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单鼻孔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垂体腺瘤全切14例(82.35%),次全切3例(17.64%)。术后6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1例出现尿崩,2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神经内镜可观察鞍底及周围重要结构(颈内动脉隆凸、海绵窦、鞍结节、斜坡等),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论: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内镜可做到二者优势互补,提高肿瘤切除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张光润 《当代医学》2016,(35):57-5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部分切除5例(5%),次全切除18例(18%),全切除77例(77%).1例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随访6~20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显微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39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术中用自体脂肪、肌肉浆及耳脑胶修补,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结果 用自体脂肪等修补39例脑脊液漏,其中35例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其中2例经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5天自愈,另2例须再次经蝶窦手术予以鞍底修补并治愈。无脑膜炎。结论 应用自体脂肪、肌肉浆修补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是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应行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1周内未治愈者应再次经蝶窦手术予以鞍底修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03例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方式的改进。结果103例患者中88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术前激素异常75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34例,下降29例,不变12例。术前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60例,术后视力好转51例。一过性尿崩29例,电解质紊乱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内镜和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在垂体腺瘤卒中手术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垂体腺瘤伴卒中病例43例,其中经鼻内镜手术23例作为试验组,显微镜经蝶入路手术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优越性。结果:手术患者41例(95.3%)全切,2例(4.7%)次全切出现在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9~45个月,所有病例头痛症状明显缓解;视力改善24例(92.3%),其中试验组改善14例(100%),对照组改善10例(83.3%);颅神经麻痹恢复27例(93.1%),其中试验组恢复13例(92.9%),对照组恢复14例(93.3%)。内分泌总体改善93.3%,其中试验组13例(100%),对照组15例(88.2%)。所有患者未见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的出现,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各2例(4.7%)均出现在对照组。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切除率高,对正常垂体保护较好,并发症低,疗效确切,对于视力改善和激素替代治疗方面明显优于显微镜经鼻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鞍底多层修复能明显减少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显微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特点、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止。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显微技术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显微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特点、适应证、并发症防止。结果:32例患者全部恢复,无死亡。肿瘤完全切除26例(81.3%),大部切除4例(12.5%),部分切除2例(6.2%);视力视野明显改善29例(90.6%),部分改善2例(6.2%),无变化1例(3.2%),无视力视野加重者。无永久性尿崩及术后无脑脊液漏患者。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证少、死亡率低等特点,适合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0月—2017年2月对74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无功能型腺瘤40例,泌乳素型腺瘤26例,生长激素型腺瘤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腺瘤1例。肿瘤全切除54例(73.0%),近全切除11例(14.9%),大部分切除9例(12.2%)。术后视力、视野改善29例(82.9%, 29/35)。术后泌乳素下降至正常范围34例(89.4%, 34/38),生长激素下降至正常范围6例(85.7%, 6/7)。术后出现尿崩25例(33.8%),脑脊液鼻漏6例(8.1%),嗅觉丧失2例(2.7%),鼻窦炎2例(2.7%)。48例获得2个月~3年的随访。20例肿瘤残留的患者中,3例发生肿瘤复发给予放射治疗,17例密切随诊。垂体功能低下8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全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并有效改善垂体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大腺瘤及巨大腺瘤经蝶手术脑脊液鼻漏的原因及处置。方法回顾性总结126例垂体大腺瘤及巨大腺瘤经蝶手术发生脑脊液鼻漏23例(18.3%)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中采用鞍底重建、自体肌肉或肌筋膜贴敷并辅以碘仿纱条填塞蝶窦腔以及术后避免颅高压等措施处置脑脊液鼻漏。结果 23例经蝶手术脑脊液鼻漏中,术后18例(14.3%)痊愈,术后再次发生鼻漏5例(4.0%),5例发生脑膜炎;1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缓解。结论手术次数、肿瘤大小、肿瘤边缘不规则和质地等均是发生经蝶手术脑脊液鼻漏重要影响因素;术中鞍底重建、自体肌肉或肌筋膜贴敷并辅以碘仿纱条填塞蝶窦腔以及术后避免颅高压是成功处置脑脊液鼻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7例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肿瘤术中出血量平均75ml,手术时间平均80分种。术后一过性尿崩11例,脑脊液漏9例,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后改经额入路切除。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方法,但不宜于质地硬的腺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经蝶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经蝶手术治疗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5例为巨大型泌乳型垂体腺瘤,1例为伴有空蝶鞍的垂体无功能腺瘤,3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术后随访3月至6年,4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脑脊液鼻漏全部治愈。结论: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多见于巨大型漏乳素垂体腺瘤;也可见于垂体腺瘤伴有空蝶鞍者;放疗、服溴隐停治疗可促进垂体腺瘤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蝶入路是最佳手术入路;肿瘤切除后严密填塞蝶窦是修补鼻漏的关键措施,术后腰穿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有利于修补瘘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肖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11-12,57
