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既往诊治的喉腺样囊性癌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此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及其对神经侵袭情况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首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8例喉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其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 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12~120个月),6例患者存活,2例喉腺样囊性癌合并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平均年龄为53岁(16~65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声音嘶哑,其次是呼吸困难和异物感。其中声门下型4例(50%),声门上型3例(37.5%),声门型1例(12.5%)。发生侵犯神经者4例,均有喉上神经受累,其中3例同时出现喉返神经受累。结论 发生喉上神经侵袭的患者多于喉返神经侵袭,同时声音嘶哑也可归因于喉上神经的功能障碍。喉腺样囊性癌对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侵袭与否的评估在术 后辅助放疗治疗决策、疗效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硬质肿块为表现的耳鼻咽喉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以硬质肿块为表现的发生于耳鼻咽喉各部位的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为4.3年,随访6个月~15年;9例均复发,死亡5例,其中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颅内扩散1例;存活4例。带瘤生存时间最长为6年3个月。结论:本组9例病理类型均为实心型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均有以硬质肿块生长为主要表现的特点,应及早诊断,第1次行扩大手术,术后辅以放疗,其预后远较其他类型差。  相似文献   

3.
4.
喉小涎腺癌     
作者回顾了1944年初~1982年底经治的18例喉小涎腺癌病例。18例中,腺样囊性癌8例,低分化腺癌 10例。男14例,女4例。平素有吸烟嗜好者11例。腺样囊性癌平均年龄61.5岁。腺癌60岁。18例中,声门上癌14例,声门下癌4例,无单纯声门癌。肉眼观察,均为粘膜下肿块。声门上癌主要表现为声嘶,咽下困难,咽痛。声门下癌则多数表现为呼吸道受累症状。18例的症状持续时间各异,但以晚期病例居多。腺癌中7例有明显颈部结节病变,腺样囊性癌中3例有颈部结节。11例接受手术治疗,多数为全喉切除术加改良或根治性颈廓清术,2例为部分喉切除术。2例单用放疗,5例手术加术前或术后放疗。初次复发后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8.4月,腺癌12.1月。仅腺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癌NO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O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cNO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f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cNO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6.
喉癌临床N0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癌N0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0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cN0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t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 cN0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除鳞状细胞癌外其他特殊病理类型的喉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原发性喉恶性肿瘤中11例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11例中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淋巴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肉瘤样癌5例。其中声门区病变5例,声门上区病变4例,声门下区病变2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活检 1 次即明确诊断者仅 2 例,其余病例经多次重复活检甚至最后手术切除方才确诊。确诊前的诊断多为慢性炎症、炎性息肉、增生性改变、坏死性肉芽肿、鳞癌等,除1例恶性淋巴瘤未行手术外,其余病例均首选手术治疗,部分联合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死亡2例,失访3例,其他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 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检查所见肿物形态不一,与常见的良、恶性喉肿瘤不易鉴别,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临床上应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选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对喉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例原发性喉黏液表皮样癌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共12例,占喉恶性肿瘤的0.98%,全部为男性,年龄56~74岁,平均60.2岁。声门上型9例,声门型3例,其中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分别进行了喉部分切除、喉全切除及相应的颈清扫术,全部病例均于术后1个月放疗。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2、3年死于局部复发;6例随访3~5年,均无瘤生存;4例失访,按死亡处理。结论喉黏液表皮样癌较为罕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9.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1年收治的8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行局部肿瘤切除2例;行外耳道袖状切除加腮腺浅叶切除2例;行肿瘤切除加扩大乳突根治3例(1例手术5次,最后1次行颞骨次全切除术);行耳廓全切除加颞骨次全切除术1例。后4例术后辅以放疗。随访5~15年,2例健在,2例6年后肺转移带瘤生存,2例8年后死于肺转移,2例失访。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早期确诊和彻底手术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肿瘤易发生肺转移,远期预后不佳,提倡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1例。依据高级别转化组织学形态诊断标准,选出6例高级别转化病理类型,收集整理其临床特征并完善随访信息,比较复发及转移、无病生存期等预后情况。结果 6例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患者,随访时间为11~121个月,存活4例,死亡2例,平均无病生存期为29.8个月。6例中有5例均发生了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高级别转化类型腺样囊性癌预后较差,复发及远处转移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大涎腺来源27例(35.5%),小涎腺来源49例(64.5%).Ⅰ期8例(10.5%),Ⅱ期23例(30.3%),Ⅲ期18例(23.7%),Ⅳ期27例(35.5%).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区域复发率28.9%,远处转移率21.0%.5年、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7%、48.2%;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8%、39.8%;5年、10年肿瘤相关生存率为74.9%、5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和周围神经侵犯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周围神经侵犯是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对于Ⅲ、Ⅳ期患者,放疗组的无瘤生存率与未放疗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TNM分期、病理类型和周围神经侵犯是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是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放疗可能提高Ⅲ、Ⅳ期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仅要求肿瘤切除彻底 ,而且还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我科 1 996年 6月~ 1 999年 6月应用会厌瓣进行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 1 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5例声门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8.6岁。按 UICC(1 987) TNM分期标准 :T1b2例 ,T2 1 1例 ,T32例。均无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病理检查 :均为鳞状细胞癌。1 .2   手术方式垂直或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 1 2例。适应于肿瘤位于单侧声带、喉室或已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受侵不超过前 1 /2 ,向下侵犯不超过声门下 1 …  相似文献   

14.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不常见的恶性上皮新生物,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5‰及各型粘液腺肿瘤的32.5%。1856年Billroth首次报告本病,称之为“圆柱瘤”;1966年有人推荐“筛状腺癌”的名称。喉部的腺样囊性癌罕见,最初两例为1912及1913年所报告,1977年有人报告4例,谓先前文献上报告的约有60例。本文作者们在意大利Padua大学耳鼻喉科病理室于1966~1968年连续记录的2,755例原发及继发性喉部、喉咽部恶性新生物中见有2例喉部腺样囊性癌。及将1912年以来文献中的喉部腺样囊性癌病例加上该2例共75例列表分析研究,特别注意到有颈淋巴结侵犯的病例,以估价该新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并决定是否有必要作例行的根治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5.
