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剂量黄连素对正常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以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除对照组外,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10、20、40 mg·kg-1·d-1的剂量将黄连素添加至饮水中进行干预。4周后检测体脂率、瘦体重率、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肠道胆汁酸含量。结果 雄性小鼠黄连素组肠道异丁酸(isobutyric acid,IBA)、异戊酸(isovaleric acid,IVA)、胆酸(cholic aci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及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血清TG水平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降低(P<0.01)。雌性小鼠黄连素组肠道胆酸及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血脂及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黄连素可以促进正常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产生,降低正常饮食小鼠血清TG水平。低剂量黄连素的降血脂效果在雄性小鼠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Collinsella aerofaciens(C.aerofaciens,分组中简写为CA)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肠道菌群对血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6~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D组)、正常饮食+CA菌组(NCD+CA组)、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CA菌组(HFD+CA组),每组10只。NCD和HFD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100μL/只/天,其余各组给予109 CFU/mL C.aerofaciens菌液100μL/只/天,干预12 w后,收集小鼠血清,通过试剂盒检测血脂水平;收集各组小鼠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短链脂肪酸水平。结果 在第12周,与NCD组相比,HFD组小鼠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HFD+CA组小鼠TC水平明显升高(P<0.05)。分析4、8和12 w各组小鼠短链脂肪酸水平,与NCD组相比,NCD+CA组(P<0.001)、HFD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靶向CD47的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健全小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构建免疫健全小鼠的结肠癌腹腔转移模型,经腹腔实验组给予抗CD47单克隆抗体或对照组给予PBS溶液进行治疗,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记录肿瘤生长,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口腔-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结果  抗CD47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小鼠口腔微生物Alpha多样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则无显著改变;差异物种分析显示,接受治疗小鼠口腔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Jeotgalicoccus、球菌属(Sporosarcina)较对照组丰度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接受靶向CD47免疫治疗组丰度显著增高。  结论  靶向CD47的免疫治疗对小鼠口腔菌群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水合橙皮内酯(Meranzin hydrate, MH)治疗AS和抑郁共病的疗效, 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  方法  实验采用维持饲料饲养SD大鼠作为对照组, 高脂饲料饲养ApoE-/-大鼠12周建立AS抑郁症共病模型, 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MH3.5 mg·kg-1、MH 7 mg·kg-1和辛伐他汀7 mg·kg-1), 每组6只。  结果  MH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浆和海马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 调整血脂水平, 下调主动脉斑块面积, 增加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 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调整肠道菌群结构。  结论  MH通过抗炎调脂, 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抗AS抑郁共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对肥胖大鼠体重、血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培哚普利低、高剂量组 [0.4、2 mg /(kg·d)] ,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UA、GLU及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终体重、体重增重、Lee's 2s 指数升高(P < 0. 01),说明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 < 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培哚普利可提高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水平,培哚普利低剂量组OTU总数增加了4.56%;在门和属水平上,培哚普利低剂量组厚壁菌门物种组成显著降低(P < 0. 01) ,拟普雷沃菌属、NK4A214_group、no_rank_f__Erysipelotrichaceae、norank_f_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物种组成显著升高(P < 0.05),培哚普利高剂量组放线菌门、norank_f__Erysipelotrichaceae、Enterorhabdus和葡萄球菌属物种组成显著升高(P < 0. 01)。  结论  培哚普利可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9,(8):1691-1695
目的:观察溃结改良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影响。方法:采用35 g·L~(-1)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复制UC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黏稠度、出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菌群培养观察第7、14天肠道菌群情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测定第0、7、14天粪便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水平;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CP、MPO水平。结果:溃结改良方可降低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P<0.05),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与模型组比较,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增加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肠球菌的数量(P<0.05),高剂量组还能减少可致病菌大肠杆菌数量(P<0.05);而且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都提升了肠道丁酸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还能提升肠道丙酸的含量,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CP、MPO水平(P<0.05)。结论:溃结改良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降低CP以及MPO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结改良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影响。方法:采用35 g·L~(-1)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复制UC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黏稠度、出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菌群培养观察第7、14天肠道菌群情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测定第0、7、14天粪便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水平;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CP、MPO水平。结果:溃结改良方可降低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P0.05),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与模型组比较,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增加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肠球菌的数量(P0.05),高剂量组还能减少可致病菌大肠杆菌数量(P0.05);而且溃结改良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都提升了肠道丁酸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还能提升肠道丙酸的含量,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CP、MPO水平(P0.05)。结论:溃结改良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降低CP以及MPO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组量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颗粒剂组方灌胃,观察各组小鼠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灌胃14天后,对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菌移位现象、肠道菌群和肠道病理切片等进行分析.