目的研究额下入路(额下组)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单鼻孔组)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额下入路与38例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额下组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单鼻孔组全切28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2例。视力视野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者额下组19例,单鼻孔组33例。患者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额下组8例,单鼻孔组14例。额下组术后出现尿崩9例,术侧视力下降3例,嗅神经损伤12例。单鼻孔术后脑脊液鼻漏4例,尿崩11例。结论对于手术治疗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来讲,额下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均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鼻孔入路在肿瘤切除后内分泌改善方面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d内出现尿崩症63例,为尿崩症组;未出现尿崩症26例,为非尿崩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Knosp分级、MRI参数(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尿崩症组肿瘤直径>3cm、肿瘤鞍上生长、肿瘤Knosp分级3~4级、术前视力障碍、术中脑脊液漏、术后未切除假包膜的比例以及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均明显高于非尿崩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OR=0.497)、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OR=2.886)是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总结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鼻中隔带蒂粘量膜瓣修补鞍底对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总结5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疗效,总结术中采用鼻中隔带蒂粘量膜瓣修补鞍底对脑脊液漏的预防。结果术中采用鼻中隔带蒂粘量膜瓣修补鞍底,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鼻漏,给予患者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持续外引流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发生脑脊液漏后及时修补能有效的预防脑经鼻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减少颅内感染的几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鼻蝶手术组5例,发生尿崩症1例,脑脊液漏2例,尿崩症合并脑脊液漏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额下入路组8例,发生尿崩症4例,抽搐1例,鞍区血肿1例,脑室出血1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翼点入路组10例,发生尿崩症6例,其中合并下丘脑损伤2例,低钠血症2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全垂体功能减退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与扩展方向决定垂体腺瘤不同术式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雄  刘运生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3):93-99,100
垂体腺瘤手术一般分为经蝶手术及开颅手术。 经蝶入路包括:经口-鼻-蝶入路,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和经鼻-筛-蝶窦入路。目前最常用的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经蝶窦入路及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的工作系统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脑脊液漏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垂体腺瘤切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李庆新  王先祥  王斌  张义泉 《安徽医学》2017,38(9):1177-1179
目的 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分类,并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0例垂体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分类、处理策略。结果 70例手术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为手术路径迷失7例(10.00%)、术区大出血8例(11.43%)及脑脊液漏12例(17.14%),经相应策略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全切除54例(77.14%),次全切除12例(17.14%),大部切除4例(5.71%),无颅内感染及垂体危象患者。结论 对术中并发症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完整的处理预案,是保障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应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神经外科住院的垂体腺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法;实验组采取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治疗的方法对垂体腺瘤部位进行切除。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指标评分中,I级例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垂体腺瘤患者,给予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预防和修补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脑脊液鼻漏的预防和修补方法。方法 将改良经鼻蝶显微手术用于200例鞍区病变,其中150例为大或巨大垂体腺瘤,术前合并脑脊液鼻漏4例,1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通过治疗观察并进行围手术期评价。结果 发现脑脊液漏可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通过术中的预防措施及术后的及时处理可以得到治愈。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为鞍区病变术中和术后预防和修补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鼻内镜配合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 在鼻内镜下经单鼻孔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鼻内镜观察并清除残余肿瘤.结果 腺瘤全切10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尿崩2例,头痛2例,无死亡、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视野、停经泌乳、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鼻内镜视野方向多变、操作灵活,结合手术显微镜用于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能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