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PPVP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高血脂诱发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 ,观察PPVP给药组动物血液及血管组织中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表达的情况。结果 PPVP对血脂 ,ET 1和PGI2 水平无明显影响 ,但明显增加血清中NO含量 ,降低血清TXA2 含量 ,抑制趋化因子IL 8的过度表达。结论 PPVP的上述作用特点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勇飞  王勇  周新  钟兵  柏干苹  张春 《医药导报》2003,22(8):519-523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及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影响,阐明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模型,收集滑膜细胞,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 κB的活性,反转录 PCR检测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表达.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内NF κB活性与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青藤碱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F κB活性与TNF α mRNA 、IL 1β mRNA的表达,而对IL 10 mRNA的抑制效应与浓度无关.结论: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NF κB活性而降低滑膜细胞内TNF α mRNA及IL 1β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 ine,HCY)对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槟榔碱、PPVP、DMHPPP、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参照检测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HCY作用不同时间后,以及用槟榔碱、PPVP、DMHPPP、辛伐他汀预孵育20 h后再给予HCY时内皮细胞MCP-1、ICAM-1、VCAM-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终浓度为0.1、0.5和5.0 mmol.L-1的HCY孵育牛主动脉内皮细胞6 h,以及以终浓度为0.1 mmol.L-1的HCY分别孵育3、6、12、24 h均可使MCP-1 mRNA、ICAM-1mRNA及VCAM-1 mRNA表达上调,且上调作用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10μmol.L-1槟榔碱、PPVP、DMHPPP和辛伐他汀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孵育20 h,再给予终浓度为0.1 mmol.L-1的HCY孵育6 h后,与模型组相比,槟榔碱、PPVP和辛伐他汀均可抑制由HCY诱导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MCP-1、ICAM-1、VCAM-1 mRNA表达上调;DMHPPP可抑制MCP-1和VCAM-1 mRNA表达上调。结论HCY可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MCP-1,ICAM-1和VCAM-1 mRNA表达水平增加。槟榔碱、PPVP、DMHPPP和辛伐他汀可以减轻其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早期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大鼠或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哌芳安他给药组,其中模型对照和哌芳安他给药组动物给予高胆固醇饲料,检测的指标包括:兔颈动脉HE染色;大鼠或兔血清TC, LDL-CHO, HDL-CHO, IL-8, ET-1, PGI2, TXA2 和NO水平;兔颈动脉MCP-1和 IL-8 mRNA表达量.结果哌芳安他能明显抑制早期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中TXA2的过量表达,在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见哌芳安他给药组动物血清NO增加而IL-8含量减少;在兔晚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见IL-8和MCP-1 mRNA表达降低;哌芳安他对血脂水平、MDA 和SOD无明显影响.结论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与其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TXA2含量及抑制IL-8 和MCP-1过度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介导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探讨槟榔碱(Arecoline)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槟榔碱干预复制HUVECs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槟榔碱高剂量组和槟榔碱低剂量组。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对HUVECs存活率的影响,细胞成像分析检测HUVECs形态学变化,采用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检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PGC-1α、Nrf2及End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PGC-1α、Nrf2及End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槟榔碱可以浓度依赖性抑制HUVECs活性,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明显下调PGC-1α、Nrf2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线粒体释放ROS,同时显著下调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和SNAI1蛋白的表达,最终诱导HUVECs发生EndMT,显著加重细胞损伤。结论 槟榔碱对HUVECs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介导的EndMT发挥作用,这可能是槟榔碱所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病变继而诱发口腔癌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槟榔碱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槟榔碱(arecoline)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降糖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7组:普通饲料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高脂饲料模型组(HF),高果糖高脂饲料+不同剂量槟榔碱组(1、5、10、20、50mg·kg-1)。观察槟榔碱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槟榔碱对糖异生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翼螺旋转录因子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高果糖高脂模型组相比,槟榔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甘油三脂水平,但是10、20、50mg·kg-1剂量组具有明显肝脏毒性;5mg·kg-1的槟榔碱明显降低糖异生酶PEPCK和G6Pase,转录因子FoxO1及其辅助因子PGC-1α的mRNA的表达。