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相关病毒表达系统(AAV-TGFβ1)的构建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病毒表达系统(AV-TGFβ1)对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影响的比较。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并于其两端分别连接EcoRI和SalI酶切位点。将TGFβ1基因亚克隆于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中,并经酶切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AAV-TGFβ1病毒被包装并转染H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AAV介导的目的基因表达。利用AAV-EGFP病毒检测AAV对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AAV-TGFβ1和AV-TGFβ1分别转染髓核细胞后,通过Antonopulos法检测蛋白多糖的合成。结果测序分析证明TGFβ1序列与NCBI Gene Bank所报道的一致。经酶切鉴定证实AAV-TGFβ1重组质粒被成功构建。AAV可介导TGFβ1高效表达并高效转染髓核细胞。AV-TGFβ1可快速一过性地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而AAV-TGFβ1可稳定促进蛋白多糖合成。结论AAV-TGFβ1病毒被成功构建并可稳定地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反分化早、晚期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模型,并比较腺病毒(AV)介导TGFβ1对其蛋白多糖合成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用一月龄纯种新西兰兔3只。无菌分离髓核组织,并用0.125%的胰蛋白0.25%的Ⅰ型胶原消化分离细胞。通过反复消化传代的方法建立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模型并通过细胞形态的观察和Ⅱ型胶原表达水平的的检测对其鉴定。采用Antonopulos法检测AV—TGFβ1转染后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呈多欠形或圆形,反分化早期细胞呈梭形,反分化晚期细胞类似于成纤维细胞。伴随着细胞形态的改变,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亦逐渐降低。AV—TGFβ1可促进反分化早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而对于反分化晚期髓核细胞,AV-TGFβ1则抑制其蛋白多糖的合成。结论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可用于建立反分化早、晚期髓核细胞模型。AV-TGFβ1仅可促进反分化早、期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介导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hTGFβ1)与hTGFβ3逆转兔腰椎间盘细胞退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并传代建立退变早、晚期细胞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pSNⅡ型腺相关病毒(pSNAV2),分别检测其对不同退变程度兔腰椎间盘细胞的转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SNAV2-hTGFβ1和pSNAV2-hTGFβ3转染不同退变程度的兔腰椎间盘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35S标记蛋白多糖等方法,检测比较pSNAV2-hTGFβ1和pSNAV2-hTGFβ3对于退变早、晚期兔腰椎间盘细胞基质合成的影响.结果pSNAV2可高效转染退变早期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而对于退变晚期兔腰椎间盘细胞的转染效率低.hTGFβ1和hTGFβ3可显著促进退变早期兔腰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其中hTGFβ1的作用较hTGFβ3强.hTGFβ1可促进退变早、晚期兔腰椎间盘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的合成.hTGFβ3可促进退变晚期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的合成.结论pSNAV2-hTGFβ1和pSNAV2-hTGFβ3可促进退变早期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以及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的合成,从而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对于退变晚期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hTGFβ3可促进Ⅱ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染转化生长因子(hTGF-β1)基因对兔髓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xs和Bcl-xl的影响,为活化椎间盘细胞功能、预防椎间盘组织退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只,将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载体直接注射于L3~4椎间隙,术后3周取出相应椎间盘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髓核细胞表达凋亡相关蛋白Bcl-xs和Bcl-xl的情况.应用Vida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免疫阳性细胞半定量分析.结果注射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的椎间盘,髓核细胞对凋亡相关蛋白Bcl-xs的表达少于对照组,测得OPTDM值分别为0.0236±0.0009,0.0391±0.040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Bcl-xl的表达则强于对照组,测得OPTDM值分别为0.0354±0.0078,0.0401±0.0104,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转染转化生长因子(hTGF-β1)基因可以明显减少兔椎间髓核细胞对凋亡相关蛋白Bcl-xs的表达、同时增强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孕激素对正常成人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TGF β2表达的调节作用 ,探讨孕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OP)的作用机制。方法 鉴定成人成骨细胞 (hOB) ,测定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骨钙素分泌 ,VanGieson氏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法进行Ⅰ型胶原染色。