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MRI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51例乳腺癌患者完成了术前在体MRI检查,其中44例同时作了乳腺B超,分别分析患者是否适宜行保乳手术.术后将MRI、B超结果与病理学观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胸肌侵犯、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19例(37.25%)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52%. B超判断26例(50.98%)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0.46%.结论 MRI能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应用MRI评价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所需要的条件,57例经高频超声检查适宜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同时作钼钯X线摄影.术后对乳腺癌的大体标本、病理形态学和高频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和腋窝淋巴结状态.高频超声判断可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最终有48例(84.21%)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比较准确的诊断信息,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扫描与钼靶X线摄影联合评估乳腺癌患者能否行保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同时接受动态增强MRI、钼靶检查,观察动态增强MRI和钼靶X线评估患者能否行保乳术的临床价值。结果钼靶X线和动态增强MRI检测主癌灶个数、长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子灶检出个数、距乳晕距离、乳晕侵犯、砂粒样钙化、胸肌侵犯、淋巴结转移个数与动态增强MRI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增强MRI预测保乳术的特异性、敏感度、符合率和AUC均高于钼靶X线;动态增强MRI和钼靶X线阳性预测保乳术的特异性均高于单纯动态增强MRI和钼靶X线;动态增强MRI或钼靶X线之一阳性预测保乳术的敏感度高于单纯动态增强MRI和钼靶X线。结论动态增强MRI与钼靶X线均是评估保乳术重要检查手段,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患者中选取7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65例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69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术前行磁共振检查,观察3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检查准确度。结果:钼靶X线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直径同病理检查比较,均具有较大差异(P<0.05),磁共振检查同病理检查病灶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磁共振检查对于病灶检出率为100.00%,同钼靶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比较,明显较高(P<0.05);磁共振检查符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9.71%,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的52.31%(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效果较其它两种方法好,3者联合应用,能有效为乳腺癌保乳术病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激励容积成像(Volume imaging with enhanced water signal,VIEWS)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乳腺癌的术前钼靶、超声、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磁共振术前诊断均为乳腺癌,其中多中心病灶12例;钼靶术前发现乳腺肿块17例;超声术前发现乳腺肿块37例,超声报告多中心病灶3例,钼靶未报告多中心病灶.本组保乳手术18例,首次切缘阴性率为95%(17/18).结论:VIEW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多中心乳腺癌的显示及乳腺导管内浸润的判断均有明显优势,对于明确乳腺癌保乳适应症以及准确把握手术的切除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范海波  宋红  甘晗靖  林琪  焦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38-2741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各种局部异常声像的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超声随访50例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不同时期各种局部异常声像图,并与钼靶、细针穿刺或手术病理相比较。结果病理检查提示:单纯瘢痕32例(64%);良性病变16例(32%),包括7例水肿及血肿,4例脂肪坏死,2例肉芽肿,4例淋巴囊肿(其中1例并发水肿);恶性病变(肿瘤残留)2例(4%)。超声检查提示:恶性病变4例,其中肿瘤残留2例,误诊2例(1例为脂肪坏死,1例为肉芽肿);单纯瘢痕32例(64%);良性病变14例(28%)。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6%,误诊率为4%。结论超声可作为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能有效鉴别各种局部异常声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经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乳腺癌并同意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MRI、B超及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病理信息。根据保乳手术切缘病理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分别对乳腺MRI、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理学信息进行统计汇总。所得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乳腺MRI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率为100%,钼靶的检出率87.44%;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B超与钼靶检查均低估了肿瘤大小。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MRI检查高估了肿瘤大小 (P<0.05);术中冰冻病理切缘阳性31例,其中再次补切阳性17例,阴性14例,保乳成功率为89.41%。分析显示:乳腺MRI动态增强影像上的病灶形态、病灶周围血管征象、超声检查中病灶数量、病理测量值最大径(Pathmd)、分子分型中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以及HER-2阳性状态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MRI病灶形态中的“存在其他病灶(Mass & present)”类型、“非肿块型(NME)”类型、MRI上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95%CI)分别为:39.472(9.835~158.421),P<0.001; 56.722(7.908~406.838),P<0.001;24.076(4.979~116.413),P<0.001; 23.170(1.823~294.504),P=0.015。MRI影像无上述危险因素的低危组保乳手术成功率为98.7%,明显高于存在任一危险因素的高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乳腺MRI检查是乳腺癌术前检查及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MRI检查上Mass & present类型、NME类型、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无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童文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89-4390
目的:比较乳腺癌诊断中超声和X线钼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中国知网中刊载的相关文献中乳腺癌超声、X线钼钯检查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X线钼钯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7.10%,X线钼钯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0.97%,前者高于后者;两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32%。结论超声、X线钼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超声检查的符合率高于X线钼钯检查,两者联合后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钼钯摄片联合彩超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化钼钯乳腺摄片联合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癌68例,采用数字化钼钯乳腺摄片联合彩超检查.结果 数字化钼钯乳腺摄片术前诊断53例,彩超检查术前诊断49例,数字化钼钯联合超声检查术前诊断62例.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数字化钼钯摄片联合彩超检查,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对于乳腺癌的早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开展保乳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扫描MR(DCE-MRI)及弥散加权MRI(DW-MRI)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MRI、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E-MRI及DW-MRI扫描,将MRI结果与病理资料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乳腺癌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DCE-MRI及DW-MRI影像特点,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早期强化率(ECR);DW-MRI b值取0、1 000 s/mm2,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绘制ROC曲线评价以上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TIC类型、ECR及ADC值在乳腺癌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织的早期强化率均值小于复发病灶,ADC值均值大于复发病灶;复发病灶TIC类型多为Ⅲ型,瘢痕组织TIC类型多为Ⅰ型.绘制ROC曲线,ECR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及0.81.以ADC值=1.14×(10-3mm2/s)为临界值,其鉴别诊断保乳术后瘢痕组织及复发病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6%、60.1%、75.1%.