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出黄芪中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TCMSP数据库、靶点预测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CBI文献数据库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预测和筛选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运用韦恩图(Venny 2.1.0)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匹配。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对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用DisGeNET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类型归属。采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芪核心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代谢通路分析,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得到黄芪25个潜在活性成分,涉及9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活性成分有3个,主要通过调控TNF、NF-κB、MAPK、Toll样受体、TGF-β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结论黄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阐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连翘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ne Cards、OMIM和NCBI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痤疮靶点,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连翘的有效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连翘活性成分的靶点。将痤疮相关靶点与连翘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即为连翘治疗痤疮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拓扑分析,提取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得到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共获得连翘活性成分19个,对应靶点509个、疾病靶点1 561个、共有靶点89个,经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及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16个,核心靶点涉及681个基因功能条目和160条通路(P <0.05)。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进行拓扑分析,共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探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数据库和文献找出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及有效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香加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中药与疾病的关联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拓扑学参数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用分子对接来验证对接结合程度。结果: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共24种,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了8个潜在核心成分与9个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结合能均≤-5 kcal/mol,且大部分结果<-7 kcal/mol;GO主要富集涉及细胞外基质解体、活性氧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调控、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起到治疗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潜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数据库筛选清热散结胶囊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有效成分的相应蛋白靶标,并利用Uni Prot数据库确定基因靶点标准化名称,通过Cyto 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借助Gene Cards、Drug Bank和Pharm GKB数据库筛选慢性前列腺炎的疾病靶点,与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清热散结胶囊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利用Cytoscape过滤查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核心。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 MOL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绘制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图。结果:筛选得到清热散结胶囊有效成分12个,去重对应靶点237个,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点4 770个,共同靶点基因154个,蛋...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消炎利胆片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及ETCM数据库检索获取消炎利胆片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ADME数据库进一步筛选活性成分并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相关靶点。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急性胆囊炎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并将“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计算网络拓扑学参数并筛选消炎利胆片发挥治疗急性胆囊炎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Auto 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44个消炎利胆片活性成分及186个药物相关靶点,获得823个急性胆囊炎潜在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33个,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磷脂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成分并从分子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筛选川芎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结构,并将其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作用靶点;使用在线数据库GeneCards、OMIM、DrugBank获取三叉神经痛的相关靶点;将川芎作用靶点与三叉神经痛相关靶点通过映射获取川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潜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其绘图进行优化及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 Dock软件对川芎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评价其结合能力。结果:共收集川芎活性成分21种、作用靶点728个、三叉神经痛相关靶点394个、川芎治疗三叉神经痛潜在靶点51个;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得到14种有效成分作用于三叉神经痛相关靶点。由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得到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舒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对舒眠胶囊、失眠相关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舒眠胶囊靶点,应用GeneCards等5个数据库收集失眠相关靶点数据;运用STRING数据库、DAVID数据库、Cytoscape 3.5.1软件对药物和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疾病”图,分析舒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最终,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舒眠胶囊通过35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20个失眠相关靶点。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灯心草菲类衍生物8个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PIK3R1、TNF、CXCL8、AKT1、IL6等14个核心靶点,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起治疗失眠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良好。结论:舒眠胶囊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失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蠲哮汤对哮喘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蠲哮汤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的靶蛋白,通过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基因名,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得哮喘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获得的二者交集靶点即为蠲哮汤治疗哮喘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蠲哮汤治疗哮喘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进一步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得到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重要化合物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共得到蠲哮汤60个潜在活性成分,预测到110个作用靶点。收集哮喘靶点1 432个,取交集得到蠲哮汤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36个,对应活性成分23个,其中以槲皮素、山柰酚、芦丁和柚皮素为主。拓扑分析得到3...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骨皮调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地骨皮活性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和OMIM数据库预测地骨皮活性成分靶点和高脂血症相关靶点,应用Venny 2.1取两者交集;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2软件绘制地骨皮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其调血脂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地骨皮的调血脂作用机制。