hOB用孕酮干预。Northern杂交、ELISA分别检测hOBTGF β1、TGF β2mRNA和蛋白质分泌。结果 观察到hOB分泌的ALP活性为 (74 3± 4 7)mU/mg蛋白 ,培养上清液骨钙素含量为 (3 84± 0 3 9)ng/ml蛋白 ,Ⅰ型胶原染色呈红色。观察到孕酮增强hOBTGF β1、TGF β2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 (P <0 0 0 1) ;10 -9mol/L孕酮诱导 12~ 2 4h促进TGF β1、TGF β2mRNA表达 ,呈时间依从性。孕酮促进hOBTGF β1、TGF β2蛋白质分泌呈剂量依赖性 (P <0 0 0 1) ;10 -9mol/L孕酮诱导 12~ 2 4h促进TGF β1、TGF β2蛋白质分泌 ,呈时间依从性。结论 孕激素可能通过诱导成骨细胞TGF β1、TGF β2表达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 ,增强成骨功能及骨基质合成 ,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下腰痛及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主要致病原因^[1]。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椎同盘保持一定的含水量^[2].因此,蛋白多糖的减少可直接影响椎间盘的生物功能。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促进髓核细胞产生蛋白多糖^[3]。我们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人TBF-β1基因转染至兔髓核组织内,使TGF-β1在髓核组织内大量表  相似文献   

7.
AAV-hVEGF165及AAV-TGFβ1转染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hVEGF165与TGFβ1基因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从pcDNA3(+)-AAV-hVEGF165获得AAV-hVEGF165cDNA,并克隆至AAV包装质粒pSNAV上,构建成pSNAV-hVEGF165的AAV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介导pSNAV-hVEG165转染HEK293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VEGF165蛋白,并用MTT法测定hVEGF16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由本元正阳公司对pSNAV-hVEGF165进行AAV-hVEGF165包装。AAV-hVEGF165与AAV-TGFβ1联合转染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VEGF165与TGFβ1的表达以及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AAV包装质粒pSNAV-hVEGF165构建完成,荧光免疫组化显示hVEGF165蛋白表达,MTT法显示hVEGF165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本元正阳公司包装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AAV-hVEGF165与AAV-hVEGF165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hVEGF165与TGFβ1在纤维环细胞中表达,AAV-hVEGF165与AAV-TGFβ1双基因联合转染的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表达量较hVEGF165与TGFβ1基因各自单独转染的细胞Ⅰ型胶原表达量明显增多。结论hVEGF165在体外能够协同TGFβ1促进退变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
TGFβ3是TGFβs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体内几乎所用的组织或细胞都能合成和释放TGFβ3,并表达其膜受体.最近研究发现,TGFβ3广泛参与和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在创伤愈合,包括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最终减轻瘢痕的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测定活细胞率。将每份髓核细胞样本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和TGF-β1+IGF—1组。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TGF—β1和IGF—1干预后第0、2、4、6天细胞内总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在TGF-β1和IGF-1干预后0~6d合成Ⅱ型胶原的情况。结果:体外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的活细胞率为90%~95%。干预后第4、6天TGF-β1组和TGF-β1+IGF—1组与对照组比较、TGF-β1+IGF—1组与TGF-β1组比较细胞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TGF—β1+IGF—1组Ⅱ型胶原的合成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干预后第6天TGF—β1组和TGF-β1+IGF—1组与对照组比较、TGF-β1+IGF—1组与TGF-β1组比较Ⅱ型胶原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1能够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合成Ⅱ型胶原,改善其生物学活性,合用TGF-β1和IGF—1上述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兔BMSCs,取BMSCs(P3).实验组:含TGF-β1的诱导培养基,对照组:不含TGF-β1诱导培养基,体外培养两周.阿尔新蓝法(Alcian blue)检测培养基内葡糖胺聚糖(GAG)含量.培养第14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髓核样细胞Ⅱ型胶原(CollagenⅡ)及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 mRNA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ollagenⅡ的含量变化.结果 GAG检测结果显示,第7、10、13天实验组GA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Collagen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量较对照组高.Real-time PCR结果证实:实验组Collagen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TGF-β1能明显增加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诱导生物活性,促进BMSCs向髓核样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β1)反义RNA对系膜细胞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含TGF-β1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将重组腺病毒转染系膜细胞,用Northern blot检测转染系膜细胞TGF-β1及ColIV mRNA的含量,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转染的系膜细胞中TGF-β1,纤连蛋白(FN)及胶原(Col)IV蛋白水平,并与无转染的系膜细胞对照组比较其表达的变化。