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arcona ICCS)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中指突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IDC)的恶性肿瘤,该肿瘤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发生于结外器官较为罕见.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肺IDCS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指呈典型树突状或伪足状突起、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次级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活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pAPC)^[1]。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抗原递呈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起源于骨髓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功能,因其表面具有众多树突状突起而得名。DC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自从1992年Steinman建立了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从小鼠骨髓中大规模培养制备DC的方法后,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stromaltumor,EST)是一组起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或幼稚间叶细胞,表现为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学分化和免疫标记特征的肿瘤,1909年由Doran和Tocher首先报道,其发病率低,约占全部子宫恶性肿瘤的0.2%,子宫肉瘤的10%~1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除了可以原发于子宫,还可以发生在子宫外很多部位,即原发性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primary extrauterin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ESS),临床及为罕见,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例右眼睑Merkel细胞癌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拓展对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这一极其罕见神经内分泌瘤的认识.[方法]报道一例发于右眼睑的Merkel细胞癌,并对其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诊断、临床分期治疗等进行文献复习.[结果]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好于皮肤的少见的恶性肿瘤,该病预后较差,易局部复发及转移.在高度紫外线暴露地区较常见,且和免疫抑制相关.Merkel细胞癌的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目前Merkel细胞癌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但首选手术,术后辅助.[结论]如果出现眼睑包块,并有病理学和免疫抑制的证据表明是神经内分泌瘤,很有必要考虑是Merkel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分析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 v-RAF 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 B1 (the serine threonine kinase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LCH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分析BRAF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表达情况与患儿性别、年龄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1例LCH 中,28例为单系统LCH(single-system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SS-LCH),3例为多系统LCH(multi-system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MS-LCH)。镜下可见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组织标记染色显示瘤细胞主要表达朗格汉斯细胞特异蛋白(Langerin),CD1a, CD68等标记。15例BRAF抗体阳性。31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一例复发,另一例多系统LCH预后较差,其他病例均预后良好。 LCH病例BRAF阳性表达情况在性别、年龄、预后方面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CH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症状复杂的疾病,免疫组化Langerin、CD1a、S100阳性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BRAF基因状态与性别、年龄及预后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股骨头、颈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CCS),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股骨头、颈部CCCS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MRI示右股骨头、颈部卵圆形,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其间可见少许钙化点,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骨皮质未见明显破坏,无骨膜反应,邻近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包括软骨母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普通型软骨肉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等.结论 CCCS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软骨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盛文  肖松舒  邓新粮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580+566-580,566
宫颈肉瘤样鳞癌(sarcomat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SSC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以癌和肉瘤样形态混合于一个瘤体内为特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病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汉族,因同房出血2+月于2010年12月22日入院。妇科检查:宫颈上唇一直径约7 cm大小菜花状赘生  相似文献   

9.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术前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子宫肉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单一的术前检查,如血清CA125或乳酸脱氢酶(LDH)值升高,对子宫肉瘤有提示意义,但无法明确诊断。当子宫肉瘤凸向宫腔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有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区分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病理结果,但由于相关风险及并发症并不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通过将临床体征、生物学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构建的综合术前预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子宫肉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6例癌旁组织中PCNA、E-cad的表达及与NSCLC转移的关系.结果 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E-cad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 PCNA高表达、E-cad低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促进了NSCLC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本院诊治的肉瘤样肾细胞癌6例病历资料。6倒均经CT扫描初步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均经IL-2治疗.术后2个月内全面复查,长期随访。结果标本见肿瘤直径5.5~17cm,镜检均为癌和肉瘤样成分共同组成,免疫组化粢色EMA(+)4例,CK(4-)5例,Vimentin(+)6例。肿瘤分期T2N0M01例,T4N0M01例,T4N1M04倒。1例(T2N0M0)痊愈出院,已随访1年4个月未见复发。术后2个月内复查,5例T4期患者皆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生存期117~225d,平均171d。结论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分期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确诊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宜全面检查并积极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原发性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无特异性指征,确诊较为困难。该文通过1例幼儿尤文氏肉瘤骨髓转移的病例阐述以及既往工作经验总结,对尤文氏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如何提高检出率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种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细胞形态接近转化淋巴细胞和未定型细胞。目前关于HS的发病率,仍然不是很明确,现有的临床数据多为个案报道~([1])。作为一种发病率低的罕见疾病,HS可位于淋巴结、皮肤及淋巴结外的其他各个部位。结外病变最常见于胃肠道。其发病年龄范围较大,大多数为成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男女性比例为1∶1~([2])。由于发病率低,国内  相似文献   

14.
已知树突细胞(DC)是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分为髓系(DC1)和淋巴系DC(DC2).DC1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主要是抗原提呈中表达共刺激分子,刺激T细胞反应,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DC2的主要功能是产生Ⅰ型干扰素,以α-干扰素为主.本文主要就目前研究热点DC分化、发育及功能改变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映娥  李康生 《中国校医》2008,22(6):730-732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以细胞免疫为主,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淋巴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监视中起中心调控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细胞的致敏、激活和扩增都有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r presenting cells,APC),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cell,DC)是机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处于免疫反应的控制位置。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CD209)是DC表面特异性的识别受体与黏附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结合文献对1例双侧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迄今查到14例报道.本例表现为右卵巢被灰绿色肿物取代,大小10.0cm×8.5 cm×6.0 cm;左卵巢大小4.8 cm×3.0 cm×2.2 cm,部分被肿瘤取代.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或列兵样排列.细胞分化程度不等,以原始未成熟细胞为主,可找到幼稚嗜酸粒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0)(+)、CD117(+)、CD43(+)、CD79α(-)、CD3(-).结论 仅凭常规形态学观察,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颗粒细胞瘤等.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列兵样排列、幼稚嗜酸粒细胞的出现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免疫组化是获得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即使病变位于局部仍需行抗白血病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本院诊治的肉瘤样肾细胞癌6例病历资料.6例均经CT扫描初步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均经IL-2治疗.术后2个月内全面复查,长期随访.结果 标本见肿瘤直径5.5~17 cm,镜检均为癌和肉瘤样成分共同组成,免疫组化染色EMA(+)4例,CK(+)5例,Vimentin(+)6例.肿瘤分期T2N0M0 1例,T4N0M0 1例,T4N1M0 4例.1例(T2N1M0)痊愈出院,已随访1年4个月未见复发.术后2个月内复查,5例T4期患者皆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生存期117~225d,平均171d.结论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分期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确诊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宜全面检查并积极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795例儿童骨髓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初步诊断的关系。方法:将795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实验室骨髓学诊断。结果: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与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92.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81.5%;缺铁性贫血(IDA)占90.1%。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小儿血液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发生率极低,恶性程度高,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意外发现子宫肉瘤的风险为0. 2%~0. 3%~[1-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第二大类的子宫恶性间叶来源肿瘤,在生殖道恶性肿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