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旱莲水煎剂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墨旱莲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g/10 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与正常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 mg/10 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墨旱莲水煎剂组腹腔注射与正常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 mg/10 g鼠重,同时分别灌胃墨旱莲水煎剂8 mg/g、16 mg/g、32 mg/g鼠重.第43 d取材测定SOD、MDA和GSH-PX.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的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相比墨旱莲水煎剂组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墨旱莲水煎剂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去卵巢大鼠构建的骨质疏松症模型是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的最适模型,然而大鼠卵巢去除后对皮肤的影响如何,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去卵巢对大鼠皮肤衰老指标的影响。方法 3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去卵巢组(OVX组),卵巢去除后3个月,测定血清雌二醇,以及皮肤组织中与衰老相关的生化指标如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脂褐质(LF)含量,并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OVX组表皮、真皮厚度较Sham组显著变薄(P<0.01),皮肤胶原纤维减少,排列疏松;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皮肤CAT、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皮肤组织中HYP含量明显减少,LF含量显著增多(P<0.01)。结论 3月龄大鼠卵巢去除后3个月可导致皮肤衰老,可能是研究绝经后皮肤衰老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3.
羊参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淫羊藿和人参须组成的羊参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睾丸的影响。方法33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羊参口服液用药组。模型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100mg/k州,共90d)造成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羊参口服液用药组用D-半乳糖同样方法造模后,灌胃给予羊参口服液(1ml/100g,共90d)。实验结束后计算睾丸脏器系数,检测睾丸组织中SOD的含量、MDA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果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大鼠相比较P〈0.05),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变狭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细胞稀疏。羊参口服液组可明显抑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并能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论羊参口服液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的功能,具有-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茯苓延缓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茯苓对老年大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肤中SOD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进而推测茯苓延缓皮肤衰老的机制。方法:Wistar大白鼠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茯苓低剂量组,茯苓中剂量组,茯苓高剂量组。分别予以NS(20ml/kg),NS(20ml/kg),维生素E(2g/kg),茯苓提取液2g/kg,4g/kg,8g/kg灌胃。30天后取材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各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年空白组(P<0.05)。茯苓低剂量组,茯苓中剂量组,茯苓高剂量组中的红细胞及皮肤中SOD活性与老年空白组无显差异(P>0.05)。结论:茯苓可能是通过提高皮肤中 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皮肤衰老,而对SOD的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白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各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0.2 ml/10 g体重;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mg.g-1体重;观察组各鼠同时每天灌胃旱黑口服液汁0.2 ml/10 g体重;连续给药42 d,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球硬化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裂隙孔和内皮细胞窗孔增大,分别与旱黑口服液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皮肤状况、饮食嗜好及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中药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7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观察衰老大鼠的一般症状和体重变化,测定其皮肤含水量、糖水消耗量和骨髓细胞DNA含量,并用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进行干预,观察中药对衰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结果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后,逐渐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精神不振、嗜睡、被毛卷曲枯黄、光泽欠佳、尾部出现色素斑点等衰老症状,并在造模第5周出现体重下降,造模7周后,衰老大鼠的皮肤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骨髓细胞的DNA含量亦明显减少(P0.01);给予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衰老症状,缓解体重的下降,显著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P0.01),同时,明显提高骨髓细胞DNA含量(P0.05)。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衰老体征明显,机体抗DNA损伤的能力下降,而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等中药可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大鼠的衰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二陈汤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器官指数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d)40天,中药组注射D-半乳糖同时以6.32g/kg/d浓缩二陈汤煎液灌胃40天,并以空白组作对照,观察二陈汤对小鼠脑,胸腺,脾,肝,肾指数及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胸腺,脾,肝和肾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提高,二陈汤能够提高实验动物脑,胸腺指数。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二陈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并为“痰老衰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靖媛  张苗  游世晶 《西部医学》2018,49(5):32-35
目的探讨艾灸关元穴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皮肤衰老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艾灸、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1天后,测定大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皮肤含水量及胶原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MMP-1/TIMP-1 m 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血清及皮肤组织SOD、CAT活性显著低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MDA、H2O2及ROS含量显著高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皮肤组织中MMP-1表达量高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TIMP-1表达量显著低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紊乱及MMP-1/TIMP-1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延缓衰老作用及其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6 只健康雄性SD 大鼠按完全随机平均分为3 组: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艾灸足三里组,每组12 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0.9%的生理盐水,连续6 周,每天1 次;衰老模型组及艾灸足三里组则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10%的D-半乳糖,连续6 周,每天1 次.艾灸足三里组造模后每穴每天5 壮,每次25 min 左右,隔天1 次,共治疗15次.空白对照组及衰老模型组大鼠捆绑固定25 min,隔天1 次,共15 次.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褐素(LF)水平.结果 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艾灸足三里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 及LF 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 及LF 含量下降(P<0.01).结论 艾灸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0.
