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一位生物化学家Wallace医师发现一种不通过染色体缺损传递的遗传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只有染色体缺陷与遗传性疾病有关。该医生发现染色体外有一种异常基因。很多神经病(常是致死的)可能通过这一基因遗传。这一发现提示有可能用新方法治疗遗传性疾病。此异常基因是线粒体DNA(mDNA),其结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9,6(4):237-237
<正> 美国一位生物化学家 Wallace 医师发现一种不通过染色体缺损传递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只有染色体缺陷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然而,现在 Wallace 医师发现染色体外有一种异常基因。很多神经病(常是致死的)可能通过这一基因遗传。此异常基因是线粒体 DNA(mDNA)。其特点是:它只有通过母体才能传给子女。已证明家族性遗传性视  相似文献   

3.
纳米磁珠技术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加司  蔡景钰  陈思娇 《医学综述》2011,17(7):1059-106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进化过程中,由基因组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差异。SNP是导致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作为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的早期临床检测指标,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磁珠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具有固相化试剂特有的优点以及生物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因此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SPG3A基因组结构,探讨部分正常人群SPG3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DNA序列测定对110个年龄大于60岁的正常人进行SPG3A/Atlastin基因多态分析。结果:在外显子2和外显子3的编码序列中有两处基因多态;内含子3,内含子4和内含子6上分别发现了一处基因多态。结论:正常个体的等位基因中发现只有2个编码序列多态性且为高度保留序列,其余3个均位于内含子上。对序列变异、多态性相对频率及SPG3A基因组结构的分析将有助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疾病和其它轴突变性神经疾病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     
微卫星 (microsatellite ,MS)是指DNA基因组中小于 10个核苷酸的简单重复序列 ,又称短串联重复 (shorttandemrepeat,STR)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基因组的重复序列 ,一般为 2~ 6个碱基重复 ,如 (CA)n、(GT)n、(CAG)n等 ,尤以 (CA)n重复序列最为常见。其长度由重复单位的拷贝数决定 ,是一类呈高度多态的遗传标记 ,不仅可用于基因组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以及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而且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连锁分析和基因诊断。其重复单位数目的改变可以引起相当高的多态性 ,但突变率仅为 5×10 -45× 10 -5,在家系中可以稳定地遗传 ,是一种很好…  相似文献   

6.
着色性干皮病(XP)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皮肤对日光过度敏感,皮肤干燥脱屑,雀斑样色素沉着和光化癌等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目前认为,患者DNA损伤修复功能缺陷或降低是引起本病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癌变的主要原因。作者先后在宁夏地区发现8个XP家系15例患  相似文献   

7.
陈丹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635-636,643
<正>虽然同卵双胞胎之间或克隆动物之间拥有同样的DNA序列,但他们的表型和疾病的易感度却不尽相同,这给经典的遗传学出了不小的难题,于是科学家引入了一个新概念—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被定义为在DNA序列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基因表达状态的可遗传性的改变,其中DNA甲基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因治疗通常是指将遗传物质(DNA或RNA)引入到患者的细胞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1~3].它是伴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分子学治疗手  相似文献   

9.
甲型血友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遗传性凝血疾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缺陷所致。以克隆的 FⅧ DNA片段为探针对中国人FⅧ基因内的Bcl Ⅰ多态性及其在甲型血友病基因探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这一多态性为遗传标志,成功地进行了1例甲型血友病高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0.
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CMT)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大多数病人的CMT1A型与第17号染色体P11.2~P12区的1.5百万-碱基(Mb)DNA重复有关。复制的DNA片段内基因剂量增多似乎能导致CMT发生。编码髓磷脂蛋白质的PMP22基  相似文献   

11.
癌变分子机制的研究推动了早期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大规模基因组学)的发展也加深了我们对癌变机制的认识.本世纪初数例大规模单卵双生双胞胎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遗传学变异只在一些少见的遗传性肿瘤发生上发挥关键作用,而占全部肿瘤95%以上的散发性肿瘤的发生则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1,2].表观遗传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在后基因组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与DNA序列变异无关的基因表达可遗传性现象的本质、功能、形成机制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是以DNA水平诊断遗传性疾病和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在RFLP流程中,从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最为方便。本文介绍一种较易获得纯度高,产量多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Proteinase K、Sarcosine、RNase(Boehringer)。酚、氯仿抽提液:酚与氯仿(氯仿:异成醇,24:1,v/v)以1:1(v/v)混合。酚重蒸后用Tris·HCl pH8.0溶液饱  相似文献   

