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可以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能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进行准确的功能检测,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是一种全新的对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的客观影像学手段。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而通过fMRI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区改变的研究,可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和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云霞  彭琨 《磁共振成像》2021,12(2):101-10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睡眠中呼吸间歇停止会引起频繁的缺氧及严重的睡眠中断,导致大脑多个区域结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神经认知功能缺陷。磁共振成像因其多序列成像、多种成像技术的优点,对阐释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有很好的优势,为临床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认知功能异常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对睡眠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福建省省立医院北院省老年医院经头颅磁共振(MRI)、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证实急性脑梗死后2周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与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采用PSQI比较2组睡眠情况。结果:认知功能损害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可加重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史对老年认知功能与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急救创伤科复查的1 61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OSU TBI鉴定法将病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TBI)组和非TBI组,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病人客观认知、主观记忆、认知功能、精神障碍情况。[结果]TBI对病人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TBI组伴LOC病人更有可能出现客观认知障碍、主观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P0. 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史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有极大负面影响,且TBI伴LOC更有可能导致其出现客观认知障碍、主观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伤及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5.
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脑诱发电位学为临床提供了评估脑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与提供脑结构变化的神经影像学技术互相补充 , 对神经疾病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功能的监测 ,应用脑诱发电位技术监测脑卒中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损伤情况,可以帮助确定超早期的缺血性脑卒中,协助判断病变的解剖学定位,能较完善地从功能上反映病情特征.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功能评价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大脑退行性变而致的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除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外,还主要损害认知功能和人格,其记忆和学习能力受损较明显,应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可获得记忆差异的客观指标.本文通过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功能评价,了解其记忆功能状况,为其制订家庭认知功能训练计划及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建民  郑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16-1318
脑诱发电位学为临床提供了评估脑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与提供脑结构变化的神经影像学技术互相补充,对神经疾病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功能的监测,应用脑诱发电位技术监测脑卒中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损伤情况,可以帮助确定超早期的缺血性脑卒中,协助判断病变的解剖学定位,能较完善地从功能上反映病情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右侧忽略伴严重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卒中后右侧忽略伴有严重认知障碍和失语的患者进行评定与认知训练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眼动追踪技术、非言语认知功能评估及行为学观察能够客观评价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通过眼动追踪训练及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技术的综合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眼动追踪技术结合认知训练为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超  张敏鸣 《磁共振成像》2013,4(3):232-235
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这种技术以探讨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作者主要总结了尼古丁神经药理作用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证实了尼古丁依赖与多巴胺奖赏环路、认知、渴求脑环路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研究发现将为人类认识尼古丁依赖的大脑功能改变提供了一定的客观证据,深入认识与尼古丁依赖相关的脑功能状态可能有助于从药理学和行为学上改进戒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记测验与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在汉语失语症中的相关性,为其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54例,采用日文版标记测验评定其语言功能,应用LOTCA成套测验评定其认知功能。对标记测验成绩与LOTCA成套测验的各分项分值及总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标记测验成绩与LOTCA成套测验中的各分琐分值及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入选为影响标记测验成绩的主要因素是知觉力。结论认知功能可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改善,可能与认知功能的知觉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研究表明,认知功能缺损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其发生率为48%-61%。脑卒中后,约60%的患者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对指导此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300电位作为判断大脑高级功能的客观指标,能及早发现认知功能的损害。为此,我们将脑卒中患者中非PSD和PSD者的P300电位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认知功能损伤可持续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发生率尚未明确。造成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因素包括疾病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性因素和非治疗性因素。评估方法多采用主观认知功能评估和客观认知表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相关的康复干预研究中,治疗方法以认知行为支持疗法和运动干预居多。  相似文献   

13.
低强度半导体激光 (lowintensitysemiconductivelaser ,LISCL)辐照血液疗法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并能干预脑血管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3 ] ,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也具有良好的作用[4 ] 。认知功能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 )P3 0 0 密切相关 ,而且尚能用于与年龄相关的脑记忆功能减退的测定。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导体激光对记忆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 ,并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可靠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4 1例中…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失语的认知神经学机制研究为语言学各个层面的阐释提供了研究思路。词图研究范式的不同刺激模式及语言刺激模型可根据语言损伤的特点应用于不同损伤类型的失语症康复中,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客观地呈现脑损伤及恢复机制,语言任务和影像学的交互应用也成为失语症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周福庆 《磁共振成像》2022,13(2):112-115
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物。本文就神经影像方法在乳腺癌CRCI神经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复发单相抑郁障碍、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精神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双相I型抑郁障碍患者(A组)、28例复发单相抑郁患者(B组)和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C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4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以及在持续注意/警觉、学习、记忆、精细动作、社会认知、执行功能以及信息处理等认知领域方面的表现。结果 C组患者认知变量均为重度损害,A组和B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多为轻中度;C组在持续注意/警觉、学习、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处理及总体认知功能等方面得分均低于A、B组(P均<0.05),A组上述指标得分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在执行功能和计划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相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模式与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而双相抑郁障碍和复发单相抑郁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模式相似,神经认知功能对临床鉴别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尚不能作为区分单双相抑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袁天漫  徐菊玲  钱秀群  袁梦文 《全科护理》2021,19(15):2050-2053
介绍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受损的危害以及认知功能受损的护理策略,旨在为更合理地照顾老年痴呆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发展了事件相关电位,这一诱发电位为描述心理活动、评价认知功能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行的手段,并逐渐成为精神科、神经科、老年科、心理学科等的研究热点。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价和鉴别各种认知障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文章就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慢性I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亦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及情感障碍。研究表明ID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异常。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ID的研究,能客观、间接地反映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异常,可为阐明ID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为I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因此,该文就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在ID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了解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常见症状之一为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文章就神经胶质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机制及其评定量表、治疗等作一综述,为防治神经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