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分析高脂血症致急性胰腺炎可能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在我国高脂血症中的高甘油三酯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既有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治疗时行常规治疗外,同时有特异性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急性胰腺炎(AP)指的是因多种因素导致体内胰酶激活,引发胰腺局部异常炎性反应,是一种临床常见性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以往在我国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且以女性多见,其次是酗酒和高脂血症,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952年Klaskin等报道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后,越来越多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病因学关联[1],而高脂血症性(主要是高甘油三酯)胰腺炎已成为急性胰腺炎(AP)的很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同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异常相关,又叫做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2,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HP)可导致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功能障碍[4],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就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高脂血症致急性胰腺炎可能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要点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1日-2017年4月12日,选取患者于我院就医的5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临床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其结果明显低于出现8例不良反应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来伟 《智慧健康》2022,(13):35-38
目的通过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以及所采取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综合内科2018年1月-2021年9月所收治的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有80例,将其视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通过80例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出院患者例数为80例。结论通过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以及所采取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相关临床治疗原则对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其病情发病情况进行评估,增加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吕春华 《现代保健》2010,(29):147-14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最长住院时间28d,最短7d,平均15d。结论高脂血症已成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特点是以糖尿病、脂肪餐、酗酒为诱因,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淀粉酶升高不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能有效缓解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曾加贤 《现代保健》2010,(31):151-152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的高低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关系.方法 检测8例反复发作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血脂水平.结果 本组8例患者共反复18次发作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甘油三脂控制在5.65 mmol/L以下时急性胰腺炎仅有4次复发, 14人次患者每次胰腺炎发作时均有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大于5.65 mmol/L,有效控制甘油三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时甘油三酯均处于较高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重度胰腺炎发生率、症状、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AMY、MCTS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1例患者因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其余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降脂治疗,均获得较好预后。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与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比较,不具有特殊性,除常规的治疗外,及时降低血浆中高浓度的甘油三酯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比较低分子量肝素和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140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肝素组)69例,其中轻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0例,重度29例;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组(联合组)71例,其中轻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3例,重度2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于轻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肝素组总有效率[77.5%(31/40)]低于联合组[93.0%(40/43)],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4.9±1.5)d]长于联合组[(3.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两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和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轻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且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对于重度患者,两组效果均一般,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某院52例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胆源性AP 32例(61.5%);暴饮暴食及酒后引起的AP 11例(21.2%);高脂血症性AP 9例(17.3%)。52例患者中,41例经内科治愈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高脂血症和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内科综合保守治疗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及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C-反应蛋白(CRP)对其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为非高脂血症组。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腹痛持续时间、腹痛至入院间隔时间、住院天数、合并症等临床资料,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水平。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RP水平。结果高脂血症组住院时间短于非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男性、脂肪肝、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复发均高于非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轻度急性胰腺炎低于非高脂血症组(P0.05);高脂血症组第1、3、5、7天血清CRP水平分别为(51.21±18.57)mg/L、(195.46±64.35)mg/L、(121.35±46.57)mg/L、(64.25±18.54)mg/L,均高于非高脂血症组(P0.05);第1、3、5、7天,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的高脂血症组血清CRP水平与非高脂血症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年龄较轻,合并症多,复发率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和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CRP水平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相应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之间对比的全身并发症现象、生命体征指标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主要病因为高血脂性、胆源性及酒精性,患者由于不同年龄、不同甘油三酯水平出现的急性胰腺炎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旨在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首发AP的患者182例(A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44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B组的饮食因素、高脂血症患者比例显著低于A组(P〈0.05),而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患者比例则显著高于A组(P〈0.0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6例采取保守治疗,38例采取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保守治疗中1例患者因胰性脑病死亡,余患者无胰腺炎复发情况。结论根据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胰腺炎的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滨海新区近5年来急性胰腺炎病因分布,年龄,性别等因素,通过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诊疗过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非老年组患者高脂血症性、酒精性、饮食不当高于老年组,胆源性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因高脂血症性、酒精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胆源性及其他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不当、特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疾病仍是该地区胰腺炎发病的首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老年人较非老年人多见,高脂血症及酒精性胰腺炎以男性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确定其诊治原则.方法 调取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结果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在采取非手术治疗中,45例患者效果明显,3例患者效果不明显,经手术引流后,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出院后均继续应用降血脂药物控制血脂.结论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应尽快确诊,及时应用血滤疗法结合常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但病情不同应酌情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采用单纯血浆置换(PE)进行治疗的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CRP、SCr、PaO_2/FiO_2及APACHEⅡ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CRP、SC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aO_2/FiO_2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PE及PE+HP+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对于患者生理指标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HLSA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进行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最终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节省治疗费用、综合效果好等优点。结论:中西医结合较西医单纯治疗胰腺炎具有更好临床效果,应进一步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6.
温占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31-3132
[目的]探讨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某院2008~2010年间住院治疗的32例行保守治疗的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中有2例中转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积极降脂、严密监护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防治并发症及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2009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治疗资料,评价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的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病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常规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经一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伴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时可更快的缓解症状和体征、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7年4月资料完整的5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着重对HLP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LP复发率、脂肪肝、糖尿病发生率均较高.结论:HL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血三酰甘油高,HLP合并糖尿病、脂肪肝和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高,病情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致病因素分布特点,为防治AP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28例急性胰腺炎发病年龄及致病因素的特征。结果AP致病因素前三位依次为胆石症、不明原因、酗酒。随着年龄增大,AP发病呈增加趋势,30岁以上数量明显增加,但70岁以上数量明显减少。胆石性胰腺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增加。而不明原因胰腺炎随着年龄增大成下降的趋势。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基本集中在20~50岁之间。AP致病因素有性别差异。胆石性胰腺炎女性比男性明显多。而不明原因胰腺炎男性多。酒精性胰腺炎者基本均是男性。但高脂血症女性比男性比例略高。致病因素不是影响AP病情轻重的因素。结论AP致病因素前三位依次为胆石症、不明原因、酗酒。AP发病随年龄增大也成增加趋势。AP致病因素有性别差异。致病因素不是影响AP病情轻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价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2003-01/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了各种原因的急性胰腺炎283例,其中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性72例,其他原因所致胰腺炎211例;进行ranson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和病死率的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甘油三酯异常升高(TG>3.6mmol/L)占25.4%。其中TG>11.3mmol/L的患者为6.3%。其他原因所致的胰腺炎占74.6%。急性胰腺炎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在病情程度(选择ranson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上分别为4.76±1.87,4.32±1.88;25.75±16.7,27.27±20.42,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高脂血症的胰腺炎患者在病情程度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4.8±2.0,4.67±1.41,26.26±17.05,24.2±15.53,2者比较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病死率亦无明显差别。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经过和预后与其他原因的胰腺炎无显著差异,血脂高低与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