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度住院手术的良性乳腺疾患、乳腺癌、良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肠癌共590例的住院日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的住院日可缩短30.49%,平均住院日可以缩短7.50天,术前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可以缩短5.07天和2.43天,缩短的住院日数相当于12.35张病床一年提供的服务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卫生》2009,(4):34-35
近十年来,北大三院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提高认识,切实采取措施,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从2001年的13.62天/人次缩短到2008年的8.78天,降低4.84天,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负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统计数据看,北大三院的平均住院日2001年是13.62天,2006年为10.43天,2008年为8.78天。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北大三院的平均住院日由22天降低到8.78天,同比卫生部部属医疗机构均值低3.37天,比北京市三级医院均值低4.2天。以我院2006年测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点疾病的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诊疗流程中存在的不适当住院日,预测平均住院日的缩短空间。方法依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在重点疾病监测指标中选择某院2010—2012年3个内科疾病: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两个外科疾病:前列腺增生、颅脑损伤共200份病案资料的2496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可能影响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496个住院日中不适当住院日共217天,占到了8.7%,引起不适当住院日的三大主要因素分别是等待检查报告、出院不及时和等待手术,共产生177个不适当住院日,占到了不适当住院总天数的81.6%。结论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增生、颅脑损伤的平均住院日可以进一步缩短,其缩短幅度分别是1.3天、0.7天、1.0天、1.3天和1.1天。  相似文献   

4.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是在潍坊市的两所三级医院的内、外科中进行的。经严格控制人住院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使内科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了7-8天,外科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了1-4天,平均住在数平均缩短了5-6天。  相似文献   

5.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效果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效果与体会高恪我院于1991年,在调查分析了全院影响平均住院日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在“八五”计划期间内,每年降低平均住院日2天的目标。经过4年的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前的情况1982年...  相似文献   

6.
术前住院日统计可以为医疗管理者提供准确的量化信息。通过质控管理 ,推动医院外科系统的术前住院日缩短 ,最终促使医院外科系统平均住院日的缩短 ,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我院术前住院日统计工作的方法、过程和效果作以表述。u€1 术前住院日统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术前住院日指外科住院患者从入院之日起至手术之日的住院天数。术前住院日的统计可以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外科系统患者手术前住院的各类量化信息 ,通过医疗质控管理 ,以求缩短住院患者术前住院天数 ,达到降低平均住院日之目的。术前住院…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从管理、医疗、护理等方面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缩短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通过对影响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整改,可以大大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8.
平均住院日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青  林琳 《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1):15-16
目的:合理选择平均住院日计算方法。方法:用算术平均数法、中位数法和几何均数法分别计算2001年和2002年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结果:2年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的住院日频数均呈正偏态分布,对所有研究病例的住院日取对数值后频数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用3种方法分别计算该研究病种的平均住院日,结果算术平均数分别为7.1天和7.6天,中位数分别为6.0天和70天,几何均数分别为6.3天和6.6天。结论:计算平均住院日用几何均数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疗质量租效益的重要标志。平均住院目的长短可以充分反映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即在不增加床位的基础上,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卫生部已将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确定了“八五”期间全国医院的平均住院日缩短1~5天的目标。本文就武汉某医院医疗  相似文献   

10.
朱琳 《中国医院统计》2010,17(2):172-173
目的从源头抓起,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取住院日不达标科室病种前5位制定按病种住院目标准。结果合理制定病种住院日标准,控制重点科室住院日指标,可以有效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在主要重点科室加强力量把关,使临床工作中遇到相应病种能有一定掌控标准,有助于实现管理科学化以及医院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该如何结合自身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利用数据分析,从制定平均住院日考核方案,流程再造,区域规划,开展日间手术,发展加速康复科等措施综合管控平均住院日。结果:近三年平均住院日平稳下降,2018年降至8.68天,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部门间的协同,社会、医院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无价值住院日对住院日及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现有手术住院流程进行分析,揭示手术住院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探讨无价值住院日对住院日期及费用的影响。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2000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乳腺癌(手术)、子宫肌瘤(手术)各30份病历,进行数据收集,观察3种手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住院流程中的无价值住院日及费用,并对去除无价值住院日前后住院日、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1)去除无价值住院日后平均住院日缩短了,而且不论在术前、术后3种手术住院流程中均存在非必要住院日。(2)去除无价值住院日后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医院的每个住院日业务 和则有所上升。结论:去除无价值住院日后平均住院日下降,住院费用减少,医院日均收入上升,因而住院流程重组在单病种住院日及费用控制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疗质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病人费用、医院员工收入的影响。方法通过充分调研,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如检查预约、手术室肾缺和利用不充分等),周密实施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结果平均住院日缩短在1.7天(由11.4天降至9.7天)的同时,工作效率提高,门急诊人次和出院病人数增加,医疗质量指标改善,病人费用降低而满意度提高,医院和员工收入提高。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在降低病人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工作量来提高医院和员工收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邮电总医院1997年的118例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入院病情和途径、术前住院天数、院内感染和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是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出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流程,针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我院2020年10月的平均住院日由改善前的10.5天缩短至8.5天。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将综合干预措施分为管理类、临床类、医技类进行优化并实施,对比分析3个时间节点全院及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等数据。结果:采取优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平均住院日在第3时间节点均较第1时间节点有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7.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志,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可以充分反映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即在不增加床位的基础上,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卫生部已将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确定了“八五”期间全国医院的平均住院日缩短l-5天的目标。对一个医院来说,影响平均住院日缩短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学因素、费用因素、医务人员的价值体现因素、医疗质量(病种质量控制)因素等。但形成比较一致看法的是各项检查项目的预约时间过长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较大。因此检查项目的平均预约时间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平均住院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了解医院平均住院日延长的原因、找出症结、提出对策。方法对2004年、2003年各病区的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应用Excel200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2004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4.18天,比2003年13.46天延长0.72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住院流程各环节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容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16家医院总体平均住院日从2000年的16.2天下降到2007年的12天,2005年成为医院平均住院日下降的拐点,各医院平均住院日差距在缩小。在日前召开的提升医疗服务效能院长高层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课题组公布了对16家三甲医院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院内感染控制、新技术应用、病种结构等都是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影响平均住院日可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医疗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水平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卫生部在卫生事业“八五”计划中指出:“城市大中型医院力求2000年平均住院日达117天。”我院近年对缩短平均住院日颇为重视,1998年为17天,1999年为16天,但距卫生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加强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下面谈几点医院可控制因素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1收费方式:医院可采取多样的收费形式如:现金、支票、银行信用卡等,尽量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医疗所需,避免出现因支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