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强直性脊拄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对11例炎症性腰背痛患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GRE T1WI、IRFSE T2WI。结果早期骶髂关节炎表现为T2WI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IWI及T2WI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结论MRI能观察到骨髓、关节软骨的异常改变,可作为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刚  白莉  孙阳 《中国医疗前沿》2012,(12):66+96-66,96
目的 探讨踝关节损伤MRI 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 例有明确外伤史、但X 线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 检查,其中男16 例,女9例,场强1.5T,常规SE序列T1W 成像(TR/TE=450/15)、FSE 序列T2W 成像(TR/TE=2300/55.4) 和脂肪抑制(FS)序列.结果 25 例患者中共有15 例骨髓信号异常,24 例关节腔或韧带周围积液.韧带损伤17 例,表现韧带增粗或断裂,呈等T1 长T2 信号,对于手术治疗的9例中7 例完全断裂,2 例Ⅱ度损伤.软骨损伤3 例,表现软骨断裂.结论 MRI是诊断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软骨损伤和骨挫伤的理想方法,T2WI 脂肪抑制序列对韧带损伤、骨挫伤和积液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万衡  徐学君  雷进 《四川医学》2006,27(6):659-659
患者,男,64岁。头痛、头晕数月,近来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语言障碍。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不规则低密度区阴影,呈“枫叶状”。不能排除左小脑病变,建议做MRI进一步确诊。采用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头颅表面线圈,行自旋回波(SE)或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T1WI:TR400幅,TE16ms;T2WI:5800ms,TE102ms。静脉内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2DTPA)行T1WI增强扫描,剂量0.1mmol/kg。MRIT1WI所见:右小脑半球见大片状表现为与脑灰质信号一致,呈等T1、等T2信号。T2WI呈高信号阴影,可见灶周水肿影将病灶包绕成“岛”状,水肿影表现为“手指状”。注射Gd,DTPA增强后见右侧小脑低信号阴影内散布斑点状高信号影,呈“花簇状”分布,部分融合成片状。拟诊:右侧小脑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考虑:脑血吸虫病可能。  相似文献   

4.
3.0TMR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HTK〗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3D-FSPGR 序列最佳扫描参数。〖HTW〗方法〓〖HTK〗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3个,用GE SIGNA EXITE II 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 T1WI)、自旋回波T2加权像(SE 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像(3D-FSPGR),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TE时间[minimum(2.2ms)、minfull(6.6ms)、outphase(3.2ms)]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0°、20°、30°、60°)进行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成像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HTW〗结果〓〖HTK〗①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 3D-FSPGR序列在TE/Flip (6.6ms/30°) 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② PDWI、FS PDWI、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SN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CNR较PDWI、FS PDWI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 SE T1WI、SE T2WI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CNR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WI、FS PDWI、3D-FSPGR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W〗结论〓〖HTK〗3D-FSPGR 在TE/Flip (6.6ms/30°)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5.
后纵隔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的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扫描序列为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T2WI FS。结果病变位于后纵隔T2-T10胸椎旁,表现为半圆形、有分叶、边缘光滑的占位性病变。SE序列T1WI为等信号、FSE序列T2WI为低信号(与肌肉比),病灶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结论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T2WI低信号,病灶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具有特征性。结合病史,MRI对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可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灶性脑挫伤MRI检查特定序列的价值和检查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 使用PHILIPS Panorama 0.23T.选择SE序列,颅脑横断面扫描,层厚10mm;扫描参数:T1WI TR300/TE19ms;轻度T2WI TP1 600~1 800/TE80ms;重度T2WI TR5000/TE102ms.