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评价2000年至2007年我科参加全国临床化学室间质评(EQA)结果。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ariance index score,VIS)的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至2007年21个检测项目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资料。结果:本室测定的21个室间质评项目的总平均VIS为79分,正式记分项目(K、Na、Cl、Ca、Pi、BG、Urea、UA、Crea、TP、Alb、TC、TG、ALT、AST)的平均VIS为78分,调查评价项目(HDL—C、Tbil、ALP、AMY、CK、LDH)的平均VIS为83分。结论:我科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外的监督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以评价各室工作质量,提高各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加强各室检测结果在科学基础上的一致性。我科于1986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现已有九年时间,尤其是近6年来质评成绩逐年提高,结合我们工作中的体会,将六年来质控工作做一小结,以找出并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科的生化质评成绩逐步提高。IVIS(变异指数得分):从1989年全年总优秀率(VIS<80),由29.5%提高到1994年全年总优秀率为63.6%,年及格率(VIS<150)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验室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室间质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能力比对(PT)得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连续5年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室间质评成绩全部通过。结论: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改善检测系统,做好室内质控是室间质评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参加卫生部临床干生化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3年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3年平均PT合格率98.1%,VIS得分优秀占93.5%,合格占4.6 %,不合格占1.9%.结论 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专业人员对室间质评的认识,不断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60°评估方法在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360°评估问卷,应用360°评估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名全科师资的个人综合素质、全科医疗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等基本能力进行评分。结果社区全科师资的个人综合素质、全科医疗能力、教学能力得分分别为(7.73±0.73)、(6.91±0.91)、(6.44±1.38)分;不同评分者之间的总评分分别为:同级(6.93±0.12)分,医院管理者(6.68±0.74)分,护士(8.17±0.12)分,自评(6.43±0.89)分,不同评分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1,P=0.000)。结论在360。评估中,不同评分者之间的评分差异可避免单个考核者评分所带来的偏见;社区全科师资教学能力得分偏低,提示社区全科师资培训中需加强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室问质评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免疫检验质量。方法对2010-2012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5次参加广西临床免疫检验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质评的总成绩均达优秀。第1、第2次质评中TRUST的PT得分均为80%,其余8个项目的PT得分均为100%,全部9个项目的总PT平均得分为978%;第3、第4、第5次质评中全部9个项目的PT得分均为100%,总PT平均得分均为100%。结论工作中应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坚持参加室间质评,不断学习、总结与提高,尽力提高免疫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常规化学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质控(IQC)及其室间比对数据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使用统一质控品的IQC统计资料表明,常规化学15个基本项目多数的检测结果是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但一些项目仍然出现较大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近20%不合格。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常规化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手段和在联网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常规化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相似文献   

8.
陈国添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83-4585
目的:为了持续提高我室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测能力。方法:对2003-2008年连续六年我室参加全国和广西尿液分析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我室连续六年13次(61批)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且稳定,检测能力评价8次得满分,占61.5%;5次得90分,占38.5%。但少数项目仍存在检测偏差,2003年至2005年主要是尿胆原偏差,其他年度偶然有尿糖、尿比重测定偏差。结论:虽然尿液分析室间质评取得合格成绩,但做好临床尿液分析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在细节上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实验室临床生化真实的检测水平,调查室间质评成绩的真实性,用现场检测的形式比较与室间质评结果的差异。方法在2012年第一次室间质评活动结束后,对郴州地区23家二级和三级医院进行现场检测,发放5个批号的双盲标本,要求当场回报结果,比较室间质评和现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现场检测的PT成绩低于室间质评成绩(P〈0.05)。20个检测项目各批号现场检测与室间质评原始数据大多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实验室未正确对待室间质评活动,单次室间质评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对肺结核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65例)及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10.5mg qd 丹麦灵北制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在入院1周内及3个月、9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同时在入院时及9个月后行胸片检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个月及9个月后焦虑评分高于干预组(63.71±3.65,51.71±3.25,p<0.05)(65.21±4.56,47.53±5.21 p<0.05);对照组9个月后肺部情况病灶吸收较干预组差(30(46.9),37(61.7),p<0.05)。结论:1.肺结核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高2.早期应用抗焦虑药物能显著提高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西泮急性中毒时的血清酶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36例地西泮中毒患者的血清酶学(ALP,GGT,CK,LDH,AST,ALT)进行测定,并观察临床意义。