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收集了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所有与人体小肠三腔管灌注糖-电解质溶液相关的研究,统计分析了在不同小肠段和运动及安静时的糖吸收,总溶质吸收,糖浓度,糖种类,钠浓度和钠吸收,总结了糖-电解质溶液摄入后的溶质吸收状况。经过仔细地评价和讨论影响溶质吸收的因素,对糖和电解质在人体小肠内的吸收作如下归纳:在人体近端小肠,与只含单种糖的溶液相比,含有多种糖类的糖-电解质溶液显著地增加了糖和总溶质的吸收;糖浓度在空肠与糖吸收呈正相关;运动在空肠导致了较大的糖和总溶质的吸收。由此可见,人体小肠溶质的吸收受到小肠解剖结构特点,溶液的糖浓度和溶液成分的影响。含有多种糖类的糖-电解质溶液通过刺激较多的转运机制来提高糖和总溶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5% TBSA Ⅲ度烫伤早期肠内补液时电解质和水的吸收效率变化,了解葡萄糖对小肠吸收电解质溶液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20%乌拉坦(100mg/kg)肌注麻醉后,行十二指肠和回肠插管,与输液泵相连。将林格液或葡萄糖-林格液作为灌流液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通过输液泵控制流速进行肠内补液并形成肠内灌流环路(灌流液-十二指肠插管-十二指肠-回肠-回肠插管-灌流液)。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烫补林格液组(假烫LR组)、烫伤补林格液组(烫伤LR组)和烫伤补葡萄糖-林格液组(烫伤LR/G组,林格氏液中加入20g/L的葡萄糖粉),每组10只。烫伤组采用沸水法(100℃,15s)造成35%TBSA Ⅲ度烫伤。各组于烫伤后0.5h按1/2Parkland公式量和速率(2ml.1%TBSA-1.kg-1)进行肠内补液,测定肠道对水分和Na 的吸收速率。伤后4h处死动物测定血Na 浓度和血细胞比容。结果与假烫LR组比较,两烫伤组小肠对水和Na 的吸收以及血Na 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血细胞比容显著增高(P<0.01),伤后3h烫伤LR组水和Na 的吸收效率仅为伤前的29.7%和34.5%。烫伤LR/G组对水和Na 的吸收优于烫伤LR组,从伤后2h起差别显著(P<0.05);伤后4h烫伤LR/G组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烫伤LR组(P<0.05),但两组血Na 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35% TBSA Ⅲ度烫伤早期小肠对水和电解质液的吸收效率显著降低,肠内补液时葡萄糖-电解质液的吸收效率和扩容效果优于单纯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200/0.5)行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对机体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20~40岁、ASAⅠ~Ⅱ级择期五官科手术插管全麻患者,以6%HES15ml/kg扩容行中度血液稀释。于AHHD前、AHHD后、手术结束时测定Hct、Hb、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HHD后、手术结束时Hct、Hb较AHHD前显著降低,AHHD后Hct、Hb分别下降了23.1%和21.4%,达到中等程度血液稀释状态;AHHD后血K+浓度下降了13.65%,血Ca2+浓度也明显下降了39.80%,但均在正常范围内;AHHD前、后pH值及血Na+浓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HES溶液行AHHD能有效地使Hct及Hb下降至靶水平,同时维持了机体血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HHD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综述收集了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的在运动和安静时人体三腔管灌注糖-电解质溶液的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了在不同小肠部位和运动及安静时的水吸收、糖吸收、总溶质吸收、糖浓度、糖种类、渗透压浓度、钠浓度和钠吸收,总结了糖-电解质溶液摄入后的水吸收状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平均差,用探测性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小肠水吸收的模型。经广泛讨论和仔细研究影响水吸收的因素后,我们发现,在人体近端小肠内,水吸收与总溶质吸收和糖吸收相关;渗透压浓度在不同的小肠段对水的吸收具有不同的影响;溶液中含有多种糖类对刺激糖和水吸收起到重要的作用;溶液糖浓度与水的吸收呈负相关;另外,运动也许比安静时能导致更多的水吸收。为了有利于将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个颇具潜力的预测水吸收的回归模型。总而言之,渗透压浓度、溶质吸收和小肠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影响人体小肠的水吸收。溶液中含有多种糖类可通过刺激糖和溶质的吸收以及降低小肠肠腔内的渗透压浓度来促进水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17,4-位氨基磺酸竹红菌乙素衍生物(17-4-amino-1-butane-sulfonic acid-hypocrellin B,4SB)的光谱特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规律,为4SB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量4SB在PBS和HSA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与临床使用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作对比,研究HSA对4SB光谱的影响。