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胆宁片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对急性胆汁淤积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ɑ-异硫氰酸萘酯(ANIT)复制胆汁淤积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NIT模型组(60 mg·kg-1)、胆宁片(3 g·kg-1)、大黄素(40 mg·kg-1)、大黄素甲醚(7 mg·kg-1)和大黄酚(4 mg·kg-1)保护组。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其它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保护药,1次/天,连续9 d;第7次给保护药12 h后,模型组和其它各保护组动物均灌胃给予ANIT造模。造模48 h后观察各组大鼠胆汁流量变化,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检查肝脏病理组织形态。结果:胆宁片和大黄素能显著增加ANIT所抑制的大鼠胆汁流量;能显著降低ANIT导致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γ-GT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以及逆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的水平;而且胆宁片和大黄素能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的组织形态。结论:胆宁片和大黄素对ANIT所致的大鼠急性胆汁淤积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中大黄素可能为胆宁片发挥利胆药效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O-甲基梓醇对果糖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饮用水)和果糖组(30%果糖水),4周后果糖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组(35 mg·kg-1)、6-O-甲基梓醇低剂量组(30 mg·kg-1)和6-O-甲基梓醇高剂量组(60 mg·kg-1),继续饮用果糖,给药组灌胃qd,持续4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胰岛素(insulin)和瘦素(leptin)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O-甲基梓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TC,TG和胰岛素、瘦素水平(P<0.01),显著降低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0.01),减轻肝脏组织脂质沉积。6-O-甲基梓醇高剂量组能下调小鼠肝脏中ACC和F...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远志总皂苷对湿阻中焦大鼠的胃的双向作用以及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远志总皂苷予以治疗.给药后,采用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胃损伤,测定血清胃泌素及血脂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胃粘膜有少量溃疡点,固有层聚集大量炎性细胞,血清胃泌素水平上升,肝脏呈脂肪肝样变,血脂升高.远志总皂苷400 mg·kg-1剂量组大鼠出现胃粘膜充血肿胀,胃粘膜上皮细胞融解,胃泌素水平及血脂没有改变;200,100 mg·kg-1剂量组大鼠胃粘膜炎性细胞,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明显减少,血清胃泌素和血脂明显下降,比较模型组,P<0.05.各组大鼠肝脏颜色均正常.结论:给予100 mg·kg-1的远志总皂苷有显著的保护胃粘膜及降脂作用,而给予400 mg·kg-1远志总皂苷则具有显著胃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熊胆救心丸(XJ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功能、血管内皮及心脏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1 SIM)和XJP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7.875、15.75、31.5 mg·kg-1)。每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周后,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活性,以及肝脏TC、TG的含量与酰基转移酶(ACAT)的活性。HE染色法检查肝脏、主动脉及心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9周后,SIM组和XJP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ET-1、CETP的含量及AST、ALT、HMGCR的活性和肝脏中TC、TG的含量及A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血清中HDL-C、NO的含量升高。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槲皮素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轴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SD大鼠制备ASOLE模型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10 mg·kg-1)组、槲皮素高剂量(20 mg·kg-1)组、槲皮素(20 mg·kg-1)+AMD3100(2.5 mg·kg-1)组,另选12只大鼠做假手术组,药物干预后检测大鼠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水平;HE、EVG染色检测大鼠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下肢动脉血流速度;ELISA测定大鼠血清内皮素(serum endothelin,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AVPR2和AQP2的表达以及雷公藤-甘草配伍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接受尾静脉注射给予6.5 mg·kg-1的阿霉素诱导复制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n=10):模型组(n=10)、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80 mg·kg-1·d-1,n=10)、雷公藤组(雷公藤提取物240 mg·kg-1·d-1,n=10)及雷公藤-甘草组(雷公藤提取物240 mg·kg-1·d-1+甘草提取物80 mg·kg-1·d-1,n=10)。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水平、肾脏中AVPR2和AQ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经阿霉素造模后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高度水肿症候。相比于模型组,雷公藤及配伍给药组大鼠精神状态较好,体质量增加明显。与模型组相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蛇床子素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0μg·kg-1雨蛙素+10 mg·kg-1 LPS)、阳性对照组(2 mg·kg-1地塞米松)、低剂量实验组(20 mg·kg-1蛇床子素)、高剂量实验组(40 mg·kg-1蛇床子素)、高剂量+740Y-P组(40 mg·kg-1蛇床子素+2 mg·kg-1 PI3K激活剂740Y-P),每组15只。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味穿甲片原料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PF级SD 大鼠9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十二味穿甲片原料4.2,2.8,1.4,0.7 g·kg-1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注射用大豆油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CCl4大豆油溶液2 mL·kg-1,每周2次并连续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药进行抗肝纤维化干预,共59 d。通过测定体质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比色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肝内胶原定量分析,HE染色以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药物的抗纤维化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十二味穿甲片原料药粉4.2,2.8 g·kg-1剂量组大鼠肝脏Hyp和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2.8,0.7 g·kg-1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及1.4 g·kg-1剂量组血清ALT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4.2 g·kg-1剂量组血清ALT、AST和1.4 g·kg-1剂量组AST含量亦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8 g·kg-1剂量组大鼠血清ALB和TP呈明显升高趋势,但较模型对照组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病理结果显示2.8 g·kg-1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改善显著。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十二味穿甲片原料具有抗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以2.8 g·kg-1剂量抗肝纤维化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 APG)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将60只实验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 AN)模型,另取10只大鼠给予等体积溶媒作为空白对照组。将A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DEX组,剂量0.1 mg·kg-1·d-1)、APG低剂量组(APL组,剂量50 mg·kg-1·d-1)、APG中剂量组(APM组,剂量100 mg·kg-1·d-1)、APG高剂量组(APH组,剂量200 mg·kg-1·d-1),每组10只。DEX及APG给药组均每日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步灌胃APG溶剂,即0.5%CMC-Na溶液,疗程60 d。