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目的了解有色金属行业尘肺病发生、发展的特点以及流行特征。方法对广西诊断的667例有色金属行业尘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667例有色金属行业以矽肺(91.90%)和有色金属冶炼工尘肺(4.65%)和电焊工尘肺(1.20%)为主。矽肺并发结核率高(26.39%)、接尘工龄短。工种以风钻工、掘进工和爆破工为主。尘肺病人主要分布在南宁、河池和柳州3市。非公有制企业矽肺并发结核率高,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较短。结论需加强对广西有色金属行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矿山开采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对接尘工人进行尘肺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煤炭集团公司近7年尘肺病发病特征,为今后做好尘肺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确诊并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某煤炭集团公司的685例尘肺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85例尘肺病例中,煤工尘肺占87.59%,矽肺占12.41%。煤矿内主要工种(采煤和掘进)占发病人数的83.65%。685例尘肺患者中,平均接尘工龄为16.34年,其中接尘工龄〈10年的147例尘肺患者中,掘进与采煤工占85.03%,特别是纯掘进与纯采煤工患病工龄较短。矽肺患者的平均接尘工龄比煤工尘肺患者短,矽肺患者中纯掘进工人的接尘工龄比主掘进工人短。壹期尘肺患者所占比例偏低,贰期、叁期偏高。尘肺患者肺功能损伤者约占91%。肺结核并发率为2.34%。结论该煤炭集团公司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确诊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变化趋势,为制定河北省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2001-2012年河北省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分析;不同地区、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总体分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的K-S检验以及不同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按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作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的趋势分析。结果随着接尘年代不同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呈现明显时间序列下降趋势,矽肺接尘工龄(13a)明显低于其他尘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分别为25、20、24、25a),凿岩工、破碎工接尘工龄最短(9、9a),尘肺病例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H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承德地区尘肺病病例的接尘工龄最短(8a),小型企业的工龄最短(8a),有色金属行业的工龄最短(9a),私有经济类型的工龄最短(8a),不同地区、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北省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尘肺病患病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在重点行业,对重点粉尘企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制定尘肺病防治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降低尘肺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2009年新诊断的尘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9年广西尘肺发病以矽肺(88.37%)为主,尘肺并发结核率高,接尘工龄短,尘肺发病的行业系统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煤炭采选业,工种以风钻工、爆破工和掘进工为主。尘肺病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河池市。说明广西矽肺发病率仍较高,需加强对矿山开采业尘肺的防治工作,注重对企业接尘工人和外出农民工进行尘肺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006-2016年大连市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该地区尘肺病流行规律,为制定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检测系统获得相关资料,对大连市尘肺病种类、发病地区、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大连市尘肺病病例179例,主要分布于铸造行业的成型、清砂、打磨工种及机械加行业的电焊工种.以矽肺为主(82.68%),电焊工尘肺次之(9.49%),石棉尘肺第3(3.35%),平均接尘工龄20.73年,尘肺壹期平均接尘工龄为19.80年、尘肺贰期平均接尘工龄为20.83年、尘肺叁期平均接尘工龄为21.75年.尘肺病发病情况与严重程度(期别)和接尘工龄有关(x2=56.52,P=0.02 <0.05).结论 大连市尘肺病主要集中在铸造行业,尘肺种类以矽肺为主,应加强重点区域、行业和工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邢台市1963 - 2018年尘肺病特征,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1963 - 2018年邢台市确诊的尘肺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种类尘肺病的期别、发病时间、接尘工龄、诊断年龄、工种、行业分布以及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1963 - 2018年资料完整的尘肺病例1 044例,壹期尘肺占81.2%,尘肺病例总数在1980 - 1989年出现了高峰,占总数的37.5%,进入200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邢台市所属沙河市和桥西区尘肺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6.8%和39.2%,尘肺病病种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共占总病例数的86.0%。尘肺接尘工龄20~29年最多,占总数的40%,诊断年龄40~49和50~59岁为主,共占总数的74.6%,行业主要是煤炭开采,占总数63.3%。结论 邢台市尘肺病发病形势虽有下降,但仍应根据尘肺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地区以及重点行业和工种的监督管理,扩大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效地预防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17例尘肺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尘肺病人的死因,我们对全市217例尘肺(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尘肺)病人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一、资料来源与调查方法 1、资料来源:1963~1989年历年诊断的尘肺病人,死亡者均有县以上医疗单位的死亡诊断证明。死者中矽肺占65%、煤工尘肺占35%。 2、调查方法:依1988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对每位尘肺病人的年龄,接尘工龄、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兰州市新发尘肺病监测资料用Excel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兰州市共报告各种新发尘肺病264例,发病呈增长趋势。兰州市七里河区、永登县及红古区的新发病例较多,占81.8%。不同种类尘肺中,煤工尘肺最多,占46.6%。不同分期尘肺中,壹期病例最多,占8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5±11.1)岁,平均接尘工龄为(24.4±10.8)a;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煤工尘肺、其他尘肺、矽肺;新发病例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49.2%)和中小型企业(59.1%),非公有制企业尘肺平均接尘工龄较公有制企业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病例较多,占42.4%;工种主要分布在矿山开采,占43.6%;开始接尘年代在1971-1980年间新发病例最多,占37.9%。结论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重点监管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加强对煤矿工人和企业退休前后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9.
