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声多普勒测定621例正常人的左房内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常人左房内径数值为33.0±3.5(范围20.8~40.3)mm。左房内径与年龄、体表面积均呈正相关(rs=0.943,P<0.01;rs=0.952,P<0.01);与E/A峰比值呈负相关(rs=-0.714,P<0.01).男性左房内径大于女性,49岁以下有显著差异(14~19岁,P<0.05;20~49岁,P<0.01);50岁以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总结208例风心病人,二尖瓣病变占98.5%,主动脉瓣病变占8.7%,其中房颤114例(54.8%),窦律94例(45.2%)。房颤组年龄、病史、左房内径与窦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二狭与二狭二闭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2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短期内(8周)服用依那普利后对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心肌肥厚的影响。结果显示:服药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P<0.01)。心肌肥厚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肌重量指数(LVWI)均显著降低(P<0.01,P<0.05)。服药后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值(Ei)明显增加(P<0.001),左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值(Ai)和舒张早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值之比(Ai/Ei)明显下降(P<0.01)。提示依那普利可以逆转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风心病房颤与左房大小及二尖瓣口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48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大小及二尖瓣口面积的关系。结果显示:说明风心病人左房内径越大,二尖瓣口面积越小,房颤的发生率越高,(t=43429,P<001,t=24198,P<005)。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3组:冠心病窦性心律组、冠心病阵发房颤组和冠心病持续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返流。结果显示窦性心律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果提示,临床上应积极控制阵发房颤的发作,以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返流动态改变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应用诊所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3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发现其收缩压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及A/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及0.01);舒张压与心输出量(CO)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舒张期高血压组(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众多因素以后,收缩压与A/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舒张压与年龄、CO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结果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主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舒张压主要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变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与腹水的关系.方法测定34名无腹水(A组)、51名有腹水(B组)的乙肝肝硬变患者及50名健康献血员血浆内源性一氧化氮及内毒素水平,结果以t检验、x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血浆NO及内毒素水平均较献血贝明显升高(A组P<0.05,B组P<0.01),B组者较A组者升高显著(P<0.05),B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较A组高(P<0.05).患者血浆内源性NO水平与内毒素水平正相关(r=0.528,P<0.001).结论乙肝肝硬变患者腹水可能与内源性NO有关,降低血浆内源性NO水平对这些患者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
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各型乙肝患者的19项免疫指标,结果CD%,CD/CD 比值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P<0.01,P<0.05)。AH组CD+CD一CD结果与CAH,CPH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B细胞无组间差异。3组患者PBL绝对数>1200/mm3;组间比较,仅AH与CPH组差异显著(P<0.05)。Ig,C3,C4与正常组比较,IgG升高(P<0.05),C4降低(P<0.0l).CAH,CPH组IgM较AH组高,C4较AH组低,CAH较CPH组更低,均具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CD细胞降低是引起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首要的免疫因素。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观察和分析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舒张和充盈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利用脉冲多普勒分别测量53例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在自发心律和80次/min的起搏心律时的左室舒张和充盈参数。其中27例术前存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A组),26例术前无左束支传导阻滞(B组)。③结果A组病人的左室舒张和充盈参数在心律变换前后无显著性变化(t均<2.0,P均>0.05),而B组病人起搏心律时的快速充盈减速时间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显著性延长(t=2.98,P<0.01;t=3.96,P<0.001)。当两组病人依同一频率起搏时,左室舒张和充盈参数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均<2.0,P均>0.05)。④结论右心室起搏导致了一种与左束支传导阻滞相似的左室舒张和充盈形式。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 将60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治疗90d,观察血压、血清葡萄糖(SG)、胰岛素(INS)及C肽(CP)变化,并计算CP/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及CP降低,ISI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4.11~17.58,P均< 0.001);SG,CP/IN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0.78,1.37,P> 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降低(t= 17.50,12.70,P<0.001);INS,CP,ISI,SG及CP/INS均无显著变化(t= 0.78~1.59,P 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DBP,INS,CP降低及ISI增高更显著(t= 2.09~8.86,P< 0.05,0.01);SG,CP/INS差异无显著性(t= 1.19,0.52,P> 0.05)。④结论 氧化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13例)和脂肪乳剂组((B=1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总胆红质(TBIL)、血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的变化。数据处理均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术后ALT、TBIL均明显下降(A组P<0.01,B组P<0.05),两组术后ALB均低于术前(P<0.05)。PAB∶A组,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术后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阻黄患者胆汁引流术后,使用脂肪乳剂可以发挥其补充能源、节省氮源的作用,且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风心病房颤与左房大小及地尖瓣口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48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大小及二尖瓣口面积的关系。结果显示:说明风心病人左房内径直越大,二尖瓣口面积越小,房颤的发生率越高,(t=4.3429,P〈0.01,t=2.4198,P〈0.05)。  相似文献   

13.
