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pereosinophilicsyndrome,HES)是以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伴多脏器浸润为特征而病因尚未明确的一组疾病,此病较少见,且白细胞总数高达100×109/L以上,嗜酸粒细胞>0.90者更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结...  相似文献   

2.
王鑫 《海南医学》2007,18(8):33-34
目的 探讨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在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7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按现在国内通用的诊断标准进行复核和确认[1],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骨髓象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的情况.结果 嗜酸粒细胞中晚幼阶段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显著增高,其U值为4.8,P<0.05,杆状核、分叶核阶段与其正常参考值比较,U值为8.5,P<0.05.嗜碱粒细胞百分率的均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显著增高(U=2.3,P<0.05),不能划分阶段的嗜碱粒细胞占大多数,故难于判断其成熟障碍.嗜酸、嗜碱粒细胞形态学上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各自有其特点.结论 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嗜酸、嗜碱粒细胞数量上的变化,形态学上的一些特点、对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黎黎  吴冰陈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32-33,F0003
目的总结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1月~2007年2月经内镜和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总结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结论提高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认识,掌握其特点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1月~2007年2月经内镜和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总结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结论提高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认识,掌握其特点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0岁,因腹痛、发热1d于1999年6月18日入本院治疗。过去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上腹部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胃镜检查:胃窦部蠕动频繁,粘膜轻度水肿。病理检查为浅  相似文献   

7.
章巍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0):14-15
Gibson等学者在1989年最早描述了一种非吸烟者的慢性咳嗽,这种咳嗽没有哮喘特有的气道高反应性,但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在这些病人的痰中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理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因此被命名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或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随着诱导痰等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的发展,这种疾病的特点被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6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43.75%的患者与过敏有关。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87.5%)、腹泻(43.8%)、呕吐(43.8%)、腹水(31.3%)。77.8%的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内镜检查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病理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16例患者均予以激素治疗,疗效良好。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外周血、腹水和骨髓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内镜下黏膜活检和腹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明确诊断的关键,CT、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CCR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哮喘组采用卵蛋白(OVA)激发哮喘,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于末次激发后4~6 h断尾取血,涂片.麻醉动物,制备肺组织标本与骨髓细胞涂片.计数外周血、骨髓细胞涂片及肺组织嗜酸粒细胞(Eos)百分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表达及肺组织和骨髓组织中CCR3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肺组织中Eotax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外周血、骨髓、肺组织Eos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和肺组织中Eos百分率呈正相关(P<0.05);肺组织及骨髓中CCR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Eotaxin及其受体CCR3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在Eos从骨髓迁徙到外周血再募集到肺组织这一过程中,Eotaxin与CCR3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清  闫婧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4):2070-2071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9岁.头痛20 d,以头痛待查于2004-06-17收入我院综合病房.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出现头痛,局限于双侧颞部及额顶部,为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不伴发热、恶心、呕吐,无视觉异常,无头晕、眩晕及眼前发黑.此症状于活动、生气、着急后发生,休息及口服止痛药后症状可缓解.患者发病后睡眠差.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无烟酒史。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因阵发性咳嗽、咳痰3个月,咳嗽加重1个月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遇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加重咳嗽;于1个月前起咳嗽加剧,以夜间为显著,在当地医院行肺CT未见异常,抗生素、茶碱治疗无效.入院查体:双侧下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无触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只对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78名慢性咳嗽和/或胸闷病人作激发试验,激发试验阳性者作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清嗜酸粒细胞、痰液嗜酸粒细胞和ECP.排除其它疾病后,这些病人被拟诊为支气管哮喘,根据GINA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并追踪24个月.结果:83名患者诊断为哮...  相似文献   

14.
毕贞水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1):1346-1348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迟发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早期不易确诊的主要原因。本文报道1例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患者,其早期经多项检查未能确诊,后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为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此时,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明显。建议对于急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全身症状不明显,而胸片或双肺CT呈实变性阴影者,应多次复查外周血细胞,必要时可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检查,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15.
16.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为粒细胞自血病的一种亚型,也是白血病中一种罕见类型,而婴儿期更为罕见。现将我院所遇1例,报告如下。女,5月,第三胎第三产,生后一般情况尚可。1月前出现面色苍白并进行性加重,此后经常“感冒”发烧。近半月来  相似文献   

17.
18.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苏永忠[病例]男性,88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伴胃纳差、头晕、乏力20多天而于1995年4月8日入院。体检:T36.5℃,P80次/min,R21次/min,BP12/9kPa。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中度贫血貌...  相似文献   

19.
陈新  于化鹏  戚好文 《医学争鸣》2002,23(13):1174-1177
目的 探讨哮喘发病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基因表达与嗜酸粒细胞 (Eos)活化的关系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方法 将豚鼠 3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 .卵蛋白致敏及诱发哮喘 ;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 Eos阳离子蛋白 (ECP)在哮喘气道粘膜中的表达 ;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肺组织中 Eotaxin m RNA的表达 ;将二者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地塞米松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中 ECP细胞 (172± 4 4 )· mm- 2与 eotaxin m RNA(196±5 7)· mm- 2表达明显增强 (P<0 .0 0 1) ,Eos活化增多 ;且二者呈正相关性 (r=0 .74 4 7,P=0 .0 135 ) ;糖皮质激素对 Eotaxinm RNA(2 0± 14 )· mm- 2 ,ECP(2 6± 19)· mm- 2 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哮喘豚鼠肺组织中 Eotaxin表达增强 ,Eos活化增多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 Eotaxin表达及 Eos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1例反复发作腹痛、腹泻患者为例,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胃肠镜的组织病理学,分析嗜酸粒细胞肠炎多次误诊的原因。结果嗜酸粒细胞肠炎患者肠道组织内及外周血中均有明显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结论胃肠道的组织病理学是诊断嗜酸粒细胞肠炎的主要方法,剔除过敏原和有效的抗过敏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