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0,7(1):076-76
<正> 在对1986年济南郊区某镇34个村发生的甲型肝炎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对甲肝流行前后14岁以下儿童的抗甲肝病毒抗体(抗-HAV)水平及非发病村儿童的抗-HAV水平作了检测与比较,并对感染类型作了  相似文献   

2.
西安某高校甲肝爆发流行前后抗-HAV流行率水平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生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爆发流通 行前后抗-HAV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人群抗-HAV的水平对甲肝流行的影响,为预测甲肝的爆发流行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1997年西安某高校甲肝爆发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甲肝流行前后25岁以学生的抗-HAV水平做了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用抗人IgM(非μ链)血清与μ链血清分别包被的固相酶标记双夹心法,检测38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抗甲肝病毒IgM(抗-HAVIgM),阳性率分别为94.7%(36/38)与100%(38/38),两者的符合率为94.7%;用同法检测正常输血员血清标本10例,两者结果均为阴性,符合率1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冻干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1年后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单一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对18月龄~4岁健康幼儿受试者随机接种1剂设盲的甲肝灭活疫苗或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前及接种后12个月,采用微粒子酶免法(MEIA)定量检测受试者甲型肝炎抗体(抗-HAV)。结果免疫后1年,甲肝灭活疫苗组和甲肝减毒疫苗组分别有124人和135人完成试验,抗-HAV阳转率分别为95.2%和91.1%,抗-HAV的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01.7 IU/L和65.5 IU/L,甲肝灭活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甲肝减毒活疫苗(P〈0.001)。结论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或甲肝减毒活疫苗后12个月,均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应,甲肝灭活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甲肝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5.
1988年春上海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流行,我院某一收治点从1月23日至5月31日共收治9~61岁的肝炎958例,每例常规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HAV IgM、抗-HBc IgM与HBVM,并对31例高胆红素血症(Sb>10mg/dl)进行不定期抗-HAV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在甲肝暴发流行期间对暴发区献血员检测抗-HAVIgM,其阳性率高达30.12%(25/83)。三个月后随访抗-HAVIgM 持续阳性率为60%(12/20)。在此期间,抗-HAVIgM 阳性献血员未发生任何症状及体征,其转归呈现为亚临床感染。此外尚对输入抗-HAVIgM 阳性血液的外科住院病人检测抗-HAVIgM,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生输血后甲肝,检出抗-HAVIgM 阳性9例,仅一例SGPT 异常,但均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亚临床感染。  相似文献   

7.
在1988年1~5月上海地区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期间,我们收集50岁以上高龄人甲肝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0.6岁,最高77岁。随机抽样同期青壮年甲肝30例,作回顾性对比分析,以便总结出高龄人甲肝的临床特点。全部病例均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和血清抗-HAV-IgM阳性确诊为甲肝,同时作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黄疸较深的病例均作B  相似文献   

8.
1988年上海地区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中,我们对食毛蚶引起甲肝40例进行了抗HA-IgM,乙肝病毒标志(HBsAg、抗-HBs、抗HBc-IgM,抗HBc-IgG、HBeAg、抗-HBe),尿巨细胞包涵体以及  相似文献   

9.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洲定方法(ELISA),检测351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散发性NANBH和非乙型肝硬化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6%、34.9%和76.2%;28例急性甲肝均阴性;乙肝患者为23.3%;原发性肝癌为16.0%。有输血史乙肝患者抗-HCV阳性率高于无输血史者。提示除甲肝外,各类肝病患者均为HCV高危人群。输血液制品是乙肝合并丙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检测甲肝抗体的临床意义抗-HAV是甲肝的总抗体,包括抗-HAVIgM和抗-HAVIgG等。甲肝病人于临床症状出现前血清中抗-HAV即开始升高,可持续数年或终生。在甲肝流行区内可有部分的接触者为隐性感染,他们也能产生抗-HAV。因此。抗HAV是感染甲肝病毒的血清指标。主要应用于调查人群免疫水平.双份血清检测其滴度呈4倍升高者,也可应用于甲肝的现症诊断。  相似文献   

