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脑缺血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的必备工具.本文综述了常见全脑和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与制备方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模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指出了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选用恰当的脑缺血评价方法是判定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措施之一,直接影响着实验研究的结果。就脑缺血动物模型常用的评价方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便是线栓法.影响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的因素有大鼠品种、麻醉剂、线栓和手术部位等,其中线栓的选择又尤为关键.本文就线栓法大鼠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剂、线栓和手术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造模进行指导以提高造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50%~80%.建立良好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了解IVC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经典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用途以及优缺点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多见,脑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最后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为了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与治疗脑卒中,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为重要。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工具,为制备更有效可靠、价廉便捷的脑梗死动物模型。本研究概述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建模方法、模型改良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汪学军  陈孝银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97-1099
缺血性脑血管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而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从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和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两方面阐述各种类型常用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中医在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现状大多是借鉴或利用现代医学的脑缺血疾病方面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病与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中医脑缺血性动物模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慢性脑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本文基于慢性脑缺血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具体评价,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目前关于慢性脑缺血模型建模方法主要有血管闭塞法、动静脉瘘及控制血管直径法,其中属血管闭塞法中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是慢性脑缺血最常用的模型。由于每一种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构建一种理想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本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改良法制备模型并进行大鼠行为学的评价,以观察改良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缺血梗死,较对照组操作简单,缺血成功率高.结论:该改良法制备的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动物,建立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脑缺血模型对于研究脑缺血至关重要.笔者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动物的特点及在脑缺血模型制作过程中动物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标准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具有无需开颅、损伤小、可重复、缺血时间可控、梗阻部位较明确、脑缺血损伤程度较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笔者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和既往的文献报道,对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谈几点体会,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针刺实验文献中针刺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78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科技数据库有关针刺动物实验的文献,筛选出与针刺对脑缺血动物模型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相关的文献,人工提取文献中的穴位和基因蛋白指标,规范化处理后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计算分析并可视化展示.结果 获得符合研究范围的文献350篇;获得穴位79个,频次最高为百会;获得基因蛋白180个,频次最高为BCL2;关联规则计算得最常用组穴为足三里、曲池;复杂网络计算得与脑缺血损伤或康复机制关系较密切的基因/蛋白为热休克蛋白70、BCL2、CASP3、BCL2相关X蛋白.结论 针刺穴位可通过多条途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穴位选择主要以督脉和阳明经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多发性脑梗塞(MCI)在脑梗塞中又占有较高的比例,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颈内动脉注射微小栓子模型的制备方法。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药物疗效、防治措施等,在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愈风宁心胶囊对动物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愈风宁心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 ,以及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缺血缺氧和正常小鼠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大鼠脑缺血缺氧模型、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缺血和正常小鼠耐缺氧模型 ,观察愈风宁心胶囊对其存活时间的影响来评判愈风宁心胶囊对动物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结果 愈风宁心胶囊 ( 0 .4 2 86 ,1.0 714 g· kg- 1 ) ig给药能明显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的存活时间 ,提高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延长正常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结论 愈风宁心胶囊对动物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养阴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长期激怒法致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大鼠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症状评分、脑含水量、脑梗塞范围、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采用小鼠断头致脑缺血模型,观察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结果:养阴通络方16g/kg组能使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明显降低脑梗塞率和含水量,可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养阴通络方8g/kg组脑梗塞率明显降低。脑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表明养阴通络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养阴通络方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TC指数定位血管线栓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备的影响。方法3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预试验组30只、原始方法组120只(按LONGA氏血管线栓法)、改良方法组150只(按动物门齿根部T点距颈总动脉分叉点C点长短而定,简称TC指数定位法);比较两种不同造模法对血管线栓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大鼠的成功率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TC指数定位法改良的LONGA氏血管线栓再灌注制模法,比原始的LONGA氏血管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高,直线相关分析及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形态学表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C指数定位法的LONGA氏血管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一种较好的制模方法,值得实验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选5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及参龙健脑胶囊大、小剂量组.各给药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羟自由基(·O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川芎嗪、丹参、丹皮酚和当归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期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动物模型;以氢清除法测定脑血流量;药物经腹腔注射。结果:(1)脑缺血后再灌注初期表现为充血反应,再灌注60min 起脑就进入低灌注期,直至再灌注120min。(2)川芎嗪、丹参、丹皮酚和当归均能增加低灌注期脑血流量。结论:川芎嗪、丹参、丹皮酚和当归均能增加低灌注期脑血流量,为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龙汤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5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脑缺血加参龙汤大、小剂量组。造模以及药物处理4周后,进行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状态评分及大鼠海马区VEGF阳性细胞表达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与假手术组比有显著差异。参龙汤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参龙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海马区VEGF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参龙汤大剂量治疗组大鼠海马VEGF阳性细胞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面积大、颜色深,平均光密度值与模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龙汤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大鼠有脑保护作用,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其作用机理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脉络宁氯化钠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脉络宁氯化钠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为该药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等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采用电凝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采用插线法;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采用结扎法;对脑循环的影响采用麻醉犬在体实验法.结果:该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以及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有一定改善作用;该药能降低大鼠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此外,该药能降低麻醉犬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结论:该药有抗脑缺血作用,这一作用与其抗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和扩张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