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可重复性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50~250克,分为脑胶质瘤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于前囟前1mm、矢状缝右旁开3mm处用牙钻钻一骨孔。用静脉注射套管针立体定向注射10ul含前约10^5个C6细胞的混悬液于鼠脑右侧层状核内,建立鼠脑胶质瘤模型。对照组手术过程同上,但只注射10ul细胞培养基,两组大鼠术后第16、25天分别作MRI测量胶质瘤大小、位置,术后第25天处死大鼠,立刻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脑胶质瘤组的石蜡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蛋白,结果:脑胶质瘤组,20只大鼠经MRI平扫,增强扫描和形态学检查证实均前单灶肿块,且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基本一致。无脑外转移和颅外扩散,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蛋白均为阳性,对照组均无瘤体。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动物验观察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6周龄SHR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SHR+L)和对照组(SHR),另以8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和为正常对照组(WKY),氯沙坦组按30mg.kg^-1,氯沙坦组按30mg.kg^-1.d^-1约药,用药18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中RA和Ang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d—芬氟拉明激发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释放/再摄取抑制剂d-芬氟拉明(d-FF)为探针,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枢5-HT活动情况,探讨氯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16例正常人和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浆催乳素(PRL)、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对d-FF激发试验的反应。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血浆PRL、GH对d-FF的反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氯氮平不影响其基础PR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受损后的激活与反应性胶质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性损伤模型。以c—Foxs、bFGF、PCNA、GFAP—mRNA、GFAP和Myosin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反应性星形胶质化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c—Fos蛋白于损伤后45min即有阳性表达,伤后2h消失;2.损伤后2h,损伤边缘的AS开始表达bFGF,12h达高峰,2d后表达强度开始回落;3.损伤边缘的部分AS于损伤后2h开始表达PCNA,伤后1d,PCNA阳性的AS沿损伤边缘呈列兵式整齐排列,2d后PCNA阳性的AS分布于损伤周围区域;4.损伤后4h,损伤边缘的AS开始表达Myosin,并逐渐增加,而且朝向损伤区胞浆突起的阳性表达强于背向损伤区的突起;5.损伤边缘的AS于损伤后6h开始表达GFAP—mRNA,1d达高峰,2d开始回落,3d则只在少数AS中可检出GFAP—mRNA;6.损伤后1d,GFAP表达明显增强,胞体肥大并向损伤区伸出粗大突起,2dGFAP达高峰,3d肥大AS的胞体和突起覆盖损伤区;7.在体外AS机械性损伤模型上,在没有神经元和其它复杂因素影响的条件下,AS对损伤的主要反应是胞体的肥大、突起的粗大,并能独立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功能(GTF)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三血管夹闭、松夹制作脑I-R损伤模型。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GTF的改变,同时测定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芬氟拉明(d-FF)激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把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行d-FF激发试验,同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混合型患者治疗前基础皮质醇(COR)值、治疗后d-FF激发的COR值及治疗前、后d-FF激发的催乳素(PRL)值均显著高于阳性型。症状评分与激素反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5-HT/DA)功能失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腺病毒介导反义IGF-1抑制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基因(AdHCMV-IGF-1A)治疗大鼠C6胶质瘤。方法体外克隆反义IGF-1300bP基因片段重组入腺病毒,经扩增纯化,测定滴度,体外体内感染C6胶质瘤细胞,观察IGF-1的表达及肿瘤大小、生存期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滴度6.5×1010pfu/ml,反义IGF-1基因序列正确,体外C6-Ad-IGF-1A的IGF-1表达降低,Ad-ICF-1A治疗皮下C6肿瘤细胞接种组,肿瘤完全消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d-IGF-1A治疗脑内C6肿瘤细胞接种组,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6.5±1.4天(Ad-lacz组)、15.7±1.6天(生理盐水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可抑制C6细胞IGF-1的表达,AdHCMV-IGF-1A治疗大鼠C6胶质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SD大鼠20只,15只为实验组,5只作为对照。用微量注射器将6-羟基多巴(6-OHDA)8ug/4ul分别注入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背盖区(VTA),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及黑质和纹状体形态学改变。结果:注药4周后,毁损组动物经阿朴吗啡诱发14只出现旋转,超过7转/分为12只(占80%),经反复测试结果稳定;旋转鼠行Nisl染色发现,右侧SNc和VTA区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右侧SNc及纹状体区TH免疫反应(TH-IR)数目较对侧明显下降。对照组则无旋转行为和形态学改变。提示这种改进的方法建立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损毁丘脑底核阻止6—OHDA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采用6-0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TA),制成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实验组分为第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于6-OHDA注射前7d、注射后1h、2h、3d、7d5个不同时间点,局部注射海藻氨酸(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对严重烫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大鼠严重烫伤时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探讨NGF对烫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SD大鼠侧脑室埋管,分成假烫组、烫伤组、烫伤+ NGF小剂量组、烫伤+ NGF大剂量组;大鼠在麻醉下造成30% TBSAⅢ度烫伤,伤后3 d,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海马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部分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尼氏染色。