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自体脾组织移植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40 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后行自体脾组织片移植在大网膜,随访1 ~6a。结果 37 例术后第5wk,患儿血小板和IgA、IgG、IgM恢复正常(92 .5% ) 。3 例血小板高于正常(7 .5 %) 。25 例行放射性核素99m Tc 扫描,可见浓密的移植脾片影。结论 儿童自体脾组织片移植成为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保持脾脏功能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外伤性脾破裂切脾同时作自体脾组织块大网膜移植后4年、10年Ig、C3、血常规、B超等随访结果。脾组织块全部存活并增大2 ̄4倍,获得体液免疫补偿,近期Ig不稳定,后期增高;C3、血常规正常,未找见Howell-Jolly小体及空泡红细胞,身体素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 1 995年 6月起 ,共急诊施行脾组织片移植术 2 2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体脾组织片移植 2 2例 ,均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年龄 1 1~ 42岁 ,平均年龄 32 5岁。 2 2例均行脾切除及脾组织片移植。其中 ,单纯大网膜包裹固定 1 0例 ,大网膜包裹固定加肠系膜根部移植 1 2例。术后均行血小板测IgA、IgM、IgG检查及B超检查。手术方法 :全脾切除后用 4℃冷生理盐水冲洗脾脏 ,挤除脾脏内残余血液 ,去除脾包膜 ,取脾组织 1 / 3~ 1 / 4切成 2 0× 2 0× 0 3cm大小的脾片 ,再放入加有庆…  相似文献   

4.
报告外伤性脾破裂切脾同时作自体牌组织块大网膜移植后4年、10年Ig、C3血常规、B超等随访结果.脾组织块全部存活并增大2~4倍,获得体液免疫补偿,近期Ig不稳定,后期增高;C3、血常规正常,未找见Howell-Jolly小体及空泡红细胞,身体素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体脾组织移植后的形态学变化规律,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100只小鼠进行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于术后不同时相点切取移植脾组织,通过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自体移植脾组织的生长特点及规律。结果 自体移植脾组织历经坏死再生过程,于移植术后6月移植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结构相近。结论 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有正常膜组织的基本结构,有发挥脾功能的结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脾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体脾组织移植已成为保留严重脾损伤患者脾功能的措施之一,但移植脾组织的存活及功能如何,对机体究竟有多大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功能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院1995年7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脾外伤行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组织网膜囊内移植31例,其中12例因其它疾病再行剖腹手术时,观察到移植脾组织片存活状态良好,特对其报道和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8~47a,12例患者均因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全脾切除术自体脾组织片网膜囊内移植术。术后1~3a,5例患者因粘连性肠梗阻,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不同时相再生脾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的表达,阐明GAP-43^ 神经在自体移植脾组织中的再生规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00~12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术后15、30、60、90、120、180d取两组脾组织,行RT-PCR及凝胶图像分析定量测定GAP-43mRNA。结果 脾绀织移植手术后30d,自体移植脾组织中出现GAP-43mRNA;手术后90d达到高峰;手术后120~180d,移植脾组织中GAP-43mRNA逐渐接近正常脾组织。结论 GAP-43 mRNA在自体移植脾组织中有表达,其表达规律与移植脾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再生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报告脾外伤合并多发伤48例,占同期收治脾外伤的39%。大多数病情复杂,易致漏诊或误诊。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因人而异选择保脾或切脾,自体脾组织移植以脾片网膜袋内移植为佳,同时注意多发伤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24条本地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①切脾组;②对照组;③自体脾组织移植组。实验表明犬自体脾块大网膜内移植存活良好,并恢复部分脾功能。切脾后犬周围血嗜中性粒细胞的细菌吞噬率和杀菌功能均低于正常犬,而行脾组织移植后能使之接近正常水平。但移植脾的脾小体中T淋巴细胞数和红髓中单核吞噬细胞数均少于正常脾组织。  相似文献   

10.
脾切除术后病死率较高的凶险感染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维护脾脏的正常功能,我们对30例需要进行脾切除的患者,包括脾外伤和脾功能亢进者,在行脾切除的同时行自体脾移植,移植后的牌组织经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免疫学检查,逐渐增大并具有脾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丹参,山莨菪碱对小鼠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52只昆明种小鼠进行自体脾片移植,术后分三组,分别注射丹参、山茛菪碱、生理盐水。第6、9、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周丹参组脾片体积增大,血供丰富,光镜下见生发中心,脾小体较山茛菪碱组及对照组为多。表明丹参注射液对脾自体移植组织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体移植脾组织的主要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拟通过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直接测定移植脾组织内主要免疫细胞的功能指标,并对其部分组织结构进行量化研究,以求更客观地评价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自体脾组织移植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  相似文献   

