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门诊管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门诊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进而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服务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医院运转要求得良性循环,就必须要不断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而门诊的服务质量是与门诊人员的基本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必须采用...  相似文献   

2.
医院服务质量是所有医疗实践活动的精髓,医院服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与服务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服务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人手,努力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3.
保障医院膳食安全,提高医院膳食质量,是营养科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质量的内容之一。医院膳食质量与安全的管理贯穿于服务患者的全过程,医院膳食安全及质量的提高是医院饮食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服务质量的管理,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推进"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活动。方法采取改变工作模式,整合管理部门,规范医院制度,优化就诊流程及就诊环境,加强员工素质教育等方法。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业务量大增,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过去现如今医院所面临的大格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医院一方面是福利性、盈利性的卫生保障单位,一方面是经营较独立,综合多学科、多系统,高竞争、高风险的经济实体[1]。医院若想在当前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务必要更新传统管理观念,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医院管理原则,对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医院基于现阶段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医院管理原则的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一项基本要求。一说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硬件投入等方面。其实,做好医院计量管理工作,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的日常工作离不开医疗器械,特别是近些年来,大量的计量器具进入医院,使得计量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计量管理工作,不仅有效的保证了医院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精确,而且有效的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实际医学计量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实施医院分级管理与医院评审,是我国医院宏观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医院开展“棕标上等”活动,可以促进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管理,有利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以陕西省首家通过评审的“三级甲等”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实例,对该院157名置身于“达标上等”活动之中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及165名门诊患者、134名住院患者作了调查,并引用与医疗质量有关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收费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医院财务、经营管理部门要正确执行收费基本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收费指导与督查.各临床科室、收费科室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与患者沟通的良好通道,规范经营.结果 病人满意.结论 加强收费管理促进了医院规范经营,提高了服务质量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医疗管理的核心,医疗服务质量正成为提高医院声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该概述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论述了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的相关对策,强调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十点举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美国医学委员会推荐了六个需要实现的目标。为了使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跟上国际服务质量标准,根据我国医院现状,文章提出了提升我国医院管理质量的十点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依据国家政策指引,以规范性文件为标准,以医院自身需求为导向,探索构建智慧服务综合体系.方法 通过优化就医流程设计,深化便民服务内涵,细化诊疗服务节点等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互联共享的智慧信息技术方式,构建一体化多维度智慧服务体系.结果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精细化主动引导便利就医,多院区协同共享资源配置,通过...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受到医院组织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即组织管理决定了医院人文服务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组织驱动力也是员工开展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医院人文服务的组织管理包括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要素管理和服务绩效管理3个方面.服务要素管理是服务提供的后台支撑,是服务运营管理的载体;服务运营的状态是服务要素管理效果的表现;服务运营管理和服务要素管理的质量水平要通过服务绩效来予以考核.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服务组织管理体系,保证医院人文服务实现全员化、持续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加强质量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某三级医院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内控体系的实践为例,阐述了现代医院质量理念,指出医院应将构建完善的医疗质量内控体系作为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现阶段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认为公共关系学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能增强医院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协调医院内外的各种关系 ,从而促进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就医院如何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浅议医院的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必须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应加强资金管理,包括现金管理,银行支票和银行转账结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审批制度.还应该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包括库存物资及药品的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仪器的管理.同时应该建立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对科研成本,专利项目,技术创新在财务上应予以入账反映.  相似文献   

16.
依据ISO9004—2规范医院质量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SO9004-2是用于医院、医疗保健等服务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本介绍了ISO9004-2的概况、特性及重要质量体系要素与医院医疗质量的关系;阐明合理地完成质量体系运作过程是医院取得适当成本和最好效益的基础;同时,介绍了我院对照ISO9004-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有了广泛地应用,因为信息技术具备着快速化、集成化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在医院管理中。信息技术从单机管理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不断创新,已经迈向了网络集成化的发展方向。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医院和各大医疗结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到医疗机构和医院管理工作中,能提高医院各项数据信息资源化程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省运营成本,进而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目前,纵观我国各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以HIS系统为主,这项管理系统的综合性非常强,能将医院中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综合起来,包括医疗保险、财务会计、医疗科研、病案工作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信息化技术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给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手术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介绍了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情况,并对系统运行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技术和质量,调控和监管医院整体运营结构,增加医院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医院为病人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医护人员,但财务人员也在为病人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医院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与工作质量需要提升。医院服务水平与ISO认证之间存在关联,医院通过引入ISO认证,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改善财务工作质量,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Hospitals face serious financial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healthcare marketplace.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they may alter their service offerings, eliminating services that are perceived as money-losing or adding new services in areas where profitability is expected to be greater. Although research has examined hospital closures, the more subtle phenomenon of hospital service changes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is issue is important because different types of hospital service changes could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hospital financial viability: extensive service closures could contribute to a downward spiral leading to hospital closure, whereas adding new services might help improve a hospital's financ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anges in hospital service availability in California general acute care hospitals between 1995 and 2002. Our majo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any California hospitals made changes in their service offering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lthough few made extensive changes. Altogether, about half of the hospitals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either closed or opened at least one service. Nearly one-fourth of the hospitals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closed one or more services, whereas just under one-third opened one or more new services. Howeve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hospitals that closed or added a service made only one or two such changes. In addition, few hospitals both closed and opened services. The service closed most frequently was normal newborn labor and delivery (obstetrics), whereas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opened service. Hospitals that made the most service changes tended to be small, rural, and financially troubled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period. Among this group of hospitals, service closu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continued financial deterioration, whereas new service opening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key financial rat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