烫伤后72 h,脑组织含水量增加,海马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胞体肿胀;LDH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给予NGF后,能明显改善上述病理变化,并能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海马LDH 和NO的含量。烫伤可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NO含量升高;NGF对烫伤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NO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制模型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电针刺百会,印堂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将2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制模型电针组和抑郁模型加阿米替林组,每组6只,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比较含量的比值。结果 抑郁模型组大鼠脑皮层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纹状体多巴胺(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头颅瞬间旋转引起脑神经轴索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机理。方法:SD大鼠21只(对照组3只,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将损伤组大鼠头颅于3ms内在冠状面绕脑中心右向旋转90°造成剪力伤,于伤后6、12、24、72、144小时分批处死动物制脑切片,行镀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即刻大鼠均意识丧失。3只15分钟内死亡,肉眼亦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其余存活大鼠在伤后6至144小时,肉眼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光镜下见脑干、胼胝体、大脑脚等部的神经轴索有程度不同的肿胀、断裂、轴缩球形成等征象,以脑干纵行纤维受损最重并伴纤维束间点状出血。延髓和中脑的上述变化分别在伤后6及24小时最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脑弥漫轴索损伤模型,表明剪力可引起轴索损伤,脑微血管变化是加重轴索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鼠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大鼠20只,15只为实验组,5只作为对照。用微量射器将6-羟基多巴(6-OHDA)8μg/4μl分别注入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背盖区9VTA),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及黑质和纹状体形态学改变。结果:注药4周后,毁损组动物经阿朴吗啡透发14只出现旋转,超过7转/分为12只(占80%),经反复测试结果稳定;旋转鼠行Nissl染色发现,右侧SNc和VTA区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酷氨酸羟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减少,而血浆皮质醇则在正常范围,探讨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先以GR的竞争性拮抗剂米非司酮(RU38486,RU486)阻断其GR,再以从人肌肉中粗提的乙酰胆碱受体(nAChR)进行免疫;实验对照组单用nAChR,试剂对照组只用RU486,而正常对照组仅用福氏佐剂。以临床症状、血清抗nAChR抗体(nAChR-ab),重复刺激坐骨神经递减幅度为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和nAChR-ab滴度升高及肌电图递减幅度均较明显,经t检验分析,均与实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MG的表现。结论GR被阻断后,对大鼠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MG(EAMG)发病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钙Ca~(++)-ATP酶与脑水肿关系陈志刚,朱诚,张光霁,杨中坚,江基尧一、实验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体重300~400g,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颅脑液压损伤组。所有动物用2%戊巴比妥钠行腹腔麻醉(30mg/kg),头部?..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30~250克,用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损毁大鼠右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模型建立三周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未损伤侧)旋转,表明模型制作成功。以往,我们将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技术,对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DCN)内5-羟色胺(5-HT)能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及其来源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DCN内分布有大量5-HT阳性纤维和终末。将FG注入到DCN后,FG/5-HT双标细胞出现于延髓中缝核群中的中缝大核、中缝隐核和中缝苍白核以及外侧旁巨细胞核的腹侧部。结果提示5-HT对DCN内盆内脏感觉信息的传递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涛  朱克  戚晓昆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6):364-367,I032
目的 研究氟美松对成年人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及相关Fas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14组(每组5只)。1~7组为对照组,8~14组为实验组。用右侧近端大脑中动脉电凝术建立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1h,实验组动物尾静脉射氟美松(5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缺血后3、6、12、24、48、72和120h取材,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原位RT-PCR法分别检测缺血后细胞凋亡和Fas mRNA表达并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 氟美松可导致缺血后细胞凋亡提前发生,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Fas mRNA的表达,使其表达开始时间提前、表达持续时间延长、表达细胞增多及表达信号增强。结论 氟美松可促缺血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加重成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尤其  相似文献   

19.
大鼠液压脑损伤后诱发脑组织表达热休克蛋白的实验研究(摘要)刘波朱诚一、资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纯种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脑损伤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组,每组5只。脑损伤组大鼠在液压装置上致伤,打击强度为1...  相似文献   

20.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一个主要核团。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能选择性地损毁ARC中的神经元胞体而不累及路过纤维,是研究ARC中神经元生理功能的一个良好模型。本实验利用这个实验模型研究刺激ARC的镇痛效应。结果发现在这种MSG处理的大鼠,刺激ARC不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这时脑室内注射β-END(5μg/10μl)能使刺激ARC的镇痛效应恢复;若脑室注射多巴胺(DA,5μg/10μl)不仅没有恢复作用,反而能削弱正常大鼠刺激ARC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提示,经MSG处理的大鼠之所以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可能是由于ARC中丧失了β-END能神经元的结果,DA能神经元在其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