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β-防御素2(HBD-2)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0例为慢性牙周炎组,按纳入标准选取20位点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收集GCF并记录临床指标.以牙周健康者12例的24位点GCF为健康对照组.GCF采集后记录采集点出血指数(BI)和探诊深度(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CF中HBD-2及IL-1β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GCF中HBD-2表达水平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慢性牙周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前、后HBD-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慢性牙周炎组IL-1β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慢性牙周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后IL-1β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后,BI、PD均较治疗前小(P<0.001).与HBD-2、IL-1β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GCF中IL-1β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低,GCF中HBD-2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表达水平无差异;与GCF中的HBD-2、IL-1β表达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和钛合金烤瓷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及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共80颗牙按照烤瓷冠金属材料不同分为镍铬合金组(n=40,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和钛合金组(n=40,采用钛合金烤瓷冠修复),以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比较两种烤瓷冠修复后1年对牙龈的影响,检测患牙和对照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测定并比较龈沟液(GCF)中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镍铬合金组对牙龈外观的影响大于钛合金组(P〈0.01);修复后1年,镍铬合金组修复牙SBI及PD均显著大于对照牙(P〈0.05),PLI与对照牙无差异(P〉0.05);钛合金组修复牙SBI较对照牙增大(P〈0.05),PLI及PD与对照牙无差异(P〉0.05);镍铬合金组修复牙GCF量较对照牙增多,IL-1β、TNF-α及AST水平均较对照牙升高(P〈0.05、P〈0.01),而钛合金组修复牙GCF量、IL-1β、TNF-α及AST水平较对照牙无差异(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牙龈和牙周组织有明显不利影响。而钛合金烤瓷冠对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龈沟液中IL-1β和IL-1ra水平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 1受体拮抗剂 (IL- 1ra)的相互关系 ,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 ,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了 30颗临床牙周健康牙和 4 3颗牙周炎患牙龈沟液 (GCF)中 IL - 1β和 IL - 1ra的水平。用标准化的滤纸条采集观察牙的 GCF样本 ,记录牙龈指数 (GI)、牙周袋探诊深度 (PPD)和临床附着丧失 (CAL)。结果  1临床牙周健康牙组 GCF中 IL- 1β的水平为 (6 1.891± 2 0 .719)pg/ m l,明显低于慢性牙周炎患牙组 (2 2 4 .4 0 2± 87.4 16 ) pg/ m l;健康牙组 IL - 1ra的水平为 (739.4 10± 2 4 9.12 1)ng/ m l,明显高于患牙组 (36 6 .72 2± 10 4 .188) ng/ ml;健康牙组 10 4 IL- 1β/ IL- 1ra的值为 0 .85 7± 0 .375 ,明显低于患牙组 6 .813± 0 .375 ,以上三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 0 0 1)。 2经相关性分析 ,GCF中 IL - 1β的水平与 IL - 1ra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慢性牙周炎患牙 GCF中 IL- 1β的水平与 GI、PPD和 CAL 均呈正相关关系 ,IL- 1ra的水平与GI呈负相关关系 ,10 4 IL- 1β/ IL- 1ra的值与 GI、PPD和 CAL 均呈正相关关系。 3探诊出血 (BOP)阳性患牙组 GCF中 IL - 1β的水平和 10 4 IL - 1β/ IL - 1ra的值明显高于 BOP阴性  相似文献   

4.
