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血糖数值将60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血糖≥7.0 mmol/L,B组血糖<6.1 mmol/L,对两组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相关血管近端病变、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或右冠明显多于B组(P<0.05),A组病变血管为双支以上或弥漫性病变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 AMI合并SHG的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或右冠近端病变,且两支以上或弥漫性病变的比例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94例经皮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的AMI患者分为2组,A组48例(血糖〈7.8 mmol/L),B组46例(血糖≥7.8 mmol/L)。对比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A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时血糖高者往往伴有多支血管病变,其心功能差,病死率高,入院时血糖水平可作为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999~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根据空腹血糖均值分为3组,A组患者空腹血糖(FPG)〈6.1mmol/L,B组6.1mmol/L≤FPG〈7.0mmol/L,C组FPG≥7.0mmol/L,观察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糖,病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感染和脑血管意外,监测生化指标,统计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A组及C组心血管及感染发生率较大于B组(P〈0.05),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较B组明显(P〈0.05),B组的长期生存率有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为A组(空腹血糖<6.0 mmol/L)、B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和C组(空腹血糖≥8.0 mmol/L),对比分析各组临床症状、病死率.结果 血糖明显升高组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病死率均高.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空腹血糖正常值由6.1mmol/L下调至5.6mmol/L后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者代谢紊乱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综合科2002—01/2003—12收治的2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①血糖正常组131例(空腹血糖&;lt;5.6mmol/L)。②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39例(5.6mmol/L≤空腹血糖&;lt;6.1mmol/L)。③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195例(空腹血糖≥6.1mmol/L)。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累及血管支数及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越高,表明病变程度越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215;空腹血糖)/22.5],根据病史描述评价患者吸烟情况及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265例。①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t=4.659~12.744,χ^2=5.345,P&;lt;0.05)。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的明显高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t=6.120~12.034,P&;lt;0.01)。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58.8%,62.8%,40.0%;28.7&;#177;8.40,39.6&;#177;7.3,41.2&;#177;9.0,χ^2=5.21,7.56;t=6.30,8.380,P&;lt;0.01),而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基本一致(P&;gt;0.05)。④相关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以及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0.51,0.47,0.32,0.30,0.14,P&;lt;0.01)。结论:在新的空腹血糖分割点下所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代谢紊乱特征,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具有乘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更证实了这一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并且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相似。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并不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这提示可能轻度增高的血糖与其他代谢紊乱共同加速了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随机血糖水平对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4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132例,血糖<7.80 mmol/L;B组120例,血糖7.80~11.00 mmol/L;C组102例,血糖≥11.00 mmol/L.结果 与A组相比,C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较高(P<0.05).冠状动脉造影示B、C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校正TIMI帧数(CTFC)值高于A组(P<0.05).B、C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A组,其中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随机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直接介入治疗后预后较差,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老年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159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和193例心肌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未合并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多(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和双支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支数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5和P〈0.01)。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确诊及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孕24~28周行糖筛查试验,血糖≥7.8mmol/L为异常;若行空腹血糖测定≥11.2mmol/L,两次或两次以上≥5.8mmol/L确诊。空腹血糖正常及糖筛试验血糖≥7.8mmol/L,≥11.2mmol/L行糖耐量试验以确诊。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孕产妇、围生儿的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经治疗后对母儿的危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空腹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空腹血糖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4组:正常组FBG<5.6mmol/L;轻度升高组5.6mmol/L≤FBG<7.0mmol/L;中度升高组7.0mmol/L≤FBG<9.0mmol/L;重度升高组FBG≥9.0mmol/L。对比分析各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结果当FBG≥7.0mmol/L时,CK-MB峰值、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提示非糖尿病患者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糖应激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TEAMI患者50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浓度将患者分高血糖组(Ⅰ组,血糖≥7.0 mmol/L)和血糖正常组(Ⅱ组,血糖<7.0 mmol/L)。结果高血糖患者梗死部位罪犯冠脉双支及多支病变和复合前壁MI,心功能≥3级及住院期间和1 a病死率的发生率高(P<0.05~0.01)。结论高血糖应激STEAMI患者血糖峰值高、心功能差及临床预后险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惠者入院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和准确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以6.1mmol/L、7.0mmol/L和8.0mmol/L作为入院糖水平的切入点,对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比较2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以6.1mmol/L为切点分组,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7.0mmol/L为切点分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入院血糖〉8.0mmol/L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较〈8.0mmol/L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士应重视和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者的入院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评估预后和实施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前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糖(1hPG)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84例拟诊冠心病(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DM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病变程度以是否诊断CHD、冠脉病变支数、是否弥漫性病变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四方面表示;根据OGTT 1hPG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1hPG<8.0 mmol/L,208例,B组:8.0≤1hPG<10.5 mmol/L,166例,C组:1 hPG≥10.5 mmol/L,310例.