因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学指标,探讨其贫血特征、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水平及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近5年的药物相关肾实质性ARF住院患者[16例,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组和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acute tubular-interstitial nephropathy, ATIN)组]以及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8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肾活检时的贫血相关指标、血清EPO、肌酐水平和肾小管功能.对ARF各组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和肾病理改变进行半定量评分.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EPO水平与肾功能和肾病理损伤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药物相关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各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肾小管功能损伤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指数较对照组有所增高,以ATIN组为最高(P<0.01).(2)ATIN组患者Hb、红细胞压积(haematocrit, Hct)、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ATN组、ATIN组EPO水平较对照组分别明显下降84.8%和70.7%(P<0.01).(4)肾实质性ARF患者的Hb与EPO呈正相关(r=0.589,P<0.01);而EPO则与Scr、肾小管功能损伤指数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指数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TIN是药物相关急性肾衰竭伴贫血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组患者贫血的机制可能与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导致内源性EPO分泌不足、进而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ZH-101-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每天腹腔注射0.3,1.0,3.0 mg/kg ZH-101-S,另以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测定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细胞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VDA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和UAER明显增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P<0.05);肾组织细胞VDAC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系膜基质增多。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UAER、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肾脏细胞VDAC表达增加(P<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得到一定改善。结论: ZH-101-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肾脏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和肾脏病 变的影响。 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和苯那普利治疗组(DM+B)。 苯那普利处理12周后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RT-PCR检测肾皮质CT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 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实验终止时,DM组UAER(12.92±3.56)mg·24 h-1明显高于CON组(2.74±1.09)mg·24 h-1(P<0.01),DM+B组大鼠UAER(5.69±2.74)mg·24 h-1明显低于DM组(P<0.01)。与CON组相比,DM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苯那普利治疗使其水平明显降低(P<0.01)。DM大鼠肾皮质CTGF mRNA表达水平约为CON组的2.65倍(P<0.01),在DM+B组其表达水平减少23.68%(P<0.05)。DM大鼠肾小球FN和Col Ⅳ蛋白表达均较CON组明显上调(均为P<0.01),苯那普利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苯那普利能降低DM大鼠肾脏CTGF基因表达,并能明显减轻肾病变。  相似文献   

18.
江波涛  王筠  陈青枝  邓芳 《安徽医学》2017,38(2):127-131
目的 观察臭氧氧化后处理(简称"臭氧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远期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将36只SD雄性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臭氧后处理(Postcond)组,每组12只.Sham组:腹部正中切开后充分游离并显露双侧肾脏,切除右肾结束手术.I/R组:切除右肾后,无创血管夹阻断肾蒂45 min,随后开放肾血管.Post-cond组:同样操作夹闭左肾蒂45 min,在恢复肾动静脉血灌流后,连续10 d经直肠给予臭氧治疗.术后2周测定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浓度.分别于术后2周及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蛋白水平上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信号传导蛋白(Smad-2)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术后2周各组肾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P>0.05).Postcond组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接近于Sham组,而I/R组HE显示仍有肾小管细胞萎缩变形,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空泡形成.同时Masson染色显示小管间质胶原纤维增加(P<0.05).Postcond组的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的表达高于Sham组,但是都明显低于其在I/R组的表达(P<0.05).结论 臭氧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少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降低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保护时限,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夹闭15、30、45和60 min组、腹腔注射红景天苷水溶液夹闭15、30、45和60 min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红景天苷组大鼠分别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红景天苷组大鼠实验前采用红景天苷水溶液预处理。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切除右肾,夹闭左肾蒂相应时间后取左肾组织HE染色,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2(HSP7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各组比较,红景天苷夹闭15、30和45 min组大鼠Scr水平明显下降(P<0.01),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脏组织中HSP72和NF-κB表达也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苷各组大鼠血清Scr水平有所上升,其中夹闭60 min明显上升(P<0.05),夹闭15、30和45 min时病理损伤变化不明显。结论:应用红景天苷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中Hsp72和NF-κB的表达,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B4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氧化应激、炎症状态和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白头翁皂苷B4保护CRF大鼠肾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白头翁皂苷B4组和高剂量白头翁皂苷B4组。采用腺嘌呤连续灌胃21 d建立CRF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5 mg·kg-1地塞米松,低和高剂量白头翁皂苷B4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1和2 mg·kg-1白头翁皂苷B4,连续给药28 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激活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正常肾小球和肾小体数量明显减少,肾组织中SOD活性降低(P<0.01),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磷酸化Akt(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和高剂量白头翁皂苷B4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降低(P<0.01),正常肾小球和肾小体数量明显增加,肾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1),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白头翁皂苷B4可通过降低血清中Scr和BUN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激活肾组织PI3K/Akt通路,对肾组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