汇总山东省2006~2008年诊断的全部尘肺病例资料,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接尘年代、接尘工龄和所在行业、地区及企业规模的分布。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底,山东省尘肺病现患22 939例,2006~2008年共报告尘肺病3 349例,新病例2 854例,其中Ⅰ期占新发病例的85.22%,发病患者男性远高于女性,45~54岁诊断率最高,病种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尘肺,占新发尘肺患者的86.06%,以矿山主要工种为主,1970~1989年开始接尘的患者发病率居首,实际接尘工龄以20~29年居首,以煤炭、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患者最多,占新发尘肺病的72.46%,主要分布在烟台、淄博、泰安、济南和临沂5个市,患者人数占全省新发病病例的82.81%。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地区为矿业基地,主要为矽肺和煤工尘肺。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洛阳市尘肺病特征,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洛阳市2008-2011年新诊断267例尘肺情况进行工种分布、尘肺类型、患者接尘工龄和诊断年龄统计分析。结果新诊断尘肺病例总数逐年增多,以2010年、2011年增加明显,尘肺Ⅰ期病例增加最为显著;在新诊断267例尘肺中,采煤工67例(25.09%)、粉碎工45例(16.85%)、成型工43例(16.10%)、原料工30例(11.24%),占总数的比例较大(共69.28%);尘肺中矽肺Ⅰ期、Ⅱ期、Ⅲ期均占据很大比重,矽肺总数占尘肺总数达到90.26%;Ⅰ期尘肺患者诊断年龄(48.92±10.57)岁,低于Ⅱ期尘肺、Ⅲ期尘肺(54.22±10.78,53.94±9.11)岁(P〈0.05);Ⅰ期尘肺、Ⅱ期尘肺患者接尘工龄(17.79±9.89,18.16±12.74)岁,高于Ⅲ期尘肺(10.49±11.48)岁(P〈0.05)。结论洛阳市煤炭、玻璃、矿产行业的采煤工、粉碎工、成型工、原料工等工种是尘肺预防的重点,应主要预防矽肺发生,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近5年镇江市尘肺发病特点及原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镇江市新诊断的尘肺患者构成、所属企业性质、发病年龄、接尘工种、工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5年来镇江市尘肺检出数、检出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国有企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高于非国有企业患者(P0.01),接尘工龄与非国有企业患者相当。工龄不超过10年的新发尘肺工种以主掘进工、凿岩工和破碎工例数为多。结论国企尘肺防治工作是有成效的,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非国有企业尘肺发病所占比例升高,新发尘肺发病年龄轻,工龄短,病情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尘肺期别晋级规律。方法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110名尘肺病患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10名尘肺患者中,B超表现、心电图表现、血压读数、血常规异常率较高,分别为72.73%、66.36%、65.45%、60.00%;晋期19例,晋期率为17.27%,均是从Ⅰ期晋级到Ⅱ期。晋期病例的平均年龄为(75.68±6.15)岁,比没有晋期病例平均年龄(71.80±7.69)岁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开始接尘年龄、平均接尘工龄两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某矿企业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尘肺随着时间有明确的进展性,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定期健康监护并及时复诊。  相似文献   

13.
