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8例,根据胆囊管及胆总管直径、腹腔感染及组织水肿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6例);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94例);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胆总管缝合(48例)。评价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率(出血、胆漏、伤口感染)。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5.1±14.7) min,B组为(102.2±18.1) min,C组为(110.1±16.4) mi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0,P=0.887)。A组有1例术后出现结石残留,B、C组无结石残留,总体结石清除率为99.4%。总体并发症率为1.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适合的人群中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2010年胆总管结石胆道手术452例,总结其中运用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70例治疗效果.结果 胆道镜探查未见结石2例,余6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67例(98.5%);失败1例.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8d.70例随访3个月~2年,经B超检查未发现胆道狭窄或残余结石.结论 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是一种低创胆道手术方法,对患者创伤小,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89年~ 2 0 0 1年共行胆囊切除术 910例 ,其中发生近期梗阻性黄疸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中男 3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的 36~ 6 8(平均 5 2 )岁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 7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 2例 ;急诊手术 3例 ,择期手术 6例 ;黄疸出现于术后2 4~ 48h者 4例 ,术后 3~ 7d出现者 5例 ;B超探查 ,9例均肝内外胆管扩张 ,胆总管不同程度狭窄。 9例中 1例经抗炎、利胆保守治守 1个月后黄疸消退 ,其余 8例均行二次手术探查 ,探查结果 :胆总管完全切断 1例 ,胆总管狭窄 3例 ,胆总管缝线误扎 4例 ,胆囊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2例行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82例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2例胰腺炎,1例可疑肠漏,3例因患者不能合作未能取石,其中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均为微创手术,各有其优点,故术前应行全面检查,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将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合并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胆道手术101例行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选择经胆总管插入和经胆囊管插入两种途径。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经胆总管胆道探查70例,阳性发现5例(7.1%);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31例,阳性发现10例(33%),无胆道损伤。结论:在胆道手术中施行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可以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避免胆道损伤,了解胆道解剖形态,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施悦  徐俊法  罗芸葆 《西部医学》2008,20(1):158-159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17例胆道手术患者有选择性地行胆囊管造影198例,其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行胆总管探查;有2例造影假阴性,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行二期手术。随机抽取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154例、胆切+总探病人200例与造影组分别进行对照。结果造影组198例病人中,胆切154例,有2例术后残留结石,残石率1.3%,而对照组有14例之多,残余结石发生率为9.1%。在造影组中有44例行胆总管探查,均证实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率0%,对照组200例中有23例进行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阴性探查率11.5%。结论有选择性地经胆囊管造影能降低残余结石发生率及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相似文献   

7.
谭刚  侯利民王铁 《医学争鸣》2005,26(20):1836-1836
1 临床资料我院1996-06/2004-12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1825例,发生胆漏24例,其中胆囊结石13例,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5例. 胆总管横断损伤5例,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置腹腔引流管者2例胆汁引流量500 mL/d以上,经ERCP检查证实为胆总管横断损伤,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T管引流术治愈3例,行胆管对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治愈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2例,有急性腹膜炎症状1例,B超检查发现腹腔大量积液,腹腔引流管引出500 mL/d胆汁1例,经ERCP证实,二次手术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胆总管及右肝管侧壁损伤4例,ERCP检查确诊3例,腹腔引流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均再手术行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后治愈. 胆囊管残端漏1例、副肝管损伤6例、迷走胆管损伤6例,均经ERCP检查证实,行经鼻胰胆管引流术(TNCPD)或非手术治疗获愈. 出现膈下脓肿2例,1例经多次B超引导穿剌抽液治愈,1例行第3次手术充分引流获愈. 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术后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经再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探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以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40例行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对照组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管胆道探查手术效果显著优于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胆囊管胆道探查手术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31例的危险因素、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2月31例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本组31例患者中,25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行胆囊造口术,1例胆囊内置PTCD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术后死亡,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B超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评价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手术中胆道不同的探查途径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经胆囊管探查)21例和对照组(胆总管切开探查)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例,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少,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但不适用于胆道情况相对复杂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120例采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平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11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取出结石,7例患者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手术成功率98.33%;对照组76例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5)。两组近、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可避免切开胆总管和T管引流,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型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被明确诊为MS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手术前明确诊断8例(32%),术中明确诊断17例(68%).按Csendes分型为Ⅰ型患者14例,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术,9例开腹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术;Ⅱ型8例,均为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Ⅲ型3例,均为开腹手术,其中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结论 MS术前诊断较困难,应根据不同的分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腹腔镜在MS治疗中可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优缺点.方法本组101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2例行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无一例出现并发症;82例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出现胰腺炎,1例可疑肠漏,3例因患者不能合作未能取石,其中有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为微创手术,各有其优点,比较而言,前者更优于后者,但不能完全取代后者,故术前应行全面检查,严格评估,尽可能地将住院时间、费用及合并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董谦  沈军  张文杰  沈定丰  全志伟 《重庆医学》2007,36(23):2409-2410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经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13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13例,CT检查5例,MRI检查3例,ERCP检查1例,术前均误诊。术中冷冻病理确诊9例。9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括约肌切除术(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结果45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2.0±1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3~7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6.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有胆总管切开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术中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或经胆总管开口推入十二指肠腔内,探查胆总管(取石)后I期缝扎胆囊管。结果 46例中探查阴性22例(47.8%).胆总管结石18例(39.1%).胆管炎6例(13.O%),经胆囊管取石成功16例,因胆囊管口撕裂或者结石过大中转胆总管切开探查、T型管引流7例。39例I期缝扎胆囊管,未做T型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术后住院8.7d。随访1-7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和治疗,安全、方便、有效.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减少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T管窦道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胆道镜探查治疗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患者中行胆总管探查和经T管窦道取石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引流,拔管前均行常规T管造影。本组35例继发于胆囊结石切除术后,术后10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90例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27例既往曾有胆绞痛病史,其中69例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取石成功,经胆囊管入路者术后未留置T管;21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16例同时合并有左、右肝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引流者128例。1次取尽141例,9例经T管窦道取石1次成功,1例取石2次,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均成功。术后胆红素均在3~5 d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A199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重要措施,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安全可行,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经T管窦道取石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锋 《海南医学》2003,14(4):29-30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临床资料。结果:65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9例,阴性率50%,2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术中按经验似乎不需要探查胆总管,在例行的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中发现了隐匿的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行胆囊管胆道造影显示胆囊管,胆总管解剖,指导手术,避免了胆囊管残留过长和胆总管损伤。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可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可显示胆道解剖,避免胆囊管残留和医源性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病例中胆囊管直径大于0.4cm的43例患者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手术,术中经扩张或切开胆囊管配合使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和探查。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合并胆总管结石的28例结石取净,全组病例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无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认为有选择地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住院手术胆道疾病948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又经开腹手术30例。现对30例再手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4岁,平均60岁。再次手术时间:最早术后15天,最晚6年。近期再手术8例,远期再手术22例。本组大部分病例为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另有3例为胆囊造瘘术后,1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1例为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1例为右肝管横断伤;2例为胆总管探查术后反复大出血;2例为胆囊管残留过长并结石;另有2例分别于首次胆总管探查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诊断为壶腹部癌和胰头癌。本组病例均在再手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