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自身抗体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诊断指标,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但自身抗体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逐步解决。当前自身抗体临床检验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手工操作主观性强,检验质量有待提高;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少沟通,临床医生对自身抗体检测技术和结果的认识不够;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临床的必要性和复杂性等。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并预测了自身抗体临床检验未来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自身抗体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重要标志,也是临床确认AID的重要依据。但对自身抗体检测这部分内容学生接触少,教材也涉及不深,笔者通过多年免疫组的实习带教,发现实习学生普遍对本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本部分内容又是免疫检验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针对这种现象,天天发条结合本科室的自身情况,从加强自身抗体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试验技能的培训、加强临床案例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以及加强自身抗体检测方面的质量控制培训4个方面进行身抗体检测的实习带教,让学生的实习带教与检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AID检验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3.
免疫监测是免疫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从细胞到生物分子等多种指标.在此重点讨论3个问题:首先,T淋巴细胞是所有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对其进行检测,对了解免疫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在临床检验中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如流式细胞仪)和检测目的 (如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或功能)选择不同方法.其次,自身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有些自身抗体甚至可预测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有可能对肿瘤诊断、治疗肿瘤靶分子的筛选提供帮助.另外,检测细胞因子是了解疾病免疫学机制的重要途径;细胞因子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程度,但不具有器官或组织特异性;应加强细胞因子检测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4.
自身抗体的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其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本文从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现状和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质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角度,提出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反应的监测和疾病预后判断.但是,自身抗体存在显著异质性、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一致性及标准化程度不理想等因素,因而导致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检测结果解释也存在不少困难.寻求新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自身抗体,建立自动化综合检测平台,并进行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实施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评估等是今后自身抗体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IDs)是一组由先天性免疫(固有免疫)介导的、临床表现以异常增高的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具有明显宿主易感性的免疫系统疾病[1]。这一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反复出现的发热症状、急性关节炎症状和全身慢性炎症反应症状。在AIDs,固有免疫系统直接导致组织炎症。在经典概念中,AIDs没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存在或抗原特异性T细胞参与。因此,AIDs最初主要指遗传性周期热综合征(hereditary periodic fever syndrome,HPFs)[2]。随着近年来对AIDs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并被归入AIDs疾病谱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受血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4项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引起基层检验人员对输血前检验的重视.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51%、0.46%、2.16%、1.54%.结论 开展输血前检验十分重要,提醒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注意自我保护,可避免因临床输血带来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0):758-761
摘要: 与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AuAb)是一类重要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某些特定的AuAb除可协助自身免疫病(AIDs)的诊断、活动程度评估、预后判断及疗效监测外,还可作为疾病风险预测指标,对健康人群特别是有遗传家族史的易感个体进行AIDs风险评估。对特定AuAb阳性个体及早实施预防性干预治疗,可使患者较早得到治疗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内一些三甲医院陆续开展了质量管理认证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逐步被管理者接受。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过程就是制订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将搜集的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到各个管理环节,周而复始,不停顿地运转,最终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本文探索了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自身抗体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环节,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及总结改进,不提升检验后质量。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自身抗体检测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抗体检测能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的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94例。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0例LADA患者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明显异于274例非LADA 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利用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检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自身抗体检测在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和预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血管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一种自身抗体的存在不能作为确诊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唯一标准。对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结果运用,必须与临床资料一起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ds-D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着丝点抗体(ACA)及抗细胞浆抗体(ACYA);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Sm抗体;运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及采用GRAGONUED 2010型分析仪检测血液沉降率(ESR)。检测对象包括干燥综合征患者278例及50例正常对照组。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SSA和SSB与其他风湿病及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表2显示ANA阳性率最高,为45例阳性;其他结果显示RF与对照组比较,P<0.01、ESR、IgG、CRP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检测自身抗体及特种蛋白对提高其同其他自身免疫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身抗体检测的应用与质量保障原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特点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自身抗体检测在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和预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血管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一种自身抗体的存在不能作为确诊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惟一标准。对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结果运用,必须与临床资料一起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IDs)已被定义20余年,目前发现单基因AIDs共56种,其症状交叉重叠,易误诊、误治,此外不同AIDs的遗传变异特点不同,且中国人群中部分AIDs具有独特的遗传特点。我国目前尚无基于循证医学的AIDs基因诊断指南。为进一步规范AIDs的早期识别和精准诊断,由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联合发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注册并撰写了《中国自身炎症性疾病基因诊断指南》计划书,并将遵循循证指南制订流程,制订和发布正式指南文件,以科学指导AIDs的临床诊疗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该指南的背景、意义、目的、目标人群、使用人群、指南制订组成员及制订流程等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免疫检测干扰因素的分析、识别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检测法中能够改变被检测物浓度或改变被检物与相应检测抗体结合能力的物质,均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内源性干扰因素包括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及其他一些结合蛋白等.脂血、交叉反应、一些分析前变异、基质效应,甚至检测的设备不同,也可对免疫检测造成干扰.这些干扰可引起许多检测结果的假性升高或降低,包括激素、肿瘤标志、药物、肌钙蛋白和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检测等,进而影响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都应充分认识免疫检测中的干扰因素,并在出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征象不符时进行充分沟通,查找是否存在干扰因素,并采取适当方案重新检测,以得出正确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保临床实验室实验结果准确性和持续改进检验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按照输血操作规程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通过手工加样实验操作方式检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全国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质控样本。结果抗体筛查试验中,待检样本可能因抗体筛查检测试剂批号的不同,引起反应格局不同。结论参加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可以确保临床实验室实验结果准确性,能够持续改进检验质量,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和统一实验室检测标准,从而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自身抗体是一类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通过参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导致机体损伤,诱发疾病。近年来,自身抗体诊断技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 ID )及其并发症的诊断、预后评估方面逐渐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作为A ID风险预测指标,对健康人群或者有遗传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预测评估。然而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发展面临瓶颈,包括检测方法学、评价研究标准化、诊断策略及质量管理、检测结果解释等方面。本文就当前自身抗体诊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逐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检测人血清中存在的ENA六种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性狠疮(SLE)、混合性结缔组织(MTCD)、硬皮病(PSS)、干燥综合症(SS)等风湿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因此,ENA自身抗体试剂盒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同一厂家的两种ENA自身抗体试剂盒进行了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ENA自身抗体试剂盒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市成品血液的检测质量,为行政管理提供第三方评估结果。方法选择北京地区2005年1~9月2000份成品血液,使用不同厂家试剂进行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梅毒(TP)4个指标的检测,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HBcAb-IgM)。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成品血液的检测质量较好。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其中HBsAg、TP检测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液检测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但检验方法不同,试剂质量不统一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有一定影响。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采供血机构进行血液质量抽检是提高和保障临床用血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常见风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自身抗体。结果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除肌炎/皮肌炎(PM/DM)灵敏度为50%外,其他风湿病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灵敏度在80%或80%以上,而特异度在60%以上。早期风湿病病例易稳定控制,控制稳定率在70%以上,而晚期风湿病病例不易控制,控制稳定率在20%以下,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并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对常见风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