丹参素对D-半乳糖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D-半乳糖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3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丹参素溶液组。灌胃90d后将大鼠全部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区别。结果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丹参素溶液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高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素溶液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大鼠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表明丹参素溶液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苷、丹参酮和川芎嗪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人参皂苷、丹参酮和川芎嗪灌服对衰老小鼠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10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丹参酮(1 500 mg·kg-1·d-1)、川芎嗪(150 mg·kg-1·d-1)或人参皂苷(100 mg·kg-1·d-1).42 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灌服丹参酮和人参皂苷后,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SOD活力由衰老对照组的(131.2±21.5) U/ml分别提升为(203.1±11.2) U/ml和(196.8±27.5) U/ml,羟脯氨酸含量由(0.57±0.13) mg/g分别提高到(0.71±0.11) mg/g和(0.76±0.12) mg/g,MDA含量由(9.39±1.5) nmol/g降低到(6.4±1.3) nmol/g和(7.16±2.3) nmol/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丹参酮和人参皂苷的效果相当.而灌服川芎嗪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和丹参酮灌服有显著的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均可明显提高皮肤抗氧化酶活力和增强成纤维细胞活性;川芎嗪灌服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精制蟒蛇油延缓皮肤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制蟒蛇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蟒蛇油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5、2.5 mL/kg),维生素E组(剂量为50 mg/只),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剂量为1g/kg)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萍水煎液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将40只老龄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五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浮萍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1g/ml、0.5g/ml、0.25g/ml),各组背部脱毛后外涂给药,30d后,切取各组小鼠背部皮肤并测其含水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浮萍水煎液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皮肤含水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浮萍水煎液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强小鼠皮肤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浮萍水煎液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aFGF)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羟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探讨maFGF对慢性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0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衰老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和maFGF治疗组。另10只不注射D-半乳糖作为正常对照组。maFGF治疗组按12g/kg剂量肌肉注射,1次/d,共14d,NS对照组肌肉注射与maFGF治疗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1次/d;衰老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各组大鼠到相对应的时间点取出各组大鼠肝组织,测定肝组织匀浆MDA含量、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衰老对照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羟自由基含量升高;经过用maFGF治疗慢性衰老大鼠后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羟自由基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maFGF起到降低自由基,提高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汤对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内服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每d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40mg/kg)制造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分别以15g·kg-1·d-1、25g·kg-1·d-1、40g·kg-1·d-1剂量的六味地黄汤灌胃。42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羟脯氨酸含量及皮肤中成纤维细胞数目。结果:六味地黄汤能明显升高亚急性衰老小鼠皮肤SOD酶和GSHPX酶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加衰老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提高皮肤成纤维细胞数目。结论:六味地黄汤可有效延缓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16.
松花粉对衰老大鼠精子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松花粉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精子数量、活动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胫注射诱发SD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并应用松花粉进行延缓衰老给药,剂量分别为350mg/kg(低剂量组)、700mg/kg(高剂量组),连续灌胃50天.取附睾头精子,观察精子数量、活动率及存活率.结果:高、低剂量松花粉均可提高D-半乳糖衰老大鼠精子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用药组大鼠与衰老大鼠比较:P<0.05,P<0.01).结论:松花粉可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精子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表明松花粉具有抗生殖腺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参皂甙抗皮肤衰老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内服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注射D-半乳糖(1000mg/kg)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灌胃人参皂甙100,50mg/(kg.d),42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均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及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并测定全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人参皂甙(100mg/kg.d^-1)使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SOD活力,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血中CAT,GSH-Px活力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人参皂甙(50mg/kg.d^-1)组则上述作用不明显,结论:人参皂甙(100mg/kg.d^-1)灌胃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桑叶黄酮抗皮肤衰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桑叶黄酮对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①将60只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桑叶黄酮小、中、大组,维生素C组。均灌胃给药,连续30d,除正常对照组外,小鼠每日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f1.5mg/g)。末次给药后,小鼠眼眶取血,测SOD、MDA、LPO含量;②分组给药同上。除正常对照组外,小鼠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kg)合并隔1天给予紫外线照射造衰老小鼠模型,末次给药后,取血测CAT、GSH—PX活力;同时,测量皮肤含水量。结果:桑叶黄酮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DA、LPO含量(P〈0.01),大、中剂量显著升高SOD、GSH—PX含量,提高皮肤含水量(P〈0.01)。结论:桑叶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从氧化/抗氧化失衡角度探讨金水六君煎的作用机制。方法:所有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水六君煎组,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所有小鼠给予相应灌胃处理,连续6周。检测血清、皮肤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血清、皮肤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并进行皮肤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六君煎组小鼠血清、肺及皮肤组织中SOD和血清、皮肤组织中HYP明显增高(P<0.01);皮肤增厚,真皮胶原纤维排列密集、数量增多,皮下脂肪细胞填充显著减少。结论:金水六君煎具有明显改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氧化/抗氧化失衡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的致衰老效应。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每组各10只。模型1组每天皮下注射D一-乳糖50mg/kg:模型2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mg/kg;对照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等量(50mg/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6周。观察各组体重增加比例、胸腺指数、脾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1组和模型2组体重增加比例降低,胸腺明显萎缩,胸腺指数降低(P〈0.01);胸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血清中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效应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