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对1h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B、C三组比较,随着1hPG逐渐升高,冠心病患病率、冠脉病变积分、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逐渐升高(P <0.05);1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203;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r=0.367;P<0.05)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1hPG与冠脉病变支数(β=0.143,P<0.05)、冠脉病变总积分(β=0.187,P<0.05)独立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hPG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0R值1.236,95%CI:1.056~1.583,P=0.039).[结论]糖尿病前期1hP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随着1hPG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在临床上关系十分密切,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两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护理。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胃部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5例,其中Roux—en—Y式28例作为A组,毕Ⅱ式27例作为B组。在血糖监测方面均给予心理、疼痛护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及时获取数据,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测量术前、术后1、2周及1、3、6个月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c)情况,比较两组术式后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0.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bA,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0.01)。术后1,3,6个月A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19±1.58)mmol/L、(7.25±1.25)mmol/L、(6.37±1.05)mmol/L,B组分另0为(8.96±1.72)mmol/L、(9.05±1.67)mmol/L,(8.21±1.5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79,4.536,5.217;P〈0.01)。A组6个月时HbAlC为(6.01±1.59)%,B组为(7.96±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P〈0.01)。结论两种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效果,但血糖下降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医护人员在加强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术式患者血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糖与脑梗死进展相关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查空腹血糖(FBG),按FBG大小分为A组(FBG〈6.1mmol/L),B组(FBG6.1-10mmol/L),C组(FBG〉10mmol/L),每组统计稳定型脑梗死(CCI)和进展型脑梗死(ECI)例数,计算脑梗死进展率,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总结和相关性分析。将血糖值以6.1、7.1、8.1、9.1、10.1、11.1mmol/L为界分为6组(每组包括下限),计算每组脑梗死进展率(ER),用Spe咖n等级相关系数rs检验FBG与ER相关性。结果:A、B、C三组ER总体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组脑梗死进展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P〈0.025)。FBG与ER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2),血糖每升高1mmol/L,脑梗死进展率增加约4%~6%。结论:FBG与ER相关,高血糖会促进脑梗死进展,FBG≥10mmol/L可作为脑梗死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空腹血糖正常值由6.1mmol/L下调至5.6mmol/L后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者代谢紊乱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综合科2002-01/2003-12收治的2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①血糖正常组131例(空腹血糖<5.6mmol/L)。②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39例(5.6mmol/L≤空腹血糖<6.1mmol/L)。③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195例(空腹血糖≥6.1mmol/L)。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累及血管支数及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越高,表明病变程度越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犤体质量(kg)/身高(m2)犦。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犤(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犦,根据病史描述评价患者吸烟情况及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265例。①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t=4.659~12.744,χ2=5.345,P<0.05)。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的明显高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t=6.120~12.034,P<0.01)。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58.8%,62.8%,40.0%;28.7±8.40,39.6±7.3,41.2±9.0,χ2=5.21,7.56;t=6.30,8.380,P<0.01),而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基本一致(P>0.05)。④相关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以及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0.51,0.47,0.32,0.30,0.14,P<0.01)。结论:在新的空腹血糖分割点下所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代谢紊乱特征,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具有乘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更证实了这一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并且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相似。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并不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这提示可能轻度增高的血糖与其他代谢紊乱共同加速了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1998年11月至2012年3月确诊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184例,根据Hb A1c水平分为三组:A组(n=70):Hb A1c≤7.0%;B组(n=37):7.0%0.05);(2)A组的Gensini积分中位数为57.75,B组为56.00,C组为46.00,对其取平方根转化为正态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Gensini积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b 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空腹血糖切点下调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拟诊冠心痛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维吾尔族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4组:组1为空腹血糖<5.6 mmol/L;组2为5.6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组3为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4为空腹血糖≥7.0 mmol/L),对不同空腹血糖下冠状动脉痛变程度(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积分)进行分析.结果:校正年龄、性别、血脂紊乱等因素后,与组1比较,组2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冠心痛高危人群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逐步加重,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风险自空腹血糖5.6~6.1 mmol/L阶段已开始明显增加.将空腹血糖的下限调整到5.6 mmol/L对预防心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肖军  王龙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469-2470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初期血糖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血糖≥8mmol/L,B组血糖<8 mmol/L.对两组冠脉造影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或右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梗死后心绞痛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SHG的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或右冠近端病变,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