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莉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2-1173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全省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查旨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1·1义乌现有常住人口680446人,外来人口703633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213972人。1·2近年在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流动人口孕妇的比例逐年增加,2001~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构成见附表。附表2001~2003年新生儿构成…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现象,是典型的弱势人群;流动人口的生殖保健状况存在着许多问题;流动人口不易获得常住人口享有的生殖健康保健相关服务;流动人口成为城市预防和保健的“真空地带”和“失控人群”。  相似文献   

3.
李逸群  沈志洪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62-3564
目的:为提高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主动性,改善流动人口对基本妇幼保健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归纳演绎法对49位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妇幼保健服务提供者以及个别流动人口家庭进行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流动人口访谈等形式获取相关信息.结果: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已纳入本地管理,但流动人口享受妇幼保健服务受经济特征、流动轨迹和社会约束等诸多影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提供、需求和利用均与户籍人口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争取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探索资源共享平台,满足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保障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项目的开展探索完善适合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方法:在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状况基线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杭州市下城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模式,5年后对相应问题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产妇对危险征兆的自我识别和防护明显提高,儿童家长的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服务指标明显提升。结论:杭州市下城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2458名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瑛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2):52-53
随着外来流动人口在我市居住人数逐年增多,流动妇女儿童健康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使得我国以户籍为基础建立的儿童保护政策已明显不适应流动儿童,由此带来部分流动儿童权益的丧失。为全面了解我市流动儿童目前所享有的保健服务状况,以及与本地户籍儿童的保健服务的差距和存在问题,为切实改善流动人口中儿童的保健服务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的对策与措施。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我们对温州市流动儿童和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流动人口妇女儿童保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和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 ,我省在 2 0 0 2年 6~ 7月间对部分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保健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及分析。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抽取我省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 5个地区 (杭州、温州、嘉兴、宁波及台州 )。流动人口定义为户口不在调查地点而在调查地居住半年以上或离开原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妇女 ,其中各调查地区受调查者中有 1/ 4以上妇女的家庭中有 6岁以下的儿童。 (2 )方法 :各地区培训后的调查员按调查方案要求 ,深入社区家庭或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工作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并由各地区妇保院进行问卷…  相似文献   

7.
一项关于12个市(区)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持续改善。但是,与户籍人口相比,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还是相对较低,居住半年以下流动人口利用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长宁区流动人口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真贯彻“妇幼二纲”精神,我们对本区流动人口儿童所享有的卫生保健服务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为做好流动人口儿童保健与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拖。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来自本区流动人口居住相对密集的北新泾、仙霞、华阳3个社区。在本市工作或生活6个月以上、夫妻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生殖保健需求及服务现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生殖保健需求及服务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江岸、江汉、桥口、汉阳、武昌、青山6个区2205名流动人口已婚妇女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事的职业以个体经营小商贩为主,在汉生活、居住的条件都非常简陋;他们对生殖保健知识方面的了解率非常低,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差,对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够强烈;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育调节的可得性较差;现居住地的生殖保健服务可得性也较差。结论:应该大力开展生殖保健的宣传教育,调整健康服务取向,以促进传统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模式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心的生殖健康模式转变,对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蔡海燕 《药物与人》2014,(6):262-263
目的:对海丰地区妊娠产妇保健相关内容对照分析。方法:2012年1月开始收集流动人口孕产妇病例资料100例,以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200例常住人口的同类病例情况对照研究,以在我院分娩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中孕产妇进行配对调查。结果:研究资料提示,与本地常住人口相比较。本地区流动人口妊娠妇女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较差,经济收入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卫生保健意识淡薄,她们的孕期保健措施不到位;这一特定人群中的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通过本项目调查研究发现海丰地区,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孕期保健工作,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保护制度,干预异常妊娠结局发生等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对流动儿童保健状况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朝阳区和大兴区共11个街乡,实施为期5年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项目。项目终期,在项目点随机抽取部分流动儿童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 【结果】 共调查流动儿童1 005名。结果显示:1)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儿童保健服务和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2)流动儿童对保健服务的利用明显改善,建册率、儿童保健覆盖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比基线时明显提高,升幅分别为71.7%、76.2%和87.5%;3)流动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腹泻、咳嗽2周罹患率比基线明显降低。 【结论】 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保健知识水平、改善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及保健服务状况分析,探索控制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干预措施。方法对上虞市2007-2009年间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户籍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意外。结论完善急重危儿童的抢救和转运平台,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加强多部门间的协调是降低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北京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现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北京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以及流八城市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现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结果 被调查的539名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9.6岁,90.9%已婚,其孕期早检率为43.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37.6%,选择回户籍地分娩的妇女住院分娩率(67.5%)高于留在北京分娩的妇女的住院分娩率(37.6%)。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妇女的住院分娩率(63.8%)高于初中以下者的住院分娩率(46.4%)。定性调查发现。流八地医疗保健机构、公安、街道等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是按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因此这些部门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时,面临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供妇幼保健的医疗单位的现有服务模式、收费标准等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下。建议政府在为医疗保健部门人员经费配置时考虑流动人口数量;另外,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多部门合作,改变现有服务模式、提供适宜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探讨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巨大儿产生原因和孕期保健状况。方法:通过对2005~2007年出生的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对4270例婴儿进行调查,发现巨大儿383例,其中流动人口巨大儿发生率为8.72%,常住人口巨大儿发生率9.67%,两者经χ2检验差异不显著。流动人口由经产妇,过期妊娠引起的巨大儿比率高于常住人口,而常住人口中糖尿病引起的巨大儿比率要高于流动人口。结论:制定有效策略,引导和改变流动人口生育观念,加强对流动人口孕期保健的宣传,提高其产前检查的比率;同时,指导孕妇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并适量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区1997-2002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增多,流量和流速不断加快,对传染病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其生活、工作及居住条件与常住人口有所不同。为揭示流动人口中传染病的发病特征,我们对烟台市区1997—2002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来源 市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资料来自辖区各医院疫情报告资料统计,人口资料来自市公安局户政科。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建议.方法 在北京和杭州两市流动人口聚集区,对1 446例流动孕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3.3%的流动孕产妇女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档案,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9.5%,住院分娩率为86.9%,产后访视率为11.6%.结论 流动人口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需要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健康教育、打击非法接生,来促进流动人口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2003年全市分娩的74118例孕产妇的建卡情况及围产儿死亡、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563%,流动人口建卡率为618%,P<000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759‰,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917‰,P<005;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67/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4173/10万,P<001。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建卡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孕产妇建卡率,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孕产妇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和调整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打击非法接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流动人口利用保健服务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不同人群居民保健意识及医保服务需求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居民保健意识及医保服务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对20岁以上常住人口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认同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可延长寿命观点率为87.5%;<1年时问接受体检的比例为31.6%。身体不适时首选自行买药治疗的比洲为45.4%,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5.7%,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27.1%。结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居民接受体检、首选医疗、参加医疗及养老保险率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人口流动面广 ,流动量增大。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生活居住、工作环境与常住人口有所不同 ,为揭示流动人口中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现状 ,本文收集了 1997~ 2 0 0 1年鄞县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资料 ,并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流动人口指非本地户口而在本地居住 ,且领取暂住证的人群 ,常住人口指本地户口并长期居住在本地的人群。2 资料来源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资料来自常规报告系统 ,人口资料来自县公安局和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3 统…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2002-2006年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找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杭州市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进行分析。结果杭州市2002-2006年常住人口孕产妇年平均死亡率11.79/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年平均死亡率44.44/10万;5年中常住人口孕产妇死因顺位主要依次为内科并发症、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外来人口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妊高症。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工作是社会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