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智博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15-291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 553 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231 例采取BillrothⅠ式吻合,322 例采取BillrothⅡ式吻合.结果 553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32 例,发生率为5.78%;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无1 例采取手术治疗,胃肠减压7 d~45 d,平均时间为15.6 d.经保守治疗15 d~61 d 痊愈,平均治疗时间为22.6 d.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应及早明确诊断,经禁食、持续进行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胃肠动力药物等综合保守治疗可以康复.  相似文献   

2.
井红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06-210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10 d~35 d保守治疗均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胃瘫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应予保守治疗,并且遵循个体化原测,严禁盲目手术,提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凡 《中外医疗》2011,30(5):68-6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出现PGS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3例PGS患者经非手术的保守综合治疗后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后进食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痊愈时间8~40d,平均21.2d。结论 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均治愈出院。12例患者中,6例患者14 d恢复,占50%;4例患者21 d恢复,占33.33%;2例患者42 d恢复,占16.67%。随访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复发率较低,但需及早进行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聪 《甘肃医药》2011,(3):173-17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PGS)的原因、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10年我院21例胃癌行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胃瘫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住院治疗时间为13-30天。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等是术后胃瘫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细致全面的护理,胃瘫可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7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与年龄、精神心理因素、手术创伤、电解质紊乱、术后饮食不当、术后镇痛等相关.本组1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胃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23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23例中17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4.0%。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35d内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为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内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孙玉成  金恩鸿  李光燮 《吉林医学》2009,30(17):1966-19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置十二指肠营养液注入中药治疗,1~2次/d,注入后闭管2h以上。结果:24例均痊愈,治疗时间7—36d,平均21.5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36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1周内恢复,18例患者2周内恢复,4例患者3周内恢复,2例患者33 d恢复。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进行2次手术。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胃肠道造影,确诊后给予综合保守治疗,均可痊愈,不需进行2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后胃瘫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无一例需再行手术,其中4例15d内痊愈,9例20d内痊愈,3例25d内痊愈,平均痊愈时间18.2d。结论术后胃瘫综合症容易与机械性梗阻相混淆,其主要的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用保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胃大部切除术后26例患者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在术后4~8 d进食后出现上腹腹胀、恶心和呕吐,吐物含有胆汁性胃液及食物,吐后症状缓解.检查均发现上腹饱满,腹无明显压痛,鸣音减弱.插胃管后可排出大量食物残渣和消化液(800~1500 ml).行胃造影(60%泛影葡胺)26例均显示胃无蠕动.保守治疗后全部的患者于胃瘫术后6~31 d恢复胃动力.结论 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均经非手术的保守治疗而治愈出院,时间10-38 d,平均19.6 d;治愈后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行胃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20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经治疗后17例4周内胃功能恢复,3例4周以上胃功能开始恢复,最长1例至术后第45天。全部患者均保守治愈。经过6~12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非手术综合方法是治疗胃瘫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段凤艳 《吉林医学》2012,33(14):3051-3052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的方法对胃癌术后出现的胃瘫综合征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胃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据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临床保守治疗效果,避免再次手术,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5.
姚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38-39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0月~2006年10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4-12天。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天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胃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13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胃动力均恢复,出现饥饿感,拔除胃管并进食后无腹胀及呕吐,临床均治愈.结论 PGS一经确诊,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PGS的发生,重在预防,而预防则在于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并尽量缩短手术创伤及暴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颖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091-1092
目的介绍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增强胃动力等措施。结果2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胃瘫采用对症保守治疗和护理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术,以免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4.67%,均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吴细英 《当代医学》2016,(15):99-100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癌术后胃瘫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56例胃癌患者,其中有15例为胃癌术后并发症胃瘫.护理干预措施中,要加大心理护理的力度,对胃肠进行长效降压,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中药外敷以及穴位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护理.结果 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5例患者均被治愈,经过护理后胃动力恢复时间为5~30 d,平均(17.4±1.6)d,并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胃瘫患者确实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失驰缓症并不少见。现将 1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蠕动无力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病例患者男, 61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剑突下隐痛不适 20年,表现为饥饿时疼痛,进食能缓解,疼痛不剧烈,无泛酸嗳气。约半年前出现黑便。近 20d患者感剑突下疼痛较前加剧,不易缓解。胃镜活检(病理报告)示中高度分化腺癌。入院当天患者面色苍白,T36. 5℃,P84次 /min,R 20次 /min,BP120 /70mmHg,Hb100g/L,腹平软,上腹部压之不适,无腹胀。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 (BilrothⅡ式 )。术后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