乔敏  张凯  赵晶  徐宝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3):141-142,146,128
目的:对比铒激光、二极管激光和常规手术刀切除牙龈软组织肿物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牙龈软组织肿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铒激光、二极管激光和手术刀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第1天VAS值(视觉疼痛系统)和愈合时间。结果:铒激光、二极管和传统手术刀牙龈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为15.8±2.4min、16.8±2.1min和34.5±3.3min;愈合时间为8.4±1.3d、9.8±0.4d和6.9±0.4d;疼痛持续时间为1.6±0.5d、1.5±0.6d和4.2±0.4d;术后第一天的疼痛强度为2.1±0.6、2.2±0.7和5.9±0.5。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在2种激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种激光和手术刀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铒激光和二极管激光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传统手术刀,术后疼痛强度也小于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GBO)对糖尿病大鼠二肽基肽酶-4(DPP-4)及胰升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随机分成糖尿病GBO组、糖尿病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不同时点血糖、DPP-4和GLP-1的差别。结果①糖尿病GBO组术后1周、术后4周及术后8周血糖均较前一时点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尿病GBO组和假手术组术后1周、术后4周及术后8周GLP-1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但以糖尿病GBO组升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糖尿病GBO组和假手术组术后1周、术后4周及术后8周DPP-4均较前-时点显著降低,但以糖尿病GBO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O可通过降低DPP-4、升高GLP—1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深覆牙合患者的上前牙区制作前牙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检测制作导板前后龈沟液量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从而推断使用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临床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深覆牙合正畸患者30例,共180颗牙,确定每位患者的实验牙及对照牙,为实验牙制作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测定不同时期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同时提取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并测定其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制作导板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与制作导板前相比较,实验牙在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PLI、SBI、PD、GCF、IL-1β、IL-6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牙在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与拆除导板后2周相比较,实验牙PLI、SBI、PD、GCF、IL-1β、IL-6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实验牙与对照牙相比,实验牙的PLI、SBI、PD、GCF、IL-1β、IL-6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牙在制作导板前与拆除导板后相比较,实验牙PLI、SBI、PD、GCF、IL-1β、IL-6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牙在制作导板前与制作导板后4周、拆除导板后2周相比较,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佩戴固定式平面导板的过程中,均未检测到AL。结论:通过多因素检测,制作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可使牙龈发生轻微的炎症,但是这种炎症只是暂时的,导板拆除后牙龈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TGF-β1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TGF-β1干预组(用药组),每组各6只。糖尿病组和用药组大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再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用药组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创面下局部皮内注射TGF-β1。烫伤后1、3、5、7、14、21 d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TGF-β1表达。结果从烫伤后5 d起,对照组和用药组创面愈合率较糖尿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局部TGF-β1含量较糖尿病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较正常大鼠烫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与创面局部TGF-β1含量减少有关。创面局部应用TGF-β1有利于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环磷酰胺(cytoxan,CTX)导致生精细胞凋亡中睾丸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β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CTX作用于9 d龄雄性Wistar大鼠,用药后24 h、4周、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材10只,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采用RT-PCR技术检测睾丸组织中TGF-β1表达。结果:(1)用药后24 h实验组较对照组生精细胞凋亡无明显差异(F组间=1.25,P=0.924),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F组间=1.59,P=0.339)。(2)用药后4周、8周实验组生精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F组间=126.73,P=0.005),实验组TGF-β1-mRNA表达明显大于对照组(F组间=32.86,P=0.007)。结论:CTX可增加生精细胞凋亡,且伴有TGF-β1表达明显增加,提示CTX引起TGF-β1表达增加可能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9.
