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棘突翻转回植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为解除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而施行的手术方式较多,但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开放后常带来腰椎不稳〔1、2〕、硬脊膜外瘢痕粘连,再次产生症状〔3〕。为此,我们对20个L4和L5标本进行观测和研究,测量40个椎体骨标本椎孔矢状径,然后切下...  相似文献   

2.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由于切除了腰椎后部结构,常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疤痕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等〔1、2〕。近年来一些作者〔3、4〕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我们自1995年以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的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  相似文献   

3.
椎板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板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靳安民,邵振海,余斌,舒小秋,朱立新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减压范围有不同见解,近年不少作者认为[1,2],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椎板切除部位瘢痕组织粘连增生可造成医源...  相似文献   

4.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1900年 Sachs 和 Frankel首先报告 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由于疗效较好 得到人们 , ,认可并被广泛应用 但因术中对椎板切除的范围 。掌握不一 术后处理缺乏相应措施 随着手术数量 , ,的增加 术后并发症如腰椎不稳 术后腰 痛 坐骨 , 、 、神经痛也相应发生 1982 年 H azelett等[1]报道腰 。椎小关节切除与腰椎不稳的发生有关 人们对腰 ,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可致腰椎不稳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认为椎板切除破坏了脊柱后柱 会致腰椎不 。 ,稳 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8~2004年8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共收治4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预防陶惠人,张春礼综述王全平审校1硬膜外瘢痕与FBSS下腰椎手术中,以椎板减压术最多,其中又以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最常用。发生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FBSS)的原因,除技术上的问题外,还有以下四方面因素:1、脊柱生物力学的改...  相似文献   

7.
保留脊柱后韧带复合结构多椎板切除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国外学者[1.2]针对脊柱多椎板切除减压术所造成的损害,提出了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新概念,其发生率为6%~15%。主要原因为术后腰椎不稳和椎管内瘢痕粘连及挛缩。我科采用保留脊往后韧带复合结构的多椎板切除术,经105例临床应用和主物力学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明显地稳定腰椎作用。材料与方法一、腰椎伸屈活动度测定取10具新鲜腰骶段脊往(L1~S1)标本。固定骶椎后分别摄腰椎最大屈伸位的测位X片,以此作为A组(正常组)。然后切除腰3.4.5三个全椎板,保留脊往后韧带复合结构作为B组。最后…  相似文献   

8.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形成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瘢痕形成使硬膜及神经根产生粘连、受压,神经根营养和活动受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和危险〔1〕。如何防止椎板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切除加加椎体间植骨VSP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优越性。方法采用“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VSP内同定系统同定治疗56例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结果随访12个月~l6个月,近期疗效满意,未产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后路全椎板切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融合术不仅可实现充分减压,而且可以防止继发性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10.
经椎板间孔减压棘上与棘间韧带重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解决由于术中破坏了脊柱后部结构和过多切除椎板引起的医源性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设计了一种“经椎板间孔减压棘上棘间韧带重建”术式,用此术式治疗31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以上19例,摄腰椎屈曲和伸展位片,无1例椎体间相对移位≥3mm。按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为100%。本术式改变了传统的手术路径,保证了棘上和棘间韧带的血液供应,且术野开阔,切除黄韧带通过椎板间孔解除致压因素,减少了“椎板切除膜”形成的空间,将棘上和棘间韧带吻合于原切断处,保护了脊柱的前屈刚度,对脊柱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并介绍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6月~ 1998年 6月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的 6 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35例患者行椎板切除术 ,33例患者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 ,分别于术后 1年及 5年进行JOA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疗效优良率椎板切除组为 91.4%,椎管成形组为 94%,两组疗效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 5年疗效优良率 ,椎板切除组为 6 8.6 %,椎管成形组为 90 .9%。术后 5年椎板切除组疗效下降显著 ,椎管成形组疗效下降不显著。且两组疗效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 1年所有患者X线检查未显示有腰椎不稳 ,术后 5年X线显示7名患者有腰椎不稳或Ⅰ度腰椎滑脱 ,均在椎板切除组。结论 :椎板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近期疗效均满意 ,远期疗效椎管成形组明显优于椎板切除组 ,且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的发生率明显较椎板切除组低。  相似文献   

12.
周福财  姜长明  马凯 《中国骨伤》2007,20(9):626-627
腰椎管狭窄症,其传统的手术方法多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中一并切除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术后随诊不少患者发生腰椎不稳。近来,随着对腰椎手术患者的重视和随访时间的增长,观察到腰椎术后不稳的患者增多[1]。Iida等[2]对38例腰椎手术随访观察,3年后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全椎板复合体开门回植术的初步应用袁九安,何明方,叶康健,李贵林,杨本孝近年来脊柱手术的增多,医源性脊柱不稳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胸腰椎疾病中选择后方入路进行手术在临床上占相当比例,大多需切除部分或全部椎板,导致术后椎管内疤痕形成和不同程度地...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脊柱滑脱(IatrogenicSpondylolithesisIS)最早见于文献报告是Hazlet〔1〕和White〔2〕。前者报告腰椎关节突切除引起的脊柱不稳定,后者报告了腰椎板切除术后的IS,据国外文献Sarpyener〔3〕和Le〔4〕报...  相似文献   

1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张培基,陈大钧,温宪斌,柳枫,姜德昕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广泛的全椎板切除,虽然减压效果很好,但术后影响腰椎的稳定性,特别是老年人,使不稳定的腰椎更加不稳定。为了避免术后腰椎不稳,我们从1989年10月到1992...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摘除术后根性疼痛为该手术后较常见晚期并发症,其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92%〔1〕。我科对120例病人行间断加压骶管腔注射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分组:ASA分级Ⅰ~Ⅱ级病人120例,单侧椎板切除50例;双侧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32例,其中男90人,女30人...  相似文献   

17.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24例,单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髓核切除14例,其中椎弓根内固定3例,均再次手术。再手术术式包括: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彻底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原因为同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原手术节段或相邻节段椎管狭窄,手术定位错误,内固定失败。24例获2个月~3年随访,再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临床改善率为80.2%。优18例,良6例。结论下腰椎手术失败后,积极、合理地再手术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狭窄症的针对性减压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腰椎管狭窄的因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 :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 8例 ;全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2例 ;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7例 ;半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3例 ;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单纯侧隐窝狭窄 46例。同时行间盘突出髓核摘除 63例 ,腰椎不稳侧后方植骨融合 9例 (内固定 6例 )。结果 :本组 96例 ,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 82 3 %。术后继发腰椎不稳 6例 (其中全椎板切除组 2例 ) ,发生率 6 2 5 %。再狭窄 4例 ,发生率 4 17%。腰椎融合失败 1例。结论 :针对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 ,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带蒂复合体回植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张丙磊,戚大春,朱晓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多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近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椎板切除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椎板切除造成的椎管后壁缺损处疤痕组织增生粘连,可导致医源性椎管狭窄。我们自1992年开...  相似文献   

20.
中央型腰管狭窄症的传统手术治疗多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但腰椎后部结构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我院于1991年以来,采用双侧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