结论 ECR、TIC类型及ADC值均有助于乳腺保乳术后瘢痕组织及复发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钼靶、超声联合MRI检查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肿块、钙化、肿块内部结构、微小病灶等方面的敏感性,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三种检查方法对肿块、微小病灶敏感性的两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与彩超对钙化敏感性均高于MRI,彩超与MRI对肿块内部结构的敏感性均高于X线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彩超、MRI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1%、82.6%、78.3%,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7.8%。结论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显示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诊断准确性有限,而采取三者的联合检查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漏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临床怀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病灶直径<2 cm,行MRI、乳腺钼靶、彩超检查,RAD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共70例,按BI RADS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比较。比较MRI、乳腺钼靶、彩超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所有70例乳腺小病灶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64例。MRI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乳腺钼靶及彩超分别为92.2%、78.1.%、73.4%(P<0.05)。结论:MRI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优于乳腺钼靶和彩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钼靶、超声和18F-FDG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在原发性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4例女性乳腺疾病病例(57个病灶)的钼靶、超声和18F-FDG肿瘤显像结果,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别比较钼靶和超声二联检查,钼靶、超声和18F-FDG肿瘤显像三联检查的敏感性;比较18F-FDG肿瘤显像和二联检查的敏感性。结果在原发性乳腺癌诊断中,钼靶、超声和18F-FDG肿瘤显像单项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9.13%、91.30%和91.30%,特异性为72.73%、72.73%和63.64%,准确性为85.96%、87.72%和85.96%;二联检查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3.64%,准确性为92.98%;三联检查敏感性为97.83%、特异性为81.82%、准确性为94.74%。二联检查和三联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钼靶(P<0.05);18F-FDG肿瘤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二联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二联检查(P<0.05)。结论联合钼靶、超声的二联检查或联合钼靶、超声和18F-FDG肿瘤显像的三联检查可改善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氟-18标记的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40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8例病理学检查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阳性75例(85%),阴性13例(15%).18F-FDG PET/CT、钼靶X线、超声检查、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和MRI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75/88)、85%(75/88)、92% (81/88)、97%( 85/88)和95% (38/40).与钼靶X线、超声检查和MRI比较,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结合超声的敏感度高于18F-FDG PET/CT(P<0.05).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与肿瘤分期和大小相关(P<0.05).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5为阳性判断标准,18F-FDG PET/CT诊断乳隙癌ALN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1% (8/21)、84% (56/67) 、72% (64/88)、42% (8/19)和81%(56/69),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9%( 13/69)和57%(11/19).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敏感度并不优于钼靶X线、超声和MRI检查,在乳腺癌ALN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有限.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敏感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核磁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6月该院门诊收治的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使用3.0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肿物在2 cm以下的患者占36例,乳腺癌患者占18例,3.0核磁共振在术前的诊断中乳腺癌患者占16例,诊断符合率为88.9%,假阴性患者占2例;肿物在2 cm以上的患者占54例,乳腺癌患者占30例,3.0核磁共振在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占30例(100.0%),假阳性患者占2例.结论 核磁检查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於子扬  方军初 《医学综述》2014,(10):1879-1880,1885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诊断老年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钼靶检查,43例进行超声检查,33例进行MRI检查,15例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检查,对各组检查结果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钼靶的诊断符合率为64.0%,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2.0%,MRI诊断符合率为92.9%,磁共振加权诊断符合率为100.0%。数字化钼靶、超声、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钼靶或超声初级检查老年乳腺肿瘤,结合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则可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钼靶 X 射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单独或联合使用对未触及肿块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150例未触及肿块的可疑乳腺疾病患者均行 MRI、钼靶 X 射线摄影和 CDUS 检查,对其单独或并联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钼靶 X射线摄影、CUDS 单独或联合使用与病理结果呈正关联,以上3种方法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并联钼靶摄影、MRI 并联 CDUS、钼靶摄影并联 CDUS 以及3种方法并联应用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4种并联应用方法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相对而言,钼靶 X 射线摄影与 CUDS 并联检查可明显提高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检出阳性率和灵敏度,诊断效能最好。结论:MRI、CDUS、钼靶 X 射线摄影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应用于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钼靶 X 射线摄影与 CUDS 联合应用可作为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首选筛查方法。但 MRI 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燕燕  徐腾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37-2139
目的:比较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计算机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和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对74例经手术和(或)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计算机X线钼靶摄影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对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病灶检出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1例乳腺癌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检出率为98.59%,其中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7.32%,误诊率为11.27%,漏诊率为1.41%。70例乳腺恶性肿瘤在计算机X线钼靶检查通过直接与间接征象诊断检出率为95.71%,其中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4.29%、误诊率为11.42%、漏诊率为4.29%。二者联合应用后74例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3.24%,误诊率为5.41%,漏诊率1.3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检出率高于计算机x线钼靶摄影检查,而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略高于X线钼靶摄影检查,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与鉴别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冬梅  易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8):68-69,111
目的:探讨X线、MRI对乳腺癌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癌患者X线、MRI的影像表现,分别从病灶形态学、钙化、淋巴结、皮肤及胸壁受累情况及信号特点、强化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在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病灶范围的确定等方面的价值。结果:X线检出病灶26个,检出率为87.3%,诊断准确率为83.3%;MRI检出病灶32个,检出率为100.0%,诊断准确率为92.7%。结论:乳腺X线摄影检查直观、有效,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MRI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