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72岁。因全身乏力,进行性消瘦4个月入院。查体:中上腹可触及10cm×10cm大小之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晰,表面欠光滑,活动差,轻压痛。AFP:2.76μg/L;CEA:1.41μg,/L。免疫组化:S-100(+),NSE(+),VIM(+),CK(-),EMA(-),LCA(-),SMA(-),HMB-45(-),MC(-),CR(-),CD30(-),CD31(-),CD34(-),CD68(-),CD117(-)。  相似文献   

2.
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以及联合作用体外抗SARS-CoV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体外评价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是否对sARs—CoV有抑制作用,以及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以5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Y法,观察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TCID50为10^-7;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在体外有抗SARS—CoV活性,α-干扰素的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γ-干扰素,配伍后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单个药物。结论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及配伍后均在体外有抗SARS—CoV作用,这为其治疗SARS—Co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相应的芳基乙酸为原料在Vilsmeir—Haack条件下制备Vinamidinium盐,在甲醇钠.甲醇碱性溶剂体系与巯基乙酸甲酯回流,制备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结果: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结论:发现一个新的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03-03-2008-03以来收治61例小儿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护理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7岁。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半年余”就诊,于2004-07-07以“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收入我科。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06-12。2004-01无诱因出现月经紊乱,每次半月余,经量增多。2004-07-05查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宫壁不规则,肌层回声尚均匀,官腔内节育器位置下移。  相似文献   

