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Ⅲ型胶原在纤维化中的意义,本工作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人体慢性肝病和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不同阶段的表达产物(前胶原mRNA、前胶原端肽和胶原蛋白)作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同时对Ⅰ型胶原作相应观察,兼以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分别作为贮脂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早期和活动期主要是Ⅲ型胶原合成增多,并证明间质细胞特别是炎症活动区窦旁贮脂细胞及其相关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主要的胶原生成细胞。  相似文献   

2.
兔骨髓基质细胞组织工程骨治疗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免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传代扩增后,与胶原海绵混合培养后植于免挠骨干1.5cm缺损处。12周后处死动物,通过大体形态及x线、组织学检查进行评价。比较细胞和胶原海绵复合物移植与单纯胶原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以组织工程骨移植于骨缺损处,骨缺损完全愈合,骨髓腔通畅。而单纯胶原移植对照组骨缺损未愈合,髓腔不通,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别。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是一种良好的骨源细胞,能定向分化成骨细胞,其成骨机制为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以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 取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作为种子细胞与自制胶原膜体外联合培养并行裸鼠体内移植,通过对复合物扫描电镜、HE染色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了解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2h后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上贴附生长,复合物移植体内20d后,移行上皮细胞分化成层,层厚1~5层。结论 该方法获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良好种子细胞,与胶原膜构建的复合物在体内形成了尿道类似物,有望成为替代尿道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4.
胶原蛋白(胶原)呈纤维状,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动物蛋白。胶原能与各种细胞结合以构成性能各异的组织,如:软骨、皮肤、骨骼和肌腱。由于胶原是构成哺乳动物和人类众多组织的成份之一,近年来成为在组织工程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生物材料。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分子结构与生物材料性质。在人体组织中,约有15种以上的不同形式的胶原,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们或以单一的胶原型构成组织,如:骨、软骨等;或以一种以上的胶原型构成组织,称为混合型的胶原,如:皮肤、血管等。胶原型在各种组织的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肌腱构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外伤病人术中修剪的多余肌腱和皮肤组织,一部分用于石蜡包埋做组织学检测,一部分用酶消化法培养细胞,取第2代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测.本实验采用偏光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人正常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表达进行比较;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荧光、RT-PCR 技术从蛋白水平、RNA水平比较第2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的情况.结果偏光显微镜下可见肌腱组织中以粗大的Ⅰ型胶原为主,而皮肤组织中Ⅰ、Ⅲ型胶原交错排列.免疫组织化学和显示石蜡包埋的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的Ⅰ型胶原染色均为强阳性,肌腱组织Ⅲ型胶原染色阴性,皮肤组织Ⅲ型胶原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荧光显示第2代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Ⅰ、m型胶原染色均为阳性.RT-PCR灰度分析结果示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Ⅰ型胶原灰度比值为1.25±0.03,Ⅲ型胶原肌腱组织不表达.第2代肌腱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灰度比值为1.09±0.05,Ⅲ型胶原灰度比值为0.93 ±0.08.结论人正常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中在胶原组成上均以Ⅰ型胶原为主.第2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相近,均合成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皮肤成纤维细胞很有可能成为肌腱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肌腱构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外伤病人术中修剪的多余肌腱和皮肤组织,一部分用于石蜡包埋做组织学检测,一部分用酶消化法培养细胞,取第2代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测.本实验采用偏光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人正常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表达进行比较;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荧光、RT-PCR 技术从蛋白水平、RNA水平比较第2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的情况.结果偏光显微镜下可见肌腱组织中以粗大的Ⅰ型胶原为主,而皮肤组织中Ⅰ、Ⅲ型胶原交错排列.