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后前列腺液沉渣中DD3mRNA含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或术前麻醉后收集前列腺按摩后患者的前列腺液。其中前列腺癌(Pca)患者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59例,离心取细胞沉淀物,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DD3mRNA和PSAmRNA含量,以PSAmRNA作为管家基因校正前列腺液沉渣中的前列腺细胞,以DD3mRNA/PSAmRNA比值表示DD3mRNA含量。SPSS 13.0分析相关数据,以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DD3mRNA诊断性能进行分析,并与血清tPSA进行比较,同时探讨前列腺液DD3mRNA相对定量值阳性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DD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ROC-AUC)=0.879(95%CI=0.795~0.964)。DD3mRNA相对定量值截断值取0.015313时,其诊断效能最大。其灵敏度为0.806,特异度为0.864,准确性0.67,阳性预测值75.8%,阴性预测值89.5%,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97、0.224。若血清tPSA分别以4ng/ml和10ng/ml为截断值时,灵敏度分别为83.8%和54.84%,特异度分别为61.02%和83.05%,不同病理分级之间DD3mR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液中DD3mRNA测定的诊断性能明显高于血清PSA,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种非损伤性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基因3(PCA3)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22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及12例健康男性(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PCA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外周血标本中未见PCA3 mRNA阳性表达,而前列腺癌组患者外周血标本中PCA3 mRNA阳性率为99.3%(28/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5.283,P〈0.01)。结论前列腺癌中PCA3 mRNA有明显组织特异性的阳性表达,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新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腺癌中P504S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Xiao Y  Chen J  Luo YF  Cao JL  Ling Q  Ji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6):1362-1366
目的 评价P504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P504S在150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结合HE切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CK34B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105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P504S染色阳性率为98.1%,其中弥漫阳性率(≥ )为97.1%,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在腺癌病例中:24例癌周有PIN,全部P504S弥漫阳性;82例周边有良性前列腺腺体,其中有8例P504s呈( )(9.6%);8例周边有基底细胞增生(BCH),P504S均为阴性。在42.例BPH中10例P504S呈( )(23.8%),1例( )(2.4%);在3例ASAP中未见阳性。结论 P504S是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97.1%)和特异性(86.0%)。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B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β亚型在正常前列腺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组及前列腺腺癌(prostatecancer,Pca)组中的分布与表达的差异,了解它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腺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0个正常的前列腺来源于新鲜猝死的男性尸体;20个前列腺增生标本来源于在我院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标本;30例前列腺癌标本分别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病理证实为本病。所有的标本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的方法评估ERβ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ERβ阳性率为60%,BPH组为50%,而Pca组降至23.3%;前列腺癌组与正常前列腺和BPH组ERβ在上皮中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384);3组标本基质中ERβ的阳性率从13.3%~20.0%,各组间无显著差异。Gleason评分2~6的Pca的ERβ的表达率为38.8%,但评分7~10的肿瘤未发现ERβ染色(P=0.0242)。A、B期肿瘤中ERβ的阳性染色率为42.8%,在C、D期则降到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09)。结论:ERβ的表达主要见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核,较少分布于前列腺基质细胞核;前列腺上皮中ERβ的表达下降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形成有关;ERβ表达率的差异可能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鸡尾酒抗体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HMWCK)和p63在前列腺腺癌(Pca)、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Pca、40例HGPIN和45例BPH标本,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AMACR、HMWCK和p63鸡尾酒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ca中AMACR阳性率为84.4%;HGPIN中AMACR阳性率为82.5%,与Pca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中AMACR阳性率为24.4%,与Pca和HGP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WCK和p63在高分化Pca中均呈阴性,15.6%中分化和低分化Pca的癌巢周围可见,HGPIN和BPH中均呈阳性表达,但其分布方式不同,在HGPIN中呈连续或间断性分布,从HGPIN至癌移行腺体中逐渐减少至消失,在BPH中呈连续性分布.HMWCK和p63在Pca的表达与HGPIN和B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尾酒抗体AMACR、HMWCK和p63对诊断高分化Pca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对高分化Pca和异型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veolin-1、P63及CK34βE12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Pca、15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11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LG-PIN)、7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0例基底细胞增生(BCH)、6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标本中的Caveolin-1和P63及CK34βE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ca、HGPIN、LGPIN、AAH、BCH、BPH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9.49%、40.00%、45.45%、28.57%、30.00%、8.70%,P63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86.67%、90.91%、85.71%、90.00%、97.10%,CK34βE12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93.33%、90.91%、100%、90.00%、95.65%。Caveolin-1、P63、CK34βE12抗原在Pca与其他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veolin-1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结论 Caveolin-1与Pca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aveolin-1、P63及CK34βE12的表达将对Pca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判断病情以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DD3基因方法,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DD3 mRNA全序列,设计DD3基因的特异引物和探针,构建用于制备DD3基因检测的定量标准品的克隆载体;建立DD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别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全血、尿液、前列腺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经稳定性、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实验评价,DD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64×10^3拷贝/L,线性范围为1.64×10^3~1.64×10^15拷贝/L.