检测15例肺癌、30例良性肺病患者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3项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肺癌组血清和BALF中的CA50、CEA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P<0001)。肺癌组血清ACE明显低于良性肺病组(P<0001);而BALF中的ACE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BALF中CA50,CEA显著高于血清测值(P<0001)。而ACE显著低于血清测值(P<0001)。③肺癌组CA50、CEA的检测敏感性为867%。提示:血清和BALF中CA50及血清中ACE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阿司匹林(B组)和维生素A、C、E、叶酸(A组)以及二者合用(C组)对孕鼠血清Zn、Fe、Mn、Cu及其胎鼠头部组织Zn、Fe、Mn、Cu、Ca、Co、Pb、Ni、Cr含量的影响.结果:B、C组孕鼠血清Fe、Mn、Cu含量较正常对照组(N组)高(P分别<0.05,<0.001,<0.01),而Zn有降低趋势.A、B、C组胎鼠头部组织Zn、Fe、Cu含量均较N组降低(P<0.01),仅Mn含量较N组增高(P<0.01);但Fe、Mn含量B、C组仍高于A组(P<0.01).而Pb、Ni含量A、B组则明显高于N、C组(P<0.05.<0.001),A组又低于B组(P<0.05,<0.01).提示阿司匹林和维生素可促进孕鼠Fe、Mn、Cu的吸收,但抑制Zn吸收;孕鼠血清Fe、Cu含量与胎鼠头部组织Fe、Cu含量为负相关.B组胎鼠头部组织Pb、Ni含量高和Zn含量低可能是阿司匹林致畸原因之一,也是其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热点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 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000U/mL的孕妇,以所分娩的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将孕妇分为免疫失败组(19例)和对照1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 × 107 U/mL,48例)、对照2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 × 107 U/mL,38例)。对3组孕妇血中HBV进行BCP/PreC/C区基因PCR扩增和测序,比较3组的突变率和突变位点的不同。【结果】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HBVDNA定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大于对照2组(P < 0.05);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低于对照2组(P < 0.05)。突变热点ntA1762T、ntG1764A、ntG1896A在3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与HBV DNA定量有关,但未见其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有明显相关性;也未见tA1762T、ntG1764A、ntG1896A等突变热点与免疫失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比较中年与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病人发作间歇期的心功能状态,及其与原发病的关系,为药物治疗提供依据。②方法检测66例中年及58例老年PAF病人发作间歇期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并与西地兰复律效果进行了比较,用t及χ2检验处理检测数据。③结果中年PAF病人西地兰复律无效组舒张功能障碍较其他各组均显著(t=2.355~6.636,P<0.05),高血压(HPT)和HPT伴冠心病(CHD)者占84.21%,与有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0.452,P<0.001);老年有效组收缩功能障碍较其他各组均显著(t=4.499,4.715,P<0.001),CHD伴HPT者占53.89%,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5.187,P<0.001)。④结论西地兰对原发病为CHD的老年PAF病人的复律效果较好,对原发病为HPT的中年PAF病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常见血清酶含量的变化及两者的差异性。方法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患者及正常健康人3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C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α一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1)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急慢性肾衰患者血清AMY、LDH、HBDH均显著升高(P<0.01),CK次之(P<0.05);血清ALP在CRF组明显升高(P<0.05),而ARF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CRF组比较,ARF组血清LDH、HBDH明显升高(P<0.01),而AMY、ALP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CK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LP、AMY、LDH和HBDH变化有助于临床上鉴别急、慢性肾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9例梗阻性黄疸(A)组和10例单纯胆囊结石(B)组的IL—2、C-3、C-4和PVBF水平变化,并对A组中BTP、PVBF与IL—2、C-3、C-4关系进行分析。A组根据阻塞性质分为A-1组(恶性梗阻)和A-2组(良性梗阻)。结果显示A-1组TB、BTP显著高于A-2组(P<0.01);A-1、A-2、B组IL—2、C-3、C-4、PVBF方差分析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除A-2与B组C-3外(P>0.05);TB、BTP与IL—2、C-3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PVBF与IL—2、C-3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由于肝脏活性的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和抑制性巨噬细胞被活化,导致淋巴细胞活化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A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HBeAg、HBVDNA均阳性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后IL-2水平。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4%和68.6%。治疗前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05)。依HBV标记阴转情况分组:1组HBeAg(-)、HBVDNA(-)16例;2组HBeAg(+)、HBVDNA(-)9例;3组HBeAg(+)、HBVDNA(+)15例。1、2组治疗前IL-2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05,P<0.01)。3组治疗前IL-2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IL-2比对照组低(P<0.02)。结论IL-2水平明显降低的慢性乙型肝炎采用LAK细胞回输治疗HBV标记阴转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解偶联剂(FCCP)和呼吸链阻断剂氰化钾(KCN)对禁食大鼠肝细胞酮体代谢的影响。方法:使用胶原酶法分离大鼠肝细胞,然后分6组比较FCCP和KCN对β羟丁酸(BOHB)和乙酰乙酸(ACAC)以及ATP水平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FCCP和KCN可使肝细胞损伤而酮体生成减少,加入丙酮酸后,FCCP使酮体生成(P>005),BOHB/ACAC比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而ATP则明显减少(P<001);KCN则使酮体生成增加(P<0001),且BOHB/ACAC比率显著增加(P<001),ATP也显著减少(P<0001)。结论:FCCP和KCN均为强力的ATP合成抑制剂,但作用机制不同,加入丙酮酸后FCC使NADH/NAD比率降低,以ACAC为主;KCN则使NADH/NAD比率增加,故以BOHB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