结果:构建了含TGF-β1反义RNA的重组腺病,重组反义TGF-β1腺病毒转染系膜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4hTGF-β1及Col IV的mRNA无明显抑制,在48hTGF-β1及Col IV mRNA抑制率分别为22.5%,18.2%,72h TGF-β1及Col IV mRNA抑制率分别为29.5%,27.3%,免疫组织化学半定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始转系膜细胞TGF-β1,FN及ColIV蛋白含量开始下降,48h TGF-β1,FN及Col IV蛋白抑制率分别为16.5%,18.2%及14.6%,72h TGF-β1,FN及ColⅣ蛋白抑制率分别为23.5%,27.3%,26.8%。结论:重组反义TGF-β1可抑制系膜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在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硬化的研究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自分泌环对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反义TGFβ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G418筛选14d后获得转染细胞系MG-TGFβ1(-)。取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增殖活性,并观察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数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结果]与MG-63和空载体转染细胞MG-pcDNA3相比,MG-TGFβ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MG-TGFβ1(-)的软琼脂克隆形成数(28·2±5·6)比MG-63组(48·6±8·1)和MG-pcDNA3组(45·2±4·7)明显减少,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的体积(83·4±27·4)mm3也明显小于MG-63组(191·3±21·5)mm3和MG-pcDNA3组(204·2±30·7)mm3。[结论]反义TGFβ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诱导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 (IPSCs) 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IPSCs 接种于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 (C/GP) 三维支架上,加入含TGF-β1的诱导培养基,低氧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观察三维支架上IPSCs的生长及分化情况。7 d后行Alcian Blue染色,分析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GAG)合成情况,并收集细胞,提取RNA。RT-PCR检测诱导前后髓核样细胞标志基因Ⅱ型胶原(Collagen 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IPSCs在三维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诱导7 d 后,Alcian Blue染色表明,细胞外基质GAG的合成明显增多,实验组(诱导培养基)明显多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RT-PCR证实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证实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IPSCs经TGF-β1诱导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髓核样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分泌功能,能够有效地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TGF-β1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诱导IP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小干扰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载体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小干扰RNA(siRN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TGF-β1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72 h后,以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附壁试验和Miliicell小室测定细胞增殖、周期、体外黏附和侵袭力,并观察裸鼠体内成瘤性。结果与未处理组比较,TGF-β1-siRNA载体能明显下调TGF-β1 mRNA[(0.910±0.066)与(0.617±0.025)比较,P<0.01]和蛋白[(120.00±8.72)与(41.00±5.57)比较,P<0.0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细胞抑制率达30.18%,体外黏附、侵袭力下降,裸鼠体内成瘤性受到抑制。结论载体介导的TGF-β1 siRNA可显著下调TGF-β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3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TGF-β3转染椎间盘髓核细胞,研究转基因TGF-β3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制作椎间盘突变模型,从而获取原代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通过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EGFP-TGF-β3导入髓核细胞,然后对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活性(MTT法)进行观察,应用Westen Blot检测TGF-β3在髓核细胞的表达含量,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转染后髓核细胞的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髓核细胞转染后,细胞活性增强,TGF-β3表达增加,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增加。结论TGF-β3转染退变髓核细胞可起到维持髓核细胞表型,并在细胞传代后仍发挥调节作用。