11.
郝春秋  周永兴 《医学争鸣》1994,15(2):122-124
目的:对甲型肝炎(甲肝)患血清IgM及IgG型抗HAV-抗独特型抗体(抗HAV-抗Id)进行动态观察,探讨其在甲肝发病机理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Irshad等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抗HAV-抗Id的ELISA法。结果:抗HAV-抗Id在甲肝急性期以IgM型为主(30.12%),IgG型仅少量出现(8.43%);恢复期以IgG型为主(31.33%,P<0.01),IgM型则明显减少(15.66%,P<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1988年甲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群为基础,调查了上海市长宁区居民1649人。结果显示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罹患率为5.76%,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別(p>0.05)。调查人群中食毛蚶者甲肝罹患率为15.86%,未食者为0.64%。相对危险度(RR)为24.78,特异危险度(AR)为15.22%,特异危险度百分比(AR%)为95.96%,人群特异危险度(PAR)为5.12%,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为88.89%。甲肝发病与食蚶量及食蚶方式有关(p<0.0001)。对1649名居民采血470份,检测抗HA和抗HAIgM。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甲肝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人群的甲肝易感性平均为30.21%。抗HA阴性易感者食毛蚶的甲肝罹患率为29.41%,感染率为38.24%;未食蚶易感者甲肝罹患率分别为1.35%和5.41%。RR分别为21.79和7.07。本次甲肝流行隐性传染率为1.9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病原学 1、甲肝病毒分离及动物模型的建立:在传代人肾细胞及人肺二倍体细胞中分离病毒成功。用甲肝病毒实验感染恒河猴,成功地建立了甲肝动物模型.这些工作仅仅是开始,但给甲肝疫苗的制备和甲肝的实验研究带来了希望。 2、乙肝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大肠菌和小鼠L细胞上表达成功,分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 ,随着病毒性甲型肝炎 (简称甲肝 )疫苗的研制成功与应用 ,我国甲肝预防已进入特异性预防的新阶段。为了掌握我市农村小学生甲肝感染情况 ,制定甲肝预防措施 ,为实施甲肝疫苗免疫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部分农村小学生进行了甲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齐齐哈尔市辖县部分农村 6~ 13岁小学生 ,共 481人 ,其中男 2 5 1人 ,女 2 30人。1.2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按统一流调表 ,进行个案调查 ,每人采血 3ml,用ELISA法检测抗HAV -IgG。2 结果通过调查 ,在 481人 ,甲肝感…  相似文献   

15.
<正> 1988年1~4月上海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我院收治确诊为甲型肝炎患者一百人,就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一、一般情况本组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诊断依据是,在甲肝流行期间食有污染毛蚶史或有与急性甲肝病人密切接触史;发病在流行期,有发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黄疸;SGPT明显升高和抗HAV—Ig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大规模接种后人群的免疫持久性以达到控制甲肝流行的目的。方法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的儿童(年龄1~3岁)作血清学追踪观察,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月、12月、6年和10年观察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另外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不同年龄组的人群(3岁、6岁、9岁、15岁、18岁、25岁和35岁)比较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10年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10年流行病学追踪观察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血清检测方法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mEIA法。结果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0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0.2%;18岁以下年龄组疫苗接种前和疫苗接种后10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从7.69%升高到70.45%(3岁组)、52.58%升高到71.78%(18岁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当疫苗接种率达到57%~74%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流行;当疫苗接种率达到85%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病例的发生;当疫苗接种率保持在85%~91%时,1~15岁年龄组儿童连续9年没有甲肝病例发生。结论通过10年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大规模的免疫接种在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与发生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银川市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抗-HAV1gM、抗一HEVlgM检测。结果本次检测不同行业从业人员25180名,其中甲肝检出46人,检出率为0.18%;戊肝检出10人,检出率为0.04%。不同行业中,食品行业抗-HAVlgM、抗-HEVlgM阳性总检出率最高(0.13%),公共场所次之(0.06%),其他行业第3(0.04%)。结论银川市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甲肝阳性检出率高于戊肝;食品行业甲肝、戊肝阳性总检出率高于公共场所及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甲型肝炎患儿血清及唾液中抗HAV -IgM的影响。 方法 :在 5 1例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黄甲肝 )合并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患儿中 ,于病程 10d内、1~ 3月、3~ 6月同时检测血清和唾液中抗HAV -IgM。 结果 :原发性CMV感染者 1~ 3月的唾液抗HAV -IgM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检出率 (10 0 % ,37.5 % ,P =0 .0 11) ,活动性CMV感染者唾液中抗CMV -IgM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及 4例单纯急黄甲肝者。结论 :唾液中抗HAV -IgM可能不直接来自血浆 ,更具临床检测价值 ,活动性CMV感染可延缓唾液中抗HAV -IgM的消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患者甲肝抗体(抗-HAV)IgM检测结果,从而为有效控制甲肝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速率法对抗-HAVIg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本组500例接受检查人群中,阳性检出例数80例,阳性检出率为16.00%(80/500),其中男38例,女42例;其中76例为学生。结论:本研究甲肝阳性检出大多数为学生,因此托管中心应注意加强卫生工作,以保护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出现暴发性疫情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在甲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8例正常献血员和39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A)的检测。结果:甲型肝炎中抗核抗体阳性率为77%(339),3例阳性均为甲肝急性期患者。结论:ANA存在甲型肝炎中,虽阳性率低,仍提示甲型病毒性肝炎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