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红参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的作用. 方法应用红参治疗48例冠心病人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功能和血清中的SOD与LPO的含量变化,并分别与硝苯地平(心痛定)和健康人做对照分析. 结果红参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并能改善心电图和左心功能,血清中SOD和LPO的含量分别增高和显著降低,而两对照组用药前后则无明显变化,此结果表明红参具有提高SOD的活性和降低血中LPO含量的作用. 结论红参确有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血管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2.
对31名心绞痛或陈旧性心肌梗塞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及42名健康男性进行血液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较健康者显著增高,而血铜,锌,硒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活力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LPO与GSH-Px,SOD及硒均呈负相关;血硒含量与GSH-Px活力及血铜含量与SOD活力均呈正相关。脂质过氧化增强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运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生化手段测定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8.6%;治疗后心电图好转率87.1%;测定结果显示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温胆汤加减通过运用化痰清热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干预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增强消除氧冉由基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正常人及冠心病病人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SOD,GSH·PX活性低于正常人,而LPO含量高于正常人,且心肌梗塞病人较心绞痛病人变化更为显著。SOD,GSH·PX均与LPO呈负相关。提示自由基和LPO的增多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黄褐斑患者血脂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L)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每天静脉滴注川芎嗪160mg,疗程15天,测定治疗组静脉滴注川芎嗪前后LPO、SOD的含量变化,对照组直接从静脉取血测定LPO、SOD的含量。结果:川芎嗪治疗后,黄褐斑患者LPO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黄褐斑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黄褐斑患者LPO含量,升高SOD含量,对治疗黄褐斑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98例正常人和109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人血浆、血小板LPO、SOD,SeGSHP_x,RBC—SOD及血浆TXB_2、6-keto-PGF_(1α)的变化,发现各型冠心病组均有LPO、PL—LPO、TxB_2、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明显升高,6-keto-PGF_(1α),SOD、PLSOD、RBC-SOD,SOD/LPO及SeGSHPX/LPO比值明显降低。但各型程度不同,以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改变突出。血浆LPO与6-keto-PGF_(1α)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损伤与TXA_2/PGI_2平衡密切相关。认为SOD/LPO、SeGSHPx/LPO,TXB_2/6-keto-PGF_(1α)比值在冠心病诊断中是重要有意义的指标,血小板SOD/LPO比值能更敏感地反映冠心病人氧化与抗氧化能力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绍英 《吉林医学》2012,(34):7485-7486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药物,给予抗高血压、降糖,降脂等治疗。结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其作用优于常规治疗。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不稳定心绞痛 (UA)患者周围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 40 (GMP- 1 40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 1 2 h内入院 AMI患者 30例 ,于入院即刻取血 ;UA患者 30例 ,于 UA疼痛发作时取血。分别测定周围血中 LPO、SOD、GMP- 1 40浓度。正常对照组 30例。结果 :AMI及 UA患者周围血LPO、SOD、GMP- 1 40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变化依次为 AMI组 >UA组 >正常组。两组 LPO和 SO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两组 LPO和 GMP- 1 40之间正相关 ,SOD与 GMP- 1 40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冠脉缺血时 ,自由基的代谢紊乱与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 ,可能加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痉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升降散联合血必净静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升降散联合血必净静点,对照组30例给予静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症候疗效、VAS评分、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结果升降散联合血必净可以降低中医症候积分(P0.05);中医症候疗效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心绞痛发作疗效评价,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6%(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66.66%,优于对照组6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升降散联合血必净静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报道,心绞痛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多,红细胞及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降低,并且血浆血栓素B2(TXB2)升高,PGL2下降平衡失高.本研究对80例心绞痛病患者血LPO、SOD、TXB2、6-酮-前列腺素F12(6-Keto-PGF12)的含量在使用碟脉灵注射液前后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①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主动脉病变、心肌病及严重贫血除外;②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中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自J点后0.08 s测得ST段呈水平低或下斜型压低,并与P-R段相比压低≥1.0 mm(0.1 mV)或ST段抬高≥1.0 mm;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大分枝有固定的狭窄,其程度达正常血管口径50%以上,或狭窄不足50%但有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平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的改变,评估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CHD心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冠心平片,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基础治疗加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2组均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观察CHD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和综合疗效及血浆SOD、LPO、hs-CRP、GSH-Px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 2组CHD心绞痛患者在CHD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2组患者心电图、心绞痛疗效、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LPO、hs-CRP水平下降,2组比较,P0.05。结论冠心平对CHD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减少了发作次数,提高了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CHD心绞痛患者血浆SOD、GSH-Px水平以及降低血浆LPO、hs-CRP含量,而发挥保护其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功能,进而达到治疗CH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3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香青兰前后血浆、血小板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血浆TXB_2及6-Keto-PGF_(1α)的变化。结果发现服用香青兰后患者血浆中LPO、TXB_2、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明显降低(P<0.05);SOD、6-Keto-PGF_(1α)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中LPO降低(P<0.05)、SOD升高(P<0.01),Se-GSHPx升高但无差异。此结果表明香青兰能调节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及调节TXA_2/PGI_2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通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血通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点,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静点血通注射液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在症状、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血中SOD及MD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血中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5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 42例及对照组 40例 ,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三组人群血中 SOD及 MDA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及非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 SOD含量分别为 76.7± 1 3.1 5 n U/ml、80 .7± 1 3.2 4 n U/ml,较对照组 97.8± 1 9.83n U/ml低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 SOD含量较非老年冠心病患者低。而 MDA含量分别为 5 .2 1±0 .83nmol/ml、4.73± 0 .74nmol/ml,较对照组 3.47± 0 .5 3nmol/ml高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 MDA含量较非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中 SOD含量为 76.1±1 3.1 2 n U/ml,较稳定型 81 3± 1 3.0 7n U/ml低 ;而 MDA含量为 5 .1 8± 0 .5 7nmol/ml,较稳定型 4.0 5± 0 .62 nmol/ml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 ,尤其老年冠心病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5.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0.3g静点,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点,1次/d,共用2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主要症状、心电图及血浆ET、NO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NO较对照组分别明显下降(P<0.05)、上升(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使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浆ET下降,NO上升,确有降低ET释放、增加体内NO含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氧缺血作用,且安全有效,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自拟气阴两虚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前后血浆ET、NO、CRP、SOD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评估"自拟气阴两虚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研究中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基础西药治疗加免煎中药冲服,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 临床试验表明,益气养阴法改善心肌供血,提高血浆N0含量和降低血浆ET、CRP、SOD等含量.统计表明,治疗后治疗组ET、CRP、NO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自拟气阴两虚方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经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 4 2例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2 0 0ml静滴 ,每日 1次 ,15d为 1个疗程 ,对照组常规用药 ,观察 2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减慢心率 ,改善胸闷、心悸方面及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5 ) ,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ST段下降时间及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作用 ,而且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1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1%,心电图检查总有效率81.5%,对照组分别为62.6%和60.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细胞比容的降低等(P<0.05或P<0.01),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1Og静点,每日一次,共14天,并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LPO、红细胞膜SOD的水平。结果:14天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LPO显著降低,而红细胞膜SOD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DP可以降低AMI患者的血浆LPO,升高红细胞膜SOD的水平,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柃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柃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O、SOD水平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