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修订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 (OLICP-ST V2.0) , 同时初步讨论量表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思想为基础, 结合文献回顾以及我国文化的特点, 采用程序化的决策方式来完成量表的修订, 包括信息采集、小组讨论、统计分析、预调查等 (整个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法、方差分析等) .结果 (1) 回顾文献结合核心小组意见得出初始23条特异条目, 经议题小组讨论后得出20条条目的特异模块; (2) 根据测试版量表预调查数据, 再次筛选特异模块条目, 最后形成个10条目的胃癌特异模块.结论 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版通过预调查特异条目贴近临床, 代表性较好, 再经过大病例的统计学研究, 就可以用于中国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 同时可作为临床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和评价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慢性肝炎量表(QLICD-CH)。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QLICD-CH)研制,并用此量表调查108例慢性肝炎住院患者,对QLICD-CH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评价。结果该量表各个领域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均>0.7,分半信度系数多数>0.6,重测相关系数均>0.9。共性模块提取9个公因子,特异模块提取4个公因子,涵盖大部分条目信息。以汉化版的医学结局调查表(SF-36)各个领域得分作为效标,QLICD-CH各个领域及量表总分与SF-36相应效标的相关程度较好。QLICD-CH第一次和第三次测定得分进行比较,除了心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LICD-CH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可作为中国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H研制中的条目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定适合我国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特异模块,为研究特异量表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最初制定的条目进行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到医院对慢性肝炎的专科医护工作者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医生和护士22人,患者33人,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医生重要性评分法、患者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24、29、40、26和25个条目,综合这些结果并结合讨论最后选定19个条目为慢性肝炎患者的特异模块条目.结论 按严格的程序选出的19个条目在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中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慢性前列腺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及借鉴国内外建立量表的经验制定本量表,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2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25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患者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21、13、24、20、20个条目,最终得出包含17个条目的特异模块。结论:该特异模块的条目均按严格的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M)研制过程中的特异性模块条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医学资料,访谈、小组集中讨论、统计分析结合临床实际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重要性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被选条目进行初筛.结果 研制出含有18个条目的 糖尿病量表特异模块,包含疾病的症状、治疗的副作用、疾病和治疗对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结论 经过筛选形成由30个条目的 共性模块及18个条目的 特异模块组成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得出适合中国人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的特异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步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31名脑卒中患者和3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病人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34、21、40、18和20个条目,最终得出包含18个条目的特异模块,包含躯体、症状、副作用和心理等方面.结论脑卒中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模块按严格程序执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开发适合中国骨关节炎患者的骨关节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OA).方法 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步筛选、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12例骨关节炎患者和3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患者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上述4种方法相结合得出包含15个条目的 特异模块.结论 本量表由相关专业人员参与选题和讨论,所提出的条目池反映了WHO生命质量的内涵及骨关节炎患者的特异问题,并按程式化的方式反复筛选,因此可认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大样本评价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共性模块(QLICD-GM)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应用QLICD-GM量表对8种慢性病1 024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经典测量理论(CTT)对QLICD-GM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评价。结果 QLICD-GM各个领域及侧面的重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8;克朗巴赫α系数除了生理功能领域得分(0.35)较低以外,其他领域得分均大于0.6。各条目与所属侧面相关性均较大,而与非所属侧面相关性均较小。比较得分的均数,发现除心理功能领域、认知、社会支持、社会影响侧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LICD-GM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能够作为我国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冠心病量表(QLICD-CHD),并对其信度进行考评。方法采用共性模块和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策略,经过文献回顾、核心小组讨论、重要性评分、统计筛选等过程研制量表;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3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测量对象,完成量表的自填,并用内部一致性系数α、重测相关系数来反映量表的信度。结果研制产生的QLICD-CHD含30个条目的共性模块和16个条目的冠心病特异模块;量表各领域及大部分小方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在0.70以上。结论QLICD-CHD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项目反应理论(IRT)进一步分析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条目。方法用QLICD-GM测定8种慢性病1 024例患者,采用塞姆吉玛等级反应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难度、区分度系数和信息量,绘制项目特征曲线,采用MULTILOG软件进行计算和作图。结果在所分析的30个条目中,其区分度为1.17~1.88,难度(程度)都呈严格的单调递增(-2.88~2.27)。根据平均信息量(0.36~0.97)并结合条目特征选出24个好的条目。结论项目反应理论能筛选出信息量较高的条目,且每个条目都能进行精确的定量刻画,可以弥补经典测量理论(CTT)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与生命神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命质量和价值理解为生命神圣的原因是错误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是生命的构成要素,是生命的重要内容。生命神圣并不只是生命存在的时值神圣,也是生命存在的质量和价值神圣;尊重生命并不只是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也要尊重生命存在的质量和价值。当代人们对生命质量和 价值的关注,并不是在寻求生命神圣的原因,而是对生命内涵进行全面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完整性的重视和对生命整体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成为新一代健康综合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本身和治疗过程均可给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EM现阶段的治疗目的。要提高EM生活质量,应当采取优化治疗手段,把握个体化和整体性原则,动态观察及积极探索新治疗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
14.
论生命质量起于生命之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生命质量是合民意、合医学目的的遭德举措。文章在阐述什么是生命质量,生命的开始和生命质量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倡导优生”,“抑制劣生”和“德法并举”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量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生命质量是对个人或群体的躯体功能、心理情绪和社会适应的一个综合测量。目前已研制出一些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包括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arks哮喘生活质量问卷、哮喘控制问卷、St.George呼吸问卷等,有利于综合评估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子宫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因良性疾病而行腹式子宫切除术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调查问卷,观察症状、泌尿及胃肠功能、性功能、心理状况、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结果:子宫切除术后3个月症状、压抑、焦虑程度减轻,社会生活状态显著提高,泌尿及胃肠功能、性功能无改变,这些改善持续至术后12个月。结论:子宫切除术可有效缓解妇科良性疾病所产生的症状,症状的缓解有利于改善生存质量。大多数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妇女,在术后1年,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郴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对郴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2级43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常模相比存在差异;男生在社会关系领域,青春期变化适应、社会安全保障方面得分高于女性;在环境领域,住房环境、经济来源、交通条件方面低于女性,其他各领域及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了社会问题。研究和探索衰老的理论,进一步弄清衰老的机理,为防治衰老,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36题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了61例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抽取了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婚姻满意度和性生活两个子量表对已婚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血透组均低于常模组。(2)生理功能(PF)、活力(VT)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和退休组;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3)总体健康(GH)的评分,有配偶组显著高于无配偶组。(4)性生活评分血透组显著低于常模组。结论 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与职业和婚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新  张开金  包思敏  王敏  姜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54-2456
目的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相关生命质量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社区人群功能状态测定量表调查了769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各指标得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60.64%的患者生命质量被判为差,25.84%的患者被判为一般,13.52%的患者判为良好,同时得出个体评判生命质量等级的公式.结论 加强锻炼,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多方面努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