将4SB溶于HSA溶液后持续震荡,不同的时间点测定4SB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观察4SB与HSA作用的时间规律。观察HSA对4SB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将浓度为0、1.25、2.5、5.0、10和20μM/ml的HSA加入5μM/ml的4SB中,测定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HSA与4SB相互的荧光淬灭: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4SB的荧光光谱;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HSA的荧光光谱。结果 4SB在600 nm以上的波段较HpD的吸收有很大提高,在人血清溶液体系中此峰红移且增强了2.3倍。4SB与HSA的结合时间是30 min。HSA与4SB是1对1的特异性结合,且位点在色氨酸残基附近。结论 4SB在红光波段吸收好,与白蛋白结合后增强了对光的吸收,与白蛋白1∶1结合,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肝素钠注射液对鲎试验生化反应干扰程度的量变关系。方法 将肝素钠注射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并加入已知的标准内毒素 ,用动态浊度标准曲线法定量检测所加内毒素的回收率 ,测绘稀释 -回收率曲线 ,计算不同浓度肝素钠的干扰作用。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Y =- 0 .4 0 85X +2 .878,r =- 0 .996 2 ,平均回收率为 (1 0 2 .4± 1 0 .1 4 ) %。精密度测定日间差为 8.0 %~ 1 5 .0 %。肝素钠注射液的稀释 -回收率曲线呈两个时相 ,快速相和慢速相。结论 内毒素的回收率随着肝素浓度的减少而增加 ,当肝素钠注射液稀释 4倍时 (1 5 6 2 .5u·ml-1 ) ,回收率已达到 77% ,基本上已无干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麻病人尿量和体内主要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择期颌面外科整形患者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5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EX 0.2、0.5、0.8、1.1μg/kg 4组(D1~4组)。术中监测尿量和血浆中Na+、K+、Ca2+浓度,比较各时段数据差异。结果与C组相比,D1组尿量无明显变化(P>0.05),D2~4组明显增多(P<0.05),而D3与D4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各组中上述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DEX具有利尿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大剂量(0.8μg/kg)具有封顶效应,且对Na+、K+、Ca2+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证明正常人与癌症患者血清拉曼光谱中频移为1 006、1 168和1 523 cm-1处的拉曼峰是由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分子产生的;从能量角度,分子水平探讨细胞癌变的原因.方法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检测β-胡萝卜素溶液样品.将β-胡萝卜素样品溶解在浓度为95%的CCl4分析纯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0.01 mg/ml(浓度大于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的正常浓度值)的溶液,选择氩离子激光器输出波长为488.0 nm谱线作为激发光源,照射β-胡萝卜素溶液样品,经弱信号检测系统处理后,记录输出信号.结果 β-胡萝卜素溶液样品的3个拉曼频移值分别为1 003、1 164和1 524 cm-1;并发现β-胡萝卜素样品的拉曼峰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其强度下降很快,发生了明显的光分解现象,而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的拉曼峰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其强度不下降,没有观察到光分解现象.结论 正常人与癌症患者血清拉曼光谱是由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分子产生的;血清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传能机制,且正常人和癌症患者血清中这种传能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低氧运动对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及电解质饮料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在低氧环境下运动对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及补充电解质饮料--"宝矿力水特"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中、后补充电解质饮料--"宝矿力水特",或补充纯净水,或不补充电解质饮料和水三种情况下以70%VO2max负荷进行低氧运动1小时,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半小时、1小时血清中的离子浓度.结果:研究表明,不补充电解质饮料和水的情况下低氧运动后血清总钙、磷、钠显著升高(钙、磷P<0.01,钠P<0.05),而血清钾、氯变化不显著(P>0.05).补充电解质饮料--"宝矿力水特"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总钙、磷的恢复和维持血清钠、氯的正常水平.补充纯净水后,由于血液稀释使血清总钙、磷、钠、钾、氯的恢复速度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10.