结论低剂量槟榔碱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糖机制为抑制肝脏过度糖异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肝纤维大鼠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分子GRP78、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GbE抗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的CCl4皮下注射(3mL.Kg-1.d-1,2次/周,首剂加倍) 6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以200、100、50mg.Kg-1.d-1的GbE灌胃干预6周,空腹取肝组织,RealTime-PCR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GRP78及CHOP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肝组织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 P〈0.01);应用高、中、低剂量GbE干预后,大鼠肝组织GRP78和CHOP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 P〈0.01)。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发生了ERS反应,GbE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D-葡萄糖(D-glucose)对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ve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ve molecule1-1,V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槟榔碱、PPVP、DMH-PPP、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参照检测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D-葡萄糖作用不同时间后,以及用槟榔碱、PPVP、DMHPPP、辛伐他汀预孵育20 h后再给予D-葡萄糖时内皮细胞MCP-1I、CAM-1、VCAM-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浓度为10、25和50mmol.L-1的D-葡萄糖孵育牛主动脉内皮细胞16 h,以及浓度为25 mmol.L-1的D-葡萄糖分别孵育8、162、4 h均可使MCP-1I、CAM-1及VCAM-1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且上调作用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10-5mmol.L-1槟榔碱、PPVP、DMHPPP和辛伐他汀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孵育20 h,再给予终浓度为25mmol.L-1的D-葡萄糖孵育16 h后,与模型组相比,槟榔碱可显著抑制由D-葡萄糖诱导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三个炎性基因MCP-1I、CAM-1、VCAM-1 mRNA表达上调;PPVP可显著抑制MCP-1和ICAM-1 mRNA表达上调;DMHPPP和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MCP-1mRNA表达上调。结论:高浓度D-葡萄糖可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MCP-1,ICAM-1和VCAM-1 mRNA表达水平增加,槟榔碱、PPVP、DMHPPP和辛伐他汀对过量表达的三种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钩藤碱对苯丙胺依赖大鼠神经核团中NR2B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钩藤碱对苯丙胺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伏核和杏仁核中NR2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苯丙胺模型组、氯胺酮+苯丙胺组、钩藤碱低、中、高剂量+苯丙胺组和钩藤碱+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按要求分别给予相应药物。d5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箱观察大鼠在白箱中的停留时间,并用原位杂交技术对伏核和杏仁核NR2B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连续4d给予苯丙胺2mg.kg-1建立了位置偏爱模型,氯胺酮及钩藤碱低、中、高剂量均可消除位置偏爱效应,随钩藤碱剂量增加效应加强,且钩藤碱自身无精神依赖性;②苯丙胺模型大鼠伏核和杏仁核NR2B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增加,氯胺酮及中、高剂量钩藤碱抑制NR2B mRNA的表达,低剂量无明显影响。钩藤碱本身不影响正常大鼠NR2B mRNA的表达。结论伏核和杏仁核NR2B mRNA的表达参与了钩藤碱抗苯丙胺依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咪喹莫特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转录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吴巧珍  殷凯生  王祥  熊俊  德伟 《江苏医药》2003,29(3):176-178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拮抗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卵清蛋白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了不同剂量咪喹莫特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白介素(IL)-4mRNA、IL-5mRNA、IL-12mRNA和干扰素(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咪喹莫特各治疗组及地塞米松组能显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中IL-4、IL-5mRNA的表达(与哮喘相比,均为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均为P>0.05),各咪喹莫特组同时能显增加IL-12、IFN-γ mRNA表达(与哮喘组比,均为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均为P>0.05),而地塞米松组不能增加IL-12、IFN-γ mRNA的表达(与哮喘组比,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均为P<0.001)。咪喹莫特各治疗组间无显性差异。结论:咪喹莫特能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IL-4和IL-5基因转录,增加IL-12和IFN-γ基因转录,进而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对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阻断剂氯沙坦调节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two kedney ,one cliphypertensiverat)为动物模型 ,术后第 2、 4、 6wk测血压 ,6wk后处死大鼠测血浆中NO2 -/NO3 -的含量 ,取胸主动脉作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 ,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NOS ,e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OS ,iNOS)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相对于假手术对照组血压由 (15 83± 1 4 6 )kPa升高到 (2 3 6 7± 2 2 6 )kPa ,血浆中NO2 -/NO3 -的含量增加 (10 0 8μmol·L-1vs 37 7μmol·L-1,P <0 0 1) ,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舒张百分比下降 (73 5 %vs2 5 % ,P <0 0 1) ,主动脉中eNOS的表达降低 ,iNOS的表达增强 ;氯沙坦治疗后 ,血压、血浆中NO2 -/NO3 -的含量分别下降到 (17 5 6± 1 19)kPa、4 9 1μmol·L-1(P均 <0 0 1) ,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舒张百分比增加到 6 4 2 % ,改善主动脉中eNOS及iNOS的异常表达。结论 氯沙坦可改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NOS/NO途径调节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NO/NOS系统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①染毒组:PM2.5染毒溶液1 ml.kg-1.d-1,iv;②对照组:生理盐水1 ml.kg-1.d-1,iv。染毒10 d后,击晕大鼠,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分离主动脉,用于离体主动脉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观察主动脉血管反应性和内皮细胞eNOS和iNOS蛋白表达。