对临床收集的19份前列腺癌患者,20份非前列腺癌患者、30份健康者的全血、尿液及前列腺液标本进行检测.19份前列腺癌患者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100%(全血)、80%(尿液)、100%(前列腺液);20份非前列腺癌患者标本中只有1份前列腺液出现低拷贝值(1×10^5拷贝/L);30份健康者标本均为阴性.在全血、尿液、前列腺液标本中,前列腺癌患者DD3 mRNA含量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者(P〈0.05).结论:DD3基因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可用于生物体液中少量癌细胞的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微转移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4-3-3ζ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及其中76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4-3-3ζ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14-3-3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79例(79.00%)表达14-3-3ζ蛋白;而正常胃黏膜中仅散在个别细胞弱表达。按组织学分类法,在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86.75%,显著高于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42.86%、0)(P〈0.05)。按Lauren分类法,肠型胃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90.91%vs73.13%)(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肌层和浆膜层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和81.93%,均显著高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0、0)(P〈0.05)。进展期胃癌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44%,而3例早期胃癌均不表达(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14-3-3ζ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和浸润状况密切相关。提示14-3-3ζ蛋白有可能成为评估胃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程光嘉  刘顺林  王金志 《浙江医学》2016,38(17):1436-1438
目的探讨CPNE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腺癌组织标本82例(肺腺癌组)、癌旁肺组织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PNE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PNE3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肺腺癌组CPNE3蛋白高表达53例(64.6%)、低表达29例(35.4%),对照组高表达0例(0%)、低表达20例(100%),肺腺癌组CPNE3蛋白高表达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字2=12.67,P<0.01)。CPNE3蛋白的表达在不同TNM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及不同组织标本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PNE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CPNE3蛋白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病变范围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1)目的 探讨尿酸氧化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酸氧化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意义。(2)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7例Pca组织标本、19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村本中u-PA,u-PAR的表达。(3)结果 BPH组织中u-PA,u-PAR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Pca组织中u-PA,u-PA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39,0。025),Pca伴骨转移组织中u-PA,u-PA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01,6,0.0029)。(4)结论 u-PA,u-PAR阳性表达与Pca细胞分级、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判断Pca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CoA racemase,P504s)在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观察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及399例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P504s、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表达。结果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均有PSA的阳性表达( ~ ),54例可检测到P504s阳性表达,多表现为癌细胞弥漫性胞质内阳性着色较深的颗粒状物( ~ ),P504s染色阳性率为94.7%(54/57),其中弥漫阳性率( )为54.4%(31/57),3例阴性表达P504s(5.3%)。99.5%(397/399)的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未见P504s阳性表达,仅有2例可观察到P504s弱阳性表达( )。P504s在前列腺腺癌和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504s的表达程度与标本的获取手术方式及Gleason分级的关系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04s在前列腺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具有较佳的敏感性(94.7%)和特异性(9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在各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与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对430例前列腺疾病病理标本作HE染,赞美同理分类和分级,并通过免疫组化(LSAB法),对其中275例无PIN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48例PIN(此中包括Pca中的11例有PIN)和18例Pca作bcl-2蛋白检测,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PIN与Pca间,高级PIN与低级PIN间,高分化Pca与中-低分化Pca间有显性差异(P<0.01),无PIN的BPH与低级PIN间,高级PIN与高分化Pca间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bcl-2蛋白阳性在PIN,特别是高级PIN及Pca的异常表达,揭示了PIN及Pca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MP3 蛋白在胃腺癌(G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7 年2 月—2011 年 2 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92 例GAC 患者的组织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GAC 及其癌旁胃组织,16 例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中IMP3 的表达,结合临床相关因素及生存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GAC、癌旁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50.0% 及87.5%,癌组织和转移淋巴 结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 <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IMP3 强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 GAC 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与Ki-67 表达、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转移及是否侵犯浆膜层有关(P <0.05); IMP3 阳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率及5 年生存率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 <0.05),且浆膜侵犯[H^R=1.851(95% CI :1.180,2.906),P =0.000]、临床分期高[H^R=3.145(95% CI :1.820,5.434),P =0.000],IMP3 阳性表达是 GAC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14(95% CI :1.032,2.523),P =0.036]。结论 检测IMP3 蛋白 表达水平对GAC 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有望成为GAC 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李勇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3):143-144