13.
PCR是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人工合成引物介导的DNA聚合酶促反应,扩增位于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分离、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传染病的快速诊断、分子肿瘤、分子克隆、法医鉴定、考古学、器官移植配型、性别鉴定等领域。1PCR及反应原理PCR技术是一种基因(DNA序列)放大术,它通过在体外(试管内)成百万倍地特异性扩增,所需要的某个DNA片段,使该片段的数量明显放大。这一过程同体内细胞分裂时的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相似。首先用加热的办法使待扩增的DNA解链成为两股单链(称变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线粒体DNA聚合酶γ(POLG),即合成线粒体DNA(mtDNA)的酶,其编码基因的突变与一种线粒体疾病(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进展型眼外肌麻痹)和线粒体DNA的多发性缺失有关。线粒体功能障碍也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发病。但是,目前仍未发现能影响线粒体蛋白并使帕金森病具有遗传性的基因缺陷。目的:分析进展型眼外肌麻痹患者及其健康亲属的POLG基因序列。方法:在不同种族的7个患病家族中,采用临床、生化、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及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等方法研究了眼外肌麻痹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结果:所有7个家族中均发现POLG基因突变。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5.
脆性 X 综合征(FraX)是较为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唐氏综合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综合征,在xq~(28)存在两个脆性位点 FRAXA,FRAXE,以 FRAXA 为最常见,该病是由于脆性 X 智力低下基因 FMR_1功能丧失所致,约占全部儿童的0.05%,呈 X 隐性遗传,占 X 连锁智能低下的40%,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脆性 X 综合征最主要的致病突变FMR_1基因5′-非翻译区中不稳定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cGG)_n 扩增。(CGG)_n拷贝数在60~200时,携带者虽表型正常,但在传代中易发生进一步扩展,称为前突变,不导致疾病,但通过女性传递时拷贝数会大幅度增加,转变成全突变。脆性 X 综合征患者 FMR_1基因中(CGG)_n 扩增的拷贝数大于200~300,较正常人多5~10倍,同时伴有其周围 DNA序列的异常甲基化,抑制 FMR_1基因表达。通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CADASIL)是一种遗传性脑动脉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引起累积性神经元缺失和痴呆。该病与Notch3基因上的核苷酸置换及缺失相关。所有已报道的突变均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的不成对半胱氨酸残基上。作者报道了一个该病患病家族,Notch3基因上的缺失并未累及半胱氨酸残基。3.AnovelNotch3genemutationnotinvolvingacysteineresidueinanItalianfamilywithCADASIL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CADASIL)是一种遗传性脑动脉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引起累积性神经元缺失和痴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应用于遗传性白内障基因突变筛查的DNA过氧化物酶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已报道的遗传性白内障的基因突变位点晶状体蛋白CRYAB的p.R11H突变[CRYAB-32(G>A)]和缝隙连接蛋白50(Cx50)的p.S276F突变[CX50-827(C>T)],设计DNA过氧化物酶分子探针,建立DNA过氧化物酶探针和靶序列核苷酸反应体系。两个突变位点的检测均分为6组,即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实验组、阴性实验组以及2个空白对照组。主要观测各组与DNA过氧化物酶探针的显色反应。结果:DNA过氧化物酶探针与含CRYAB-32(G>A)及CX50-827(C>T)的阳性标本,在特定反应中结合均显现浅绿色,而与不含该突变的野生型DNA片段不反应不显色。结论: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DNA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类新的颜色反应标签可应用于遗传性白内障基因突变的检测,能实现检测的可视化,简化检测硬件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8.
遗传性疾病是长期困扰人口质量的大问题:(1)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的承载体,是人口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威胁人口质量.婚前医学检查是提高未来人口质量的战略性环节:(1)优生是杜绝遗传性疾病的第一道防线;(2)婚前医学检查在提高人口质量中意义重大,但是工作棘手.加大婚前检查力度,提高婚检、孕检技术,是防止遗传性疾病传播的根本保证:(1)婚检,孕检工作应纳入政府,卫生部门中心工作;(2)建议高层决策部门出台<婚检,孕检执行条例>.  相似文献   

19.
Huntington舞蹈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疾病,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要做到症状前诊断或产前诊断进而阻止致病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则颇为不易。Gusella等应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分离到一个称为G_8的DNA标记(D4S10)与HD基因呈紧密连锁.从而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但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种族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遗传基础,只有排除中国人HD发生上的遗传异质性,才能使这一诊断技术用于中国人HD的研究中。本文应用位于D4S10区的DNA标记:pTV20探针,分析它与中国人HD基因间的连锁情况,进而为在国内开展HD的症状前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是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有家族遗传史。这组疾病包括弗里德赖希(Friedreich)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橄榄桥脑小脑萎缩(Menzel)和小脑橄榄萎缩(Holmes)等。本文报告1例属于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对家系做了调查,结合文献就其分型、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