张庆年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29-1431
目的了解湛江市水泥生产企业粉尘作业工人的尘肺发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7年1月—2011年12月的湛江市的水泥生产企业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年来检出尘肺患者21例,观察对象32例(其中15例进展为尘肺)。尘肺患者平均检出年龄(52.1±7.0)岁和平均接尘时间(19.5±7.1)a分别高于观察对象的平均检出年龄(46.8±5.2)岁和接尘时间(13.2±3.6)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尘肺患者病死率达28.6%。结论水泥粉尘接触工人尘肺发病与接触年龄、工龄有关。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水泥生产企业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尘肺病患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尘肺病的防治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96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死亡的169名尘肺病患者的"尘肺病报告卡"和"上海市尘肺病动态记录卡"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后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接尘工龄与病程长短呈负相关,单侧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146,P=0.029。随着尘肺病分期级别的上升,矽肺患者的病死率也明显上升。31.95%的尘肺患者直接死于尘肺病,位居直接死因的首位;其次为气管、支气管和肺脏恶性肿瘤,占18.93%。[结论]尘肺病患者的接尘工龄和病期与疾病的病程密切相关,尘肺病本身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徐州矿务集团1003例死亡尘肺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尘肺发生、发展及死亡规律 ,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州矿务集团 10 0 3例死亡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 1)死因构成列前四位的是 :尘肺、肺结核、慢性肺心病、肺癌 ;1990年开始 ,死因构成顺序变化为 :尘肺、慢性肺心病、肺癌、脑血管意外 ,肺结核已不再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2 )死亡尘肺病例累计死亡百分比变化与接尘工龄长短有关 ,接尘工龄 5~ 2 0年间累计死亡百分比呈快速直线上升。 ( 3 )死亡尘肺病例中不同接尘工种之间平均死亡年龄、发病工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纯掘进工、纯采煤工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发病工龄短于其他接尘工种。 ( 4)自七十年代以来 ,尘肺患者死亡年龄和病程呈延长趋势。结论 降低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限制接尘时限是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应用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对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情况,为实施职业健康监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其中136例接触电焊粉尘,119例接触其他致尘肺粉尘,57例接触不引起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全部人员经内科胸部检查、高千伏胸片、HRCT及肺功能检查。[结果]高千伏胸片检查均未见肺气肿表现。HRCT检查发现早期肺气肿51例,其中电焊作业人员29例,其他致尘肺粉尘作业人员18例,不致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作业人员4例,检出率分别为21-3%、15.1%和7.0%(x2=6.30,P〈0.05);且接尘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x2=14.59,P〈0.001);年龄≥50岁组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于〈50岁组。[结论]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率与年龄、接尘时间、接尘种类有关,电焊工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建议对年龄≥50岁的接触电焊粉尘工人优先开展HRCT检查。  相似文献   

17.
杨汝艳  张士军  霍亚平  周日辉 《职业与健康》2010,26(22):F0002-F0002,F000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尘肺病的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做好尘肺病的预防工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连云港市2003—2008年新诊断尘肺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诊断尘肺病138例,分布于10个行业系统,Ⅰ期108人,Ⅱ期28例,Ⅲ期2例,分别占78.26%、20.29%、1.45%。2003年诊断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工龄明显长于2007、2008年诊断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尘肺病例中接尘工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有35例,其中Ⅰ期、Ⅱ期各有17人,Ⅲ期1人,其中Ⅱ期、Ⅲ期主要来自私营企业,诊断于2007—2008年。结论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粉尘危害十分严重,尘肺发病的工龄越发缩短、病情越发严重。应加强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某矿务局304例煤工尘肺死亡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矿煤工尘肺近10a的死亡一般规律,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某矿务局1988-1997年之间的尘肺患者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与1987年以前尘肺死亡年龄,接尘工龄,工种,死亡原因进行比较。结果:全矿累计确诊尘肺患者1149人,累计死亡304人,总死亡率2.873%,特异性病死率为7.06%,特异死亡率1.09%,近10a尘肺死亡的平均年龄比1987年前延长,尘肺死亡病例中,采煤工人的死亡比较最高,1987年以后采煤工的病死率和构成比与1987年以前相比有所下降,而掘进工的病死率和构成比上,死因分析结果顺位依次为肺部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结论:未来10a应加强这一高危人群的健康监护和三级预防工作,包括防止几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延长尘肺患者寿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田地质因素与尘肺发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煤田地质因素与煤矿尘肺发病关系。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5个煤矿煤田地质因素,煤矿历年粉尘测定资料及尘肺病发病情况等进行调查,利用煤田地质因素综合危害指数第三项指标,与煤矿尘肺工种,工龄双变量调整患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个煤矿接尘工人10年以上工龄的尘肺工种工龄双变量调整患病率最高18.24%,最低3.21%,存在显著差异(P<0.01),煤田地质因素综合危害指数等三项指标分别与煤矿尘肺工种工龄双变量调整患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P<0.01),结论:在防尘措施,接尘工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造成煤矿尘肺发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煤田地质因素不同。因此,除了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外,还可以利用煤田地质因素对煤矿尘肺发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结核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9月所有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1 977例)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因不明及其他;尘肺结核病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死因不明及其他;肺结核仍为尘肺结核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单纯尘肺与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尘肺病期别、尘肺病类型及工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尘肺和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及尘肺结核病患者死亡原因以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