在美国,男性癌症死因中前列腺癌(Pca)排第3,在2006年美国有234460例患者新诊断为Pca,其中有27350例死于Pca转移。目前我国Pca也在逐日增加,因此Pca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35例前列腺穿刺的标本配以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P63和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3种抗体结果分析,探讨提高Pca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列腺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差异,评价两者在Pca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ca患者70例,平均年龄(74.3&#177;6.1)岁;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2例,平均年龄(72.1&#177;6.1)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MA、PSA表达。结果:Pca患者PSMA、PS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4%(43/70)、91.4%(64/70);BPH患者分别为9.7%(6/62)、90.3%(56/62)。PSM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S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SMA、PSA表达对Pca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SMA和PSA在Pca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606);Pca临床分期与PSMA表达呈正相关(r=0.66,P〈0.001),而与PSA表达无相关性(P=0.683)。结论:PSMA和PSA均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组织PSA在鉴别男性肿瘤来源时较PSMA存在一定的优势;在鉴别前列腺组织病变的良、恶性时,PSMA优于PSA。PSMA表达与Pca的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是Pca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组织PSA表达未显示这一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ytokeratin 19(CKl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89例甲状腺切除标本,包括144例经典型乳头状癌(CPC)、2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FVPC)、19例乳头状微小癌(PM)、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59例甲状腺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CKl9、HBME-1和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CK19、HBME-1和Galectin-3在CP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1%和89.6%,在FVPC中为100%、76.2%和76.2%,在PM中为100%、73.7%和78.9%,在NGWPH中为5.1%、2.2%和4.3%,在FAWPH中为4.3%、1.7%和5.1%.CKl9、HBME-1和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CK19的敏感性较高,HBME-1和Galectin-3特异性较强;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1C-3和NF-k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k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1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74%(23/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40%(4/10),Ⅱ级阳性表达率81%(9/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NF-kB在癌细胞的胞浆内表达,阳性表达率83%(26/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60%(6/10),Ⅱ级阳性表达率90%(10/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1例ClC-3表达弱阳性,NF-kB表达均为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和NF-kB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结论:ClC-3和NF-kB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76-78+8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0例前列腺腺癌组织标本(Pca组和5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17种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8、73、83、MM4)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患者存在高危型HPV阳性表达,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4例存在高危型HPV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01)。HPV16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11例(22.0%),前列腺增生组中阳性表达3例(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671,P=0.017);HPV18阳性表达率次之,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9例(18.0%),前列腺增生组中阳性表达2例(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307,P=0.021)。结论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的表达,探讨claudin-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月间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组织40例(癌组)及癌旁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22例(癌旁正常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laudin-3的表达水平。分析和比较癌组不同病理参数和不同存活情况病例间的claudin-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laudin-3蛋白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癌组阳性表达率为92.5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的59.09%(P<0.05)。13例来自同一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laudin-3表达平均评分(染色强度评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评分)分别为4.538和3.269(P=0.019)。在40例癌组患者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claudin-3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36.84%和85.71%,其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及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claudin-3强阳性率为61.1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22.72%(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长径的分组间,claudin-3强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癌组的40例患者,失访7例,术后生存期≤3年14例(死亡组),生存期>3年19例(存活组),两组claudin-3表达平均评分分别为4.50和3.526(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laudin-3的表达显著升高, claudin-3的高强度表达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4-3-3ζ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及其中76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4-3-3ζ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14-3-3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79例(79.00%)表达14-3-3ζ蛋白;而正常胃黏膜中仅散在个别细胞弱表达.按组织学分类法,在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86.75%,显著高于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42.86%、0)(P<0.05).按Lauren分类法,肠型胃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90.91% vs 73.13%)(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肌层和浆膜层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和81.93%,均显著高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0、0)(P<0.05).进展期胃癌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44%,而3例早期胃癌均不表达(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14-3-3ζ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和浸润状况密切相关.提示14-3-3ζ蛋白有可能成为评估胃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