免疫组织化学和显示石蜡包埋的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的Ⅰ型胶原染色均为强阳性,肌腱组织Ⅲ型胶原染色阴性,皮肤组织Ⅲ型胶原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荧光显示第2代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Ⅰ、m型胶原染色均为阳性.RT-PCR灰度分析结果示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Ⅰ型胶原灰度比值为1.25±0.03,Ⅲ型胶原肌腱组织不表达.第2代肌腱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灰度比值为1.09±0.05,Ⅲ型胶原灰度比值为0.93 ±0.08.结论人正常肌腱组织和皮肤组织中在胶原组成上均以Ⅰ型胶原为主.第2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相近,均合成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皮肤成纤维细胞很有可能成为肌腱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胶原凝胶复合CPPf/PLLA支架与软骨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软骨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CPPf/PLL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适宜的种子细胞载体。方法将胶原凝胶包埋的软骨细胞整合入CPPf/PLLA三维支架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等情况,从组织学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对复合组织进行评价。结果软骨细胞能良好地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新形成的组织为透明软骨样组织、细胞外基质有Ⅱ型胶原分布。结论胶原凝胶复合CPPf/PLLA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软骨细胞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D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及和胶原海绵的细胞相容性,探讨胶原海绵应用于涎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新生SD大鼠颌下腺组织,胰酶消化后将细胞于适宜的体外环境培养、纯化、鉴定,并将鉴定好的颌下腺腺泡细胞移植到胶原海绵上,采用DAPI进行特异性的核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泡细胞与胶原海绵的相容情况,评价腺泡细胞与胶原海绵的相容性。【结果】体外培养的颌下腺腺泡细胞经纯化后能够分泌特异性的淀粉酶,免疫细胞化学淀粉酶抗体阳性染色,并能在胶原海绵上正常增殖。【结论】体外培养的颌下腺腺泡细胞具备腺泡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并与胶原海绵有很好的相容性,有望将胶原海绵作为组织工程化涎腺组织的支架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寻求理想方法。方法 以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并检测CD44。在实验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含胶原-聚羟基乙酸的DMEM培基中培养;在对照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DMEM培基中培养。通过MTT方法比较两组的细胞活性和生长情况,并对实验组进行超微观察。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在体外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结果 以贴壁法原代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11天细胞即汇合成片,检测CD44示阳性。骨髓间质干细胞接种于胶原一聚羟基乙酸中混合培养后14天生长良好,始终保持89%VA上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实验组细胞数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对照组从第4天开始即发生增殖。透射电镜示实验组细胞培养14天后仍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体外预构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良好的形态,细胞伸展成梭形,沿聚羟基乙酸缝线大致平行排列。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好。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在体外初步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  相似文献   

10.
王春彬 《肝博士》2006,(1):49-5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分布异常。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其可由肝脏中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可影响的增殖,分化等生物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探讨牙囊细胞是否具成骨、成牙骨质细胞表型特征,是否呵作为牙骨质再生的种子细胞。方法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获得人牙囊细胞,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细胞的骨涎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矿化诱导并连续培养牙囊细胞,行Von kossa染色检测体外矿化形成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牙囊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RT-PCR结果显示骨涎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表达。经矿化诱导后的牙囊细胞在20d时可形成矿化结节,von Kossa染色阳性。结论牙囊细胞具有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的部分特性,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具有分泌合成矿化组织的能力,可试将其作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皮下植入方法研究表皮细胞悬液与胶原海绵联合移植的形态学变化,评价胶原海绵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实验组移植胶原海绵及表皮细胞悬液(以BrdU标记表皮细胞),对照组单纯移植胶原海绵,于术后3、7、10、16、30天取材进行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各时段均可见生长活跃、增殖旺盛的表皮细胞;BrdU染色阳性。与对照组相比,胶原海绵降解吸收快。