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4例增生低下型急性白血病,均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为主。年龄偏大,起病缓慢,症状隐袭,预后严重,对化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诊断低增生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在诊断低增生性白血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制订适宜强度的化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骨髓涂片提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30例患者行骨髓活组织检查,并计算二者的符合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被活检证实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17例,其余13例骨髓组织增生度为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结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诊断须行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3.
张克俭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6):439-441,F0004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acute leukemia,HA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5%~7%。HAL可见于AML中的各亚型,但以M0、M4和M5为多。它通常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转化而来,或曾接受化疗或放疗。低增生ALL极少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一种少见类型的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其诊断根据为:1.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2.骨髓中原始加早(幼)细胞在30%以上,且有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改变;3.骨髓病理活检造血细胞减少。目前,该病尚无满意治疗方法,国内外在近10多年的报道中疗效均较差。我们对5例HAL应用逐步增强化疗法,均取得了完缓解(CR),CR期最长已达15个月,目前仍处于CR中,疗效满意。本文着重讨论了逐步增强化疗法的原则、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增生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增生性白血病 (HypocellularLeukemia ,HLA)临床较少见 ,它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 ,治疗较困难 ,预后差 ,而低增生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报道更少 ,现将我院于 1998年 2月~ 1999年 6月收治 4例 ,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权柄涛  谯进 《疑难病杂志》2005,4(6):366-366
低增生急性白血病(hypocelltdar acutele ukemia,HAL)为急性白血病少见亚型。临床表现病程隐匿,常常表现为三系血细胞不同程度减少,脏器浸润不明显,骨髓增生减低,诊断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相混淆,治疗上有别于一般急性白血病,对治疗反应差。为了进一步探讨HAL临床特点,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确诊的29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情况,经过联合化疗有效率40.00%(6例),CR率33.33%(5例).我们认为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而来的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有一定疗效,但差于急性白血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胡建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南京210029)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收集我院1987—1995年间符合(FAB)协作组分型标准的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9.
李云龙  张曦  陈幸华  高蕾  文钦  曾蕴璟  刘嘉  罗晓庆 《西部医学》2010,22(7):1219-1220,1223
目的观察CEAG方案对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4例低增生性MDS-RAEB和AML住院患者进行CE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CE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低增生性MDS-RAEB和AML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恶性造血紊乱性疾病,患者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cute  相似文献   

11.
李小蜂 《广西医学》2003,25(12):2492-2493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ypocellular acute leukem ia,HAL )是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 ,临床上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鉴别困难 ,与一般急性白血病在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上均有不同 ,临床报道少。本文就我院 1 5年来收治 1 1例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析报告如下 ,主要就其临床特征和小剂量的HA方案化疗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低增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共 1 1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6~ 72岁 ,中位年龄 5 9岁 ,其中 5 0岁以上 9例 ,病程 2月~ 1年 ,7例进展缓慢 ,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转归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形态学研究。[方法]78例MDS患者做一般资料分析,对22例转归AL患者的MDS阶段及MDS转归白血病临床及血液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MDS患者中22例转归为急性白血病,占28.2%,其中20例转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例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转归时间随MDS分型不同而长短不一,且转归白血病时间长短与血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目有相关性,血液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减少,粒、红、巨三系血细胞的病态造血伴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12例接受染色体检测患者中4例有异常核型的改变。[结论]对转归白血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与形态学研究有助于对MDS的诊断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间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89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血常规、骨髓像形态学观测和临床分析,检出13 例AML/TMDS和10例AML/MDS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前者发病年龄轻,初诊时间短,血小板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数高(P< 0.05),化疗敏感性高,生存期长。结论 AML/TMDS是AML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AL)的癌基因在MDS的发病机理,向白血病转变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MDS和AL中的癌基因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继发性白血病,在临床上较为难治,缓解率低,既往应用小剂量化疗或标准化疗方案虽有一定效果,但仍不理想,完全缓解率不足40%,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AG方案对骨髓增生低下以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CAG预激方案(阿柔比星、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治疗组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2组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皆相同。评价2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骨髓内原始细胞减少指数。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感染和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AG方案可明显提高骨髓增生低下以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减轻其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有增效及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AL)因外周血三系低下 ,易与血三系低下的其它疾病相混淆 ,在未做骨髓穿刺检查的普通内科门诊及基层医疗单位仅凭血常规报告难以诊断 ,而延误诊治。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经治的 36例HAL患者的临床与实验相关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为我院近 10年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 11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5 1(31~76 )岁。最后确诊依据外周血象、骨髓涂片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 ,部分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及免疫分型。按国内诊断标准[1] ,36例均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相似文献   

18.
肖志坚 《循证医学》2015,15(2):68-70
所谓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指按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中危-2和高危患者。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其中"老年"的年龄界限在不同文献中所用标准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TAG方案治疗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TAG方案治疗18例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非淋患者,化疗结束后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白血球总数恢复>2.0×109/L,骨髓未缓解者,重复原方案1疗程,总数不超过2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11例(61.1%),部分缓解(PR)3例(16.7%),总有效率为77.8%。感染是常见并发症。结论:TAG方案治疗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非淋疗效较满意,可作为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极罕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头晕伴齿龈出血2月而于1996年10月收住当地医院。体检: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情况,浅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