结果 共筛选出地骨皮潜在活性成分14个以及153个交集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主要涉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苓桂术甘汤异病同治高血压病和肥胖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检索并筛选苓桂术甘汤组方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TTD、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高血压病、肥胖症相关靶点;应用Cytoscape 3.9.0绘制"中药-有效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PPI网络;运用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成分及靶点;应用R4.1.2中的Bioconductor程序包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绘制"中药-交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PyMOL、AutoDockTools 1.5.7对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苓桂术甘汤潜在有效成分共102个、交集靶点62个, 筛选出8个活性成分和7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显示, 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通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等信号通路, 涉及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小分子代谢的调节等生物进程。分子对接显示, 结合能<-7 kcal/mol的组合有37组。结论苓桂术甘汤...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黄酮类活性成分异鼠李素抗肿瘤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异鼠李素的靶点信息,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肿瘤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获得二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理学调控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分析作用靶点相关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最后以活性成分异鼠李素为配体,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以了解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子间的亲和力。结果:筛选出异鼠李素调控肿瘤的潜在靶点29个,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1、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PTGS)2、RELA癌基因(RELA Proto-Oncogene, NF-KB Subunit,RELA)、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Uniprot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复元醒脑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 应用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靶点, 将复元醒脑汤中药物靶基因与脑梗死疾病靶基因相交集, 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 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PPI网络, 筛选核心靶点。对复元醒脑汤-脑梗死疾病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得出相关信号通路, 运用AutoDock与Pymol软件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成分80个, 复元醒脑汤-脑梗死共同靶点214个, 核心靶点MAPK1、RELA、TP53、JUN、AKT1、HSP90AA1等与脑梗死疾病的关键靶点相互关联, 参与调控对药物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丁彦敏  袁颢宸  王宁 《河南中医》2023,(7):1023-102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栀子导致肾损伤的毒理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筛选栀子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同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NCBI临床突变数据库、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检索肾损伤的靶点。通过Venny软件对药物相关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认为是栀子导致肾损伤的潜在靶点。在Cytoscape 3.8.0中构建“中药-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在STRING平台构建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通过Metascape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关键通路-潜在靶点-化学成分”网络,并进一步筛选栀子导致肾损伤的关键靶基因及有效...  相似文献   

14.
罗安  胡佳 《河南中医》2022,(12):1800-180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检索半夏泻心汤组方中药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在DisGeNET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及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导入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活性成分,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并构建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关键靶点导入DAVI...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和分子对接分析方法,分析川贝母治疗肺炎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和数据库及ADEM参数筛选川贝母的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等数据库上查找川贝母所有有效成分的靶点,在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查找肺炎的治疗靶点,通过韦恩图求靶点的交集即为川贝母治疗肺炎的治疗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治疗靶点PPI网络图,运用Cytoscape3.8.0自带应用程序CytoNCA筛选出综合集中性前五的靶点即为川贝母治疗肺炎的核心靶点,在Metascape网站上进行靶点基因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应用Cytoscape3.8.0构建有效成分和治疗肺炎靶点网络图,应用Discovery studio 2019中的Cdocker对选定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59种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物质22种,有机酸类物质20种,核苷类物质8种,其他类物质9种,韦恩图筛选出100个川贝母治疗肺炎的靶点,经过集中性筛选选出川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数据库获取乌丹降脂胶囊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数据库筛选出NAFLD的作用靶点。乌丹降脂胶囊和NAFLD相关靶点进行Venn分析,寻找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分析;然后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乌丹降脂胶囊的有效成分393种,作用靶点812个,NAFLD相关靶点1142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共107个;乌丹降脂胶囊治疗NAFLD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阿里红酸,其次为棕榈酸和辛酸等,核心靶点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A)、胰岛素(IN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检索、筛选脑脉泰胶囊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OMIM、PharmGkb、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二者的交集靶点,作为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同时使用R 4.0.3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得到140个活性成分及111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获得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白藜芦醇等关键活性成分;筛选得到IL6、TNF、CXCL8、PTGS2、STAT3、JUN、MAPK1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IL-17、TNF、HIF-1、MAPK...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海风藤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ition数据库做相应补充,通过DisGeNET数据库查找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机制。结果根据口服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原则筛选出海风藤有效成分21个,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90个。在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靶点1 832个。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海风藤治疗RA的关键靶点与邻居靶点196个。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的富集分析产生了涉及炎症、免疫、破骨细胞分化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海风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包括直接参与破骨细胞分化,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仁膝康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和筛选出桃仁膝康丸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和CTD数据库获得与骨性关节炎相关的非重复靶点,取交集获取中药抗骨性关节炎相关的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使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和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骨性关节炎相关靶点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对细胞凋亡效应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3靶点的干预。结果:从桃仁膝康丸中筛选出53个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骨性关节炎相关55个的靶点,靶标作用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炎症、细胞自噬、细胞老化、活性氧代谢、免疫生物过程和通路;分子对接结果发现活性成分与核心靶标结合性能良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桃仁膝康丸能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严海艺  郭瑞 《辽宁中医杂志》2022,(5):1-6+221-22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及验证“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网站收集柴胡、白芍的活性成分和治疗靶点;在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MAFLD的疾病靶点并构建韦恩图,筛选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中药-活性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成分;借助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参数,借助Cytoscape 3.9.0构建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中药-疾病”交集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使用微生信平台将结果绘制成柱状图和气泡图进行可视化,绘制“中药-核心成分-核心靶点-生物功能-信号通路”网络,可视化“柴胡-白芍”药对治疗MAFLD的主要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