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数据,从应急组织架构、应急物品储备、应急处置能力3方面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架构建设的13个分项目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预案体系完整率平均为9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平均为9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25。结论:省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基本建设全面加强,应急能力提高,但应急物品储备有待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对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总体均数为0.932;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1.3%;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9.8%;疫苗接种平均完成99.1%;冷链运转管理使用完好率平均为94.4%;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平均为89.8%。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监测与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各省计划免疫工作也较好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和计划免疫部分的绩效考核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状况,通过人力配置指标的实践应用结果验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量、学历、职称和专业等基本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为374人,每10万户籍人口平均在岗人员数为0.88人;人力综合素质指数为7.50;本科以上学历占57.9%,较标准低7.1%;高级职称比例占26.6%,较标准低3.4%;传染病防治类工作的人员比例为24.0%,而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防制的人员仅占10.6%和2.5%。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人员总量不足,人员结构虽然较2005年进一步优化,但与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并检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数据,从职工培训教育、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应用研究情况3个方面评价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技能培训率、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分别为84.6%、85.8%,低于绩效考核标准;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为2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和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分别为97.7%和106.2%,均大于绩效考核标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的完成情况分别为67.7%和65.9%,专业人员年人均论文发表数为0.32篇/人,均低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结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能力需要重点加强与提高;同时也验证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状况的分析,来验证基本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结果: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为66.8m2,相比2005年增加了19.1%;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41.8%,总体已达标;综合考虑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两项指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平均达标率为91.0%,仅有14个省完全达标。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用房配置状况明显改善,为机构履行职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西部地区工作用房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并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数据,从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情况、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质控3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84.3%,达标省份比例为62.5%;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省份达标;实验室质控覆盖率平均为85.6%,达标省份比例为84.4%。结论: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和管理工作总体较好,但部分省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实验室检验能力部分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6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省级疾控机构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省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范化建设综合评价中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评估量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指标平均完成率70.21%,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平均完成率82.15%,信息业务系统平均完成率52.09%,信息安全建设平均完成率71.19%,信息运维管理平均完成率76.59%,指导基层平均完成率70.21%。结论我国省级疾控机构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各省间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疾控机构信息化水平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6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状况,评价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国家政策情况,推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方法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中提取编制落实情况、技术人员占比、岗位设置管理3个方面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我国31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28个省级疾控中心开展编制调研等基础性工作,17个省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占比到达85%,24个省级疾控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0%,22个省级疾控中心开展岗位设置管理。结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人才队伍水平有待提升,各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差距较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结核病防制、乙肝防制及艾滋病防制3方面工作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所有省份均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平均为75.0%;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平均为85.6%,距离考核标准规定的95%仍有约10个百分点的差距;20个省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100%,但仍有3个省低于60%;9个省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标县比例为100%,达标县比例低于60%的省仍有10个。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结核病病人的系统管理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仍待加强。重大疾病防制部分的绩效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检验慢性病防制工作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收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死因报告、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以及慢性病规范管理3方面对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全国所有县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为81.1%,距离绩效考核标准仍差18.9个百分点;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标县(区)的比例平均仅为30.6%;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标县(区)的比例平均为41.7%。结论:死因报告工作参差不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低以及慢性病人管理尚未规范,表明我国慢性病防制工作整体进展缓慢。慢性病防制工作的绩效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的分析,来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类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A类设备配置率、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类设备的配置率为78.6%,较2005年提高31.4%,但只有10个省的A类设备配置率完全达标;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平均为95.5%,43.7%的省份与95%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配置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标准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的基本状况,从机构绩效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绩效得分89.1分,绩效完成度82.1%;其中实验室检验和健康教育类别完成度较高,分别为94.5%和94.4%,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类别完成度较低,分别为78.9%和78.7%。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总体情况较好,但各类别开展状况参差不齐,慢病防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应用研究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正>南昌市青山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卫疾控字〔2008〕68号文确定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基本职责和疾控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于2009-2010年通过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构,加强绩效考核指标培训,狠抓绩效指标层层落实制,及时规范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和信息,认真进行自查,顺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全国省级及试点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方法 2021年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全国32个省级、31个试点地市、29个试点县区共92家疾控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全国省级及试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信息化专职人员共341人,56.04%设立了独立的信息部门。62.64%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小于总资金的1%,43.96%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和绩效考核评估。72.83%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融合新技术,制修订16项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发表信息化相关论文187篇。50%、59.28%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了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精神卫生业务应用系统,32个省份均建设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12个省级、3个试点地市级疾控中心正在开展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结论 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全国疾控中心信息化体系日益完善,推进了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但仍存在疾控中心信息化基本保障投入不足,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业务信息化支撑、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现状。方法 2011年利用调查问卷对我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和141个地市级疾控中心的人员管理体制、行政级别、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参考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数据。结果 96.9%的省级和97.9%的地市级疾控中心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省级、地市级疾控中心机构、领导的行政级别不一;3.1%的省级和6.4%的地市级疾控中心仍为差额拨款单位;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量为374人,较2005年下降了5.6%,人力资源结构明显优化。结论积极开展疾控机构参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研究;探讨建立稳定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省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2016年信息化建设状况。明确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分析市级疾控机构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市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全省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规范化建设综合评价中信息化建设评估量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66.9分,其中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建设和运维管理类别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4.8%、73.9%和64.2%;业务系统和指导基层类别平均得分率41.2%和53.2%;28个评价指标中4项评价指标得满分,12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率低于60%。结论全省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设区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业务系统和指导基层完成情况较差,亟待改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建议当地政府给予重视,增加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尽快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基本状况,从区域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现实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1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总体绩效得分74.2分,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9.1分;平均完成度为62.6%,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2.1%.其中传染病预防控制完成度较高达到87.0%,而慢病预防控制、运行保障和健康危害监测评价与干预完成度仅为38.7%、58.7%和62.6%.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总体情况相对较差,且低于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尚待加强,慢性病防制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需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疾控机构绩效工资实施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利用调查问卷在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疾控中心和32个省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结果22个省级疾控中心和12个副省级城市疾控中心已经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大部分机构职工收入没有增长,省级疾控中心职工年人均收人为5.6万,收入在5万以下的占57.1%,副省级城市疾控中心职工年人均收入高于省级疾控中心职工;部分疾控中心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没有挂钩。结论疾控中心人员绩效工资整体水平偏低,保障不到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内部绩效考核评估指标设置困难,考核尺度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