结果: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试验期间体重增长缓慢,灌胃14天后其肠道益生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杆菌比大于1/3,出现了菌群结构失调;回肠黏膜变薄,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细菌移位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淋巴细胞数明显少(P<0.05).低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结论:高、中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肠道中目标细菌的数量,探讨肠道菌群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NAFLD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粪便中目标细菌DNA的表达量。  结果  NAFLD患者粪便中的乳酸杆菌、直肠真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 = 0.00、P = 0.007),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 = 0.00、P = 0.022)。  结论  NAFLD患者肠道中存在乳酸杆菌、直肠真杆菌、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的结构失衡,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对NAFLD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雄性尿酸酶缺失大鼠(Kunming-DY,即KDY大鼠)肠道和新鲜粪便的菌群变化。  方法  与同性别同日龄野生型SD大鼠对照,选取45日龄雄性尿酸酶缺失大鼠称体质量,乌拉坦麻醉后解剖取血制备血清,将小肠依次分成18段,结肠分成2段(每段5 cm)。用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含量,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各肠段和新鲜粪便DNA,采用特异性16s rDNA引物扩增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比对在门、纲、目、科和属水平鉴定菌群。  结果  45 d日龄时,KDY大鼠体质量下降(P < 0.05),但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 < 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呈降低趋势(P < 0.05),但粪便菌群多样无明显变化(P > 0.05)。KDY大鼠肠道和粪便中乳酸杆菌属丰度明显增加(P < 0.05)。  结论  相比野生型SD大鼠,KDY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但肠道和粪便中的乳酸杆菌属丰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柴参解郁汤对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小鼠粪便中胆汁酸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柴参解郁汤改善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柴参解郁汤组(15 g·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蟾酥及其潜在代用品NJ2196抗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神经炎症的等效性。  方法  63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蟾酥低剂量组、蟾酥高剂量组、NJ2196低剂量组、NJ2196高剂量组, 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 每组单次给予LPS(0.83 mg · kg-1, 腹腔注射)建立炎性抑郁模型。氟西汀组、蟾酥低剂量组、蟾酥高剂量组、NJ2196低剂量组、NJ2196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氟西汀30 mg · kg-1, 蟾酥30 mg · kg-1, 蟾酥90 mg · kg-1, NJ2196 30 mg · kg-1, NJ2196 90 mg · kg-1, 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悬尾累积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累积不动时间;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炎症因子IL-6和TNF-α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mRNA表达水平; 高灵敏度脂质组学分析蟾酥和NJ2196对炎性类花生酸的影响。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蟾酥和NJ2196能够显著降低小鼠悬尾累积不动时间(P < 0.01)和强迫游泳累积不动时间(P < 0.01), 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P < 0.01), 显著降低小鼠海马体中炎症因子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P < 0.01)以及BDNF mRNA表达水平(P < 0.01), 高灵敏度脂质组学分析显示, 炎症因子的变化可能与来自环氧合酶(COX)途径的炎症介质的下调有关。各剂量蟾酥与NJ219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蟾酥及其潜在代用品NJ2196具有显著的抗炎性抑郁活性, 在LPS诱导小鼠神经炎症模型上两者具有一定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气管滴注博莱霉素(5 mg/kg )制备昆明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的滇龙胆草,每日给药1次,设比非尼酮为阳性对照。在建模后第28天,取肺组织进行检测,肉眼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和CTGF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滇龙胆草组和阳性药物比非尼酮组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滇龙胆草组和阳性药物比非尼酮组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滇龙胆草具有抗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下调NF-κB和CTGF蛋白表达,减轻肺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脂肪组织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 大鼠随机分为: 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氟化钠组和二至丸组, 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分别予生理盐水(5 mL·kg-1),阿仑膦酸钠(1 mg·kg-1),氟化钠(5 mg·kg-1),二至丸(1.6 g·kg-1)灌胃8周, 每日1次, 假手术组干预同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肪组织Glut4、PGC-1α、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增加(P < 0.05), 脂肪组织Glut4、PGC-1α及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 < 0.01)。与模型组相比, 二至丸组血清胰岛素明显减少, 脂肪组织Glut4、PGC-1α及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 < 0.01)。  结论  二至丸能够激活Sirt1/PGC-1α/Glut4通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态下脂肪组织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金屏汤(JP)对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继发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匹多莫德(0.3 g·kg-1)组,金屏汤高剂量(55.2 g·kg-1)组、中剂量(27.6 g·kg-1)组、低剂量(13.8 g·kg-1)组,每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构建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匹多莫德以及高、中、低剂量金屏汤灌胃7 d后,滴鼻感染RSV,空白组滴鼻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小鼠体质量,拍照记录脾脏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中免疫细胞亚群CD4+T、CD8+T、NK、DC比例;qPCR法检测肺部病毒载量,干扰素(Interferon, 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ing gene, ISG)15 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浸润及肺组织中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温运颗粒对婴幼儿脾虚泻粪便短链脂肪酸的调控情况。方法 以30例脾虚泻患儿为腹泻组,30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以粪便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虚泻患儿粪便中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呈明显降低趋势;温运颗粒能显著提高患儿粪便中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水平。结论 温运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进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FOS)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川崎病(KD)小鼠冠状动脉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性成分(CAWS)建立K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PBS)组,KD造模(CAWS)组,FOS+KD(FOS)组,28 d造模成功后,收集粪便和心脏。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冠状动脉的结构变化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利用16S rRNA测序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S-MS)技术,分析各组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差异。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KD造模后多处冠状动脉正常结构消失,管壁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免疫荧光显示CD68单核巨噬细胞标记物在冠脉周围显著增强。经过FOS处理后,上述的冠状动脉损伤及炎症情况显著下降。16S rRNA测序发现CAWS组肠道菌群明显紊乱,产SCFAs菌群减少,粪便SCFAs含量下降,FOS处理后肠道菌群组成情况及SCFAs有所恢复。结论:FOS能改善KD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提高SCFAs产量,减轻KD冠状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