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后经皮闭合穿针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完全随机表法分为手法整复后经皮穿针组(治疗组)和小夹板固定组(对照组),分别接受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闭合穿针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小夹板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在临床疗效上优于传统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曹谦  曹慎  杨韵琴 《中医药导报》2019,25(9):97-100
目的:观察旋后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旋后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30例移位的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与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5周。治疗期间发生骨折端再移位62例。治疗6周后随访恢复情况:优121例,良9例。未见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9例患者出现前臂旋前功能部分障碍。治疗后6~12个月再次随访恢复满意,移位骨折均有不同程度塑形,所有患者的旋转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旋后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尺桡骨干双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创伤疾病[1],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是尺桡骨下段双骨折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并超腕石膏托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双骨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尺桡骨下段双骨折门诊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4~46岁,平均(29.5±14.7)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夹板和掌背侧对垫固定治疗尺、桡骨干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闭合性前臂尺、桡骨干中下段双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后行夹板及掌背侧对垫固定治疗.随访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相应关节功能.结果:63例均获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临床愈合时间21~40天,平均29天.前臂旋转功能和腕、肘关节活动均正常,优58例,良5例.未出现前臂软组织压伤、张力性水疱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前臂尺、桡骨干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后行小夹板固定时,用掌背侧对垫可以代替分骨垫防止骨折端相互靠拢,避免前臂掌背侧皮肤、肌肉压伤坏死,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孙氏正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对40例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患儿采用孙氏正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与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优36例,良4例,后期随访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孙氏正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周鑫  周亚夫 《江西中医药》2011,42(10):36-37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近两年来的21例尺桡骨双骨折进行三步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月,优13例,良6例,优良率达到90.47%.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复查X线示愈合时间3-6周,平均4.6周,所有患者愈合后患肢前臂及腕关节功能均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较手术治疗相比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手术与小夹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尺桡骨双骨折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闭式穿针夹板外固定。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1.4%,两组对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手术治疗,闭式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再移位的处理。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6例尺桡骨下段双骨折患儿,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记录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复位后再移位的发生率以及再移位的处理。结果:骨折解剖复位28例,对位达2/3者8例,36例获2~4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5周,平均4周。其中10例患者出现复位的部分丢失,其中1例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另外9例继续观察,最终功能均满意。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愈合时间较快,只要给予良好的整复和及时仔细的调整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冯恩辉  魏力  王海洲  何倩伟  陈海云 《新中医》2016,48(10):112-114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器在预防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桡骨复位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患者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配合持续牵引器持续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记录整复后、骨折愈合时2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2组桡骨茎突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均恢复到正常范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试验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掌倾角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器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11.
骨折延迟连接或不连接一旦发生,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1997~2000年采取人工血肿疗法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骨折延迟连接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62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肱骨中段骨折1例,肱骨下段骨折3例,尺桡骨中段骨折2例,股骨中段及下段骨折各2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5例;伤后最初采用钢板内固定3例,髓内针内固定5例,骨牵引加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4例,手法复位单纯石膏或夹板外固定3例;病程13~24周。所有病例均在伤后经治疗超过同类骨折正常愈合的最长期限,X线摄片表现为无骨痂或…  相似文献   

12.
李广文 《山西中医》2011,27(7):29-29
目的:观察回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患者均采用回旋复位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果:32例患者均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回旋复位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符合逆损伤机制复位的原则,复位容易,创伤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熊屹  陈江飞  程志刚  彭长英 《河南中医》2013,33(8):1264-1266
目的:探讨应用闭式穿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尺桡骨骨折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62例患者采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32例,采用手法复位闭式穿针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2~8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骨折复位、愈合情况、桡骨弧度及Anderson评分标准比较两组评分.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闭式穿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尺桡骨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感染率低,安全性高,无皮肤切口瘢痕,且可避免2次手术取内固定,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传统三步手法整复、小夹板加旋中板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结果优22例,良26例,优良率达到81.36%.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7例新鲜、闭合性、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儿,均采用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127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6个月;骨折均在4~6周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Anderso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79例,良44例,可4例,优良率为96.9%。结论:旋前位折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端骨折,提高了复位成功率及骨折端稳定性,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无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尺桡骨双骨折是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 ,骨折后常出现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 ,故整复较难。西医多主张手术切开整复并内固定 ,中医则以闭合手法整复 ,外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主要是恢复前臂旋转功能 ,其复位要求较高 ,要求解剖或近解剖对位 ,若对位不良 ,有成角和旋转畸形 ,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自 1996年至 2 0 0 1年 ,我们采用回旋捺正手法配合三期辨证分治治疗尺桡骨双骨折 4 9例 ,经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4 9例患者中 ,男 32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者 12岁 ,最大者 6 2岁 ,平均 39岁 ;发病部位左侧 19例 ,右侧 30…  相似文献   

17.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配合外敷促愈膏治疗尺桡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尺桡骨骨折采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配合外敷促愈膏的疗效。方法: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配合外敷促愈膏。结果:治疗不稳定性尺桡骨骨折28例,愈后良好占88.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外伤处理后,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5例患者中恢复优55例,恢复良10例;X线片示近解剖复位21例,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9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且创伤小,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征杰  陈志维 《新中医》1999,31(11):28-28
自 1 994~ 1 998年 ,我院对 6 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多段骨折的病例清创后用骨外固定器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中 ,男 4 6例 ,女 2 0例 ;年龄 1 2~70岁 ;多段骨折 4 6例 ,粉碎性骨折 2 0例 ;为伤后 2~ 4 8小时内到诊。2 治疗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 ,大腿中段上气囊止血带 ,先行清创 ,然后手法整复骨位 ,骨折复位后在维持持续牵引下 ,行骨外固定 ,对多段骨折病例 ,一般于近端穿针 2支 ,中段穿针 2支 ,远段穿针 2支。伤口每天换药 ,待肿消、创口愈合后 ,再配合小夹板固定 ,使碎片靠拢复位。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31例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结果本组病例131例,随访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本组病例131例,优97例,占74.05%;良31例,占23.67%,可3例,占2.29%;差0例。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