检查时间外伤后12小时~72小时.脑内挫伤灶界定在3~15mm.对79例小灶性脑挫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小灶性脑挫伤于伤后12小时~72小时,采用轻度T2WI易被检出,病变发生于灰质区、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呈小片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可多发.结论 合理选择脑外伤的MRI检查时间和扫描序列,可更准确的显示脑内小挫伤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STIR、准T2 WI、重T2 WI 3种序列最优参数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图像质量优劣 (扫描时间一定 ) ,寻找一种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序列。方法 :首先将 6 0例病员或自愿者分成 3组 ,其中STIR扫描 2 0例 ,反转时间 (TI)取 80ms、10 0ms、12 0ms 3种参数 ;准T2 WI扫描 2 0例 ,翻转角 (FA)取 15°、2 0°、2 5° 3种参数 ;重T2 WI扫描 2 0例 ,回波时间 (TE)取 15 0ms、2 0 0ms、2 5 0ms 3种参数 (TR固定在 6 0 0 0ms) ,扫描后再行磁共振脊髓成像 ,选择出各序列中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组合。然后将 5 0例病员或自愿者 ,同时进行STIR、准T2 WI、重T2 WI各序列最优参数组合扫描 ,扫描出的图像由甲、乙、丙 3位专业技术人员对 3种序列磁共振脊髓成像质量进行双盲法审阅片 ,根据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 3种序列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序列。结果 :STIR、准T2 WI、重T2 WI 3种扫描序列分别取参数TI =10 0ms、FA =2 0°、TE =2 0 0ms磁共振脊髓成像时以重T2 WI为最优序列。结论 :磁共振脊髓成像技术最优参数组合及最优序列为 :TR =6 0 0 0ms、TE =2 0 0ms的自旋回波 (SE)重T2 WI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灶性脑挫伤MRI检查特定序列的价值和检查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 使用PHILIPS Panorama 0.23T.选择SE序列,颅脑横断面扫描,层厚10mm;扫描参数:T1WI TR300/TE19ms;轻度T2WI TP1 600~1 800/TE80ms;重度T2WI TR5000/TE102ms.检查时间外伤后12小时~72小时.脑内挫伤灶界定在3~15mm.对79例小灶性脑挫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小灶性脑挫伤于伤后12小时~72小时,采用轻度T2WI易被检出,病变发生于灰质区、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呈小片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可多发.结论 合理选择脑外伤的MRI检查时间和扫描序列,可更准确的显示脑内小挫伤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灶性脑挫伤MRI检查特定序列的价值和检查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 使用安科0.2T OPEN MARKⅡ扫描机,选择SE序列,颅脑横断面扫描,层厚10mm;扫描参数:T1WI TR300/TE19ms;轻度T2WI TR1600~1800/TE80ms;重度T2WI TR5000/TE102ms.检查时间外伤后12小时~72小时.脑内挫伤灶界定在3~15 mm.对79例小灶性脑挫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小灶性脑挫伤于伤后12小时~72小时,采用轻度T2WI易被检出,病变发生于灰质区、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呈小片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可多发.结论 合理选择脑外伤的MRI检查时间和扫描序列,可更准确的显示脑内小挫伤灶.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X线平片、cT及MRI对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erthes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资料,其中,单发31例,双侧病变5例,共41个部位(股骨头)。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或治疗随访证实。X线平片采用标准前后位或蛙式位。CT采用层厚3mm,层距3mm行髋关节连续扫描;MRI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SE序列T1WITR560ms,TE20ms。T2WI TR2000ms,TE120ms。STIR序列TR2500ms,TE160ms,层厚3mm,层距3mm;扫描时息者采取标准仰卧位。结果8例有X线阳性显示。表现为髋关节间隙宽、或股骨头骨骺相对交小,骨小梁模糊。CT扫描24例,其中有18例显示阳性,表现为髋关节间隙宽、关节囊积液或股骨头骨骺星芒结构增粗、变形、或斑点状骨硬化和骨质疏松。MRI检查显示,36例(41个部位)股骨头坏死灶于TIWI及T2WI均为低信号,STIR序列图像可见小斑点状稍高信号;21个股骨头出现线样征;28个股骨头T2WI表现为髋关节腔积液,41股骨头部位于STIR图像上显示髋关节腔积液。结论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对Perthes病的早期诊断存在着差异,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较高分辨率,尤其是软组织及骨髓病变的显示更具优势,因此MR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Perthes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骨髓水肿与疼痛的关系,探讨磁化传递对比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MTC-GRET2WI)减影图像对骨髓水肿及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2例临床诊断退性行骨关节病的病例进行MR检查;其中42例病例、行关节镜探查手术。根据患者近期临床症状,根据有、无膝关节疼痛症状分为两组,两组骨髓水肿的发生率行x0检验;MTC-GRET2W、FSE序列T1WI、T2WI显示骨髓水肿的效果比较用Wi1coxon秩和检验:MTC-GRE T2WI、T2WI序列显示软骨损伤的比较,用配对x2检验。结果122例患者中有疼痛症状病例组骨髓水肿发生率71.79%(56/78);无疼痛症状组,骨髓水肿发生率2O.45%(9/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9,P〈0.05)。