测量24 h尿蛋白总量(PRO)及血清肾功能、肝功能等监测指标;HE染色法对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标记肾脏组织的CD68蛋白,检测巨噬细胞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8,TRPM8)通道激活剂薄荷醇(menthol)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MCT组、MCT+menthol(1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2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5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10 mg·kg-1·d-1)治疗组。腹腔注射MCT(50 mg·kg-1)构建PAH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menthol灌胃治疗,持续2周。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肺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月桂酸钠注射法建立TA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腔注射适量0.9%NaCl)、模型组(腹腔注射适量0.9%NaCl)、低剂量实验组(腹腔内注射5 mg·kg-1·d-1 PAE)、高剂量实验组(腹腔内注射20 mg·kg-1·d-1 PAE)、高剂量+激动药剂(腹腔注射20 mg·kg-1·d-1 PAE+尾静脉注射10 ng·mL-1·kg-1·d-1 740 Y-P)组。用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内皮素1(ET-1)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核因子(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马齿苋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马齿苋多糖,配置浓度为10 mg·mL-1马齿苋多糖溶液。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10和40 mg·kg-1·d-1马齿苋多糖溶液,阳性对照组灌胃2 mg·kg-1·d-1地塞米松,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灌胃7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 mg·kg-1 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24 h后眼眶取血及肺组织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黄祛脂方(EHQZF)及其精简方Ⅰ(QZF-Ⅰ)和精简方Ⅱ(QZF-Ⅱ)抗高血脂(HPL)的疗效。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中Degree值排序及EHQZF的处方量排序,取前四位中药分别组方为QZF-Ⅰ和QZF-Ⅱ并利用LC-MS检测EHQZF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采用抗氧化实验比较EHQZF及精简方的抗氧化效果;取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高血脂组(HPL)、EHQZF组(2.4 g·kg-1)、QZF-Ⅰ组(2.4 g·kg-1)、QZF-Ⅱ组(2.4 g·kg-1)和阳性药苯扎贝特(BZBT)组(60.67 mg·kg-1),500 mg·kg-1 Tyloxapol建立高血脂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利用苏木精-伊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白术内酯Ⅰ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分泌性中耳炎(SOM)大鼠听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致敏构建SOM模型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正常SD大鼠做对照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20和240 mg·kg-1白术内酯Ⅰ,联合组灌胃给予240 mg·kg-1白术内酯Ⅰ+21 mg·kg-1 RO8191;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0.9%NaCl。5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仪检测大鼠听功能(ABR反应阈值),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中耳黏膜组织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低、高剂量实验组和联合组、模型组、对照组的ABR反应阈值分别为(47.26±5.91)、(26.89±3.75)、(63.37±9.87)、(68.71±10.32)和(24.62±3.53)dB SPL,p-JAK2/JAK2分别为0.48±0.09、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探讨了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乙醇提取物(EHS)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EHS急性给药(100、200和400 mg·kg-1)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采用开场实验(OFT)评价小鼠的自发活动状态。此外,在慢性温和应激(CMS)大鼠中,测定EHS慢性给药(50、100和200 mg·kg-1)对糖水偏好、血清皮质酮、额叶皮层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 EHS急性给药(200和400 mg·kg-1)显著减少了TST和FST小鼠的不动时间,而不改变小鼠的自发活动行为。此外,EHS慢性治疗(100和200 mg·kg-1)逆转了CMS大鼠糖水偏好的降低。此外,EHS降低了大鼠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提高了额叶皮层和海马区的BDNF水平。结论 EHS的抗抑郁作用与激活神经营养系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T)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加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将40只A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Na Cl 10 m L·kg-1)、对照组(辛伐他汀0.6mg·kg-1)和低、高剂量实验组(BYHWT 10,20 g·kg-1),每组10只;另取2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0.9%Na Cl 10 m L·kg-1)和预防组(BYHWT 10g·kg-1,造模的同时给药),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干预28 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预防组的病变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内皮细胞大多形态正常,较完整,内弹力膜较均匀、平直,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内皮及内皮下层可见到大量泡沫样细胞,有纤维粥样斑块形成,内弹力膜厚薄不一,甚至缺失,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增生,管壁结构紊乱,胞浆含较多脂质。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或纠正AS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异常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金线莲甲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血脂及肝酯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致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金线莲甲醇提取物给药后治疗,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和金线莲总膏高、中、低剂量(1 000、500、250 mg·kg-1)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组织匀浆中TC和TG的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金线莲总膏500、1 000 mg·kg-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血清HDL-C含量,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另外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肝脏TC和TG的水平。结论金线莲甲醇提取物在高血脂大鼠模型中具有显著地降血脂和肝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M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方法 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结合孤养模式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Mod组)、Andro组(25 mg·kg-1·d-1)、Res组(30 mg·kg-1·d-1 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Res)、Andro+Res组(25 mg·kg-1·d-1Andro+30mg·kg-1·d-1 Res),每组12只大鼠,Mod组和NC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平衡木实验评估大鼠行为;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活性;Western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苦杏仁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AMP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杏仁苷低剂量组(3 mg·kg-1)、苦杏仁苷高剂量组(10 mg·kg-1)、Compound C组(2.5 mg·kg-1 AMPK抑制药Compound C)、苦杏仁苷高剂量+Compound C组(10 mg·kg-1苦杏仁苷+2.5 mg·kg-1 Compound C),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连续喂养高脂高糖饲料+腹腔注射60 mg·kg-1 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进行DKD造模,造模成功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持续给予8周,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0.9%NaCl。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酸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