细胞在-196℃下应该继续生存大约3,000到10,000年,因为唯一的损伤是本底电离辐射。但是,低温生物学的问题是,在不杀死细胞的前提下,如何冷冻到-196℃并把细胞恢复到正常温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加入象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一类的保护性添加剂。在缺少添加剂的情观下,哺乳动物的细胞冷冻到-20℃以下时极难存活,但其存活主要取决于冷冻速度。对大多数细胞存在一种最适宜的冷冻速度。超过适宜冷冻速度和低于适宜冷冻速度都对细胞非常有害。适宜冷冻速度变化范围是很大的,哺乳动物移植前的胚胎是≤1℃/分,而人的红细胞是≥800℃/分。在超过适宜冷冻速度下引起细胞死亡,是由于细胞内结冰和在解冻时再次形成冰晶的结果。当细胞被冷冻太快以致不能使细胞通过渗透出细咆内的水分达到平衡时,胞内就会结冰。“太快”的定义主要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和其对水的渗透性。低于适宜冷冻速度引起细胞死亡,是由于因冰形成所产生的水溶液变化较大的结果。主要的影响是,在一定温度下仍未冷冻的那部分溶液减少和溶质的浓度有较大的增加。大概,慢冷冻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是这些溶液效应之一种或两种作用的结果。采用克分子浓度的保护溶质(添加剂)不但能大大减少冷冻部分,而且还能大大降低未冷冻部分和细胞内电解质的浓度。 通常,冷冻不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海水腹腔灌流致电解质紊乱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建立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模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0只,于右上腹和上腹正中作切口入腹腔,利用配制的人工海水,灌流与引流同时进行,模拟海水浸泡.观察腹腔灌流前后兔血流动力学、心律及血Na+、K+、Mg2+的变化.结果 海水腹腔灌流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变慢,未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血清Na+、K+、Mg2+浓度均较灌流前明显增高,多元相关分析表明血压变化与血K+、Mg2+变化成显著负相关(P<0.01);心率变化和血清K+、Mg2+变化成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清Na+变化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海水腹腔灌流可导致电解质和血流动力学紊乱,高钾高镁血症是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的重要原因.本模型可用于分析海水浸泡后电解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c-99m-DTPA用于脑、肾的扫描和肾功能的测定。它的制备方法先后已有不少报导。本文报导一种新的改进方法:将0.7毫升DTPA二钠盐(80毫克分子/毫升)加入0.7毫升新鲜制备的SnCl_2溶液(4毫克分子SnCl_2-2H_2O,0.1克分子浓度HCl和2.0克分子浓度NaCl),用稀NaOH溶液调节pH后,冷冻干燥,即得。制剂用凝胶过滤,检查标记产率,采用细颗粒Sephdex G25,展开剂为0.9%NaCl溶液。用体重为220~250克雄性Wistar大鼠进行体内脏器分布研究。静脉注射戊巴比吐进行麻醉后,由尾静脉注入200微居里Tc-99m-DTPA,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磁脉冲 (EMP)辐射对离体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6× 10 4V/m场强的EMP重复照射离体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 5次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生化检测仪 ,对辐射前后的细胞膜状态及上清液多种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EMP照射后角膜上皮细胞膜表面出现多处大小不等的凹陷和穿孔。培养细胞上清多种离子浓度在照射后不同时间均有明显变化 ,其中K+ ,Ca2 + ,Fe2 + 浓度在照射后 2 4h明显升高。结论 :细胞膜是EMP作用于细胞的敏感靶部位 ,细胞膜穿孔是EMP非热效应的损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静脉注射硫酸镁和葡萄糖酸钙溶液对家兔高空减压时血流中气泡生成的影响。实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共进行了4组,36次实验。硫酸镁溶液浓度为12.5%,葡萄糖酸钙浓度为7.5%。减压高度12000m,停留时间20min。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前区血流中气泡。结果表明,注射硫酸镁和葡萄糖酸钙后气泡生成量和出现时间无明显变化。提示单纯血液镁、钙离子升高不是静脉气泡生成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弱酸性艳红B溶液,以γ射线进行0~2000Gy的梯度剂量照射,分别用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测定、记录其三基色色度值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分析,并确定实验浓度,继续观察实验样本受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变化,三基色色度值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红色和绿色色度值旱明确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小明显.