MTC-GRET2W与FSE序列T1WI及T2WI的骨髓水肿显示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WI与T2WI,Z=一0.327,P〉0.05:MTC-GRET1W与T1WI,Z=一7.706,P〈0.05;MTC—GRET2w与T2WI比较,Z:一7.295,P〈0.05)。以关节镜为标准,MTC-GRET2WI和T2WI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KaPPa值分别为0.86和0.74,MTC-GRE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显示结果一致性好:MTC-GRE敏感度91.1%,特异度96.5%,T2WI敏感度76.9%,特异度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O.05)。结论膝关节退变的急性期疼痛与骨髓的水肿密切相关,MTC-GRET2WI序列能清楚显示骨髓水肿;该序列还能够准确判断关节软骨的损伤,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腰椎体的横向驰豫时间随年龄变化规律,及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51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行MRI检查,FSE序列:矢状位T1WI、T2WI及横断面T2WI。测量每个腰椎体的两个不同TE值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各腰椎的横向驰豫时间(tratlsverse relaxation time,T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年龄组腰椎的T2值的差异性以及椎间盘退变与腰椎的T2值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各腰椎的T2值是有明显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随年龄增长有延长趋势;并且在同一年龄组中,不同椎体的T2值有差异;在椎间盘退变组中。椎体的T2值较正常组明显延长(t检验,P〈0.01)。结论MRI的B值的测量能较好的反映腰椎骨髓随年龄变化规律以及腰椎骨髓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和T2-mapping成像技术对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 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月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5例,男9例,女36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57.4±6.1)岁。所有患者行杜式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2次,共治疗12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各疗程间均进行患侧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各患者行磁共振后随访3~6次不等。分别获得各区域软骨厚度、软骨缺损的MRI分级、软骨信号容积、髌软骨和股骨髁软骨T2-mapping值及伪彩图和软骨下骨髓水肿的面积。 结果:治疗6个月后,髌软骨和股骨髁软骨厚度均显著增加(t髌骨=9.57,P〉0.05;t股骨髁=11.59,P〉0.05),治疗12个月后,软骨容积亦显著增加(F-14.64,P〈0.01)。治疗3个月后,Rech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Z=17.96,P〈0.05)。治疗9个月后,膝关节软骨T2-mapping示髌软骨T2值有降低表现(F=3.11,P〈0.05)。治疗3个月后,股骨软骨下骨髓水肿的体积明显缩小(f=-4.53,P〈0.01);治疗6个月后,髌骨软骨下骨髓水肿已经消除(t=5.53,P〈0.01)。 结论:以MRI作为检测手段,初步证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治疗手段能促进软骨修复和软骨下骨髓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正常人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的MR影像,特别是对脂肪信号在AS骶髂关节MRI 所见的分析。方法18例正常人及52例AS骶髂关节炎患者分别行骶髂关节MRI 检查。检查序列包括SET1WI 、FSET2WI 、GET2WI ,所有影像分别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观察分析。结果MRI 检查中52.8%的正常人骶髂关节的骶骨和/或髂骨内可见对称性分布或灶状分布的脂肪信号;52例AS患者中有35.6%的骶髂关节表现为关节下窄条状脂肪信号,紧邻骨质侵蚀及硬化,另有25.0%骶髂关节内的脂肪信号分布与正常人骶髂关节脂肪信号相同;有85.6%的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的改变;且可见骨质侵蚀、骨质硬化及关节下骨髓内水肿等征象。结论伴随骨质侵蚀及硬化的软骨下脂肪浸润是骶髂关节炎的征象之一。了解骶髂关节内脂肪信号分布的特点有助于骶髂关节炎的MR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猪腰椎间关节软骨1.5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多序列成像与大体标本对照的实验性研究,评估MR成像(MR image, MRI)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的能力与限度。方法:用Siemens1.5T 超导磁共振对6条新鲜离体成年猪腰椎行椎间关节矢状面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fast spin echo T1-weighted imaging, FSE T1WI) 、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fast spin echo T2-weighted imaging, FSE T2WI)、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序列(fat saturation proton density-weighted imaging, FS PDWI) 、不同反转角的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three-dimensional fast low angle shot imaging, 3D-FLASH)以及不同反转角的水激发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water excitation three-dimensional fast low angle shot imaging, WE 3D-FLASH) 。扫描结束后将标本深低温冷冻,沿椎间关节矢状面正中层面切开,对照观察椎间关节矢状面正中层面大体标本与MRI图像。取6对L3/L4椎间关节矢状面正中层面各序列图像测量并计算软骨的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 SNR)以及软骨与骨皮质、软骨与骨髓、软骨与生理盐水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 ratio,CNR) 。