6.
红色糖多孢菌A226-YA突变体构建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红色糖多孢菌(前称糖多孢红霉菌)KR6突变体合成酮内酯类化合物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同时,KR6突变体不合成红霉素。方法:以红色糖多孢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PCR技术扩增KR6酶域中Tyr2699密码子TAC突变为A1a密码子GCC的1000bpDNA序列,克隆到载体pWHM3上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WHM3-YA。将pWHM3-YA转化到A226中,并整合到红霉素合成基因座,经染色体二次重组后筛选TAC突变为GCC的突变体A226-YA,再进行突变体A226-YA产物分析。结果:通过染色体同源重组,构建了红色糖多孢菌突变菌株A226-YA,Zabspec Fab质谱分析结果显示A226-YA突变体合成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而没有检测到红霉素。结论:突变Tyr2699能有效失活KR6,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α-细辛脑纳米粒透过小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细辛脑纳米粒在小鼠体内透过血脑屏障的情况,并与α-细辛脑胶囊比较。方法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材料,通过乳化聚合法制备α-细辛脑纳米粒;NIH小鼠15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只,分别灌胃给予α-细辛脑胶囊和α-细辛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每组给药均分20、40、60mg·kg^-13个剂量。于给药后1、2、4、6、8h各处死5只小鼠,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脑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α-细辛脑纳米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α-细辛脑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α-细辛脑胶囊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化能增强α-细辛脑的血脑屏障透过率,使进入脑组织α-细辛脑的量增加,提高脑组织中α-细辛脑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试验以同德老芒麦和DJ-01老芒麦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2份老芒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方法】试验采用-0.1 MPa、-0.3 MPa、-0.5 MPa、-0.7 MPa、-1.0 MPa的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为对照组(CK),测定两份老芒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其抗旱系数。【结果】当胁迫水势低于-0.1 MPa时,老芒麦种子发芽率降至22%以下,发芽势降至10%以下;当胁迫水势低于-1.0 MPa时,老芒麦种子均不萌发;当胁迫水势为-0.1~-0.3 MPa时,利于老芒麦胚根的生长。【结论】干旱胁迫均抑制了两份老芒麦种子的萌发,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其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均呈现下降趋势;当胁迫水势较低时,干旱胁迫对老芒麦胚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休克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生突然,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常可危及生命。我院急诊部2002-01-2006-01共抢救过敏性休克16例,现就其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E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基因序列分析及其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E型肉毒梭菌的肉毒神经毒素(BoNT)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预测E型BoNT的B细胞表位。方法:用LaserGene软件中的MegAlign程序比对GenBank中5株不同E型肉毒梭菌的BoNT基因序列;分别利用BioSun和LaserGene软件分析E型BoNT的表位参数、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利用三维结构显示软件Cn3D,分析E型BoNT可能的B细胞表位的空间定位,进而预测E型BoNT的B细胞表位。结果:5个E型BoNT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7.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100%;E型BoNT轻链中的62-78,111-127区段,重链中443-465,661-677,693~709,727-743,853-869,1093-1109,1128-1144,1163-1179区段最有可能是其B细胞优势表位。结论:我们利用不同分析软件,结合多参数综合预测出了E型BoNT的多个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鉴定E型BoNer的B细胞表位及其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DR、CR和屏-片系统IVP(静脉尿路造影)摄影效果。材料和方法:IVP用美国友通公司E—Corn2000DR检查70例,用Kodak CR400 plus行CR检查59例,用F78-ⅢAmA屏-片检查48例,相应影像设备。比较DR、CR和屏-片系统IVP尿路显示情况、检查时间、用片数量及影像质量、辐射剂量等项指标。结果:DR、CR和屏-片系统IVP综合效果,DR最优,CR其次,屏-片系统第三。结论:IVP综合摄影效果比较,DR是最理想、效果最好的检查方法,CR其次,屏-片系统第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前-前-S编码区ORF上游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选取其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77bp的DNA序列,将其克隆至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前-前-S-promoter表达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发现,质粒pCAT3-前-前-S-pmrnoter能够激活CAT的表达,吸光度(A值)是pCAT3-basic的10倍,说明pCAT3-前-前-S-promoter具有启动子活性,为在HBV基因组DNA序列中界定、研究新的前-前-SORF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过去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又称慢-快综合征(过去称快-慢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类型之一。本综合征除窦房结功能异常外,并有阵发性异位快速心律失常的交替出现,常在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房阻滞或/和窦性停搏)的基础上,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一般多先有心动过缓,继以心动过速的出现,故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或称慢-快综合征为宜。部分患者可引起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的发作。本文结合我院10年收治的126例病窦综合征有关资料,重点讨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江 《人民军医》1997,40(4):228-230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misoprostol)作为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在许多国家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由于发现其有缩宫作用,且较其它前列腺素类(PG制剂)剂型更稳定、方便、价廉、副作用小,近几年开始在妇产科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受到重视。作者就米索的药动学及在终止妊娠,以及分娩等应用综述如下。1米索的药动学米索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PGE1)类似物,其化学名称为(±)-(11a,13E)-11,16-二羟基-16-甲基-9-氧代前列-13-烯-1-酸甲脂。商品名为cytotec,为白色六角形口服片剂,剂型为200μg/片。该药口服…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特征,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疗法中又以针刀、注射、手法治疗效果相对较好。2006-07-2011-02我们组合三种疗法为一体,应用临床治疗,取得了突出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内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和5-羟色胺1A受体(5-HT1A)的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小鼠,每组各9只。高剂量组(按体重注射80mg/kg,每2h注射20mg/kg 1次,共4次);低剂量组20mg/kg单次注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第11天用^131I-2-((2-((二甲基胺基)甲基)苯基)硫)-5-碘苯胺(ADAM)、4-^132I-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131I-MPPI)进行小鼠脑内放射自显影、生物学分布实验,测定SERT和5-HT1A的相对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ERT及5-HT1A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鼠脑内SERT和5-HT1A的含量减少,且MPTP用量越高减少得越多。放射自显影结果示高剂量组较对照组SERT和5-HT1A含量分别减少67%和75%,脑内分布实验示两者分别减少34%和52%,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示分别减少41.3%和46.3%。结论MPTP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不是特异性的,在PD模型小鼠脑中5-HT神经系统也受到MPTP的毒性损伤,SERT和5-HT1A的相对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调。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胀痛1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无反跳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患病以来体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5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0.5 h”于2013-04-20入院。入科后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的动态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倍他乐克23.75 mg,立普妥40 mg,洛汀新2.5 mg,依诺肝素4100 IU。患者症状缓解,随后以阿司匹林100 mg/d,波立维75 mg/d,倍他乐克47.5 mg/d,洛汀新2.5 mg/d,立普妥20 mg/晚口服,于2013-05-01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全身皮疹,伴瘙痒,请皮肤科会诊后考虑为药物疹,给予口服氯雷他啶,外涂卤米松乳膏,随后依次停用洛汀新、倍他乐克,皮疹不见消退且有加重趋势。于2013-05-05停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聚肌胞局部注射共治疗寻常疣9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98例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8-54岁,平均21.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1.5年。疣体直径0.2-3.0cm。数量1-36个。分布于手部及前臂68例,足部25例,小腿2例,面部、颈部、躯干部各1例。曾行液氮冷冻治疗22例,  相似文献   

20.
针刀囊周开窗加封闭治疗腱鞘囊肿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国 《人民军医》2008,51(7):455-455
1995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针刀囊周开窗加封闭治疗腱鞘囊肿8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8例中,男35例,女53例;年龄14-82岁,平均41.2岁。病程2个月-6年;囊肿部位:手部50例,足部35例,胭窝部2例,肘尖部1例;囊肿直径:1-3.5cm。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