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安宁滴鼻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心安宁滴鼻剂+常规西药)和对照组(30例,速效救心丸+常规西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N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或P<0.01).NO水平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治疗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ASO患者随机分设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川芎嗪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ET-1、NO指标有明显恢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可促进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化瘀祛痰颗粒剂组3 1例与西药对照组3 1例,观察治疗前后ET 1、NO水平的变化。结果:化瘀祛痰颗粒剂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内皮素 1(ET 1)水平降低(P <0 0 1) ;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P <0 0 1) ;并与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化瘀祛痰颗粒剂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肾衰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肾衰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肾衰颗粒,对照组30例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2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Cr下降明显(P〈0.01),Ccr升高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无差异;ET下降明显(P〈0.01),NO升高明显(P〈0.01),且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肾衰颗粒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安灌肠液治疗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9例危重患儿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组)和西药常规加腹安灌肠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及治疗后检测血浆内皮素(ET)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患儿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且对胃肠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84.62%,与对照组(62.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52例中抢救成功34例,死亡16例,放弃治疗2例,病死率30.77%;对照组37例中抢救成功16例,死亡18例,放弃治疗3例,病死率48.6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x^2=4.64,P<0.05)。入院时两组血浆ET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比入院时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明显增高,腹安灌肠液能有效降低血浆ET水平,促进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对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心绞痛症状,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LAD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显著增加(P〈0.01),NO水平升高(P〈0.01),ET水平下降(P〈0.01),NO/ET比值升高(P〈0.01);而对照组LAD血流,NO和ET水平无明显变化。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AD血流的增加与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以及NO/ET比值升高显著相关(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冠心病患者LAD血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浆NO和ET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薯蓣皂苷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 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和对照组 33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薯蓣皂苷片 80 mg,日 3次 ,治疗 4周后观察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及对心绞痛疗效 ,并与对照组 (常规治疗 )和 15例健康体检组对照。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 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治疗后治疗组 ET水平较治疗前平均下降 2 6 .6 % ,NO水平平均升高 2 4 4 .4 % ,分别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0 1)。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 87.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2 .7% (P<0 .0 5 )。结论 :薯蓣皂苷片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 ET及 NO异常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控制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8.
康脑神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康脑神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辨证具有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72例),2组除均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外,治疗组予康脑神颗粒,对照组予脑血康口服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康脑神颗粒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浆ET水平,提高 血浆NO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康脑神颗粒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TC和TG,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ET和NO分泌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心痛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痛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痛舒片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B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自拟清热解毒方,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血浆中ET及NO水平。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由(66.72±16.13)ng/L下降至(40.12±10.75)ng/L;血浆N0水平由(43.52±9.55)umol/L升高至(65.01±11.98)u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解毒方可显著调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中ET及NO水平,使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活血通脉片组(40例,常规西药加活血通脉片)与单纯西药治疗纽(40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并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活血通脉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ET均明显降低,CGRP明显升高,但是活血通脉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可抑制血浆ET过量释放,同时提高血浆CGRP浓度,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舒血宁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舒血宁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3例,最终纳入研究舒血宁组53例、对照组 5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舒血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 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肌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 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水平,记 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秩和检验,舒血宁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舒血宁组心绞 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LDH、CK-MB、 CK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舒血宁组血清LDH、CK-MB、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组血清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舒血宁组血清E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舒血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6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舒 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糖保肾冲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将63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治糖保肾冲剂)32例,西药组(洛丁新)31例,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下降(P<0.01),血浆内皮素(ET-1)亦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NO水平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P<0.05,提示益气活血能的治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DN的机理与调整ET-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测量2组血浆NO、ET及血清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T和MC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可以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NO、ET与血清MCP-1的失衡,进一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邱婧  陆炜  杨运凤 《新中医》2021,53(19):65-6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 例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ST-T 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ST 段压低值及T 波总倒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T 段压低值及T 波总倒置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T 段压低值与T 波总倒置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内皮素(ET) 及一氧化氮(NO)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ET 水平低于治疗前,NO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ET 水平低于对照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ST-T、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宫丽鸿 《中医药学刊》2002,20(2):242-243
为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汤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均显著下降(P<0.05),而活血化瘀汤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活血化瘀汤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活血化瘀汽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活血化瘀汤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通冠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其对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丹红通冠丸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变情况,比较治疗前后ET、NO、TXB2、6-keto—PGR。及TC、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组减少幅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T、TXB2水平均有明显降低,NO、6-keto—PGF1α水平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红通冠丸能够升高NO、6-keto—PGF1α,降低ET、TXB2,改善血脂水平,有效治疗UAP,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浆 NO 水平升高(P <0.05),ET -1、hs -CRP 水平降低(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 TC、LDL -C 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减少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者心电图 ST -T 变化,调整血脂,升高血浆 NO 水平,降低 ET -1、hs -CRP 水平,是辅助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调脂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血瘀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调脂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血瘀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脂降糖片复方组(30例,口服调脂降糖片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和西药组(30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结果 复方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血黏度指标降低,且复方组作用优于西药组。结论 调脂降糖片具有降低血浆NO、ET含量和血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失笑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失笑散加味,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笑散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提高早期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