以游标卡尺测量6对L3/L4椎间关节软骨矢状面正中层面中心的厚度,与MRI所测量软骨厚度对照。结果:3D-FLASH(FA20°)及WE 3D-FLASH(FA20°)序列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及周围结构优于其他研究序列,相对FS PDWI序列能更真实地反映腰椎间关节软骨厚度。(1)4种不同反转角(FA10°,FA 20°,FA 30°及FA40°)3D-FLASH序列比较: 3D-FLASH (FA 20°)序列图像软骨SNR、软骨与骨皮质CNR最高,与其他3种3D-FLASH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与骨髓CNR、软骨与生理盐水CNR亦较高。(2)4种不同反转角(FA10°,FA 20°,FA 30°及FA40°)WE 3D-FLASH序列比较: WE 3D-FLASH (FA 20°)序列图像软骨SNR、软骨与骨皮质CNR、软骨与骨髓CNR最高,与其他3种WE 3D-FLASH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与生理盐水CNR亦较高。(3)3D-FLASH(FA20°),WE 3D-FLASH(FA20°),FS PDWI,FSE T1WI及FES T2WI 5种序列比较:3D-FLASH(FA20°)序列的软骨SNR、软骨与骨皮质CNR最高,与FS PDWI,FSE T1WI及FSE 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WE 3D-FLASH(FA20°)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 3D-FLASH(FA20°)序列软骨与骨髓CNR最高,与FS PDWI,FSE T1WI及FSE 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3D-FLASH(FA20°)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 PDWI和FSE T2WI序列软骨与生理盐水CNR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LASH(FA20°)和WE 3D-FLASH(FA20°)序列软骨与生理盐水的CNR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分别与FS PDWI和FSE 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3D-FLASH(FA20°)和WE 3D-FLASH(FA20°)序列相对FS PDWI序列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厚度更接近大体标本软骨测量厚度,前两者序列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LASH(FA20°)序列及其衍生的WE 3D-FLASH(FA20°)序列能清晰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且接近软骨的真实厚度,推荐作为腰椎间关节软骨检查的首选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关节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结构MRI特征、结果:膝关节均表现为弥漫性滑膜增厚,8例增厚滑膜T1WT及PDW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2例为高信号:T2WI均为低信号,其中条带状、绒毛状增厚9例,结节状增厚l例;7例关节囊内均夹杂多发线状等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滑膜均呈明显强化:10例均有关节积液,以髌上囊为主;5例有软,目’破坏及软骨下骨破坏.假性囊肿形成:2例有骨髓水肿。结论:膜结节状、绒毛状增厚以及T2W1上线状低信号是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是的主要MRI特征.关节软骨破坏及软骨下棠变也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7例髓核游离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结果病变椎间盘t2-tse序列信号减低或呈低信号,椎间隙不同程度狭窄,与病变椎间盘信号比较,游离髓核t1-tse7例、t2-tse及t2-tirm序列5例均为等信号,t2-tse和t2-tirm序列2例为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6例游离髓核远离病变椎间盘,1例位于病变椎间盘后缘;2例增强扫描游离髓核无强化,仅周边软组织轻度强化。手术所见游离髓核大小、位置与硬膜囊、神经根关系和MRI表现一致。病理主要为纤维软骨。结论游离髓核MRI的典型征象是各个序列其信号与病变椎间盘相同。游离髓核可远离病变椎间盘,形成椎管内占位,有时须与椎管内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MRI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广西医学》2009,31(4):482-48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行骨盆X平片及双侧骶髂关节MR扫描,对比分析X线、MRI扫描征象。结果23例AS患者中X线检出率52.2%,MRI检出率87.0%。Ⅰ-Ⅱ级患者MRI可见关节软骨增厚、信号异常,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Ⅲ-Ⅳ级患者除有Ⅰ-Ⅱ级的表现之外,还可见大范围的骨质硬化、骨髓内脂肪沉积。Ⅰ-Ⅱ级病变MRI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Ⅲ、Ⅳ级病变两种方法检出率相似(P〉0.05)。结论MRI能够显示AS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作为AS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MTC)梯度同波T2加权序列(GRE T2W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膝关节外伤后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快速自旋回波(PSE)序列T1WI及T2WI矢状面、磁化传递对比梯度回波T2加权矢状面扫描,分析不同序列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范围、信号均匀性、边界,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差异.结果:56例骨挫伤病例中,FSE序列T1WI显示43例,T2WI显示45例,磁化传递对比GRE T2WI显示50例.磁化传递对比GRE T2WI在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边界、敏感性均高于FSE序列.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磁化传递对比GRE T2WI在膝关节骨挫伤显示中有较高价值,明显优于FSE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