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宣教,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血液透析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及并发症、负性效应发生率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负性效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过程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8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试验组使用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为患者进行规范化、个性化、持续性健康宣教并督促执行;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宣教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路径指引下的分阶段健康教育有利于优化护理程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行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康复目标达标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单在PICC置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PICC置管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口头式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使用健康教育单对PICC置管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效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联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行药物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联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情绪稳定状况、对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情绪稳定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联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稳定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个体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气道消化瘘支架植入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90例气道消化瘘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病人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宣教及格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健康宣教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消化瘘支架植入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健康宣教及格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及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SDS及SAS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显著提高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易发并发症,给予相应的积极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全局式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康复目标达标率及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能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余静  金云丽 《当代护士》2018,(2):157-159
目的探讨采用歌谣式强化宣教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由责任护士依照护理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歌谣式宣教并强化指导。出院当日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强化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利于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和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中青年冠心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效改善其自救能力,提高满意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系统宣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FPG、2 hFPG、HbAlc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VEF、SV、CO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未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98例脑梗死病例为对照组;选取2009年1~12月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109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健康教育护理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进行,观察组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治疗依从性良好,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护士护理质量满意度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径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抑郁及轻度抑郁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焦虑及轻度焦虑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护理能够提高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缩短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5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负性效应、并发症和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手臂肿痛、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搏动减弱、桡动脉闭塞及心律失常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可有效降低负性效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冠心病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