室温环境存放4周的样本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将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变色现象与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结合可开展新的辐射剂量学研究,该领域尚有很大的完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弱酸性艳红B溶液,以γ射线进行0~2000Gy的梯度剂量照射,分别用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测定、记录其三基色色度值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分析,并确定实验浓度,继续观察实验样本受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 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变化,三基色色度值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红色和绿色色度值呈明确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不明显。室温环境存放4周的样本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 将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变色现象与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结合可开展新的辐射剂量学研究,该领域尚有很大的完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绿原酸对抗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绿原酸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绿原酸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在最大无毒浓度以下将药物用培养液对倍稀释成250、125、62.5μg/ml,加入2.2.15细胞进行培养,每4d换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分别收集第4、8天的培养液,酶联免疫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结果绿原酸对2.2.15细胞最大无毒浓度为250μg/ml。在最大无毒浓度(250μg/ml)时,两批试验对HBsAg、HBeAg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4、8天时对HBeAg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9.45%、82.00%,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86.54%、88.00%。结论绿原酸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NH3)、汽油(CxHy)、三氯-氟甲烷(F11)和氯仿(CHCl3)复合作用规律及其主因素。方法: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上述4种气体的复合实验研究,指标包括呼吸、遗传、血液和血气类共23项。用三水平四因素方差分析程序进行主因素分析。结果:4种气体的联合作用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多数实验组对免疫有抑制作用,随着NH3浓度增大,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多数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影响指标改变的主因素是NH3,其次为CxHy,F11和CHCl3仅是个别指标变化的主因素。结论:在4种气体的联合作用下,NH3是影响指标改变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保障艇员的健康,对NH3的浓度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李毓忠  周建玺 《武警医学》1998,9(9):542-543
人工肾透析液是一类含有多种离子物质的溶液,供体外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中毒时使用。《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2版收载了人工肾透析液(35倍浓液[1])的处方及含量测定方法。处方中电解质除醋酸钠采用离子交换法外,其余均为容量滴定法。人工肾透析液属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模拟2.6 MPa氦氧饱和潜水暴露时潜水员尿量及尿电解质变化对潜水员健康干预的监护作用.方法 7名健康男性潜水员参加模拟250 m氦氧饱和潜水,在暴露前、中、后每日取晨尿和24h尿检测尿常规、尿量、尿电解质、肌酐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排泄量.结果参试潜水员尿常规在高压暴露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尿量在暴露于2.0 MPa以上压力时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Na+、K+、Cl-、Ca2+、Mg2+、NAG酶在高压下排泄减少(P<0.05),尤以钙减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但在减压后1周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模拟2.6 MPa氦氧饱和潜水暴露过程中潜水员尿量和尿电解质排泄存在波动,检测尿量和尿电解质排泄量可为舱内潜水员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