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明胶/纤维蛋白胶/rhBMP-2三维多孔隙仿生型支架,体外研究其控制rh-BMP-2释放及其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增殖、黏附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二次冷冻干燥法制备nHA/明胶/FS/rhBMP-2复合支架,电镜观察支架内部结构及孔隙率。ELISA法测定rhBMP-2体外释放情况;通过电镜观察、DNA、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测定及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结果]电镜观察显示支架材料具备三维孔隙性结构,孔径约为164.48μm±31.2μm,孔隙率为87.9%±2.01%;细胞在材料表面均匀黏附,生长状态良好,并有基质分泌。rhBMP-2从支架内部缓慢释放达40 d左右;细胞与材料共培养5 d,其DNA与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性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材料共培养7 d,细胞骨钙素、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共培养14 d时四环素荧光显示钙结节形成。[结论]制备的支架材料具备与自然骨相似的三维孔隙性结构及组分,同时缓释rhBMP-2,促进BMSCs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缺损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学的难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不断进展 ,诞生出一种新技术———膜引导组织再生 (Mem branc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MGTR)技术 ,它为骨缺损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本文就有关此技术的概念、原理、机制、目前应用情况及今后发展动态作一综述。1 引导性组织再生及引导性骨再生的概念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产生与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的提出密不可分 ,引导性组织再生 (GuidedTis sueRegeneration ,GTR)的概念由Nym…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浮膝损伤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张伯勋  朱盛修 《创伤杂志》1989,5(3):145-148
  相似文献   
5.
显微血管吻合术的要求 一、血管外膜的处理 在大、中血管吻合时,强调彻底剥离外膜。但对微小血管如外径0.315~0.5mm者,由于血管菲薄,中层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外膜结构不清,笔者体会是,对外径小于0.5mm的小血管,吻合时可以不剥离外膜。对外径大于0.5mm的小血管,其外膜剥离的范围,以不妨碍进针为宜。一般只要将外膜在吻合口处向外稍加牵拉,然后平吻合口剪去外膜即可。不要在血管壁上分离外膜或过多的去除外膜。因为外膜有维持血管正常形态的功能,又是血  相似文献   
6.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的成骨作用,探索治疗骨不连的新途径。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6周后,实验侧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身外周血2ml。在不同时间内进行X线片,组织学检查及新和组织钙,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皮肤撕脱伤是较常见的创伤,其治疗结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早期创面的处理。作者根据32例临床治疗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4~72岁,平均32.8岁。上肢皮肤撕脱伤12例,包括6例手部和拇指皮肤损伤。下肢20例,包括大腿皮  相似文献   
8.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例。1病例报告病例1女,31岁。1年前偶然发现右小腿上没前外侧包块,因无痛未引起重视,包块逐渐增大,遂来院就诊。体检:右小腿前外侧肿胀,皮温不高,可触及5cm×3cm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膝关节活动正常。检查:血沉smm儿,血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正常。X线片示右胫骨上段骨皮质缺损呈虫噬状破坏,软组织肿胀。CT片示右胚骨近端外侧局限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缺损,软组织肿胀,内有小斑点状密度增高影。MRI扫描见右腔骨上段外下方有…  相似文献   
9.
邮票状骨膜片血肿内植入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40只家分两组,分别探讨不同血肿及邮票状骨膜片的成骨作用及其相互影响。通过组织学、X线检查、扫描电镜、新生骨钙磷含量测定等7项检测,证明邮票状骨膜片有成骨能力。若以骨髓血为载体,其成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亚临床期脂肪栓塞的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同种异体犬长骨骨髓脂肪静脉注射,建立实验模型。14只健康杂种犬注射液体脂肪(0.7ml/kg)后,均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结果:提出亚临床期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新方法:从肺微血管血和周围静脉血中获取血凝块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经油红“O”染色后,镜检脂滴。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证实,肺微血管中脂滴的数量和直径均明显高于周围静脉血。结论:本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合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可作出亚临床期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