结果 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后,可增强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对60 mmol·L-1 KCl及苯肾上腺素(PE,10-5 mol·L-1)的收缩效应,减弱其对乙酰胆碱(ACh,10-9~10-5 mol·L-1)的舒张效应,但主动脉对硝普钠(SNP,10-9~10-5 mol·L-1)的舒张效应则不受影响。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后,大鼠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增加,但eNOS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iNOS表达增加,eNOS表达减少。结论 PM2.5有机成分可影响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反应性,NO/NOS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及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方法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TSG 120 mg·kg~(-1)·d~(-1)组、TSG 60 mg·kg~(-1)·d~(-1)组及TSG 30 mg·kg~(-1)·d~(-1)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VitD_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12 wk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造模指标。经治疗6 wk后,分离主动脉,-70℃保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中NOS含量,RT-PCR检测大鼠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同时观察TSG对大鼠离体主动脉血管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和TSG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主动脉组织eNOS表达及降低主动脉组织iNOS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TSG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收缩、增强乙酰胆碱(Ac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TSG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被NO前体物L-精氨酸增强,而NOS抑制药L-硝基精氨酸甲酯可部分削弱之。结论TSG能上调其主动脉eNOS和下调iNOS表达,并能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这可能与TSG抗AS作用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参总皂苷对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totel ginsenosides,T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TT比色法观察TG(10、30、100mg·L-1)对PDGF-BB(25μg·L-1)所致的VSM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Re-al-timeRT-PCR检测VSMC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原癌基因c-fos、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细胞中加入TG100mg·L-1不影响细胞的吸光度值及G0/G1期、G2/M期、S期细胞比例(P>0.05);PDGF-BB可明显升高吸光度值(P<0.01),增加S期细胞比例而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1),并明显增加c-fos、CyclinD1 mRNA的表达,下调eNOS和P27(KIP1)的表达(P<0.01)。TG低、中、高浓度均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吸光度值升高(P<0.01),降低S期细胞比例而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DGF-BB所致的c-fos及CyclinD1 mRNA高表达(P<0.01),并使eNOS mRNA表达升高(P<0.05),但对P27(KI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TG通过阻止VSMC由G0/G1期进入S期而抑制PDGF-BB所致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eNOSmRNA表达、降低c-fos和CyclinD1 mRNA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维生素D37MU·kg-1ip1次制备大鼠AS模型。造模12周后治疗性ig给予TSG30,60和120mg·kg-1·d-1。给药6周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主动脉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主动脉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提高,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TSG给药6周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对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SG对大鼠实验性AS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明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筛选空腹血糖值大于16.7mmol·L-1的大鼠随机分组:大明胶囊大(200mg·kg-1·d-1)、中(100mg·kg-1·d-1)、小(50mg·kg-1·d-1)剂量组、糖尿病模型组、苯乙双胍(75mg·kg-1·d-1)组,连续用药14d,用快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提取心肌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观察大明胶囊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组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经大明胶囊治疗后的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5),空腹血糖也明显下降。结论大明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并且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与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观察缬沙坦对两者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长期高能量饮食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模型。注射STZ12wk末,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糖尿病组、缬沙坦治疗组(24mg·kg-1·d-1,灌胃给药8wk)。在注射STZ12和20wk末,检测大鼠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及主动脉内皮形态,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①12wk末,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对低浓度乙酰胆碱(ACh)舒张反应减弱,局部内皮隆起,血清SOD、GSH-Px活性增强,MDA和NO含量增加,主动脉iNOS mRNA表达明显上调,eNOS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②20wk末,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对各浓度ACh的反应性均减弱,主动脉内皮变性、坏死,血清SOD、GSH-Px活性减弱,MDA含量进一步增加,NO含量下降,主动脉iNOS mRNA表达仍升高,eNOS mRNA表达降低,缬沙坦治疗后能减轻主动脉病变,改善血清SOD、GSH-Px、MDA、NO及主动脉NOS mRNA表达的异常。结论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和NO系统的紊乱参与了主动脉病变过程,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调节NO生成可能是缬沙坦发挥主动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