结果地西泮中毒后ALP,GGT,CK,LDH,AST,AL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酶学的监测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梗阻性肠坏死及其肠吻合手术对部分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坏死患者从入院至肠吻合术后1个月内血清ALT、AST、ALP、γ-GGT、BUN、Crea、RBP、LDH、HBDH、CK、CK-Mb、UA、TnI、血和尿肌红蛋白、尿管型检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血清ALT、AST、BUN、LDH、HBDH、CK、CK-Mb、TnI、血和尿Mb、尿常规结果变化最大,患者呈现一过性管型尿,其中术后第2d和第3dALT、AST和CK浓度超过试剂盒检测范围,CK最高时54000U/L,ALP和γ-GGT变化较小。结论及时注意ALT、AST、ALP、γ-GGT、BUN、Crea、RBP、LDH、HBDH、CK、CK-Mb、UA、TnI、血和尿肌红蛋白、尿管型检验结果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预后;血清ALT、AST、LDH、HBDH、CK、CK-Mb、TnI、Mb是结肠梗阻性坏死重要潜在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酶活性及CRP、Fn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中CRP、Fn和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观察SARS患者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采用:ROCHE诊断公司速率法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和Fn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急性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同时伴随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的部分升高,至恢复期CRP明显降低,血清ALT和LDH活性进一步升高,而AST和CK基本恢复正常;Fn在急性期明显降低,康复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反映细胞膜损伤的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素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ml分别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钠、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生化仪上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ALT、AST、GGT、TBil、ALB、TBA、P、CHO、CK-MB、AMS、TG、Glu、CL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UA、ALP、DBil、TP、Mg、HDL-C、LDL、LDH、CK、K、Na、TCa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UA、ALP、TBil、DBil、Mg、CHO、LDL、LDH、CK、TG、K、Na、TCa等项目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UA、ALT、AST、GGT、ALP、TBil、DBil、TP、ALB、TBA、Mg、CHO、HDL-C、LDL、LDH、CK、CK-MB、AMS、TG、Glu、Cl、Na等24个项目肝素锂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良好(r〉0.800),而P、K、TCa3个项目肝素锂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较差(r〈0.760)。结论大部分常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作为标本,但需建立回归方程或血浆参考体系,少数项目不宜用肝素类抗凝血浆。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和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患者血清酶活性和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酶速率法及一氧化氮硝酸还原法 ,对 5 8例AOPP患者进行CHE、CK、CK MB、LDH、ALT、AST、ALP、GGT活性及NO水平含量测定 ,同时检测 3 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轻度中毒组CHE、CK、LDH和NO变化有意义。中度中毒组CHE、CK、CK MB、LDH、ALT、ALP、GGT和NO变化有意义。重度中毒组全部受检酶和NO变化均有意义。结论 中毒患者酶活性变化大及一氧化氮浓度增高与中毒的轻、中、重有密切关系 ,联合测定血清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新生儿与非高胆新生儿血清酶、血浆蛋白及阴离子间隙 (AG)的差别 ,及两组病儿并发窒息和低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与无以上并发症时上述指标的差别 ,以期了解高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②方法 高胆组 12 6例 ,对照组 4 8例 ,两组中并发窒息和HIE者 5 9例 ,无并发症者 115例。股静脉采血 ,使用美国产OLYMPUSAU 10 0 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上述指标。③结果 高胆组谷草转氨酶 (AST) ,谷氨酰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6 0~ 6 .37,P <0 .0 1) ;谷丙转氨酶 (ATL) ,血浆总蛋白 (TP) ,清蛋白 (ALB)两组均在正常范围 ,差异无显著性 (t=0 .4 5~ 0 .6 4 ,P >0 .0 5 )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AG两组均较正常升高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 .30~ 1.5 9,P >0 .0 5 )。两组并发窒息和HIE者CK ,CK MB ,LDH ,HBDH ,AST ,AG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t=3.0 2~ 10 .5 9,P <0 .0 1)。④结论 高胆时血清酶AST ,GGT ,ALP ,LDH明显升高 ,但ALT ,TP ,ALB不受影响 ;当并发窒息和HIE时 ,不论是否高胆 ,CK ,CK MB ,LDH ,HBDH ,AST ,AG均升高 ;其中AST ,LDH既受高胆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时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肝、肾、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27"矿难幸存者40例,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3组,同时随机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测定CK、AST、LDH、α-HBDH、UA、Cr、Urea、ALT和WBC数值。结果:急性重度中毒患者CK、AST、LDH、α-HBDH、UA、Cr、Urea、ALT、WBC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患者CK、AST、LDH、α-HBDH、U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患者CK、LDH、α-HBDH、U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瓦斯爆炸气体中毒对心肌,肝,肾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结肠绞窄性坏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以30例健康体检者和10例单纯结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研究9例结肠绞窄性坏死患者入院时血清CK、CK-Mb、ALT、AST、LDH、α-HBDH的活性。结果坏死组血清CK、CK-Mb、ALT、AST、LDH、α-HBDH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纯结肠梗阻组。结论 CK、CK-Mb、ALT、AST、LDH和α-HBDH对结肠绞窄性坏死的辅助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在不同的时间血浆酶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及实验组(n=30)。对照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伤后直接观察。实验组(海水浸泡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后立即置人海水中,入水后30、60、120min时间段各取1O只鼠采血,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浆酶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相差非常显。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酶学变化有明显不同,经海水浸泡的时间愈长,上述变化愈严重,对机体的危害性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