结论 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可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理想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髓腔细胞的分化、生长及应用生长因子,修复穿透软骨下骨的关节软骨损伤。方法 采用胶原凝胶与髓腔细胞相混,植入兔膝关节实验性软骨缺损区,并加入少量细胞生长因子,观察软骨缺损复情况。结果 胶原凝胶移植后的修复组织为适明软骨样组织,表面光滑,基底部骨小梁形成良好,且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混合后,其修复组织生长价廉物美更好一些,而单纯纯钻孔组的修复则是不完全的,形成经纤维组织为主的修复组织。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体大隐静脉和升主动脉血管壁组织培养出的细胞种植于15cm培养碟中,经过4周的培养,将获得的细胞薄膜折叠成4层,固定于支架上,再经过4周的培养,获得来源于静脉或动脉血管壁的完全自身组织。比较二种来源的新生组织的组织学、超微形态学、DNA含量、胶原含量的差异。结果 经过4周的培养,二种来源的细胞都形成含有多层细胞的薄膜;再4周的培养后,折叠-支架培养模式得到的组织比非折叠-支架培养的组织更有弹性,形态学上更均一致密,有更多的细胞外基质生成,虽然DNA含量低于后肯,但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后者;动脉和静脉来源的细胞经折叠-支架培养得到的组织,其胶原含量分别达到人体心包的82%和42%。结论 仅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黄定强  梁传余  王力红  刘世喜 《四川医学》2003,24(12):1216-1218
目的 了解兔骨髓闻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及体外细胞贴壁培养技术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和原代、传代培养观察。细胞染色。结果 获得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传代细胞之间有着不全相同增殖生长特点。细胞染色:PAS、ANAE阳性,AIP、ACP阴性,苯胺蓝染色阴性,胶原I型免疫染色为阳性,胶原Ⅱ型免疫染色则为阴性。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将成为组织工程独特的种子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胶原与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最丰富的结构蛋白,现已发现有19种不同的胶原蛋白分子组成了胶原分子超家族。原胶原是形成胶原纤维的分子单位,不同类型胶原纤维的形态及粗细有别,同一类型胶原在不同组织中所形成的纤维,但各种胶原纤维都是以定向整齐排列的原胶原分子间通过共价键架桥连接,形成稳定的胶原微纤维,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胶原纤维。每条胶原微纤维是由5个原胶原分子通过横向错位聚合形成的。前胶原(procollagen)是原胶原的前体。  相似文献   

17.
肌腱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细胞是肌腱的基本功能单位,它合成和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维持肌腱组织的新陈代谢。目前,肌腱组织工程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种子细胞来源问题上。肌腱细胞是一种分化程度很高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相对缓慢,尤其是经过多次传代后,肌腱细胞甚至丧失进入增殖期的能力。这是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的瓶颈问题。因此,寻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胶原在肝细胞癌(HCC)和转移性肝癌中的分布,从间质角度探讨肝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人肝病材料;按正常肝、HCC、转移性肝癌组织等3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Ⅰ、Ⅲ、Ⅳ、Ⅴ、Ⅵ型胶原的组织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结蛋白(Dm)、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与胶原分布间的关系。结果:①HCC组织内,胶原分布、形态及含量与其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者各型胶原在癌巢呈梁周血窦样分布;分化差者胶原沉积少,呈稀疏的裂隙状;部分癌细胞周围或胞质出现胶原染色阳性。②转移性肝癌癌巢内胶原阴性,与HCC形成明显对比。③Dm及α-SMA阳性细胞仅位于癌周包膜炎症反应处。结论:结果提示,HCC细胞可能产生分泌胶原,其分布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Ⅲ型胶原在人和大鼠肝纤维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Ⅲ型胶原在纤维化听意义,本工作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人体慢性肝病和大鼠肝纤维人模型(早期)肝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不同阶段的表达产物(前胶原mRNA,前胶原端肽和胶原蛋白)作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同时对I型胶原作相应观察,兼以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分别作为贮脂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早期和活动期主要是Ⅲ型胶原合成增多,并证明间质细胞特别是炎症活动区窦旁贮  相似文献   

20.
RGD肽固定对胶原黏附细胞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促黏附分子RGD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固定于胶原材料,检测其对细胞黏附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组(n=12):耦联组采用化学交联剂Sulfo-LC—SPDP,使含RGD肽的GRGDSPC肽与胶原支架结合;混合组将GRGDSPC肽与胶原直接混合后涂层;以及单纯胶原涂层组和未涂层孔板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材料作表面分析。MTT试验检测种植于材料表面的大鼠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黏附效率。结果耦联组的XPS谱图检测到硫元素,证明已将RGD肽化学结合于胶原材料表面。MTT法检测显示,耦联组RGD肽固定胶原后细胞黏附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且呈时间和肽浓度依赖性。结论RGD肽对胶原的表面修饰,可提高生物源性支架的细胞黏附性,促进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