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基于不同辨证方法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通过搜索近年针灸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针灸主要从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法、脏腑辨证法等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基于辨证论治能有效的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应以病因辨证为主、经络辨证为辅,在疾病的恢复期及后期佐以脏腑、气血辨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但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优化针灸处方,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的56例面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38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6例;有效率89.3%.结论 针灸是治疗面瘫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姜利国 《河北医学》2011,17(8):1131-1132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面瘫患者采用内服中药牵正散(由白附子、僵虫、全虫组成)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内服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疗效显著,简便验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地塞米松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针灸配合地塞米松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疗法,1个月后观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愈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配合地塞米松治疗Bell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2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剌加艾炙的方法.结果总有效率达98%。结论针灸治疗面瘫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在治疗顽固性面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穴位注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9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提高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改善面部功能,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总结归纳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方法及疗效。结果: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方法繁多,临床疗效良好。结论: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中药结合电针、TDP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以针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同时用电针、隔姜灸、TDP灯照射、口服中药、按摩治疗面瘫,10d为1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针灸推拿中药结合TDP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面瘫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文 《西部医学》2007,19(6):1120-1120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68例患者全部有效,其中治愈61例,显效5例,好转2例。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面瘫疗效确切。温针灸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同时加强了针刺效应,宜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归纳、总结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水平。方法:总结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及疗效。结果: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结论:针灸治疗面瘫临床疗效良好,但某些方面研究还不够透彻,如针刺配合何种疗法疗效更优及疗效评价标准等尚存在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与针药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药联合组)45例,对照组43例(针灸组),均配合TDP照射.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95.56%;对照组分别为53.49%、88.37%,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针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能显著提高下肢麻木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40例,对照组组为仅进行针灸治疗40例,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到98%,对照组仅为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产生显著地护理干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运用。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艾条、生姜施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针灸治疗方案上加用艾蒿、生姜施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7%,对照组4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施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周围性面瘫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 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9%,对照组分别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电生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机制,研究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我们对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前后面神经电生理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例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0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4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第2次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病情严重指数(总分)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根据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治疗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组疼痛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病情严重指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与温针灸均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火针即刻止痛效果明显,火针的疗效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