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姜杰  施杞 《中医杂志》2001,42(8):489-490
为了探讨颈部风寒湿刺激对机体氧自由基及前列腺素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组,低头位组,复合模型组4组,每组6只,通过给予风寒湿,低头位刺激,观察受累局部和血液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表明,风寒湿与低头位等颈椎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可使颈部出现无菌性炎症并使受累局部组织和血液中SOD,LPO,PGE2,6-keto-PGF1α出现异常。氧自由基及前列腺素代谢异常可能是风寒湿致颈椎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隶属中医痹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 ,风寒湿是痹证的致病因素。现代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显示 ,风寒湿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本文将探讨针刺对风寒湿刺激家兔颈部后组织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动物分组及造模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体重 ( 2 .2 5± 0 .2 7) kg,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合格证 :0 1 933,医动字 -第 0 2 - 60号 )。将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 1 )正常对照组 ;( 2 )风寒湿组 ;( 3)低头位组 ;( 4 )复合模型组 ;( 5)针刺治疗组等五组 ,每组 6只。造模方法 1 .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康灵胶囊对颈椎病兔模型骨骼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和颈复康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建立由长期低头位和风寒湿刺激所致的颈椎病家兔模型,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以透射电镜观察颈康灵胶囊对家兔后颈部骨骼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后颈部骨骼肌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治疗组家兔后颈部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得到修复,恢复正常。结论:颈康灵能发挥较好疗效,可能与其修复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肌肉组织的有氧代谢,促进骨骼肌的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4.
施杞  王拥军  周重建  侯宝兴  刘梅  莫文 《中医杂志》2004,45(10):777-779
目的:观察葛根汤、桂枝汤对颈椎间盘组织白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8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刺激组、低头位组、风寒湿加低头位组、葛根汤组和桂枝汤组.通过建立风寒湿痹证型、低头位、风寒湿加低头位颈椎间盘退变家兔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颈椎间盘细胞因子IL-1β、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各个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β、iNOS mRNA的表达上调(P《0.01),葛根汤、桂枝汤组与风寒湿刺激组比较,IL-1β、iNOS mRNA表达均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椎间盘退变中IL-1β、iNOS mRNA的表达上调,葛根汤下调IL-1β、iNOS mRNA表达,桂枝汤调节作用低于葛根汤.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在颈椎间盘自然退行过程中受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咽喉感染等外因刺激导致颈部动力和静力平衡失调,使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受累而产生的综合征。据1992年调查,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平均为7.3%~13.7%。随着现代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电脑、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康灵对颈椎病模型家兔颈部肌肉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颈康灵低、中、高剂量3组和颈复康对照组。除正常组以外,其它各组均建立风寒湿痹颈椎病模型,然后分别给药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颈部肌肉SOD、Na -K -ATP和Ca2 -ATP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家兔颈部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 -K -ATP酶及Ca2 -ATP酶活性均低于正常组(P<0.01);颈康灵中、高剂量均能提高模型组家兔颈部肌肉3种酶活性,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颈复康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康灵对颈椎病兔颈部肌肉SOD、Na -K -ATP酶及Ca2 -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何胜洋 《河南中医》2022,42(4):587-590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每组30例,观察1组针刺后留针时间60 min,观察2组针刺后留针时间45 min,观察3组针刺后留针时间30 min.分别观察3组治疗后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量化表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  相似文献   

8.
赵淑静 《陕西中医》2013,34(6):724-72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组40例和单纯颈椎牵引对照组40例,治疗14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率为7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腰痛康方治疗腰椎术后腰痛作用机理,从腰椎术后腰痛病因病机理论出发,设计动物实验,观察腰痛康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小白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对大白鼠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小白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等四项指标。结果显示该方可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对于醋酸所致小鼠化学性腹膜炎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改善促进作用,对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肠系膜微循障碍在微血流量和流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表明该方具有抗炎止痛、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滞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颈椎病发病的认识也正在日益深化。近年来 ,我们通过对 4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发现其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了明显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颈椎病组 :颈椎病患者 40例。对照组 :正常成人 30例。所有被观察对象均排除心、肺、肾疾病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受检前 1周内未服可影响血液粘滞性的药物。1 .2 研究方法及指标 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方法。指标 :( 1 )红细胞压积 ;( 2 )全血比粘度 ;( 3)血浆比粘度 ;( 4 )全…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经络闭阻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无论中西医学内科治疗此病,所使用药物多有毒、副作用,久服伤人。我们以"阴痹"、"阳痹"辨证,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祛风胜湿为治疗大法,根据风、寒、湿三邪偏盛调整药物侧重,浸浴外治阴痹诸证,既避免了药物内服的毒副作用,又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活血通痹液治疗风湿类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提高风湿病的疗效,探讨养血活血药对风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具有祛风除湿、养血活血作用的活血通痹液治疗观察,并与风湿圣药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无论是对风湿病还是对甲襞微循环异常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显示了养血活血药的治疗作用及优越性。结论:在祛风湿药中适当加入养血活血药能显著提高疗效,并能改善甲襞微循环,对风湿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考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的信度。方法:采用访谈式测量风寒湿阻型、瘀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以及气血两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受试者入选后,在当天由2名医师分别完成对同一受试者的测评;首次测评24 h后由其中1名医师再次对该受试者进行测评。评价该量表的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共纳入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其中45例完成量表的重测,各因子、分量表和总量表重测Spearman相关系数在0.697~0.990之间,P值为0.000~0.006。各因子、分量表和总量表评定者之间测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794~0.997之间,P值均为0.000。各因子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在0.413~0.934之间,若删除条目后,该条目所在的因子或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大都减小。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燥湿方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凉血化瘀燥湿方龙蛇六一煎口服、外洗;针刺双侧曲池、血海,若腑行不畅,大便干结者,加刺双侧支沟、照海;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过敏治疗及局部皮炎平外涂。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证候积分,缓解症状,对急性湿疹治疗的有效率为95.1%,均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凉血化瘀燥湿方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湿疹具有良好疗效,且简便易行,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考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的效度。方法:采用访谈式测量风寒湿阻型、瘀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气血两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考察区分效度而设),以评价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共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辨病量表因子分析所提取4个公因子、辨证量表提取3个公因子、整体指标量表提取的2个公因子中的条目都存在着量表本身内在逻辑关系,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分别为57.99%、72.98%、46.96%。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患者辨病分量表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显示,神经根型特征性条目得分、辨病量表总分与椎动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根型颈椎病四种证型受试者测评的辨证分量表得分、总量表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的效度总体满意。  相似文献   

16.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17.
收集整理明清时期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药,采用SPSS 20.0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最常用的药物是发散风寒药、祛风寒湿药、温里药、祛风湿热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等,常用治法有祛风散寒,养血祛风,温阳养血,养血活血,化痰活血等。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机认识并没有像中风病那样形成由“外风”向“内风”学说的演变,而是由“外风”学说逐渐演变为“外风兼血虚”的认识,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介绍了以火针中脘穴为主治疗痹症的新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评定,文章还对其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紫草鳖甲四物汤治疗162例银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紫草鳖甲四物汤为基本方,以血热、血燥为主型,再辨夹风、夹湿、血瘀、肾虚四症,配以相应的中药加减治疗银屑病患者162例,治愈率46%,总有效率89%。认为银屑病多为肝阴虚而肝阳过刚所致,点滴状多兼有表证和肺实、斑块状多兼有风燥和血瘀,关节型多见肾虚,红皮症型多有药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