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之核心要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学科化服务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对图书馆的长远建设发展、可持续学科化服务的思考,将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核心概括为资源建设是基础、泛在服务是未来、技术支撑是关键、特色服务是亮点4句话,并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如何从这4个方面深入开展学科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促进图书馆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和临床服务,是目前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属于教学辅助部门,其宗旨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环境逐渐成熟,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正颠覆着传统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书馆将结合各种新兴科学技术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图书馆如何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员配备下,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整合度、信息传递效率和服务价值的最大化,将是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之所在。特别是青年馆员在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中可发挥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4.
挖掘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既要发扬传统图书馆的收藏与服务模式,又要体现现代图书馆的收藏与服务理念。为了使图书馆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本文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图书馆以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为特征,不再以馆藏为中心,而是以读者为中心,并以网络为基础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服务教学与学术研究两大重任.随着传统的服务方式与馆藏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单一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馆员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当通过网络可以存贮和传输图书期刊等全文信息时,图书馆的原有功能将被削弱,读者也许不再把图书馆作为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会出现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局面.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转变服务功能,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图书馆信息情报服务的高素质馆员队伍,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吸引读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的用户数据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及利用情况,而深入分析、标签用户数据,构建用户画像,提高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则是图书馆服务的新趋势。用户画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将会深化图书馆变革,促进图书馆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内外关于用户画像在图书馆界及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用户画像应用于图书馆的可行性与作用,并在大数据环境下构建了图书馆用户画像,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及质量。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标志。而人性化服务也是图书馆创办宗旨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管理制度以及服务模式上也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图书馆要彻底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将以书为本变成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来促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努力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趋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图书馆事业已经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当前,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图书情报界的热点论题之一.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是在对图书资料加工、整理、组织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它的资源是指馆藏.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是以数字形态存在,即运用数码技术对现有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同时,允许在网络环境中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存储和查找.建设数字图书馆将是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由于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转化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适应转化,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也将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图书馆保守封闭的办馆思想、重藏轻用的藏书理念、传统的手工服务模式、落后的技术设备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面对挑战,图书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将直接关系到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全球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图书馆开始向电子化、数字化发展,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将是现代图书馆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卫生服务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医疗制度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是我国卫生事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定位于社区卫生服务层面的民营医疗机构如何借助这些机遇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从民营医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劣势以提高民营医院的经营绩效角度,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Shortages in, and maldistribution of,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force will continue to limit access to health care. The current health reform proposals and policies recognis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s a priority, but only partially address the barriers to improvement. In particular, there will need to be mor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within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funding to support th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促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方法: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含义、指导方针和专家学者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各地在开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获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结合专家学者在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目前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参考解决方案。结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医院质量战略构建与服务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质量管理已发展到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医疗质量管理将向更深、更广、更高标准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更加严格和精细的质量管理。加强对医院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随着医院间在技术、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日趋缩小,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领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追求的最高服务境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为病人提供医疗的、精神的、文化的和情感的服务,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谁注意服务的细节化,谁就会在市场上更胜一筹,笔者通过对我院质量建设及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医院质量管理及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和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5.
加强医院管理 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院的管理,端正医院的服务理念,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用先进地文化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医疗改革在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正在逐步运行。它不仅影响着带有公益性质的国有医疗单位,也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医疗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用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通过改革,社区医疗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群众对电子健康服务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农村地区的电子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988名村民,Epidata3.0录入、SPSS11.5分析数据.结果多数农村群众接触过电子设备或服务,电子健康的兼容性好.电子健康服务的好处为减少不合理的医药开支、使服务更及时、便捷及提高服务质量.65.9%的人认为使用电子健康服务不难.63.1%的人认为电子健康卡安全、保密性好.91%的人支持发展电子健康.结论在建立和推广电子健康服务的进程中,应重点关注服务的易用性和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宜在文化程度高、年轻的、接触过电脑或手机、接触电子设备多的人群中首先开展和推广电子健康.  相似文献   

18.
The issues of contracep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have been particularly sensitive and complex in sub-Saharan Africa.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which promote the use of safe and effective modern methods of contraception have generally not been well received on the continent. The reality, however, is that sub-Saharan Africa has a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s least developed region. 25 of the world's 35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in sub-Saharan Africa. It is difficult enough to maintain existing services for populations in the region let alone expand them to meet the needs of even more people. Family planning should be seen as one of several strategies or interventions in an overall and integrate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Unless population growth slows sharply and rapidly, living standards will continue to fall, unemployment and poverty will increase, and famine and hunger will lead to accelerated rural-urban migration, threaten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peace. The provision of family planning and high-quality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can also help reduce the currently high levels of matern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Physicians need to become more actively involved in advocating and providing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相似文献   

19.
建立综合型医院辐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目前综合型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综合型医院辐射社区医疗服务的网络模式,对发展综合型大医院与社会医疗双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还对该模式的构建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evere visual focus problems of health economists-they have developed a one-sided fixation with equity issues, neglecting the efficiency agenda. The problems of meeting need are not just about access--they will vary with cost and supply. Economists in fact developed a more balanced agenda in the 1970s but have failed to follow it up. The paper defines the triple nationalisation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and presents evidence that pluralism, using the purchaser/provider split, has become more efficient in long term care, home care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Health economics has failed to explore options for using the dynamic forces of choice and competition for improving health services. The paper makes the case for a decision rule that "we should seek the process of health care service supply and development which maximises the delivery of high quality, lower cost user relevant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