13.
自体移植脾组织血脾屏障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过程中血脾屏障重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认识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的结构特征,方法:取Wistar大鼠70只,体重为100-120g,雌雄各半,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取移植脾组织制片,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移植脾组织的再生和血脾屏障的重建过程,结果:自体移植脾组织血脾屏障的重建,经历了无血脾屏障结构期,血脾屏障重建期和血脾屏障稳定期,结论: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的同时重建了结构较完整的血脾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移植脾组织脾血窦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评价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移植脾组织的功能。方法 采用健康昆明种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每组5只,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分别在术后14、30、60、90、120、180d经尾静脉注射5%墨汁混悬液(0.3~0.4ml/只),注射后24h取脾组织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第Ⅷ因子染色,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同时检测脾血窦内皮细胞吞噬墨汁颗粒的数量。结果 自体移植脾组织脾血窦内皮细胞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30d、60d组脾血窦内皮细胞可见吞噬的墨汁颗粒,在90d、120d组逐渐增多,180d组接近正常脾,墨汁颗粒主要集中在红髓及边缘区。结论 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移植脾组织再生的脾血窦内皮细胞具有吞噬的功能,于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30d、60d开始出现,术后90d、120d逐渐增强,术后180d接近正常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腹膜后带蒂脾移植在严重脾外伤保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9例严重脾外伤病人保留脾上下极带血管蒂的脾片(或脾块),就近腹膜后造穴植入.以患者术前的情况为对照,在术后3~12个月观察移植脾彩超、核素扫描、血常规、血小板及IgM、IgG、补体C3水平.结果 9例病人术后彩超、同位素扫描(99m锝)随访观察,移植的脾组织显像清晰,血常规、血小板及IgM、IgG、补体C3均维持正常水平.结论 腹膜后自体带蒂脾移植能够长期存活并能维持一定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是观察大白鼠大网膜内脾片自体移值后移植脾组织的再生、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体移植脾组织片可以存活再生,重建脾脏的组织结构及一定程度地恢复了脾脏摄取变性红细胞,滤过血Howell-Jolly小体和空泡红细胞以及抗御肺炎球菌侵袭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在不同时间观察脾片的坏死、再生及结构完善的过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B淋巴细胞的迁移情况,同时探讨脾片组织学缺陷与功能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2只,鼠龄60~80d,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脾细胞移植和脾片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来观察脾片移植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行脾切除术,B组为脾片移植组,C组为脾细胞移植组,D组为脾细胞脾片联合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1周、4周、8周抽血,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脾切除后1、4、8周CD3^+、CD4^+、CD8+降低(P〈0.05),B组移植后1、4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8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C组移植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4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而8周逐渐降低(P〈0.05),D组术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4周和8周接近正常(P〉0.05);CD3^+、CD4^+、CD8^+在术后1、4周C和D组与A和B组有差异(P〈0.05),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脾片移植的基础上联合脾细胞移植能弥补脾片移植早期的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移植脾组织及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求直接评估自体移植脾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33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假手术组,术后6月静脉注射岩碳粒徨在不同时相点取脾组织切片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碳粒的情况。结果:自体移植脾组织内巨噬细胞具有与原位脾同位等的吞噬能力。结论:自体移植脾组织能够保留脾脏的部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乐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3):162-162
<正> 我科对3例2岁以下脾破裂患儿,进行自体脾片移植术,随访3年以上,患儿发育正常。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 抗休克急救3h内探查。例1,脾粉碎状、脾蒂撕裂至胰尾,活动出血;胃大弯等处挫伤、血肿,尽快切脾,修补损伤。取残脾制成2.5cm×1.0cm×O.3cm脾片10余块(约占脾总量的1/3),分别呈囊袋式包埋于大网膜两叶间,缝合固定放回脾窝。例2,脾粉碎状、结肠及左肾上极挫伤、血肿;切脾同法脾片移植。例3,脾大、碎块状,活动出血,肝门、脾门及胃大弯处淋巴结均增大;切脾及淋巴结同法移植脾片。病理报告:慢性脾充血、淋巴结核。 术后恢复良好,12~15d后血小板上升至460~720×10~9/L,未行特殊处理。4周后开始下降,最长半年后降至正常。1例正规抗痨治疗2年。 讨论 婴幼儿脾切除术后,由于其自身免疫机制不健全,又失去了重要的免疫器官,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受严重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