激光在牙龈瘤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松柏 《广东医学》2001,22(4):342-343
目的探讨牙龈瘤切除配合激光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 42例牙龈瘤患者 ,随机平均分成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于牙龈瘤切除术后用YJCO2 -6型激光 ,局部照射牙龈切口处的牙周膜、骨膜、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及患牙暴露根面 ,并分别于术后 1,3 ,7d观察术区肿胀、出血、暴露根面牙本质敏感情况及术后半年牙龈瘤疗效情况 ;对照组单纯行牙龈瘤切除术 ,未加激光治疗。结果术后第 1,3天 ,激光组牙龈肿胀、出血及暴露根面牙本质敏感程度均比对照组低 ,术后 1周实验组牙龈无出血 ,而对照组仍有 6例轻度出血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术后 1周两组牙龈肿胀及暴露根面牙本质敏感程度差别不明显。术后半年治愈率激光组比对照组高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牙龈瘤切除配合激光治疗 ,能有效减少术区牙龈肿胀、出血及暴露根面牙本质的敏感程度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并分析带环与直接粘结型颊面管对牙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固定矫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直接黏结型颊面管进行矫治,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带环型颊面管进行治疗。在上装置前及上装置后第6个月复诊,记录患者受试牙牙周健康状况,记录治疗4、8、12周时的临床指标包括牙龈沟液(GCF)、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牙周探诊深度(PD)、抑瘤素-M(OSM)、牙龈指数(G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I、PD、GCF、OSM显著低于对照组[1.37±0.13比1.64±0.12,(2.14±0.45)mm比(2.54±0.51)mm,(5.7±1.1)μL比(7.3±1.2)μL,(16.3±2.1)ng/L比(17.4±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IL-1β水平逐渐升高,至治疗后12周稍有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38±8)ng/L、(41±8)ng/L、(39±8)ng/L比(3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IL-1β为(32±6)ng/L、(32±6)ng/L、(34±6)ng/L、(33±6)ng/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矫治过程中,黏结型颊面管较带环型颊面管对龈沟液中IL-1β以及TNF-α影响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
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
(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
1、3、7 d泪液中TGF-β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
(-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 个月haze 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98,0.52,0.72)。
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
TGF-β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
泪液中TGF-β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劈裂牙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龈切除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3,2.4,2.3mm;牙冠延长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4,1.8,1.4mm。两组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而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牙冠延长术组的龈袋深度均明显低于牙龈切除术组。结论: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以下较深部位患牙均能明显改县龈袋深度,而后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owth factor-β1, TGF-β1)在阿霉素肾病(doxorubicin-induced nephropathy, DIN)大鼠疾病早期的表达,及金水宝、音乐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金水宝组、金水宝加音乐组(药物音乐组),第7、28、56天检测各组大鼠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尿TGF-β1以及肾组织中TGF-β1。结果第28天金水宝组、药物音乐组与肾病组比较各项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6天金水宝组、药物音乐组尿蛋白尿、尿TGF-β1、肾组织TGF-β1、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肾病组(P<0.01),且药物音乐组尿蛋白尿、肾组织TGF-β1、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金水宝组(P<0.05)。肾病组肾组织TGF-β1与尿蛋白、尿TGF-β1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与DIN尿蛋白的发生有关;金水宝及音乐可降低血脂及尿蛋白,降低TGF-β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GF-β1和CTGF表达的变化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其影响。方法:6周龄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糖尿病心梗组和HGF治疗组.每组备18只。以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成模后次日,HGF治疗组每天皮下注射HGF,分别观察4周及8周,检测各组心肌组织TGF-β1、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的TGF-β1、CTGF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微弱;糖尿病心梗组4周后TGF-β1、CTGF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8周后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给予HGF治疗4周后,可以部分降低TGF-β1、CTGF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给予HGF治疗8周后,可以明显降低TGF-β1、CT-GF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糖尿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GF-β1、CTGF的表达明显增高.HGF治疗后能够降低TGF-β1、CTGF的表达,对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base,eNOS)在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性大鼠海绵体血管结构重构中的表达及其活性研究。方法52只成年雄性SI)大鼠,按随机数字分类法分配到4个DM组、4个对照组(NDM)。