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10°和25°头高足低俯卧位通气角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按组间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头高足低俯卧位,观察组患者给予25°头高足低俯卧位,观察比较两组俯卧位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流动力学指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VAP的发生情况。结果俯卧位后两组氧合指标、心率等较俯卧位前均有改善,但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取25°头高足低俯卧位通气既可以有效改善氧合,也可以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及VAP发生率,是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较合适的体位。  相似文献   

2.
宋淳  仲秀玲  李燕  李丽  李常霞  宋才举 《护理研究》2023,(10):1857-1860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60例AR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俯卧位方式,试验组使用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实施操作,比较两组病人操作用时、3 d治疗总时长、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3 d治疗总时长[(46.20±3.40)h]长于对照组[(33.23±2.69)h],操作用时[(3.60±0.56)min]短于对照组[(5.63±1.00)min];试验组在俯卧位10 h及俯卧位治疗结束后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53.3%);试验组无呼吸机管路折管发生,而对照组呼吸机管路折管发生...  相似文献   

3.
总结1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改良式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护理要点为使用改良式体位改变技术实现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应用双重式导管固定技术,深度镇静确保俯卧位顺利进行,落实体外膜肺氧合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加强气囊管理预防误吸,整体性皮肤管理预防压力性损伤.经治疗与护理,15例7~15 d内顺利撤除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顺利,未发生导管移位、出血等不良事件;3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
赵阳  王双  李玲  侯铭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2023,(12):1057-1062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治疗30 min后(T1)、治疗24 h后(T2)、治疗48 h后(T3)及治疗结束(T4)的呼吸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情况、治疗整体舒适度(VAS评分)、呼吸困难评分(Borg量表)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T1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T4时间点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俯卧位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模块化新型工具用于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价值,观察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旨在为未来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安全展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ARD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单次至少12 h的俯卧位通气,两组俯卧位通气标准流程一致,对照组采用垫软枕方式,观察组使用模块化新型工具。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俯卧位前、俯卧位2h、俯卧位10h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面部、胸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部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以Ⅰ~Ⅱ期为主,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新型工具用于ARDS患者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中,较传统软垫的使用更利于减少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床旁血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ARDS患者实施床旁血滤7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0~5°俯卧位)27例,B组(30°俯卧位)25例,C组(45°俯卧位)26例。比较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躁动、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人工气道阻塞)、氧合指标(PaO2、SaO2)、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的变化情况。结果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5%)低于B组(16.0%)及A组(4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PaO2、SaO2、HR均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俯卧位患者易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抬高床头30~45°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情况,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在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接收的78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管理及体位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每组各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口腔感染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口腔感染及VAP发生,提高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三位一体”防护法预防脊柱机器人俯卧位手术中压力性损伤(PI)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脊柱机器人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手术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三位一体”防护法,即联合使用石蜡油、经亲水助剂处理后的熔喷无纺布及硅凝胶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联合使用液体敷料、泡沫敷料及硅凝胶垫。比较2组患者术后皮肤受压情况(包括皮肤压痕、红斑、水疱、破损等)。结果观察组头面部、左侧髋部、右侧髋部的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胶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机器人俯卧位手术中应用改良“三位一体”防护法能显著降低PI、黏胶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马艳  王靖 《妇幼护理》2024,4(1):196-198+201
目的 研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行俯卧位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用改良俯卧位通气.分析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血液动力学、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血气PH值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分期相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0例,对照组5例发生了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密闭气管内吸痰后联合肺复张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RICU收治的各种原因导致ARDS行俯卧机械通气患者64例,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都采用间断俯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每次密闭气管内吸痰后立即进行一次小潮气量和高呼吸末正压肺复张,对照组常规进行密闭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密闭吸痰和密闭气管内吸痰后联合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P(O 2)/FiO 2和氧分压P(O 2)的变化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痰前P(O 2)/FiO 2和PaO 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执行密闭吸痰后联合肺复张操作后第3天、第6天P(O 2)/FiO 2和P(O 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指标(HR、CVP、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密闭吸痰后应用肺复张技术,明显改善了ARDS俯卧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状态,且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并发症发生,密闭吸痰联合肺复张技术在ARDS俯卧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心脏监护室住院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俯卧位通气,每次持续8 h,每天1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后4、8、16 h的呼吸力学指标(经皮血氧饱和度、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乳酸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及心脏监护室住院天数;结束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切口愈合不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Braden Q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出院时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结果 无脱落病例。不同时间点两组呼吸力学指标、乳酸浓度的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 显示,入组后4、8、16 h,试验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心脏监护室住院天数均少于对...  相似文献   

12.
苏婉华  黎明  区铭珠 《妇幼护理》2023,3(12):2984-2986
目的 研究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应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对患者压力性损 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择取的 40 例急性 ARDS 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为依据 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俯卧位通气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方式。 分析对比两组的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通气后,两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气前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对比结果均无 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针对急性 ARDS 患者应用改良式俯卧 位通气,能改善氧合功能,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对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460例,按入住PICU后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前后顺序交替间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和机械通气常规护理,每2h~3h改变体位一次。观察组给与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与其他体位交替机械通气,即俯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左/右侧卧位-俯卧位-右/左侧卧位,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机械通气,不给于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两组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儿科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实施头低足高倾斜俯卧位,可以显著提高患儿机械通气前5天痰液引流量,缩短患儿胸部X线改善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VAP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h、半卧位1h、侧俯卧位1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_2的变化。结果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_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_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6年6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相关资料,找出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实施俯卧位通气患者共13例,其中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46.1%,且均为多发压疮(2处以上),共发生压力性损伤21处,Ⅱ度压力性损伤13处。结论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ICU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手段,完善护理流程。对于俯卧位通气的患者,要做到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保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重度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仰卧组(行仰卧位机械通气,30例)和俯卧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32例)。记录两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情况,观察不同卧位通气对心肺超声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通气前,两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动脉血气情况、心脏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气3天后,两组患者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俯卧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清乳酸水平低于仰卧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仰卧组(P<0.05)。通气3天后,两组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左心室舒张末面积、肺动脉收缩压、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明显升高,而俯卧组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左心室舒张末面积、肺动脉收缩压、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均显著小于仰卧组(P<0.05)。俯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停留时间均明显小于仰卧组(P<0.05);俯卧组28天内死亡率低于仰卧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度ARDS患者肺功能和氧合情况,减少对右心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凝胶减压垫在俯卧位手术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俯卧位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垫纱布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观察组采用凝胶减压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舒适感和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没有1例发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不舒适感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凝胶减压垫能有效预防俯卧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对骨科俯卧位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医院220例骨科俯卧位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1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基于时机理论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可有效降低骨科俯卧位手术病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在急性呼吸窘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护理,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体位改变60 min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下降,其氧合状态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不影响呼吸机参数的同时能改善患儿氧合能力,且能缩短上机时间及住院天数,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条件下,不同体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6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测定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的ICP,以及两体位条件下测ICP时患者HR、RR、MAP、SpO_2的变化。结果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患者的HR、RR、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CP和SpO_2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行侧俯卧位通气时,体位改变对其ICP有显著影响。临床上需结合ICP监测的情况谨慎实施侧俯卧位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