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调研2004~2011年共发生灾难事件1322件。无情的灾难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下一次灾难,我们必须科学地建立一个受过灾难医学专业训练、常态运作的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组织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须要整合资源,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本研究旨在研究建立和完善一个基地中心,二层指挥平台,三级救治理念,四线救援队伍,五项应急保障的应对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省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2.
军队护理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主要为部队官兵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遇有地震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参加紧急医学救援,是国家医学救援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历次灾害医学救援中,军队护士都圆满完成了护理任务,积累了丰富的人道救援经验。特别是近年来的两次大的地震:2008  相似文献   

3.
护士灾难医学认知、需求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琦 《护理研究》2008,22(10):2653-2653
灾难医学是研究为受灾伤病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灾难伤病员救护与平时医疗不同,具有救灾机构的随机性、救灾现场的危险性、伤情救治的复杂性等特点。护士作为医疗急救中坚力量,在灾害救援及伤员护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灾难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灾难医疗救援水平。为此,于2008年6月对我院部分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对灾难医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曾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5):505-508,F000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施虐全球的当下,灾难救援面临新的挑战。救灾应是多灾种救援和国家层面的综合危机管理。救灾应前伸到“预防”,后延到“恢复”的灾难救援模式,即国际灾难医学界通行的“PPRR”模式:灾前预防(prevention)、灾前准备(preparation)、灾时应对(response)、灾后恢复(recovery)。因此,新形势下的灾难医学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凸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概括为“4321”能力,即“4个观念、3种能力、2套马车、1个目标”[1-3]。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oueteam,CISAR)流动医院(Mobilehospital,MH)的建立,使检验医学专业得以在发展并跃上新台阶。笔者参与印尼班达亚齐海啸、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和印尼班图尔地震救援,亲历检验医学专业的发展过程,现就其在灾难医学救援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灾难逐渐呈现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而卫生救援工作离不开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任何院内外的卫生救援都伴随着护理活动的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灾难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护理学在灾难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完善和发展灾难护理学为己任。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救援中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灾难医学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有针对地进行强化培训。方法 回顾总结4次参与国际救援工作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在救援工作中的作用。结果 成功完成4次国际救援任务,没有出现任何护理差错,全面提升了医学救援能力。结论 护理复合型人才在灾害救援现场发挥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针对灾难现场伤员特点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中医护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组建符合川西北区域灾难特点的高品质、高战斗力、训练有素的灾难医学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 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的方法, 初步拟定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验证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分析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0%(15/15),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 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18,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3、0.525。最终构建的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结论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高, 为应急救援人员的遴选、培训、考核提供了依据, 对提高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紧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3):I0001-I0001
为总结交流灾难医学救援经验,提高社会安全和灾难医学救援水平,减少灾难发生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防灾救灾出谋划策,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灾难医学专委会及《创伤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于2016年8月5—7日在重庆召开“2016重庆国际灾难与应急医学会议暨第9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灾难救援医学教育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我们能预报并处理好一些可能的灾难事件,但仍有很多灾难,诸如:恐怖袭击、厂矿事故、车祸、地震、海啸等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伤员数量及伤情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单个或当地医疗机构的常规工作负荷.在医学上要应对这些灾难事件,就需对灾难医学救援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化的培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恐怖袭击是战争以外的个人或组织出于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而采取的特殊暴力行为,爆炸恐怖袭击事件是最常见的类型。笔者阐述了城市爆恐事件致伤特点和医学救援面临的挑战,详细回顾了波士顿爆炸案医学救援的主要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对城市爆恐事件的思路:(1)积极推进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2)加快创伤救治中心建设;(3)如实战般开展灾难应急医学演练;(4)做好重大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保障;(5)总结不足持续改进应急医学救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护理文职人员灾难医学救援护理能力现状,为构建军队文职人员救援能力培训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灾难救援能力调查表,对某军队医院及其下属门诊部共193名护理文职人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军队护理文职人员灾难医学救援知识得分为(75.34±9.37)分,灾难救援基础知识、六大急救技术掌握较好,但伤情评估和野外生存技能掌握欠佳。医院护理文职人员在自救互救、伤情评估及灾后心理疏导方面明显优于门诊部护理人员,护理文职人员整体参与灾难医学救援意愿强烈。结论 军队护理文职人员灾难医学救援能力整体有待提高,尤其须加强伤情评估和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更好地完成各种灾难医学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13.
结合现代医学救援的特点和对护士能力的新要求,从男护士的生理、心理方面和科研管理方面,分析男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优势,提出营造男护士成长的社会氛围,开展系统化灾害护理教育,以更好地发挥男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中国海上医学救援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海上医学救援的分级救治模式。 方法回顾中国海上医学救援的历史,分析现阶段海上医学救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海上医学救援及浙江省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经验,提出中国海上医学救援分级救治模式。 结果发展中国海上医学救援分级救治,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援能力,需努力增强海上从业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现场医学救援能力,加快医院船及基地医院的建设。 结论海上医学救援是应对海上突发灾害的重要机制,通过分级救治,提高海上灾害医学救援能力,为中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何梅  宋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380-2381
目的探讨跨文化护理在地震医疗救援中的作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对玉树地震灾害中跨文化护理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并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跨文化护理的介入,提高了伤员的尊医性和医学救援中的护理质量。结论医学救援中跨文化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在灾害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护理学、灾害医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快速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6月12日四氯化硅储气罐突然泄漏,导致驻军官兵642人不同程度中毒的联合救援经过。结果 经军地两方的联合救援,中毒官兵无一人死亡或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此次大批毒气中毒伤员的联合救援告诉我们,灾难尤其是人为灾难通常是无法预知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救援已成为趋势,为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各级灾难医学救援体系、网络及救援预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雅安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与不足。方法:针对雅安地震医学救援实践,结合我院救援情况,与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医学救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雅安地震医学救援不论从组织到人员、装备、后勤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从情感救援向专业救援和科学救援的转变。结论:雅安地震医学救援进步明显,但所暴露的不足也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震后1~14天芦山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的时效与绩效,验证和完善汶川经验,为全球类似地震应急医学救援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震后14天内官方信息通报、公开文件资料、新闻发布、网站信息等数据,并检索国内外地震医学救援相关文献,系统回顾、描述性分析芦山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的时效和绩效。结果基于汶川经验,芦山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的特点为:①科学评估灾情与伤情,合理调度人力、资金与物资,以省内区域力量救援为主;②“四集中”治疗危重伤员,创造了震后14天集中治疗0死亡的新记录;③检验、丰富和完善汶川、玉树与彝良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经验,为全球地震医学救援提供循证决策的一手证据。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救治是医学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医疗救护处理是否及时和得当,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青海玉树4.14医疗救援的特点、及在应对高原条件下的极端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并提出对高原地区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胡爱招  王志红 《护理研究》2005,19(5):832-833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日趋紧张,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以及交通事故、工业污染、战争、传染病的流行暴发等也随之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灾难医学主要研究各种灾难对人体损害的规律,制定合理的卫生保健保障方案,动员必要的卫生力量并将其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多种学科的协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