在4个DM组注射链脲佐菌素4d制造DM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于第2、4、8、16周取大鼠阴茎处组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观察DM组和NDM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用免疫组化定性及半定量检测TGF-β1、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16周时,大鼠DM组血清中HbAlc值较NDM组有明显上调(P〈0.01);注射APO后可观测到大鼠DM组较NDM组其阴茎勃起率及阴茎勃起次数明显减低(P〈0.01);大鼠DM组eNOS值较NDM组明显下调(P〈0.01)。8周时,大鼠DM组较NDM组其阴茎海绵体局部TGF.B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检测结果时间曲线具有上升趋势。DM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TGF-β1蛋白与周龄呈正相关性(r=0.947,P〈0.01);DM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eNOS与周龄呈负相关(r=-0.945,P〈0.01)。此外,TGF-β1与eNOS在不同周龄的表达呈负相关(r=-0.891,P〈0.01)。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采取干预措施影响TGF-β1的表达或拮抗其功能,有可能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及鉴定稳定高表达TGF-β1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提取pEGFP-TGF-β1质粒后采用ABI3130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后的质粒转染到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利用G418筛选转染的H9c2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转染后的H9c2细胞进行鉴定,本实验将转染了pEGFP-TGF-β1质粒和pEGFP对照质粒的细胞株分为pEGFP-TGF-β1质粒组和pEGFP对照质粒组.结果 pEGFP-TGF-β1质粒测序结果包含TGF-β1序列,筛选后的pEGFP-TGF-β1质粒组和pEGFP对照质粒组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85%和93%.RT-PCR结果显示,pEGFP-TGF-β1质粒转染组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为(2.563±0.198),与对照组(1.037±0.0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6,P=0.02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GFP-TGF-β1质粒转染组的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275±0.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1±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2,P=0.015).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能稳定高表达TGF-β1,可用于后续TGF-β1在大鼠心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尿毒清颗粒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作用靶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毒清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10周龄SPF级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Sham,n=20)、模型组(UUO,n=20)和尿毒清治疗组(UNQ,n=20);UNQ组于于术前1天给予尿毒清2 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5只大鼠,取梗阻侧肾脏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粘连蛋白(FN)表达。结果与Sham相比,UUO大鼠各时间点的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间质中TGF-β1、FN 表达均增高(P<0.05)。与UUO相比,尿毒清治疗后3 d,可观察到大鼠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明显减轻,同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减少(P<0.05);治疗后7 d,上述治疗作用持续存在,同时进一步使UUO大鼠肾间质的FN 表达下降(P<0.05);治疗14 d后,肾间质细胞浸润情况评分(CIS)和慢性病变(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评分(AFS)较 UUO 组分别下降22.2%和19.1%(P<0.05),TGF-β1、FN的表达则较UUO 组分别减轻30.8%和30%(P<0.05)。结论尿毒清的保护作用表现在肾损伤的开始就通过减少TGF-β1表达从而使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受到抑制,同时还能减少病变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米永杰  李健  刘卫华 《西部医学》2011,23(5):803-806
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中活性TGF-β1的水平,研究阻断TSP-1介导的TGF-β1活化能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纤维化进程。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肾病组(DM组)、多肽干预组(DT组,给予人工合成多肽LSKL 100μg/d),每组10只。每隔4周,测定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16周取肾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活性及总体TGF-β1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TSP-1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DT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明显低于DM组(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也明显较轻;DM组、DT组与NC组相比,肾组织总体TGF-β1、活性TGF-β1水平明显增高;DT组与DM组相比,总体TGF-β1含量差别不明显(P〉0.05),但活性TGF-β1含量明显下降,差别显著(P〈0.05)。NC组肾组织TSP-l无阳性表达、TGF-β1少量表达,而DT组与DM组两者的阳性表达面积显著增强;DT组与DM组TSP-l、TGF-β1阳性表达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进程中,TSP-1是活化TGF-β1的重要因子,阻断TSP-1介导的TGF-β1活化,能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脉冲CO2 激光手术在牙龈增生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72例牙龈增生性病变患者分别行脉冲CO2 激光牙龈整形与传统手术切龈治疗 ,采用临床定量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和牙龈指数 (GI)、龈沟出血指数 (SBI)评定及临床疗效观察 ;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时、1、2、3、4周及 1年追踪观察。结果 脉冲CO2 激光切除牙龈增生性病变较传统手术节省手术时间约 1倍 ,术中平均减少6 6 .6 %的失血量 ,术后创面愈合快 ;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手术组 ;GI、SBI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 ,且激光组较手术组更能有效控制牙龈炎症 ,两组治疗牙龈增生性病变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可靠 (分别为 10 0 %、91.9%、85 .7% )。结论 脉冲CO2 激光不失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牙周疾患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