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神经外科手术时间较长,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及意识恢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数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通过意识评鉴手术效果,同时预防术后烦躁引起颅内压改变,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也高于其他常规手术[1-2]。我院自2013-01-2015-01将舒芬太尼应用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100例,所有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重。作为一个新发传染性强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战"疫"要遵从的三大原则。在此疫情之下,神经外科医生应掌握COVID-19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针对COVID-19合并神经外科急诊患者,避免误诊漏诊,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为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患者实施急诊神经外科手术时,必须严格遵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医疗机构的相关防护规定,密切协调手术各方,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三级防护,手术必须在负压手术间进行。对于不具备上述医疗条件的单位,宜尽快将需要急诊手术的COVID-19患者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收治的441例神经外科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医院感染,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4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3.2%;其中年龄≥60岁感染率9.12%,急诊手术感染率6.8%,手术时间≥3h,术前存在感染灶感染率为25%,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合并医院感染与以上各种危险因素有关,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质量管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前病灶的管理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期增加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安全.方法 回顾2009年3月-2010年1月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临床监测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防治特点.结果 2414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平均观察时间为2 h,并发症发生率为52.57%(1269/2414),其中486例兼有两种以上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0.13%.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340例,14.08%)、高血压(333例,13.79%)、疼痛(330例,13.67%)、寒战(246例,10.19%)、恶心呕吐(222例,9.20%)、谵妄躁动(215例,8.91%),较少发生低氧血症(79例,3.27%)、呼吸道梗阻(48例,1.99%)、苏醒延迟(34例,1.41%)、低血压(12例,0.50%)等并发症.3例患者由于脑水肿或脑内血肿再次手术.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情况复杂,不同疾病种类和手术方式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特殊并发症;麻醉后恢复室医师宜在患者恢复期针对不同神经外科手术种类,严密监测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躁动是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导致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暂时状态,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规则运动、生命体征变化、高度烦躁、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等[1,2]。由于神经外科ICU收治的多是脑出血、脑外伤、动脉瘤及脑肿瘤术后的危重患者,加之临床上挥发性麻醉药广泛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而挥发性麻醉药全麻患者术后躁动比较常见[3],因此患者躁动  相似文献   

6.
神经导航下行26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神经导航系统使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更精确,手术并发症减少,是神经外科微侵袭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1,2]。在各种原因和类型的脑积水治疗中,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常被临床医师采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应用史赛克公司(Stryker)最新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导航系统(Leibinger)对26例不同情况的脑积水患者进行导航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2~65岁,平均37·4岁。术前均行CT或MR检查证实为脑积水。其中松果体区肿瘤伴脑积水伽玛刀治疗术后7例,第四脑室肿瘤术后伴脑积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学科合作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01—2018-01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多学科合作,及时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肢体功能锻炼,配合物理疗法。结果因采取预防措施和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未发生血栓,发生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评估及健康宣教,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加强护理,密切配合多学科共同治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两年来收治颅脑外伤病人 10 0余例 ,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颅脑损伤 ,是严重创伤的主要死因〔1〕。占创伤总死亡的72 2 %~ 92 5 %。患者往往发病突然 ,病情危重 ,因此在与神经外科医师共同救治此类病人的过程中 ,常要求麻醉医师不仅对麻醉而且对病情、疾病的病理  相似文献   

9.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全身麻醉下俯卧位常用于神经外科幕上顶枕部、后颅窝中线区、脑干背侧面、脊柱及延髓各部位病变的手术.自2003-03~2006-01通过对俯卧位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影响患者预后,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笔者回顾了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与神经外科手术相关的颅内感染病例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药物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拔管的时间、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2-12神经外科收治的实施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36例,其中胶质瘤16例,脑膜瘤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18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维库溴胺进行麻醉诱导。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患者插管、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呼吸恢复情况、患者睁眼、拔管时间及拔管后半小时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2组麻醉诱导后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诱导前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插管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均较实验组有明显上升。实验组麻醉苏醒期睁眼、呼吸恢复、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拔管后半小时疼痛评分(V A 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时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在患者的麻醉恢复期,有利于术后呼吸道的管理以及术后镇痛作用强。拔管时间短,术后意识恢复快。可明显的减轻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术后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安全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收治并接受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等分为S组与V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靶控麻醉和维库溴铵静脉麻醉,对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S组与V组麻醉前后 HR、CVP、SBP及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V组比较,S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VAS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舒芬太尼靶控麻醉较维库溴铵静脉麻醉具有更佳麻醉效果和较少的并发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鞍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入路多样,手术后并发症常见。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对368例鞍区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笔者对各种入路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拟为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些临床经验。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68例患者,男165例,女203例;年龄5~82岁,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致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10-2013-10在我科接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2635例患者,其中38例合并颅内感染,对导致颅内感染的各项可能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手术后的颅内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多次手术、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合并糖尿病有关,而感染率的高低与术前、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是否留置引流管等无关。结论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注意保持术区干洁有利于减少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孕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6例妊娠合并风心脏病患者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6例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过程多数平稳,新生儿仅2例全麻出生Apgar评分2~3分,经积极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送儿科ICU,其余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均达到10分.术中完善监护措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所有产妇均平安度过围术期.结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适应于大多数合并风心病患者的急诊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密切监测、积极防治心衰、维持循环稳定是确保围产期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随着神经外科手术及器械的发展,手术微创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趋势,特别对老年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耐受性好的手术方式成为目前神经外科的挑战.我科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此类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癫痫年发病率为35~37/10万,现有癫痫患者约为4.89×10^6例,初发年龄〈20岁的患者为70%~74%,其中〈10岁者占37.00%~51.80%;有70%~80%的患者在神经内科医师的监督和指导下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其发作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显著减少,但也有20%~30%患者虽经多种药物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成为难治性癫痫。其中,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可通过不同类型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发作完全消除或症状显著改善,得以恢复工作或学习。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逐年进步与发展,与之相关的麻醉方法亦不断更新。笔者在总结近年有关癫痂外科手术治疗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回顾有关癫痫诊断及手术相关麻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结果 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仅在诱导80min时,静脉麻醉组低于吸入组;2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静脉麻醉组脑氧供指标相比麻醉前无显著差异,而吸入麻醉组显著升高。结论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均能够有效维持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吸入麻醉能够降低脑耗氧量,静脉麻醉能够维持体感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19.
2012-01-2012-12我们通过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降低了患者的急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得到患者的高度肯定,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90例,常规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实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卒中闭塞血管自发再通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1月余”于2005-10-27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1月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当时头CT检查未见异常。次日肢体无力加重,左上肢无法活动,10分钟后稍有缓解。2小时后肢体无力再次加重且未缓解于2005-9-20入院。既往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