TGF-β3确实具有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和Ⅱ型胶原合成的能力,从而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携TGFβ1反义RNA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pRevTβ-AS,转染膀胱癌EJ细胞株,观察抑制内源性TGFβ1表达对EJ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改变。结果:将TGFβ1反义RNA导入EJ细胞并有效表达;抑制TGFβ1表达可以降低靶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克隆形成率,使细胞增殖指数下降12%;反义RNA转染的EJ细胞G0和G1期细胞占65.7%,高于对照组细胞,S期细胞占20.5%,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内源性TGFβ1通过诱导膀胱癌细胞G1→S期转换,促进肿瘤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转移生长因子β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GFβ1蛋白及mRNA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SP法检测74例膀胱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QRT-PCR方法检测43例膀胱癌TGFβ1 mRNA转录水平. 结果膀胱癌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9.2%,T2~T4浸润性膀胱癌TGFβ1过表达率为83.8%,明显高于Ta~T1表浅性膀胱癌(33.3%),P<0.05;复发转移组30例中TGFβ1过表达29例,而无瘤存活组44例中过表达30例,P<0.005;膀胱癌组织TGFβ1 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结论 TGFβ1过表达与膀胱癌浸润生长方式和预后等有密切关系,可能成为评价膀胱癌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癌 )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与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对 38例首发膀胱癌中 TGFβ1 与 TGFβ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高分化、浅表性、随访无复发的膀胱癌中 TGFβ1 与 TGFβ3在胞浆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浸润性、随访复发的膀胱癌。结论 :胞浆内 TGFβ1 与 TGFβ3可能在早期膀胱癌中起负性调节作用 ;TGFβ1与 TGFβ3在胞浆中表达的降低或缺失可能导致膀胱癌恶性增殖与发展 ;TGFβ1 与 TGFβ3在胞浆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膀胱癌诊疗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作用,探讨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关系及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方法 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细胞和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蛋白印迹法检测高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5和50 mmol/L)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 (E-cadherin)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GF-β1的水平。Boyden小室检测HKC细胞的迁移能力。抗TGF-β1抗体中和实验分析高糖对肾小管EMT作用及与TGF-β1的关系。 结果 持续的高糖作用(96 h)能够导致HKC表达α-SMA蛋白,其中25和50 mmol/L的葡萄糖分别增加表达α-SMA 2.8倍和8.2倍;降低E-cadherin的表达;刺激合成FN。25和50 mmol/L的葡萄糖刺激HKC 12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分别为(408.5±198.6)和(939.3±311.8) ng/L,呈剂量依赖性。抗TGF-β1抗体能够显著抑制高糖导致的HKC高表达α-SMA蛋白和FN及降低E-cadherin表达的作用。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在高糖的持续作用下,不能表达α-SMA和FN蛋白,E-cadherin也未见降低。细胞迁移实验表明,25和50 mmol/L高糖能够增加HKC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细胞数[(12.4±3.7)和(18.6±4.4)细胞/HP)],与正常对照组[(3.0±0.8)细胞/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抗TGF-β1多克隆抗体能够部分抑制高糖(50 mmol/L)造成的HKC细胞向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迁移[(11.9±5.2)细胞/HP]。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在高糖培养条件下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细胞数[(4.3±1.2)细胞/HP]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糖能够诱导肾小管EMT,此作用与高糖刺激该细胞合成TGF-β1有关,阻止Smad信号途径能够拮抗TGF-β1介导的肾小管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阻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自分泌环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反义TGFβ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MG 63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含 0、0 .2 5、0 .5 0、0 .75、1.0 0mg/L阿霉素 (ADR)的培养基培养转染细胞 48h后 ,采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化疗药敏感性。结果 MG 63和空载体转染细胞增殖活性为 0 .197± 0 .0 15和 0 .195± 0 .0 2 1,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反义TGF β1转染细胞增殖活性为 0 .162± 0 .0 17,生长明显缓慢 ,对ADR敏感性明显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讨论 通过阻断TGF β1自分泌环以降低骨肉瘤表达TGF β1,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活性 ,增加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