声门型喉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声门型喉癌术后局部复发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T1~T3 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 5 6例T2 ~T3 期声门型喉癌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比较肿瘤的侵犯部位与术后淋巴结转移方向、局部复发、肿瘤分期和颈淋巴结清扫的关系。通过 χ2 检验分析 76例T1~T3 期声门型喉癌肿瘤是否侵犯前连合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 :随访 3年 ,1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97.4%和 92 .1%。术后有 11例发生局部复发和 (或 )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前连合 35例 ,6例 (17.1%)局部复发 ,余 41例未累及前连合者 ,无一例局部复发。肿瘤向声门下扩展超过 5mm者 12例 ,有 3例发生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1例颈下深淋巴结转移 ;肿瘤向声门上侵及喉室顶或假声带者 8例 ,术后 1例发生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1例颈中深淋巴结转移 ;余36例术后只有 1例发生颈中深淋巴结转移。经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肿瘤的侵犯部位与术后颈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淋巴结的转移部位和肿瘤的分期有关 (P <0 .0 5 )。结论 :声门型喉癌若肿瘤向声门下侵犯 ,易发生气管旁和颈下深淋巴结转移 ;肿瘤若侵及前连合可增加局部复发的可能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探讨贯声门癌临床存在的意义。方法 :分析 86例贯声门癌的临床表现、手术、颈转移、组织病理学研究及随访资料。结果 :贯声门癌有别于声门上、声门型喉癌 T2 、T3期。其中行全喉切除术 6 3例 ,次全喉 9例 ,扩大垂直半喉 14例 ;同期行颈廓清术 47例。术中见 ,>2 cm的贯声门癌 5 8%侵及喉骨架 ,46 %扩展至喉外 ,以及 71%的颈转移。随访 5年生存率 5 5 .4% ,10年 2 9.7% ,≥ 15年 18.9%。结论 :贯声门癌作为临床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实际意义 ;声门旁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是导致贯声门癌易广泛扩展和颈转移的原因 ;对贯声门癌的治疗原则应是在手术同时行选择性颈廓清 ,术后补充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喉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行喉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根据UICC 2002年TNM分期标准,喉腺样囊性癌T1N0M0 1例,T2N0M0 1例,T3N0M0 3例;根据Bhattacharwa分期,气管腺样囊性癌T1N0M0 1例,T2N0M0 3例,T3N0M0 1例。10例患者临床上以喉痛、声嘶、咳嗽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喘鸣等为主要表现形式,采取手术加术后辅助放疗的治疗模式。喉腺样囊性癌以喉全切除术和喉部分切除术为主,气管腺样囊性癌以气管袖状切除加端端吻合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采用调强放疗方式,总剂量 60~70Gy。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愈合好,无并发症,随访时间为2个月~7年不等,所有病例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喉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喘鸣、咳嗽及声嘶为主,纤维喉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该病颈淋巴转移率低,预后较好。根治性切除加术后辅助放疗是治疗喉气管腺样囊性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论:跨声门癌应定义为以喉室为中心纵向跨区发展的肿瘤。在跨声门癌的局部扩展中,喉室屏障作用较小;跨声门癌应慎行喉部分切除术,行喉手术同时应行肿瘤主体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提高诊治水平的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为 5 .7年 ,全部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 2年 8个月~ 9年 11个月 ,5例复发 ,其中 2例死亡。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及时确诊 ,肿瘤生长缓慢 ,易复发 ;可侵犯至腮腺甚至颅内 ,易发生肺转移。应行扩大手术治疗 ,术后辅以放疗。长期随访提示该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一步探讨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为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1997年 5月~ 1999年 7月 4 0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 c N0 )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所得标本 ,且术前未经任何治疗者为研究病例。对颈清扫淋巴结 (共 2 2 19枚 )进行常规 HE及免疫组化法检查。全部病例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喉及下咽鳞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14例 ( 3 5 % ) ,共 3 1枚 ( 1.4 % )淋巴结 ,其中声门上癌 6例 ( 6/2 0 ) ,跨声门癌 1例 ( 1/1) ,下咽癌 7例 ( 7/10 )。 9例声门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均位于颈 、 区。结论 :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患侧颈 、 区 (局限于声门区喉癌除外 )。对于 T2 ~ T4 声门上癌、跨声门癌及下咽癌的 c N0 患者 ,根据其可能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高危险性 ,建议行患侧或双侧颈 及 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